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表,实在是很典型的数字学(数字影响命运之学)。第一,有些所举事实是错误的布斯生于1838年,林肯的秘书名为约翰·尼可来,布斯是困在谷仓。但是真正的问题是:其他的一致性有没有什么隐藏的意义呢?
任谁认真搜求的话,都可在随便两个人的生命里找到无数的相似点。象你自己的生日、出生地、曾就读的学校、孩子的名字、居住过的地方等等,几乎可写下一箩筐的数字,再把它们随便跟任何一个人的资料相比,一定可发现许多相似点。假如我们事先预期他们的相似点,则成功的几率相当低,就象我们预期高尔夫球将落入某片草上一样。关键是现在我们不是预期其相似点,而是放马后炮,事后从几百万个点中挑选出来,就象球已停下,我们才正视那片草一样。
这点点明之后,让我们再作一项观察:假使你把芝加哥希尔斯塔的高度除以纽约伍尔渥斯高楼的高度,得数1。836,恰为物质的基本粒子质子的质量除以另一基本粒子电子的质量的千分之一。
请你想一想。
Number:3661
Title:趣题二则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49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1。某个小镇里,警察在寻找一个流浪汉。假设这个流浪汉有五分之四的可能是在该镇上8个酒吧间中的某一个里,但他对8个酒吧间中的任何一个都不偏爱。现在两个警察已找遍了7个酒吧间,并且都扑了空。请问:在第8个酒吧间里找到流浪汉的几率有多大?
2。某国执政者基于军事原因,希望男孩多于女孩,规定每个家庭不得多于一个女孩。于是该国妇女在生了一个女孩后都不敢再怀孩子,因为怕再生女孩。问该国的孩子总数中,男孩占多大比例?
Number:3662
Title:盛夏趣谈妙扇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49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吕绍雄
上一代的人把丢掉旧电扇、换装上冷气机视为进步。可是七十年代的能源危机使得电费节节上升,电扇又畅销了起来,甚至连天花板上古老的吊扇也再度出现。这只能证明,人们想凉快,但却又想不出什么新花样了。
虽然早在上古时代的人类祖先就已经发现,在猛摇棕榈叶子时便会产生清凉的微风;不过一直到十八世纪,随着当时那一股发明的热潮,才有人发明了一些稀奇古怪的以机械为动力而能产生凉风的机器。
工业革命时期湿热的工厂最先使用机械扇。不出几年,大部分的工厂到了夏天,都要冒着屋顶被工人头上正在怒吼的风扇吹跑的危险。
1830年,詹姆士·巴隆提出一项专利申请,他设计了一种利用钟表的机械装置为动力的风扇。不过这种风扇必须固定在天花板上,这就是说,凡是购买巴隆风扇的人还得重新改装他的房间,才能把这种风扇装在他想坐、想睡的地方。巴隆显然看出这种风扇太不经济,第二年他带了重新设计的风扇来到专利局,这次风扇和动力装置已合而为一,装在一只笨重的箱子里,但却可以到处搬动。
1849年,丹尼尔·林希设计了一种摇椅,可借着椅子前后摇摆而鼓动风箱,风箱又和可以移动的管子连接,这些管子可以对准手腕、腋窝和脖子喷气(图1)。1869年印地安纳州南弯地方的查理士、辛格也设计了一种会喷气的摇椅,空气可以从坐着的人头顶上方一条蛇形管喷出来(图2)。
1860年,查理士·佳尔设计出一种以弹簧为动力的螺旋扇,他想一物两用,既可当扇子又可赶蚊子,并把这种扇子叫做“自动蚊扇”。
1872年巴黎的约瑟夫·贝尔柯替机械扇的外形做了最好的改进,由弹簧驱动一连串的齿轮,再由齿轮推动折扇,这种可以放在桌子上的风扇,大小和现在使用的差不多。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三件事情,为个人的纳凉机器带来重大改进。其一,爱迪生发明了具有商业实用价值的发电和输电系统;其二,小而可靠的电动马达问世;其三,舒勒·威尔勒把扇叶连接在电动小马达上,并以插头插进爱迪生发明的输电系统,从而赢得发明世界上第一台电风扇的美誉。
