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年初春,卖花翁门前墙边凡有泥土处绿芽纷出。老人依旧表情木然,朝朝浇水,地面绿芽迎风而长,到仲春时,竟开出无数小花,烂烂漫漫,色泽炫目,邻居及过路者无不称奇。老人每天早晨浇水之后,搬出一把竹椅坐在门口,守护着门前花草一直到天黑,吃饭也不肯进屋,直到街上无人走动才转身回家。细心者发现老人有变化:口中不再喃喃有词,神情也不再木呆,扫视门前花草时,目光中有了鲜活之气。
一日清晨,“红小兵”涌来,七手八脚将花草采摘践踏一番,并重新将“花中藏鬼,毒草害人”的标语贴到门口,然后唱着笑着离去。老人提壶出门,见状大惊,半晌,扔开水壶,哭喊道:“我是牛鬼,我是蛇神,我是花草血吸虫!”哭罢又大笑,笑罢疾步出走。
中午,市郊铁路有一老翁卧轨惨死,死者手里紧捏着一束野花。
Number:5183
Title:戒烟歌与戒烟联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163期
Provenance:南风窗
Date:1994。
Nation:
Translator:
抽烟害处多,戒烟由来已久。在繁多的戒烟措施中,既有戒烟歌又有戒烟联。
在南京市第二历史档案馆里,藏有一本《共和国民唱歌集》,这是1912年初,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在这本收录了30首爱国歌曲的歌集中,有一首《戒纸烟》,是由华航琛填词作曲的。这首我国最早的戒烟歌的歌词是:
纸烟纸烟,害人不浅,
精神脑筋损伤胜鸦片。
劝同胞快戒纸卷烟,
纸烟不吸名誉保全,谁敢轻贱?
著名将领冯玉祥1946年赴美考察水利。在一次会议中,腾腾烟雾把冯将军熏得头昏脑胀,于是他提笔写了这样一首打油诗:
大会视堂,又熏又臭,又臭又熏。
既熏且臭,既臭又熏,熏而又臭。
熏熏臭臭,臭臭熏熏;
亦熏亦臭,亦臭亦熏。
解放后,为宣传戒烟,由瞿琮、任举红作词,毕庶勤作曲,创作了一首颇有影响的《戒烟歌》,歌词大意是:
叫声哎哎!同志哥,哦!你请听我说:抽烟的害处,实呀,实在多。是的么!尼古丁,最有毒,引起癌症了不得,你花钱来害自己,身体受折磨。伊儿呀儿哟,伊儿呀儿哟,你何苦来哟!同志哥,我的同志哥!……
近年,台湾的防高血压协会和社会祥和基金会,积极宣传戒烟,制作了一批戒烟宣传卡片,上面印有一首近似歌谣的《钗头风》,很富哲理。词曰:
本国烟,外国烟,成瘾苦海都无边。
前人唱,后人和,饭后一支,神仙生活。
错,错,错!
烟如旧,人苦透,咳嗽气喘罪受够。
喜乐少,愁苦多,一朝上瘾,终身枷锁。
莫,莫,莫!
在我国的烟文化中,戒烟歌不少,戒烟联也不少,而且其中颇有趣味。
一位妻子见丈夫抽烟成瘾,而且多次劝阻都无丝毫收敛,于是就送了一上联给丈夫,以示嘲讽:
张口闭眼,喷去吐雾,谁家男人像你这烧火先生?
好家伙,妇道人家敢教训我这大丈夫?不甘示弱的丈夫马上送上下联予以还击:
搬嘴弄舌,说风道雨,哪个女子似我那泼水夫人!
