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渝盛的模样……
1995年秋天,我回到了重庆,已过而立之年的我,在重庆成立了公司。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我寻找到那家招待所的旧址时,招待所已不存在了。虽然再也寻不到当年那个服务员潘渝盛的消息,但对她的那份感激却时时荡漾在我的心灵深处。
终于,靠朋友的支持,靠刻苦勤奋的苦心经营,我的公司在重庆有了知名度,同时,我在文学创作上也有了收获。报纸上有名,电视上有影,广播里有声……荣誉、赞誉接踵而至,它既是对我埋头苦干的肯定,也是我这个漂在重庆的“外乡人”为重庆尽自己绵薄之力的验证。
我又点燃了香烟,凝望着对面这位清秀的女性,忽地豁然开朗。“你就是潘渝盛吧!”我如梦初醒般站起身来,恨不得一下抱住她。她很平静,微笑着点了点头,示意让我坐下。
“这么多年你去哪儿了?”我急急地问。
她告诉我,她1994年去了日本,她的父亲是名心血管专家,现在全家都在日本生活,只是她天天思念着故乡重庆,因此便不顾劝阻,毅然回到了重庆。去年十月,她在日本读到《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关于介绍我的文章,这样才找到了我的住处。
“这么多年了,对重庆的感觉好吗?”潘渝盛的眼睛闪烁着问号。
我怎么回答呢?用一个“好”字是表达不了我对重庆的情感的,一千个“好”字,一万个“好”字也是表达不完的呵。
潘渝盛看着我,会心地笑了。
给滇东北 发拉
孙世祥
在中国西部乌蒙山区,贫瘠的土地上生活着一群视文学为生命的人。他们创作,不是用笔墨,更不是用身体,他们是用心,用血,甚至是用骨髓。读他们的作品,也会揪心,滴血,痛入骨髓。
孙世祥,云南巧家人,农家子弟。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创作诗歌散文小说及其他著作三百余万字,却从没向外投稿,终其一生,没有一字在外发表。2001年10月在昆明病逝,年仅30岁。
夏吟,女,四川大学哲学系毕业,现在昭通地区财校任教。发表诗作百余首。其弟苦爱绘画,正才华初现,却不幸少年早逝。这两首诗,是夏吟为祭奠其弟逝世五周年而作。
——编者注
给滇东北
孙世祥
小时候我就体验你荞麦花的气息
直到十九岁的时候我离开故乡发拉
滇东北自从你的一系列大河金沙江牛栏江流过这里之后
这里便生长岩石生长峡谷生长一个贫瘠的民族
生长一位因为痛苦而站立的农民诗人
从小时候我就跟你红色的江水一齐成长
我在那里种地牧羊守候小小的世界
我在那里集驯鹰群俯拾星星
我靠沉默的语言进行生活进行收割
十九岁时我从滇东北的群山走出来从巧家的群山走出来
我带着农民的谈吐农民的愤怒农民惯常的脚步
我以农民的观点对世界进行张望
以孤独的脚印测量你的珍藏
以厚茧抚摸你的生活
以祖先的信条揣度你呼吸的次数
以伤痛的心灵接受外部世界给我的任一种处方
探索你所曾经过的地方
哦滇东北那是一痕孤零的线索
一条鹰的道路穿过峡谷
一群绵羊的蹄印包含在裸露的羊肠小道
一匹驮马的血液浸入到古代的砂层
站在高原的顶部我听到你痛苦的声音从四周嚣响
我以流血的额头承受阳光我换一口气耕作换一种形式生活
在你海拔两千六百米的地方我以木犁刺破土地把生命种下去
然后在地角耐心地等待东风吹刮天空的消息
等待那些漂渡凶残峡谷的木筏
而那里鲜血与尸骨被搁置在灵魂无法到达的地方
那些悲壮的音乐每夜在黄昏抓挠天空的大树
看一眼父辈的艰难我从那里逃走从那个叫发拉的小村逃走
