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十年精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讯员作了进一步采访,一个“他”是党员,一个“他”是村干部。

  调查表明,孤堆村村干部、党员在组织村民转移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最后爬上老坟岗的4个人,全是共产党员。

  “父老乡亲们,我给你们下跪了”

  1991年7月8日。

  ×县×区×××圩堤。

  下午3时,省防汛指挥部接到中央防汛指挥部电令:为减轻×地压力,确保××市,×××堤限于8日17时30分前破堤行洪。

  命令如山倒,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省、市、县领导风驰电掣赶赴×××堤。

  据当地群众说,有史以来这个圩堤未曾破过。1954年安徽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袭击,此堤坚如磬古,顶住了一切风浪。但是,这一次情况完全不一样,对于×××堤来说,不是“我要破”,而是“要我破”。

  武警、公安干警正协助工程人员紧张安装爆破装置。淡黄色的TNT正朝掩体内搬运。

  堤的一端,省、市、县领导列成一排。他们既要对上负责、也要对下负责。他们希望看到堤上的群众安全撤离,看到爆破任务按时完成。

  大堤安装爆破装置的那一端,人群黑压压一片。有的携儿带女紧紧抱成一团,有的干脆趴在堤上,双手抠进堤坝的泥土之中;一名壮年汉子在对天起誓:“人在堤在!”

  或许有人要说这儿的老百姓思想太狭隘,不会顾全大局。但是,一名在现场执行爆破任务的武警中士说:不能简单地这样下结论。

  堤下一万多亩绿油油的秧苗,正在拔节抽穗,清香四溢,这是一片肥沃的土地,由于大堤的恩惠,它们从未受过旱;也由于大堤的庇护,它们从未受过涝,那是一片抓一把可以挤出油的膏腴之地啊!

  堤下27个行政村,几千户人家。那星罗棋布的民房,是他们世世代代的积攒,是无数代的人用无数的汗水浇铸而成的。

  堤下鸡鸣,鸟叫,犬吠。那千千万万的生灵,在末日来临之前,仿佛更通人性,更令人怜悯。

  堤下桃树、梨树、枣树、槐树……那绿树,一排排、一行行,荫庇过他们爷爷的爷爷、奶奶的奶奶,荫庇了他们的儿子、孙子……

  然而,这一切将要无情地毁于一旦。

  大喇叭、小喇叭一遍一遍地呼叫:希望广大群众相信党,相信政府,赶快撤离……

  人群不愿意离去,集中在堤上的100多名基层干部把嗓子都喊哑了,仍不能奏效。

  干部们紧急磋商。堤上群众的队形也在变换:先是壮年汉子在前,继而妇女排头,终而第一排全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决意不撤。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场面令人窒息。

  离破堤命令要求的时间只剩下20分钟;

  只剩下10分钟;

  只剩下8分钟……

  坝堤异常宁静,只有风声、雨声、巨浪冲击坝堤的喧嚣声。

  突然,“哇”,一声嚎哭震憾了大堤,压倒了风声雨声浊浪击岸声。只见区委书记面朝人群,两膝跪下,双手抱拳,一连对天作了10个揖

  “父老乡亲们,撤吧,我给你们下跪了!”

  风在呜咽,人群在哀呜,奉命执行爆破任务的工兵在抽泣,站在坝上的领导同志也禁不住泪如泉涌……

  人群开始缓缓后撤。

  下午5时30分,爆破成功。

  事后,安徽的一家报纸是这样报道的:

  7月8日下午5时30分,×县×区×××堤按照中央防汛指挥部的命令开始破堤行洪,一万多亩粮田被淹,堤下7000多名群众依依不舍离开家园,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破堤顺利,无一伤亡。

  3天后,记者采访了武警的一位上校政委。

  问:某报记者在《×××堤爆破行洪目击记》一文中,描述当时的场景说:“这儿没有骚动,没有哭声……”请问,是这样吗?

  答:这不真实。不必讳言,一些群众尤其是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撤离圩堤时心里十分难过,很多群众哭了,不少基层干部也哭了,有的领导也哭了。

  问:能说说您对此事件的最大感受吗?

  答:要说最大的感受,我感到我们的老百姓遭受的损失太大了,损失太多了;我感到我们的人民听党的话,相信政府,顾全大局,太可敬了。

  问:能否就最后一点说些具体内容?