见丈夫仍执迷不悟,聪明的妻子又很快作了一副叠字联:
根根柱柱抽抽扔扔手手人民币;
丝丝缕缕吸吸吐吐口口尼古丁。
好厉害的夫人!妻子的叠字联似乎给了丈夫不小的震动。只见他深思一番后,决意戒烟,并送妻子一副拆字联,既让妻子监督,又示自己的决心:
信是人言,本欲取信于人,不然言而有信;
烟乃火因,常见抽烟起火,应该因此戒烟。
著名画家齐白石年轻时常将烟筒、烟盒随身相伴。他每次作诗时,总要先抽上几口烟。后来,当他在别人的劝告下,决心与烟相别时,便当众将身上携带的烟筒、烟盒远远抛入水中,并吟出10字一联:
烟从水中去;诗从腹中来。
不少人戒烟是时戒时抽,戒戒抽抽,抽抽戒戒,愈戒愈抽,于是,有人作了这样一幅重叠联:
屡抽屡戒屡屡抽屡屡戒;
日戒日抽日日戒日日抽。
横批是:白费。
Number:5184
Title:妙批
作者:王培焰
出处《读者》:总第163期
Provenance:知识窗
Date:
Nation:
Translator:
梁启超的《饮冰室文集》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某考官看了三篇蹩脚文章,按规定他必须排出一、二、三的名次,还得写上恰当的评语。他思索再三,提起朱笔分别在答卷上划等加批:“一等放狗屁”;“二等狗放屁”;“三等放屁狗”。三份文章的批语都是三个字,仅仅排列的次序不同。其区别何在?原来,一等作文者在考官眼中还算是人,仅是放了一次“狗屁”而已;二等作文者则似狗,但除了“放屁”之外,尚有看家本领;三等作文者则是专会“放屁”,别无所长的无用之狗。
清代太守张船山在登州府主考,以《伯夷叔齐》命题。因考文规定为“八股文”,有个考生便用“伯”二股,“夷”二股,“叔”二股,“齐”二股。张船山阅后,哑然失笑,于是批曰:“孤竹君哭声悲,叫一声我的儿啊,我只道你在首阳山下做了饿杀鬼,谁知你被一个混帐东西做成了一味吃不得的大(炸)八块1”
清代某朝在一个文化十分落后的小县考童生,规定至少要录取三名,凡考生试卷,均须由主考官加批然后呈报上司。应试之日,恰好来了三名考生。主考官收上试卷一看,不觉目瞪口呆。原来一个抄了试题,只写了“且夫”二字,再无下文;另一个只抄了试题,只字未答;第三个干脆题也未抄,交了白卷。主考官大伤脑筋,为了交差,她只得大笔一挥,把抄了试题且写了“且夫”二字的取为第一,批道:“但观‘且夫’二字,必定满腹珠玑,应名列第一。”把仅抄了试题的取为第二,批道:“誉写毫无差异,足见其材可造,应名列第二。”把交白卷的取为第三,批道:“慎重将事,不轻落墨,应名列第三。”批完,自己亦哭笑不得。
老师给学生的作文下评语,贵在中肯、亲切,但若能再来点幽默诙谐,则更显精妙。有个学生作文,老爱用“而”字,可用的全不是地方。为此,老师给他批了两句话:“当而而不而,不当而而而。”还有个学生作文爱用“了”字,他在日记中写道:“天亮了,起床了,吃饭了,上学了,下课了,回家了……”老师阅后批道:“该用了时不用了,不该用了尽是了,了字用得太多了,希望以后少用了。”
老作家冰心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从前南开中学有个学生作文得了120分。原来那作文中写道:“今天天气十分好,花儿十分香,风景十分美丽,心里十分高兴……”竟一口气用了十二个“十分”。老师没写批语,只打了个120分。
许广平曾有一篇论文,叫《罗素的话》,交鲁迅先生批阅。先生阅后,写下这样几句:“拟给九十分,其中给你五分(抄工三分,末尾的几句议论二分),其余的八十五分都给罗素。”这显然是批评许广平的论文抄录罗素的话太多而很少有自己的见解。许广平欣然接受了先生这一中肯而诙谐的批评。
Number:5185
Title:童稚可嘉
作者:邓皓
出处《读者》:总第163期
Provenance:深圳晚报
Date:1994。10。4
Nation:
Translator:
若让你用笔形容女人好看的眉毛,你会怎样?
你会不会马上想到柳叶或者月牙儿什么的具象来?又或者堆砌出许多甜腻的词儿来?
可是,我就在一个小男孩的作文里,看到过这样的句子:“阿姨的眉毛淡得好像忘了长出来一样。”我就惊叹,小孩子怎么会有这般让人跌掉眼镜的发现?
还记得台湾一个6岁的小女孩作过一首美妙绝伦的题为“爱”的小诗:
“妈妈是一杯酒,爸爸喝上一口,就醉了。”
短短几句,童心盎然却又形象逼真,丝丝入扣!
两年前,我写过一篇给女孩子看的文章,却怎么也定不下标题。一个女孩读了,便道:“何不取《花开的声音》?”
我惊得呆了:花开的声音!一个小女孩何以有如此奇谲万千却合情合理的想象!
试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