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后除了回国的最后一段旅程,“空军一号”不得供应酒。但是,这实际上行不通。不久,在总统的另一次旅行中,“空军一号”一起飞,总统就要服务员拿开酒瓶的启子。机长无奈,只得通过特急电话请示白宫军事处。军事处的答复是:不得拒绝给总统供应酒,但要把酒兑得淡一些。
“空军一号”与历史事件
美国总统出访常常与国内外大事有关,因此,“空军一号”难免与一些重大事件沾边。
美国总统4年一选,两党“厮杀”之后,新来旧去本是很自然的事,但是有一回竟然把“空军一号”也带进了两党斗争。1952年11月5日总统大选揭晓,共和党的艾森豪威尔当选,在任的民主党总统杜鲁门支持的史蒂文森失败,在任总统给当选总统照例发出贺电。杜鲁门总统的电报说:“祝贺您获得大胜……如您仍然想要前往朝鲜,‘独立号’当归您使用。”“独立号”即是当时的“空军一号”,杜鲁门曾把他的专列、座机都用他的故乡密苏里州的独立城命名。
杜鲁门为什么要把“独立号”给艾森豪威尔使用呢?与其说是“热情”、“好意”,不如说是恼羞成怒。原来,在总统大选投票前10天,艾森豪威尔抓住打不赢又脱不了身的朝鲜战争这个当时美国“最使人烦恼的问题”,在底特律宣布:如果当选,他将亲自去朝鲜结束这场战争。这个诺言不仅打中杜鲁门的要害,而且抓住美国公众的心理,使共和党获胜成为定局。所以艾森豪威尔一当选,杜鲁门就拿“独立号”刺了他一下。没想到艾森豪威尔在当天下午的回电中就回敬了杜鲁门:“我非常感谢您拍给我的慷慨而又多礼的电报……最令我感激的是,您提出要我使用‘独立号’。但是请放心,三军中有谁能提供任何一架合适的运输机,便足以满足我计划中的朝鲜之行了。”新老两位总统就在这种不愉快的气氛里开始了交接工作。
在美国历史上,第36任总统是在“空军一号”上宣誓就职的,这是一件值得一提的事。1963年11月22日上午11时许,肯尼迪总统乘坐“空军一号”、副总统约翰逊乘坐“空军二号”来到得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城。12时半,肯尼迪在通过闹市区时遭到枪击,下午1点20分在医院去世。在保安人员的护送下,约翰逊登上“空军一号”,并依照宪法立即开始就任总统的准备工作。2点15分,装在棺材里的肯尼迪的遗体被运来并装上“空军一号”的尾部。在前舱里,一边是惊魂未定的约翰逊夫人,一边是身溅血迹的肯尼迪夫人,美国第36任总统手扶圣经,向着一位女法宫宣誓就职。当天下午6点,“空军一号”返抵华盛顿,先卸下已故总统肯尼迪的遗体,随后走出新任总统约翰逊。
在美国历史上,在“空军一号”上就任总统、又乘“空军一号”离开总统职位的大概只有约翰逊一个人。而尼克松、福特、卡特等都只是在总统任期最后的几小时内登上“空军一号”返回故里,而在走下飞机时已经变成“前总统”。
“空军一号”的中国之行
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和恢复外交关系,“空军一号”也扮演过引人注目的角色。从1972年起,尼克松、福特、里根先后都乘坐“空军一号”访问过中国。
但是,“空军一号”到中国的次数却多于3次。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在尼克松总统就任之前,“空军一号”是供总统专用的;但是,尼克松总统上任后,由于世界局势的变化,美国的外交活动大大多于他的前任时期。尼克松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经常奉命从事“穿梭外交”,因为总是紧急出访并须与白宫保持不间断的联系,因此“空军一号”就打破了“总统座机”的限制。在飞行日志上,基辛格乘坐“空军一号”的次数比总统夫人还要多。这位被讥为“美国唯一的四颗半星将军”,“总把它当作自己的座机”。