从山上走到山下我探求你生命的最真实最本质
噢滇东北我看到你的人民流尽了勤劳的鲜血
却始终无法在贫瘠的土地栽种幻想的大树
发拉
孙世祥
那时我看见你的山
残冬的草根吐露微嫩的车前
一匹马奔跑在迷茫散漫的雪岸
两行鹰影落于孑然的山峦
那时我看见你的风
拇指大的砂粒挟带灰黄
下山的急流卷掠荒火
远行的男人背了背箩赶回村庄
那时我看见你的雪
幼弱的小孩牧羊远离茅屋
他落寞的目光关切的也只是
对面坡上一年一度的积雪
那时我看见你的水
干涸的沙滩空余妇人捣衣的木棰
黄昏时分没有活物自上走过
沉重的冬云徐徐下堕
爱过恨过之后离开你
在以后的人生时时将此忆及
滇北海拔两千六百多米的孤寂之村
几多飘摇的时光
十二月地里蔓菁拔尽
三两株白杨独吊斜影
老鸹归飞的凄厉
暗示你未来抱雪守缺的岁月
五年祭 认识
夏 吟
兄弟,在安谧与劝慰里
那扇永不再打开的窗口
藏着我秘密又荒凉的思念
藏着我丢不掉的十指连心
你是留在我身体深处
那最后一滴孤单得
流不出来的泪水
兄弟,用你的骨头
建我忧郁紧锁的城
是不是你的梦有多长
你的苦难就有多深
用死亡句读这个世界
是不是要打碎
你在生时的梦想
你才可以获得自由
我爱的兄弟
是不是死亡也没有吹空
你朝圣者的心
生命的热血滴完了
藏在伤口深处的
依旧是青春的梦夜夜为你招魂
兄弟,是什么样的离合
捣碎了我们百世修炼的缘分
兄弟,是什么样的磨难
使得天堂在我们之间断裂
兄弟,是什么样的痛
痛进了我的时间和空间
兄弟,是什么样的爱
伤了你的心要了你的命
赚了我一生的泪
认识
夏吟
让眼泪忘记
让表情忘记
让影子忘记
让血液忘记
这一次我交的白卷
那样的彻底
关于你肉体的记忆
我销毁得真实
从此一百年里
你的气息我缄口不提
却盼望着
这一天早日来临:
我的白骨终于裸露为灰
我在对一片灰尘说出:
最亲爱的兄弟,我认识你
一百年里,亲爱的兄弟
你奇思妙想的灵魂
一直低回在我住的天空
百年后,灰尘在舞蹈
那是我对你亲密的拥抱
2002年第六分站赛揭晓
竞赛评委组成:
王家骝
《南方周末》北京发行人
谢曙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
俞白眉
网络作家
冯小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
冯秋子
《文艺报》文学周刊副主编
评委推荐篇目:《恋爱课》
作者:程青
推荐人:谢曙光、冯秋子、俞白眉
《解密》作者:麦家
推荐人:王家骝、冯小虎
评选结果:
第六分站赛冠军得主:长篇小说《恋爱课》
2002年第六分站赛评委评语
推荐人:王家骝
推荐篇目:《解密》
作者:麦家
推荐意见:在影片《美丽心灵》中,天才的数学家纳什孤僻、怪异、缺乏足够的社会交往能力,但在数学上却有超常的智慧,很年轻就做出惊人的数学发现,享有声誉。在30岁时他被诊断出患有妄想型精神分裂症,在自己编织的密码幻象中恣意妄想,天才和狂乱就这样痛苦地交织在一起。但是过人的智力和精神使他不至于沉入深渊,在经历痛苦而漫长的旅程后,疾病终于得以恢复,他也因为关于博弈论的研究成果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从纳什身上我们看到一个生命的伟大奇迹,一种令人尊敬的生命精神。在《解密》中容金珍与纳什是如此相似,在气质上简直就是如出一辙,同样的孤僻,沉迷于自我的世界,同样具有超常的数学天分。但容金珍却远没有纳什幸运,自从被一辆吉普车带走后,所有个人的前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