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十年精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多妻的哥拉萨格尔国王比起北非摩洛哥的亚伯·哈生苏丹来,却是小巫见大巫。亚伯·哈生苏丹生于1291年,死于1351年,短短的60年中,他竟有1862个子女,平均不到12天有一个小孩出生。到底他有多少个妻子,恐怕连他自己也搞不清楚。这些“孤家寡人”不知断送了多少女人的青春,制造了多少人间悲剧!

  震惊世界的大惨案

  1910年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大惨案。

  那时,有些好色贪利的船长与水手上下勾结,把穷苦的日本少女一批批偷运到新加坡和安特卫普去,从中收取极高的船费。这些没有护照的偷渡者被称为“密航妇”。那时的英属殖民地新加坡有一条马来街和一条彭达街,街两边的红色3层洋楼都是日本妓院,多少远离故乡和亲人的日本少女在这里忍受着蹂躏,多少人尸骨长埋异乡。

  有一年秋天,一艘轮船的船员把13个日本姑娘藏在锚链仓里,躲避海关的检查。这锚链仓七八尺见方,一片黑暗,姑娘们挤着坐在链环上。可是,船到新加坡时,水手们把这13个“密航妇”忘记了,抛锚号令一下,刹那间铁桶粗的链环满室狂飞,鲜血飞溅,挤坐在锚链上的13个姑娘逃也没处逃,被锚链卷带着从链孔拉出去。链孔小,人的身体粗,于是锚链把人撕成肉块,撒下海中。当附近船上和岸上的人们发现锚链孔血肉横飞、失声狂呼起来时,水手们才知道出了事,可是13个姑娘的尸骨已经一个都不剩了。

  (摘自香港《地平线》1981年第8期)

Number:4452

Title:海地的“巫屠术”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6期

Provenance:《每日周报》

Date:1981。6。7

Nation:日本

Translator:汤浩

  黎明时分,在一个茅屋成行、鸡鸭遍地的小村庄外,一片人迹稀少、郁郁葱葱的甘蔗田旁,只见一位身披大氅、道貌岸然的中年人,带着一群目光呆滞、毫无生气的农业工人,从村里沿着小道,向甘蔗田大踏步走来。他们一行刚走到田边,“停!”只听得那位中年人一声喝令,这批工人马上站住;随后,中年人嘴里便喃喃自语、念念有词而那些工人便接过中年人分发的甘蔗刀,冲进田里,像发疯似地干了起来……

  中午过去了。黄昏来临了。随之而来的便是漫长的黑夜甘蔗田里的劳动继续着。偶然有几位过路人看到了这番劳动场景,也看到了那位中年人坐在路边的棕榈树下,美美地喝着甜酒,大口地吃着面包、熏鱼和肉。但是,谁也没有看到过工人们停下来休息片刻,或者喝一口水,吃一片面包!

  上面叙述的,便是在大约5年以前,在海地农村中见到的劳动场面。与众不同的是,那位中年人是一位海地农村中的巫师,他口中所念的是一种名叫“巫屠”的魔咒,而那帮“驯服”的工人竟都是死尸!

  要对这样的怪事追根溯源,必须回顾300多年以前的历史。17世纪时,西班牙与法国老殖民主义者侵入了这个美丽、富饶的小岛,在对当地的印地安人居民大肆杀戮之后,总算站住了脚跟。可是他们在殖民统治中深感劳动力不足,于是便挖空心思地“发明”了一种名叫“巫屠”的魔术。方法是使刚刚死去的人注入一种迷幻药剂,再对死尸进行防腐处理,便可将死尸变成“僵尸”。一旦指挥者发号施令(这种命令被海地人称为“巫屠”咒语),这些略有知觉的行尸走肉便会服从命令,毫无休止地从事各种动作简单的体力劳动,如拔草、挑担、搬运、收割等等,而不需要休息、喝水和吃饭。据海地的几位专家认为:如果防腐处理得当,这样的死尸会替人“工作”相当一段时间10天、半月甚至20天!

  现在,巫屠术在大城市郊区已经绝迹,可是在交通闭塞、外人罕至的穷乡僻壤依然盛行不衰。更加骇人听闻的是:一些披着“牧师”、“神父”等合法外衣的巫师们的害人手段比他们的先辈更加毒辣:他们为了获得唯命是从的“工具”,竟成批成批地将黑人居民毒死!

