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建议你在早晨这一个半小时内从事最复杂的创造性脑力劳动,去思考主要的理论问题,钻研艰深的理论文章,撰写论文等。这样,你就不会看书看到半夜了。要把你的作息时间安排得能在10点半以前就入睡。这样可以消除疲劳。
△要善于在时间上把主要的内容安排得使它不致居于次要的内容之后。主要的内容每天都进行,主要的学术问题应当放在你清晨脑力劳动的首位。
△要善于给自己建立一种内在的刺激因素。脑力劳动中的许多内客并不都是有趣得使人很乐意去做。往往唯一有推动力的刺激因素就是“应该”。要善于聚精会神和关注到这种程度,使这个“应该”慢慢地变成“想要”去做。最有趣的总要留到工作末尾去做。
△你的周围有一个浩瀚的书刊海洋。要非常严格慎重地选择阅读的书籍和杂志。爱钻研和求知欲旺盛的人总是想博览一切,然而这是做不到的。要善于限制阅读范围,要从中排除那些可能会破坏学习制度的书刊。
△你周围有多种活动,既有科学小组,又有业余艺术小组,因此要善于表现出自己的坚定性。居于首位的不应是跳舞和休息,而应是劳动。要休息,我建议下象棋和阅读文艺作品。下象棋是在绝对的安静和注意力充分集中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这是调节神经系统,使思想条理化的极好手段。
△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琐事上。我指的是闲扯和白白地消磨光阴。常常有这种情况:几个人在房间里聊大天,1个钟头过去了,无所事事,谈话中没有产生任何有益的思想,而时间却一去不复返了。
△要学会赢得时间的储备。为此,就要习惯于记笔记和有一个好的方法。我现在备有近40本笔记,每一本供记录教育学中某个问题的一些新鲜的、但是转瞬即逝的想法。所有这一切将来都有用。
△在你深入思考所触及的各种事实、现象和规律的本质时,不要吝惜时间。你对问题考虑得越深入,你的记忆就越牢固。没有理解之前,不要试图去记忆,这会浪费时间。要学会并非阅读而是翻阅那些你已十分熟悉的东西,同时要防止浮光掠影地浏览那些你尚未理解的东西。
△如果同房间生活的所有人不能协商好严格遵守某些要求,则个人的脑力劳动就不可能顺利进行。因此,首先要商定在严格规定的时间内绝对禁止说话、争论和做各种破坏安静的事。
△脑力劳动要求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交替进行。科学著作要同小说交替阅读。
△要善于克服坏习惯。我指的是这样一些习惯,开始工作前闲坐15分钟或20分钟;没有任何必要地一页页乱翻那些明知不准备看的书:睡醒后在被窝里再躺15分钟,等等。
△“明天”是勤劳最危险的敌人。任何时候都不要把今天应该完成的某一部分工作拖到明天。要培养把明天工作的一部分今天完成的习惯。
△任何时候,一天也不要中断脑力劳动。暑假也不要扔下书本,每天都应当用各种珍贵的精神财富来充实自己。
(蒋建华、赵世平摘自《解放军报》1981年8月27日、9月10日)
Number:4410
Title:如此儿郎
作者:蓝士宝
出处《读者》:总第5期
Provenance:《北京晚报》
Date:1981。8。26
Nation:
Translator: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里3个形体骠悍的儿郎,姓甚名谁,且不提它。
一、老人需血
话说来自南口的一位姓周的老人病笃,患的是消化道大出血。
医院血库里仅存的1400cc的B型血全都给输上了。可病人的血压仍旧一个劲儿地跌落,血色素也降到了危险水平,大口大口的血块还在不断地从病人嘴里呕出……情况险恶,必须立刻做紧急手术止血。
血,现在关键的是血呵!
二、寄望于子
老人的三个儿子,几乎是轮番找着医生:
“大夫,我父亲可是残废军人,负过伤,流过血,身上还留着敌人的子弹呢……”
“大夫,医院可不能见死不救呵……”
“大夫,你们赶快解决血呀……”
是的,这的确是医生义不容辞的职责啊!可正值假日,除了值班医护人员外,到哪里去动员献血者呢?