到十九世纪末,各工厂的电扇设计已标准化,例如1890年奇异公司推出一种6叶型电扇,叶片封在铁丝盘绕的护网里,座子以厚重的铸铁做成,形式和现在的电扇差不多。随后一些小的改进又使电扇发生重大的变化摆头装置使得电扇的送风范围更加宽广,而在护网上加几根线使人一看就晓得电扇正在吹着,身心都同感清凉。
可是在乡下地区,电力的普遍还得再等上半个世纪,对机械风扇的需要而产生了一些稀奇古怪的式样。现在陈列在“美国历史国家博物馆”的一台热气小风扇,是利用燃烧酒精使马达驱动一个4片扇叶的标准风扇。马里兰州的一位水管匠法德威尔利用自来水推动涡轮机,使风扇转动。
今天,高昂的能源又使得人们打开了长久以来紧闭的窗子,可是打开窗子也不一定就有凉风进来,许多发明家不惜花费时间和金钱,希望能够让人们随时随地想要有凉风吹来就能如愿。
几年前,在公园服务处工作的约翰·贺克在闷热的夏天戴了一顶自己发明的太阳能“帽扇”,他在帽子里装了一个风扇,在帽子上开个洞,风扇把空气从洞外吸进来,吹向帽子下面的脑袋,风扇的动力靠帽子上的太阳能电池供应。贺克说:“我做这么一顶帽子,起先只想开开玩笑,现在看来它还真管用。”
1960年发明成功一种小马达,只有百万分之一马力,重量只有百万分之二百五十公克,共有13个部分需在40倍的显微镜下组合而成。这种马达对于未来的随身型电扇大有助益。
例如,一些“你上那儿我就跟到那儿”的耳环电扇,不出几年就可问世,其大小有如一只蜜蜂(发出的声音也差不多)。耳朵上挂上这么一个耳环电扇,再怎么热的天气也会感到舒服了。男士们可以用领带夹电扇,大热天里在脖子和衣领间吹,就不再感到粘湿难受了
戴假发的人都很清楚,炎热的夏天使头皮发痒,忍不得要抓几下。假发电扇俏皮地装在脑后,把阵阵凉风灌进假发里,戴眼镜电扇的人可以使朋友“如沐春风”,也可以使自己的眼睛尝到如同冰淇淋的清凉滋味。
随身使用的电扇最终的设计,可能是一种自由飞翔、自动导向的小机器,动力来自太空输送站,象蚊虫一样成群地盘绕在身体周围,从四面八方吹来习习凉风,使你永远过个不流汗的夏天。
Number:3663
Title:成功不分先后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49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戴可景
为向往的目标奋斗,现在正是时候。
人在年轻时,常常充满激情地期待成长;年纪大了,精力不那么旺盛,又颇觉力不从心。人似乎总希望自己不是现在的年龄。这是人们的一种反常心理的表现。
研究许多人物的生活史,我们将得到这样的启示:处于各种年龄阶段的人,都可以有所作为。假如我们为了积累更多的经验而终日盼望成长,或者留恋青春只沉浸在“美好的早年”之中,那就必将在现实生活中败阵。“我们的现在”便将一无所用。
阅读数以千计的传记,我们发现,虽然人在各个年龄有其典型的成长过程和行为规律,但也总有一些人突破了这一模式,使他们在某些方面的发展非同寻常。然而无论是生命匆促或幸福长寿,他们都无视人们想象中的年龄限制。请不妨看一看以下面的实例,它向我们揭示了人类奇妙的差异性:
3岁。莫扎特正在弹奏拨弦古钢琴,并能记住只听过一遍的乐段。
7岁。波兰钢琴家肖邦创作了“G小调波罗乃兹舞曲”。
10岁。爱迪生在他父亲的地下室建立起一个实验室,开始了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事业。
12岁。格特鲁德·埃德1919年成为女子800米自由泳最年轻的世界纪录创造者。
15岁。鲍比·费希尔获得“最年轻的国际象棋大师”称号。
21岁。珍尼·奥斯汀开始写她的第一部名著《傲慢与偏见》。
22岁。海伦·凯勒出版了她的自传。
25岁。查理斯·林德柏格首次单独不停地飞越了大西洋。
28岁。比利·珍尼成为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