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可从来没有希望危机早些到来的想法。危机的到来时不易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比方说地震,一个7级地震,可能和几千个4级地震的能量一样,但后者要缓和的多,对人类的影响也小得多。近来主要看是否我们有能力把这种危机的释放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我不知道能不能借到。我是在石家庄出差时碰巧遇到的,而且只有最后两本。
在此,谢谢大家的讨论。
相信我们的党是不会错的。但不要把中央和地方政府混淆起来,他们有不同的利益取向。改革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人,只要大部分人得惠就算不错了,不要太苛求了。big
is beauty。改革必须有牺牲,总不能因噎废食吧?
CPI是否可信,我们还是要分清局部和整体的概念。我们国家很大,发展很不平均。(不像西方国家,发展很均衡)。几年前,我去郎木寺(甘肃和四川交界的一个小村庄)的时候,那地方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石油、钢铁、煤炭涨价跟他们有什么关系?他们用不着。一个村也就两三辆农用车,电灯都很少用,吃的都是自己种的和养的。这类与世隔绝的地方在我国多的是。他们的CPI由于三农补贴说不定还是负的呢。但这跟你有关系吗?所以我们看东西一定要全面,不能用局部来代替整体,但也不要用整体来替代局部,这种态度本身就是不科学和不严谨的。至于别人为什么要拿它(CPI)出来说事,其目的你自己去想吧。(当然我国的统计数据向来是不准的,为什么呢?也自己去想吧。)
转贴我并不介意。认识我的人毕竟极少数。
理财入门很简单,其实在文章中我也讲得比较清楚了。一是要有认识能力,即看清楚你所处的环境和自己;二是要有一定的方法和理论,财务知识(货币的时间价值,货币的成本等等)等;三是一个良好的价值观和心态。
考。照你们这种问法,我肚里那些存货看来是留不住了(原本想留一手的)。算了,再扫扫股盲吧。点到为止。看你们自己能不能领悟了。
在正帖中,我说过炒股是锻炼投资能力的最好办法。它需要多方面的素质,不仅要有经济、财务能力(专业素质),还要有良好的心态(心理素质)。当然还少不了政策的跟踪、预测能力(就是政治素质)。一般散户都没有,不是缺这就是缺那,所以赢钱很困难。
我们要明白,我们来到一个市场是要赚钱的,不是来交学费,投资和投机都能赚钱,我们都可以做。不要以为这个市场不好,制度不完善,都是投机分子就不做了。我们既要做投资也要做投机,目的就是一个,赚钱。但投机和投资是两回事,所以需要不同的心态和操作,分析方法和决策判断也不一样。正帖里我提到了一些,大家自己再去看看。我这个就不多说了。再多说一点没有的,要协调好风险、收益、成本。还是主要回答那个朋友的问题吧。
问题19:前面提到牛市时新股上市被认为是利好而熊市时新股上市则通常被认为是利空呢?
其实很简单,牛市时新股上市被认为是利好,一方面一定量的新股上市的同时有更大量的新增资金被卷入到这个市场来,新增资金成为推动股价上涨的新动力,另一方面,新股上市的同时,由于发行政策的制度约束,新股是比较分散的,增加了股票的流动性,喝啤酒的朋友知道,泡沫是在快速流动中产生的,股价也相对松动。熊市时新股上市则通常被认为是利空,因为由于股市低迷,没有新增资金接盘,供应的力量大于需求的力量,另一方面由于原有股票持有者套牢程度高,不愿脱手,资产固化严重,新增股票也会快速固化。IPO跟增发、配股有点区别。其实真正的原因还是在于,散户的心态是买涨不买跌。越涨流动性越好,泡沫越大,越跌他越不买,也不卖,资产就固化了。绝大多数散户都是在放量上涨和缩量下跌中套牢的。
问题20:买股票到底是完全通过投机(低买高卖)获利呢还是通过股票本身的增值获得分红?还有股票的升值是靠需求推动的还是靠股票本身代表的产业增值推动的呢?
这个问题问得真好。把股票的实质说出来了。理论上讲,股票有自我增值能力(蓝筹股,中国股市上那么多烂股票不算),所以随着不断盈利它可以不断推动其价值中枢上移,从而推动股价上涨,股票的持有者从中获利。但这个速度实在太慢,一般好的股票净资产收益率也就10%左右,而我们股市股票的市净率很高(前两年),收益也就跟国债差不多,风险则高多了。不过我们的老百姓穷的时间太长了,而且媒体老是在那儿宣传暴富的案例。所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散户也要一夜暴富。这就使市场变成了投机市场(赌场?)所以我在正帖里说了,投资跟投机的区别,我们一定要正确对待。
股票的价值受宏观经济、行业现状、企业经营能力影响,一般是比较平稳增长的,振幅比较小,而现实中的股价,受供求双方影响,受资金面影响,波动要频繁的多,振幅也大得多。如果是投资的,完全可以忽略股票的短期波动,以获得长期收益为目的(巴非特?)。如果是投机的,只要把握住股票涨跌的周期就行了(很小的周期和振幅没有操作空间,要相对大一点才可操作)。
在某种意义上说,投资股票就是投资实业,有一定保值功能。
问题21:TO:WOODWIND
你觉得我分析的对吗?我常怀疑自己偏激了。我喜欢瞎想。我认为人民币有贬值的可能;原因如下:整个社会的效率低;主要原因是政府的低效率和不作为;各个方面看起来很热闹;但没有效率;比如;小灵通手机;对于中兴;UT等公司是有用的;但对整个社会却是资源的浪费;中国电信价格降一些;它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我们这里好多人有两个手机;全球通和小灵通;很麻烦的。
只在意局部;小团体的利益;却不考虑社会利益;这不是企业的错;责任在政府。
还有很多很多。整个社会有上到下的浪费;各种形象;面子工程就不用说了。
那么多的银行坏账是否说明一些问题呢?
看到你的问题我很惊讶。我也不知道要不要回答。你的分析很大一部分是对的。我在正帖中提到过一句。但是在不方便展开分析,原本想略过的,居然被你又提了出来。
说实在的,心里很犹豫,让我考虑一天,再决定是不是要说吧。
前面那位朋友,我觉得我还是不能回答你的问题。一则问题很敏感,涉及太多的方面,又将是一个浩大的论述,二则则是我还没有想好从何种角度并如何才能更能把这个繁琐的问题说清楚。我想,我还是提供些东西,大家自己去思考吧。主要是分析我们现在所处的政治经济环境。也就是我前面说的,要提高我们的认识能力。
1、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本质区别就是利用价格体系实现资源和要素的分配,不仅仅是商品有价格,资本也有价格。我们分配体系也因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家思考一下,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2、资本积累的两个途径:资本集聚与资本集中的区别和相互关系。我国建国后至80年代中期,主要是资本的自然增长,是前者,增长是缓慢的(因为新中国的建立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原始资本很小,能集中的都集中了,但总量实在太低,都给蒋总统搞到台湾去了,二者的比例大概在9:1左右)。80年代中期至今,两者共同发挥作用,后者为主。(大概的比例,我不是很清楚,一是因为数据得不到和不完整,二则也不举可比性,感觉上只要是4:6)。(大家着重回想一下我们20年的资本积累是什么?是怎样进行的?这二十年的快速发展是建立在什么之上的?)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旧的生产关系包括资本主义都是自下而上建立的,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自上而下建立的,无产阶级专政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政治前提,即上层建筑决定生产关系。(大家思考一下,现在有没有经济基础影响上层建筑的东西?那些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在追逐自己利益的同时希望构建怎样的上层建筑?)
4、经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