这身强力壮的三个兄弟,似乎给医生带来了一线希望。说来也巧,哥仨居然全是B型血。医生兴奋地对他们说:“救命要紧,你们先给老人输点血吧……”
三、如此儿郎
医生一语未了,哥仨急忙答腔:“大夫,我们父亲有‘残军’,免费医疗证明,亲属给血,这……这献血费怎么算?”
“尽请放心,照章发给你们营养费,由民政部门开支,分文不少的。”3个儿郎面面相觑,沉吟良久。大哥究竟不愧为兄长,终于带头表了态:“大夫,我拉家带口的,身子骨坏了可是一家子的事呵,这血,我给不了!”
长兄有言在先,二哥也不含糊:“我正在筹备盖房,劳累奔波的,这血,我也给不了!”
老三说得更干脆:“我还没成家呢,身体垮了今后谁管我呀?”
四、回去动员
赳赳三郎,终于拿定主意:“大夫,我们都有具体困难,待我们回去动员动员,看谁愿意来。”
“可是,病情不容时间呀!”医生急了。
“那--那您就看着办吧!”说罢,他们大步流星,甩手而去。
四、怎么说呢
医院的求援电话急如星火。当飞驰的急救车带着鲜血而归时,不知这3位儿郎是否正在动员别人献血。他们会怎么去说呢?说“病人是残废军人,负过伤、流过血”,还是说“病人就是我们的生身之父”呢?
(仁德摘自《北京晚报》1981年8月26日)
Number:4411
Title:有史以来的最佳书
作者:刘淼 汤浩
出处《读者》:总第5期
Provenance:《纽约时报》
Date:1981。6
Nation:
Translator:
最近,美国《生活》杂志社在它数以十万计的读者中间,开展了一次评选“人类有史以来的最佳书”活动,名列前茅的是以下20种(以得票多少为序),其中小说12种,剧本2种,历史故事(包括史诗)3种,其他读物3种。
1.唐·吉诃德(M·塞万提斯著);
2.鲁滨逊飘流记(D·笛福著);
3.匹克·威克外传(C·狄更斯著);
4.傲慢与偏见(J·奥斯汀著);
5.德伯家的苔丝(T·哈代著);
6.悲惨世界(V·雨果著);
7.包法利夫人(G·福楼拜著);
8.约翰·克利斯朵夫(罗曼·罗兰著);
9.西线无战事(E·M·雷马克著);
10白鲸(H·梅维尔著);
11.格利佛游记(J·斯威夫脱著);
12.哈克贝利·芬历险记(马克·吐温著);
(以上为小说)
13.浮士德(J·歌德著);
14.仲夏夜之梦(W·莎士比亚著);
(以上为剧本)
15.奥德赛(史诗,荷马著);
16.希腊史(J·B·布利著);
17.罗马帝国之陷落(E·吉本著);
(以上为历史故事)
18.圣经;
19.培根论文集(F·培根著);
20.进化论(C·达尔文著)。
(原载1981年6月《纽约时报》)
Number:4412
Title:超级学习法
作者:沈凡
出处《读者》:总第5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我们的大脑能力不是已经开发殆尽,而是还远远没有开发,我们只用了大脑的10%。怎样去开发利用其余那90%呢?人们发现,人的大脑分为左半大脑和右半大脑,左边进行推理,逻辑思维;右边掌管想像,直觉的活动。当人们用常规方法学习时,左右大脑和身体这3部分总是有些互相冲突,因而大大地削弱了你的学习能力。
经过长期研究;保加利亚的一位医学博士拉扎诺夫(Lozanov)创立了一种新的学习方法超级学习法(Superlearning)。拉扎诺夫让学生们舒适地躺在软椅上,用调整呼吸的办法达到全身放松。然后播放一种每分钟60拍的古典巴罗克音乐。同时播放合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