  答:破堤命令下达后,一个基层干部抱头痛哭,说:“乡亲们,我们对不起你们啦!”这时候,一个胖胖的妇女把他拉起来,那位妇女的话真感人“共产党把所有的办法都想尽了,天不帮忙,有啥子办法?我们不怨你们,你们是真的替我们老百姓着想。破吧,破吧!”

  迎着风雨洪涛,诞生的小公民

  惊心动魄的事件,必然产生惊心动魄的故事;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的辉煌功绩!

  7月11日下午4时17分,超过警戒水位2米高的杭埠河洪水,越过了杨婆杜庐江段,20分钟后,三河古镇即成一片汪洋,交通通讯全部中断。当时,仍有不少群众被围困水中!

  下午5时35分,解放军炮兵学院261名学员急步赶到三河桥头;傍晚7时,炮院又应合肥市委的请求,火速增援600名官兵……小小三河镇,集中了5000名干群官兵。

  当洪水漫过圩堤朝三河镇汹涌奔来时,在三河镇中街医院里,一名叫曹风银的25岁的妇女正在产房痛苦地呻吟一个新的生命即将降临人世。这时候,楼下手术室开始进水,10厘米、50厘米、100厘米……奉命前来救援的5名解放军官兵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接生的医生说:“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产妇抬到楼顶平台上。”别无选择。5名官兵立刻照医生的建议将产妇抬到楼顶平台。你目睹过这样的场面吗?楼下,洪水滔滔;楼上,风吹雨打。5名官兵列成一队,面朝洪水,背对产妇,用自己的身躯筑成一道挡风的人墙。突然,一阵清脆的哭啼声在风雨交加中迸发。一个新生命诞生了!我们的子弟兵,终于完成了他们艰难、崇高、神圣的使命!

  7月12日,合肥市有关方面负责人在接受合肥电视台记者采访时称,救出的人员,年龄最大的88岁,最小的才出世1天。这个1天的孩子,正是曹风银那4。5公斤的男婴。

  牛奶会有的,面包会有的

  镜头之一

  7月9日下午6时50分,合肥银河菜场。

  妇女甲:小白菜1元5角,豇豆1元9角,西红柿一个也没有,蔬菜价格3天涨了5倍!

  妇女乙:都是老天作的孽。

  妇女甲:赶紧买一点吧!说不定明天有钱都买不到了,听说郊区的菜地全给淹了。

  妇女乙:抢它干啥。我认准一条:共产党绝不会让老百姓吃亏。

  ……

  这妇女的话是有远见的。

  为了保证合肥市场的蔬菜供应,有关方面采取了紧急措施。土豆、洋葱、大蒜头一车皮一车皮从山东、山西、福建紧急运抵合肥……

  镜头之二

  7月12日中午12时,肥西上派镇。

  一位胖胖的妇女站在自家门前吆唱:“三河的乡亲们,请到我家来!”

  这是5口之家,三间瓦房已腾出了两间。又一队灾民,应声而入。虽不陌生,却并不相识。屋中的主人对待年长者,如同对待自己的父母;对待年轻人,如同对待自己的兄妹……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一个美丽的童话在一场洪水之后成为现实。

  镜头之三

  7月8日下午3时,合肥市某新闻单位。

  一位年轻的小伙子损献军装一套,人民币35元。

  有人坚持要年轻人留下地址姓名。小伙子说自己叫王行,合肥化工厂工人。但他步出大门,回过头说:厂名人名都是假的……

  一名一年级小学生,一本正经地捧着自己积攒了5个月之久的存钱罐交到了救灾办公室,任凭别人怎么哄他,也不愿说出自己的住址姓名。

  一位82岁的老太太在两名值班人员的搀扶下登上合肥广播电视局大楼。老人无儿无女,捐出存入银行才12天的200元。老人说,自己是从旧社会过来的,“没有姓名”。

  一名中年妇女匆匆来到市物价局,递上一封信和500元,请求将钱转交给灾民。信的署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

  一场特大洪水,我们失去了很多很多;但也洪水搏斗,我们也得到了很多很多。干部群众的鱼水关系,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友情,灾区人民不屈不挠的斗志,党组织坚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