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Number:4661
Title:英国的古老密室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32期
Provenance:《世界之窗》
Date:1983。6
Nation:
Translator:俞健
古代英国,内战蜂起;宗教迫害司空见惯。大凡重要人物,很少有人不未雨绸缪、在宅内备下藏身之处或撤退便道的。十六世纪伊丽莎白一世时代,尤其如此。伊丽莎白对天主教徒曾反对她登位一事,一直耿耿于怀,为清除国内神甫,她组织了一帮受过特殊训练的捕快,专事捕捉他们。
那时很多构筑绝妙的藏身密室,都出自一个叫尼古拉·欧文的职业木匠之手。他是天主教耶稣会的普通会员。欧文为会友们和他们的家庭能有一块避难之地,奉献出了自己的才智。由于他智慧超群,技艺精湛,他的主顾遍布全国各地;他设计制作的密室入口,极少有被皇家捕快发现的。
欧文干活很卖劲。他每接受一项活计,都冒有生命危险。皇家捕快在各地疯狂搜捕他,不惜以重金悬赏告密者。后来,他们在武斯特城郊的辛利卜庄园捕获了他,将他发落到著名的伦敦塔监狱,他受到严刑折磨。但残酷的刑法并没有使这位英勇的耶稣会会友低头,欧文始终没有出卖他的天主教主顾。
英国最负盛名的秘密构造,还得数温雅兹庄园的藏身设施。它宅内密室星罗,暗道交错。古老的墙壁上和镶板里隐藏着许多出口。这些出口,仅在宅内雕刻装饰的某个部位被按动时才打开。它们有通向地下室的,也有通向屋顶密室的。这些密室中,有一间还铺设了伪装地板,它的撑档被抽去时,不小心踩上去的人,就会送命。
有些古老建筑里的窗座,外表看来并无异样,其实不然。苏萨克斯郡的帕勒姆邸宅内的一只窗座,就是很好的一例。它有两道机关:当它的设计巧妙的暗销被拔开后,窗座上的一块板就能打开,露出密室,密室能容一个人舒舒服服藏进去;移开里面的暗门,可见一把梯子,梯子往下一直通到一间供神甫们使用的小礼拜堂。
武斯特是尼古拉·欧文长年行艺的地方,那里的宅内密室尤其多。如四周挖有壕沟的维顿大邸里,当年神甫们用来藏身的巧妙密室,单说被发现的,就不下十处。那里有一栋当年神甫们常常用来秘密聚会的古老屋子,里面放着一只貌似普通立柜的东西。拔开它的一个木销,它后面的板壁就会向里转去,露出一只壁龛来,发生情况时,可供好几个人隐蔽。
林肯郡的勃扬庄园,有个特别灵巧的机关,它不但能使遇难者化险为夷,还能使追捕人遭殃。这幢古老的住宅里,有着一块盾形纹章。触动这件雕刻品的某一处,秘密装置就会启动,送出一把梯子来。对不明底细的人来说,这把梯子可是个送命的玩意儿:假如有人按奇数一、三、五……踏着阶梯走下去,则万无一失;反之,整个梯子就会崩塌,来人就会头脚颠倒着掉进下面好几尺深的陷阱里,做个倒霉的牺牲品。英语里所用的“脚不留神”这个词句的出典或许可同这把梯子挂起钩来。
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在武斯特战役中吃了败仗后,是去波司考贝尔堡隐蔽的。那里有几处设计巧妙的藏身室和撤退暗道。其中一间密室,入口巧妙地隐藏在墙内。密室里,还有梯子通到房上烟囱的出口处。烟囱外长着的爬藤,一直拖到花园里,可让人攀着爬下去逃走。
几年前,老沃里克郡的某幢古老农屋里,发现了一间结构极巧的藏身室:一方斗室,紧挨在大壁炉后。它的入口由活动镶板伪装而成。假如躲在里面的人想观察屋里的动静,他只要按一下弹簧装置,壁炉上方的镶板上的一只浮雕鸟头就会向一旁移去,露出一个很难察觉的窥视孔。
密室的故事读来惊心动魄,不过,谢天谢地,今天我们可不需要啦!这里再讲一则弄巧成拙的故事。玫瑰战争时期,年轻的洛弗尔子爵从国王手下的人那里逃掉后,躲进了自家庄园里的一间秘密小屋。此后二百多年,他一直下落不明。1708年庄园大修时,修建工人找到一条暗道。他们顺着通道摸进去,朝那间密室里一瞅,这才看到一具衣服褛褴的骷髅趴在一张桌子上,它旁边还抛着一本破残的祈祷书。
原来,子爵的仆从们当时不是被杀的杀,就是被关的关了,剩下的人又没一个知道如何才能打开密室的门。
