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十年精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每个人肯定都会碰到一种关门。这种关门关起来很轻,只有弹簧锁的咔嗒声会打破寂静。希望那时他们想到的是我们没有完成的正经事,而不要想到我们干过的不端行为。那样他们就会走出去,关上门。

Number:5321

Title:谁入地狱

作者:韩美林

出处《读者》:总第170期

Provenance:美文

Date:1995。3

Nation:

Translator:

  赵州禅师说了一句话:但愿所有人升开,唯希望你沉入苦海。这句话其实是对我而言。

  那场“文革”开始不久,与“三家村”有牵连的我掉进了20多年苦海。一个炎热的夏日,我双手被铐从合肥被押回淮南,路经水家湖转车,这是一个肮脏和混乱的小站。押送我的人饿得下车就找饭馆,我虚弱的身体跟着跑得筋疲力尽,好歹在一个包子铺前停了下来。他们将手铐解下一只,把我锁在一个自行车架上。其实我已经两天没有吃饭,哪里跑得动呢?我口袋里只有两分钱,不够买半个包子的,押我的人为了与我划清界限,当然也不会给我买。我手被铐在车架蹲在地上,以便等他们两人吃完后上路。这时,我旁边一个农村妇女端着几个包子喂孩子,贪嘴的苍蝇围着他们嗡嗡叫,挑食的孩子只吃馅不吃皮,5个包子皮都滚落在地上。尽管这时行人围了一大圈,像是观看动物园新来的动物一样看我,还有些打人都红了眼的陌生行人,不时地给我几脚,我满脑子里是难以忍受的饥饿,这时“自然需要”绝对超过了“社会需要”,我已顾不上什么羞耻,抓起爬满了苍蝇的5个包子皮,连土带沙狼吞虎咽地塞到了我饥肠辘辘的肚子里……

  5年之后当我跨出监狱大门登上公共汽车的台阶时,好像是登上了天堂之门。又一次回到人间,听到“卖冰棍”、孩子哭、车铃响……浑身激动得手足无措……

  这酸甜苦辣的人生,这天堂地狱的世界,才能造就出一个个伟大的艺术家,这就是炼狱,这就是苦海!

  艺术家不仅仅需要阳光雨露,他更需要的是粪肥沃土。

  艺术上的成功,不能说是你已经脱离了苦海,在鲜花与掌声中,不一定你就升了天堂。不少艺术家一看到这个眼花缭乱的世界即驻足不前,这里有金钱、美女、名誉、地位,有前呼后拥,有马前人后肉麻的吹捧,中了魔一样的陶醉……这里不是天堂,只是堕落,艺术生命在这里已经窒息,这些艺术家就在“此地”落户安家不再前进了。他们改了名,叫“大师”,叫“客户”,叫“葡萄李”,叫“牡丹崔”……他们去了江湖。

  但是一个艺术家的全部意义不在这里,他不沉湎于那些名利、美女、上下、高低,他陶醉的是那些无休止和探索不尽的未知数。

  6年前中国美术家协会成立了韩美林工作室,这个工作室为社会做了大量贡献,但是我们的人却都是平平之辈,没有一个上过大学。一进工作室,每人发一盘《第九交响乐》的磁带,我说:要指挥就要去指挥《第九交响乐》,不要去耍猴的那里敲锣,同样都是指挥,目标要定得大一些。我们墙上有一副对联:英雄笑忍寒天,上牙打下牙;好汉不怕茹饥,前心贴后心。横批是:上下贴心。寒冬腊月我们工作室的同事们在高空架上做雕塑,扔着馒头汽水,唱着《红高梁》,分不出是男、是女、是老、是少,也分不出是泥、是汗、是血、是石膏……这就是炼狱,这就是苦海。

  我对学生们讲:你们可知道什么是一条汉子吗?我说:一个多么高多么大的男子汉,就要有多么高多么大的支撑架。但这个支撑架全部是由苦难、羞辱、辛酸、失落、空虚与孤独组合起来的,那无数的唾骂;防不胜防的卑鄙的陷害;自己无休的勤奋(不勤奋的话,这条汉子两天就垮);没完没了的接待。你得踢着石头打着狗,你得忍无可忍的再再忍,难舍难分的再再舍。我有女儿见不到,我有家庭聚不成,七情六欲被夺了个精光,美满完整被中伤得缺腿少胳膊。

  你知道当一条男子汉是个什么形象吗?就是那只压在床底下垫着床腿铮铮有神而不死的癫蛤蟆!这里是十八层地狱,是锻炼汉子的最高学府。我是从那里来的!