基辛格的中国之行,责任之重及其戏剧性进程使他成为全世界所嘱目的人物。他第一次到中国,是乘坐巴基斯坦飞机秘密来的。在这段时间里,他完全与白宫失去联系。后来,他谈到这段旅行时说:“尼克松有胆量!他派我一个人去,到时无法同国内联系,他不怕我把阿拉斯加卖掉!”但是,1971年10月16日的第二次中国之行就完全不一样了:为了准备4个月后的尼克松总统的访问,总统把自己的旅行班子“空军一号”和私人驾驶员艾伯塔齐上校一起交给了基辛格。这次飞行应当算作“空军一号”的第一次中国之行。飞行路线是从华盛顿横越北美大陆,然后经夏威夷、关岛、上海,飞抵北京。这可算是4个月后尼克松访华的一次试航,一次没有总统的“空中白宫”飞行。
Number:3557
Title:德克萨斯州的绑架案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47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匪徒把他放进一个薄木箱中,埋在地下。日子一天天过去,希望越来越微……
一
“如果你不给他们7万5千块钱,他们就要杀死我。这些人是当真的。”接着,卡嗒一声,电话挂断了。
对贝布科电子工业公司创办人兼总裁鲍康来说,电话挂断后的嗡嗡声就是焦灼等待的开始。他是在1982年9月23日星期三,在德克萨斯州拉马克市他的办公室中接到这个电话的。电话中传来的是他21岁儿子迈克的微弱声音。鲍康听得出声音是用录音带事先录好的。他只听清了其中一两句,接着就是那句令人寒心的话:“这些人是当真的。”
鲍康知道他儿子被人绑架后,竭力保持镇静。他走到办公室外面,问他的女儿兼秘书莎莉知不知道打电话来找他的人是谁。莎莉说是个男人。然后,鲍康把公司的几个高级职员叫进去,告诉他们迈克已被绑架,叫他们假装若无其事,照常工作,而且不可告诉任何人。
鲍康在回家准备告诉迈克母亲的途中,脑子一直在打转,但想来想去总离不开贝布科公司一个在那年春天辞职的推销员怀特。鲍康早就认为这个人靠不住,既象骗子,又爱好玩枪,而且喜欢自称为“雇佣兵”。
忽然间他想通了。鲍康对他们开口索取7万5千元赎款一直就觉得奇怪。为什么要这个数目?为什么不要三倍的款额?他记得早几个月前,他卖掉了一些地产,得款8万元。怀特知道这种交易,他一定以为鲍康手头有这笔钱可以动用。于是,鲍康确信绑架他儿子的人是怀特。
二
头一天晚上9时30分,迈克在距离他父亲工厂11公里的圣大非市一个住宅区内他的独身住宅中看电视。他听到三下敲门声,开门后即看到一只左轮手枪的枪口正指着他。握枪的人蓄长发,年龄和他差不多。后面的一个人则头发乌黑,手握猎枪。他们强迫迈克走进厨房,把他的两手绑起,眼睛蒙住,并用一块阔胶布把他的嘴巴贴牢。然后,他们把他带到外面,推到他自己货车的驾驶座上,随即开车离去。他们驾车经过休士顿市,再向北行驶约半小时,到达一个废弃油田中的荒僻林地。在那里绑匪叫迈克对着录音机说两段话。第一段是:“爸爸,我有了麻烦。这些人很凶。如果你不给他们7万5千块钱……”
第二段话是指示:“开车到休士顿市东面的圣哈辛托纪念碑。乘林治堡渡轮渡过海峡,沿着公路开车到第10号州际公路上的米涅曼食品市场,在市场的停车场电话亭旁边等候电话。”
录音完毕后,两个人把迈克推过一片空地,走到一个坑洞旁边。坑底有一个不很结实的夹板木箱,两米半长,60厘米宽,35厘米高。其中一人说:“我们给你半条面包,一塑料瓶水。安静地等着。如果一切顺利,我们过两天便会回来放你出去的。”
他们逼他仰卧箱中,盖上箱盖,塞进四根两厘米口径的塑胶管作通气管,然后用土把坑填平。为了掩人耳目,他们再在埋藏地点上散放着一些旧车胎。接着,他们便开车离去了。
鲍康把坏消息告诉妻子格兰德后,便打电话给圣大非警察局长蓝默。蓝默在10分钟内到达,向鲍康详细询问一切,而鲍康亦提到他对怀特的猜疑。蓝默让他回到工厂去等候消息。蓝默回到警察局之后,立即通知联邦调查局。
鲍康在前往途中,绕道到迈克的住处,他看到院子里空空如也,断定绑匪是用迈克自己的货车把他架走的。他大为愤怒,于是回公司去看了一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