Number:4662
Title:三谎像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32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刘龙根
哈佛大学的新生。正在参观哈佛校园。这时,向导在一尊雕像前停了下来。雕像底座上镌刻着:“创始人约翰·哈佛,1638年。”
向导告诉学生,这座像以“三谎像”而知名。其一,承担此像雕刻工作的雕塑家没有能找到约翰·哈佛的一幅清晰的面像以作参考,因此,他就造了一位年代相当、仪表端庄的绅士的画像来充数。其二,约翰·哈佛并不是哈佛大学的创始人,而只是该校早年殷实的捐助人。其三,出乎人们意料之外,雕像底座上的年代并不是约翰·哈佛的卒年,而是他把自己的图书馆和半数家产捐赠给该校的年代。
雕像的一侧是哈佛大学的校徽,上面镌刻着这样的箴言:诚实。
Number:4663
Title:“刊古录”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32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曹济黎
许多许多年以前,第一批欧洲人来到了澳大利亚。他们穿过田野,看到许多动物。其中有一种动物很奇特:它用两条腿走路,尾巴粗大,头很小。在它的腹部有一只大口袋。口袋里坐着一只幼小动物。
“这是什么?”欧洲人问当地的居民。
“刊古录!”人们回答说。
“噢,‘刊古录’,一个多美的名字啊!”
从此人们就把这种动物叫作“刊古录”(英文“袋鼠”为KANGAROO)。
许多年过去了。欧洲人学会了澳大利亚人的话,这才知道,“刊古录”的意思就是:“我听不懂你的话!”
Number:4664
Title:拳击竞选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32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最近,美国爱达荷州金斯顿市有两名竞选市长的候选人霍兰和庞克尼,决定用拳击赛来确定胜负。比赛结果,庞克尼击败霍兰,从而夺去霍兰独霸15年的市长宝座。
Number:4665
Title:英国之音“大笨钟”
作者:彼得·布朗
出处《读者》:总第32期
Provenance:世界之窗
Date:
Nation:
Translator:黄晓红
1959年6月3日上午十一点差一分,哈罗德·麦克米伦首相与英国各政党首领一起肃立于议会的大院中,仰望着钟楼上的那只巨钟。此刻,一阵静默。接着,传来了整个伦敦一直在期待着的声音:洪亮的钟声。它宣告了当天十一点钟的来临,也就是这座钟诞生的一百周年。
在英国人看来,这座钟举世闻名的大“笨钟”远远不止是一个精确的计时器;它是有生命的,它激发着人们的敬爱之情,而这种感情还不仅来自英国。使用四十一种语言进行广播的英国广播公司,有一次请海外听众举出他们最喜爱的播音员的姓名,结果,优胜者是“大笨钟”。
“大笨钟”庄严的报时钟声,通过英国广播公司,每天八十一次地传送到欧洲、南北美洲、非洲、太平洋地区,阿拉伯各国以至亚洲。
在英国,假如一个全国性的重大事件不是由“大笨钟”庄严的钟声来预告的话,任何人都会觉得难以想象,不管这是宣战还是媾和,是君王向全世界发出圣诞节演说,还是君王驾崩(在这种情况下,大钟每分钟鸣一响,每一响代表刚去世的君王享年的每一岁)。特别动人心弦的是,“大笨钟”在每年的休战纪念日(十一月的第一个星期日)上午十一点鸣响的钟声,这时交通停止,人们在街上脱帽肃立,默悼两次世界大战中的阵亡者。
自1923年英国广播公司开始播送这钟声以来,人们就像对待一位世界名人一样给它写信。寄给“大笨钟”的邮件中,有许多来自欧洲的听众,信中回忆起他们在德国占领期间如何冒着死刑的危险收听伦敦播出的新闻。当年的战俘则谈起他们在德国集中营里听到“大笨钟”的钟声时所受到的鼓舞,连那里的德国看守有时也偷偷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