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8】据《古事记》,天儿屋根尊(亦称天儿屋命)是和天孙一同降临,协助天孙治理国政的。
【9】佛家语,意为破坏戒律,不知羞惭。
【10】莲门是南齐大臣王俭,家中植莲的故事。槐府指三公宰相之家。
【11】圣德太子(574—622),用明天皇的王子,本名上宫厩户丰聪耳命,曾摄政,接受隋唐文化,推行佛教,未即位而殁,追谥为圣德太子。著有汉文经疏数种,及宪法十七条。
七
烽火
内大臣接着说:“况且这事法皇方面也有道理,即或不能取胜,我也决心守卫法皇的法住寺殿。因为从重盛叙爵以来,直至今日,以大臣兼大将,无一不出于君恩。君恩之重,胜过千万颗的白玉;君恩之深,胜于反复洗染的红绸【1】。因此,我决心去守护法皇宫殿。而且那里也还有些武士,肯为我效力。当然,我率领这些人守卫法住寺殿,不是十分容易的事。我感到悲哀的是,我要为君王尽忠,就要忘却比须弥山还高的父恩;而要不负不孝的罪责,便要成为君王的逆臣。因此我进退维谷,难辨是非,现在我倒是盼望有人能砍下我重盛的脑袋,那样我就既不用守护法皇的宫殿,也不用跟随父亲前去了。从前那个萧何,因为功勋卓著,官至相国,皇上特许他剑履上殿,但是他有了违背君心的事,高祖就予以重罚。由此先例可知,一切富贵、荣华、朝恩、显职,一旦到了顶点,总会有运尽的时候。正如书上所说:‘尝观富贵之家,禄位重叠,犹再实之木,其根必伤。’【2】这是令人害怕的。因马齿徒增,得睹乱世,又因生于末世,得遭此厄运;这也是重盛前世的报应。现在就叫一个武士,将重盛拉到院子里,砍下重盛的头颅吧,这是非常容易的事。我就说这些了,请大家听了想想。”说着泪如雨下,打湿了衣袖。所有在座的人,无论是心肠硬的还是心肠软的,都流下泪来。入道相国听了素来倚重的儿子内大臣的这番话,非常失望地说:“啊呀,我并不想做伤害法皇的事,只是怕法皇听了那些坏人的话,说不定会做出什么错事来。”内大臣说:“即使做出什么错事来,也决不能对法皇采取什么行动。”说完便站起身来,走出中门,对武士们说:“刚才重盛讲的话你们都听到了吧。从今天早晨我就来这里,想劝阻这件事;也许是我喧嚷得过分了,那我现在就回去了。如果你们一定要去攻打法皇住处,就先把我重盛的头砍下来再去。就这样吧!来人呀,回府!”说完,便回小松府去了。
内大臣回到府中,将主马判官盛国叫来,说:“我听到了一桩大事,马上发出通告,凡信任我重盛的人全都武装起来迅速集合!”盛国立刻照办了。小松公这向来稳重的人发出了如此紧急的通告,一定是发生了非常重大的事,于是武士们迅速装束起来,如风而来。散在京郊各地,如淀、羽束师、宇治、冈屋、日野、劝修寺、醍醐、小黑栖、梅津、桂、大原、静原、芹生里等地的兵士,有的只穿了铠甲,没有戴头盔;有的只背了箭来不及拿弓;还有的骑马只踹了一个镫,纷纷扰扰地奔驰而来。
西八条的几千人马,听说小松公的府邸骚动起来,也不向相国禀告便各自一路喧嚷着奔向小松府去了。凡是能上阵弯弓射箭的人,一个不剩全都跑去了。入道相国非常吃惊,将贞能叫来道:“内大臣集合人马打算干什么?难道真象刚才说的,要对这里发起进攻吗?”贞能听了流着眼泪说:“这要看是什么人了,他哪里会做出这种事情呢?连他刚才对您说的话,这会儿恐怕也已经后悔了。”入道大概觉得与内大臣闹翻了没什么好处,就打消了将法皇接过来的计划,脱掉腰甲,穿上白色的法衣,心神不定地念起经来了。