  20年后的今天,那5个包子皮在我身上产生了多大能量?它成就了我多少事业?壮了我多少胆?它让我成了一条矗立天地的好汉,它炼就了我一身铮铮铁骨,它让我悟出人生最最深邃的活着的真理,它让我得到了满分的社会大学的文凭……我虽然沉入了这无边的人生苦海,我却摸到了做人的真谛。

  这个世界非常美好,但记住,所有的幸运不会来到一个人头上。在人生和艺术的道路上,我愿意为了艺术打入十八层地狱。

Number:5322

Title:一梦200年海峡变通途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170期

Provenance:世界之窗

Date:1995。1

Nation:

Translator:杜晓民

  在英吉利海峡,不少人能泅水而过,有人甚至能游个来回。还有些人曾使用各种工具冒险横渡,包括木桶、浴盆和两栖汽车。然而,直到1994年2月12日以前,却从未有人徒步穿过这条海峡。在英法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修建英法海底隧道协议8年后的这天,118名步行者们从法国一侧出发,为这项规模浩大的工程募集捐款。这些勇敢的男女沿着这条刚刚竣工的海底隧道,向60公里以外的英国走去。

  12个小时之后,步行者们兴高采烈地从隧道的英国一侧走了出来。这次活动不仅为工程募集到2000万法郎,而且使他们成为自英伦三岛曾与欧洲大陆连为一体的冰河时代以来首批步行抵达英国的人。

  英法海底隧道又称欧洲隧道,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的工程之一。修建这条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总共用去1亿7千万个工时,5000名工人从总计长达150公里的3条隧道中挖掘出土方750多万立方米,相当于3座埃及大金字塔。

  隧道的建成对欧洲联盟国家之间的公路和铁路运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乘坐火车,从巴黎到伦敦的旅行时间将比原先缩短一半,而轿车和卡车可直接开上隧道的往返列车,仅用35分钟便能穿过海峡。

  “海底隧道必将改变我们的旅行方式。”欧洲联盟运输与能源委员会专员阿贝尔·马图特这样说。

  在英法两国之间修建一条海底隧道是1802年拿破仑首先提出的。从那以后,曾有过27个类似的方案,然而直到70年代末,这一设想才得到充分的重视。当时,英国与其欧洲伙伴之间的贸易往来日趋频繁,但高昂的运输成本阻碍着贸易的发展。1985年,在有关各国的支持下,英法海底隧道工程开始招标。

  根据设计方案,这项工程由3条平行的隧道组成。南北两条直径7。6米的隧道为铁路隧道,中间一条直径4。8米的隧道为辅助隧道,用于维修、通风和紧急情况下疏散人员。出于对交通安全和隧道通风的考虑,工程设计者排除了修建公路隧道的可能性。

  工程的第一步,是选定隧道的准确位置。

  “很走运,大自然在这方面对我们格外恩宠。”英法两国为实施工程方案而共同组建的公司─欧洲隧道技术报务部原主任科林·柯克兰说。

  技术人员发现,在选定的整个隧道网位置的海底下面,是一层深达40多米的蓝白垩岩─一种白垩与粘土混合而成的几乎不透水的岩石。

  “我们选了个好位置,而且岩层厚度绰绰有余。”科林·柯克兰回忆说。

  工程从海峡两侧─法国的桑加特和英国多弗尔附近的莎士比亚崖同时破土动工。蓝白垩岩虽易于挖掘,但技术人员很快便遇到了难题:法国一侧工程开始不久,人们发现隧道端部这一带地质结构松散,岩层出现裂缝,而且渗水严重。

  欧洲隧道当局为此向日本专业厂家订购了5台适于在渗水岩层中作业的隧道掘进机。工程所用的掘进机每台长250米,其中最大的一台重1200吨,价值1。3亿法郎。它实际上是一个联合加工厂,能完成岩石掘进、碎石清除、钢筋混凝土浇铸和轨道敷设等多道工序。它的钻头是一轮碳化钨钢齿,每小时可掘进4。4米。在这台掘进机后面,尾随着一辆载有发电机组和轨道架设器材的辅助列车。

  掘进机昼夜24小时不停转动。由50名被称为“隧道之虎”的工人组成的突击队分成3组,轮班跟机作业。这些技术全面、经验丰富、每周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