  根据一些外国记者的调查结果,那些施行“巫屠术”的巫师,大都为庄园主所豢养。至于他们所用的迷幻药剂究竟是什么,仍旧是一个难解的迷。

  (据[日本]《每日周刊》1981年6月7日)

Number:4453

Title:“媒人”橡树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6期

Provenance:《斯卡拉》

Date:1981。10

Nation:西德

Translator:张国生

  西德北部城市欧丁的郊区有个“多瑙河林区”,里面生长着一棵600岁的橡树,枝丫四展,根深叶茂,许多求婚心切的人都把它当做邮递情书的信箱,故人们美其名曰:“媒人”橡树。

  每天邮递员骑自行车去林区。当他来到一片宽广、呈圆形的林中空地时,这棵苍劲挺拔的老橡树顿时映入眼帘。于是他便停车,拿出信件,登上由树枝条制成的梯子,把信塞入树的一个节洞里。每封信都清清楚楚地写着:“邮寄2420欧丁市多瑙河林区‘媒人’橡树收。”“媒人”橡树每年要收到大约800封含情脉脉的书信。

  一个名叫尼特茨维兹基的邮递员说:“希望通过这条途径结识异性朋友的人,女性尤多,其中不少是在此旅游的度假者,经常有人在橡树旁的树丛里等候邮递员。待他离开片刻工夫,往往就会闪现一个骑车的姑娘或几个小伙子来检查树洞。每个人都可以收信拆阅,如果内容尚未情投意合,可把它重新塞入洞内。这个惯例由来已久,始行于1891年。”

  当时护林官的女儿瓦尔特劳特·奥尔特看中了糖果厂的老板卡尔·许特·费尔契,就写信放入树洞里,托它来转达自己对心上人的一片爱慕之情。性格粗暴鲁莽的护林官得知此事后心也软了下来,最后不违一对恋人的真诚愿望,许了他们的亲事。1891年6月2日他俩就在这棵橡树旁举行婚礼。消息传出后,橡树吸引了许多人。嗣后,来自国内外的信件都写上橡树的地址和发信人的地址,贴上邮资,像雪片一般纷纷向橡树飞来,表达写信人寻友结伴的愿望。因此邮局也就正式宣布橡树为通讯地点。

  一个18岁的西德海德尔堡市的姑娘来信说:“我非常寂寞,渴望通过这条途径找到知音。”一个50岁的哥本哈根商人来信说:“希望能收到一位年龄30岁左右的德国淑女的回信。”还有个德国家庭妇女来信说:“想找一个定居汉堡、40岁上下的中国男子做丈夫。”

  商人赫尔穆特·符里特和他的妻子布里吉特·符里特现在都已经是上了年纪的人了。他们的婚姻大事也是橡树做的红娘。1938年,当时还只有16岁的布里吉特放学归家的途中路经橡树,出于好奇,她写了一张纸条放入树洞里:“我是在山区长大的孩子,想结识一个男青年。”当时在叔叔家做客的22岁的赫尔穆特骑车去林区,收到了纸条。他当真起来,写了回信,同布里吉特建立了友好通信联系。5年后他们便得偿夙愿。

  当然有不少投书人是借此寻欢作乐。一个住在西德吕贝克市的小姑娘写信寄给橡树说:“我名叫安格拉,今年18岁,找男朋友。”她还在信里附上了家中的电话号码。发信的同天晚上安格拉母亲大吃一惊,原来有几个小青年打电话“报名”来了。可这个虚报年龄的姑娘实际上才只有8岁。

  关于“媒人”橡树还流传有这样一个故事:600年前,有一个小国的王子被敌人捉住,用绳子捆住扔在林中,面临着饿死的威胁。后来一个少女发现了他,把他从绝境里解救出来。为了聊表自己的感恩之情,他娶她为妻,并种下了这棵橡树。所以现在也有人称它是“新郎橡树”。

  林区的护林官卡尔·库尔沙瓦特地为尚未了解这棵橡树的观光者馈赠了一首小诗:

  “游访朋友别忘记,

  观光之余修情书。

  ‘媒人’橡树是红娘,

  她会助您一臂力。”

  (原载西德《斯卡拉》1981年第10期)

Number:4454

Title:·黄帝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6期

Provenance:《文物世界》、《视野》

Date:

Nation:

Translator:

  黄帝

  黄帝是传说中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姓姬,号轩辕氏,又号有熊氏。出生于戊巳之日,故以土德称王,土是黄色,故称黄帝。

  相传黄帝族原先居住在我国西北方,过着迁徙无常的游牧生活。当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