小松公叫盛国登记到来的人数,总共来了一万多人马。内大臣见兵马全部到齐,便走到中门外,对武士们说:“众军准时到来,实在可嘉。中国曾发生过这样的事:周幽王有一个最受宠爱的妃子,叫褒姒,是天下第一的美人,但幽王感到不如意的是这个妃子从来没有笑过。按周朝的规矩,发生战乱时要处处燃火击鼓传递消息,用以召集军兵,这叫烽火。有一次发生兵乱,举起烽火,那褒姒看了说道:‘啊,真是奇怪!有那么多火啊!’于是笑起来。真是所谓的‘一笑百媚生’呀。幽王非常喜欢,从此以后,没有发生兵乱也常常燃起烽火。诸候到来却没有发现敌人,既然没有敌人,诸候只能无功而返。这样的事做了几次,就再也没人来了。后来邻国的凶贼杀往幽王的都城来了,虽然燃起了烽火,但各地都以为又是为妃子燃的,军兵都没有来,结果都城陷落,幽王灭亡,而那褒姒变成狐狸逃走了。这确实是可怕的事情。从今以后,如果发生了什么事,只要我这里发出召集的命令,都要象今天这样迅速赶来。重盛因为听到了一件意外的事情,所以将你们召集到这里来,但现在已查清了事情真相,属于误报,你们赶快都回去吧。”说完就将军兵打发回去了。实际上并不是查清了什么真相,而是根据刚才劝谏父亲的话,想检阅一下听从自己命令的人马到底有多少,并不是真的想与父亲开战。并且想这样一来,也许可以使入道相国背叛朝廷的心思有所改变吧。
“君虽不君,臣不可以不臣;父虽不父,子不可以不子。”【3】于君应尽忠,于父应尽孝,这与文宣王【4】所倡导的没什么不合吧。法皇听了这事后说道:“这倒不是现在才有这种表现,要论内大臣的胸襟,连我们也感到惭愧,这是以德报怨了。”当时的人们也都称赞说:“因为前世的阴骘好,所以当上了大臣兼大将,他的风采仪容无人能比,才智学识也是无人匹敌的。象内大臣这样的人真是世间罕见啊!”
书上说:“国有谏臣其国必安,家有谏子其家必正。”【5】小松公确实是上古或末代都很少见的忠臣。
【1】引自菅原文时《花光水上浮诗序》,借以比喻君恩深厚。
【2】引自《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
【3】引自古文《孝经》孔安国的序。
【4】文宣王是唐玄宗加封孔子的谥号,明朝以后废止。但上面两句话并非孔子所说。
【5】古文《孝经·谏争章》里说:“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国。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
八
大纳言被流放
同年六月二日,新大纳言成亲卿被带进贵宾室,为他准备了一桌便宴,但他胸中忧郁愁闷,连筷子都没有拿。后来车子到了,催促他上车;他虽不情愿,但不得不坐了上去。车子周围有军兵严密把守,但全都不是他自己的亲兵。他提出要见小松公一面,但也未获允许。“既便是犯了重罪,流放远方的人,也应该允许有个贴心的人同去吧。”他在车里这么说,那些押送的武士听了,都流下了眼泪。
出了西八条往西,走过朱雀大路,再向南走,就是皇宫,现在这里竟成了陌生的地方了。他长年使用的杂役和牛倌,没一个不流泪的;至于那留在京城的夫人和年幼的子女,其悲哀的心情自不待言。在走过鸟羽殿的时候,新大纳言想起法皇以前临幸此地,自己每次都随侍左右,那里还有自己的一所别墅叫作洲滨殿,现在也只好不相干一样地走过去了。走到鸟羽殿的南门,武士们便问船怎么还不来。
大纳言说:“还要到哪里去?反正是死,倒不如死在京城近处好!”从这话可想见他绝望的心情。信口问了一下车旁的一个武士:“你是谁?”那人答道:“难波次郎经远。”“这里有没有我的人?上船前我有话吩咐,你去问一下。”难波次郎经远在附近跑来跑去问了一遍,可是没有一个人说自己是大纳言的人。大纳言说:“在我得意的时候,跟随我的人有一两千人,现在落到这个境地,竟连一个送行的人都没有,实在可悲呀!”说着就哭起来,那些悍勇的武士也都潸然泪下。这时,与大纳言相伴的只有淋漓的眼泪而已。以前到熊野或是天王寺参拜的时候,都是坐平底三进的大船,而且还有二三十艘小船相随,这回坐的却是草率制成的屋形船,遮着很大的帐幕,周围全是陌生的兵士。被限令今天离开京城,踏上流放远国的海路,其心情的悲哀是可想见的了。在这一天里,到了摄津国的大物浦。
新大纳言本来已定了死罪,因为小松公从中全力周旋,后来从轻发落改为流放。新大纳言在做中纳言的时候,兼任美浓国的国司。嘉应元年(1169)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