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电脑一类的东西,销售额直线上升。他在华尔街备受瞩目,成了华裔企业家的后起之秀。
“几危之动,不可不察”,在瞬息万变的商场上,要做到洞悉变化,掌握时机,随机应变,
如此方可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依靠灵通信息及时调整经营战略
晋商从商业竞争中领悟到信息的重要性,因此要求掌柜必须具有远见卓识以使自己“耳
聪目明”,及时捕捉商机,制定经营决策。做到知于前、行于先、出奇制胜、左右逢源地游刃
于国内外市场,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各大商号、票号都把搜集、分析、鉴别和运用信息视
为成功的关键。
为了及时了解各地市场行情、需求变化、以及营业状况,总号对各分号均订有按时反馈
商情动态的规定。一般要求三日一函,五日一信,月终汇报全月情况,既报总号,又分报连
号,做到上下左右通气。各商号所写信函的内容十分广泛,凡与商业、金融有关的信息,几
乎无所不包。为了保守秘密,各家信函都有自己的暗语,一旦信函失落,得者也难晓其意。
遇有重要情报,分号必须派专人日夜兼程向总号亲口汇报,绝不让点滴信息落入他人之手。
例如,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祁县大德通票号收到的一封经济情报信函,内称:“再
晋北及归化、包头粮米价平,白麦每斤合三十余文,而口内大秋收至七八分。闰八月十四日
夜,雨有四寸余,此处冬麦亦下种。繁峙粟生双粒,宁武谷秀三歧,真系丰收。??附及二
十六日忻州已被武卫军兵抢劫,拿住三名,已有头绪,云云”。此信函内容涉及到粮价、气候、
播种、收成、兵祸等,范围很广,晋商对情报的重视,可见一斑。
各商号把上至掌柜下到伙友对信息情报的收集、整理以及运用的实绩作为重要的人事考
核内容之一,并作为授奖的一个条件,因此人人重视此项工作。
例如太谷曹家沈阳富生峻商号的掌柜,有一年秋天回省探亲,一路看到长势喜人的红高
粱、不禁随手折取几根,竟发现茎内蛀虫很多,当即断定虫灾蔓延,丰收无望,行情必涨,
遂打消回省念头,折返沈阳,大批购进高粱。其他商号则被即将丰收的假象迷惑而大量抛售。
届至秋收,高粱产量锐减,行情陡涨,富生峻顿获巨利。
晋商每每开拓市场并进而垄断市场,无一不靠信息灵通。如雍正五年(1727年),中俄两
国政府签订了扩大通商的《恰克图条约》,确定以恰克图为通商之地。辟埠伊始,在库伦驻足
贸易的晋商得到信息,捷足先登,参与了市场的创建,从而独霸恰克图市场170余年,使“恰
克图”由一个边陲不毛之地发展成为对俄贸易中心,以及通往俄国腹地的贸易桥头堡。
在及时掌握商业情报和市场信息后,晋商更善于综合分析运用这些信息,随时改变策略
和筹划对策,捕捉机遇和利用矛盾,根据变化了的法律政策和市场需求,随时调整经营格局
和出奇制胜,搞战略经营、配套经营和服务经营。像“全面出击,重点向北”就是战略经营
的典范;“经营与票号共举,经贸与镖号同存”就体现了配套经营的战略;到京城筛煤球、开
饭馆,到四川贩夏布,到扬州贩淮盐,到长白山贩人参,到湖南贩茶叶,以及针对蒙、俄贸
易的实际需要而把经营与学外语、学医疗结合起来等,更是补缺经营和服务经营的典型。
晋商就是通过上述管理办法,不断壮大发展起来的。在现代社会,投资做项目,更离不
开调研,掌握充分的信息,认真地加以研究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1998年,新希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挂牌上市之后,刘永行适时地把自己的发展
目标定位在:以饲料为主业的情况下保证主利润中心的地位不动摇,然后争取在一至两个领
域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刘永行曾经对制药行业前景看好,他准备在制药上大干一番。后来他并没有去做,“我出
资成为北京双鹤药业的第二大发起股东,是为了探索进军制药行业的可行性。但是经过一年
多的反复论证,我最终还是调整了创业目标,打消进军制药业的念头。”
刘永行发现,制药业尽管利润丰厚,但制药业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之一。他通过调
查,得到了这样一个数字,即被四川省列为扩张型企业的37家大型企业中有20多家要介入
制药行业,况且很多企业在进军制药行业上都比自己有优势。因此,他认为新希望还不具备
进入制药行业的优势。因此,刘永行果断地作出决定,调整自己的目标。
当然,若以新希望集团的实力而言,若以刘永行的经营能力而言,如果他当初进军制药
行业,相信新希望也能获得成功。但刘永行和新希望追求的是更大的成功和更大的收获。所
以为了更大的成功,适时调整自己的创业目标实乃一种明智之举。
晋商抓住机遇借势而起的借鉴(1)
晋商借“开中法”走向发达之路,其实质就是借国家政策的大势,顺势而作,顺水行舟。
经营者一定要跟对形势,要研究政策,明了大势,善借大势。
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老板的成功经验,我们会发现,他们能够把政治因素当
作经营环境中的首要因素,并最大程度地应用了政治资源,从国家政策中嗅出了商业机遇,
很多都占了发展的先机,待别人觉醒过来急起直追的时候,他们中的许多人已完成资本积累,
阔步迈向百万、千万甚至亿万富翁的行列。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视察讲话时曾经说:“农村改革初期,安徽出了个‘傻子瓜子’
问题,当时许多人不舒服,说年广久赚了100万,主张动他。我说不能动,一动人们就会说
政策变了,得不偿失。”就这样,政府通过保“傻子”,证明了改革开放政策的坚定性,树立
起了一个新生经济形式——个体经济的样板。样板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马上就一大批人迅
速跟进。
1978年,哈尔滨呼兰县农民张宏伟领着一群农民进城包工程,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到1995
年,他的东方集团在全球拥有33家公司,5000名雇员,个人财富数以亿计。同年,农民出
身的张果喜创办了一个家具厂。第二年,他的上海家具厂逐渐发展起来,这就是后来著名的
江西果喜实业(集团)公司的前身。
张果喜经常说:“做企业要讲政治!我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受益者。”“我
们的企业在中国,就应该了解中国的国情,应该掌握我们国家每阶段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
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握好企业的方向,所以我常讲,企业家可以不从政,但不能不关
心政治。”
有人问起刘永好最关心什么的时候,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最关心改革开放的政策。”
国家每一次出台的政策都包含着深层次含义及趋势,牵涉到社会利益的调整、产业发展的方
向、政府的规划与目标等等。这其中孕含着巨大的甚至是千载难逢的商机。也可以简单地说,
政策就是信息,信息会带来商机,商机会产生利润。注意关心政策的变化,可以对各种政策
深层次含义和趋势有一种清醒的认识,就可以把握商机,转化机遇为财富,在大方向上保持
先人一步的发展,政策资源便会由潜在的资源变成真正的商机、真正的利润。
很多经营者是不太注意这方面工作的,认为政策研究“假、大、虚、空”,没有意义。实
则不然。对一个商人来说,大到国家领导人的更迭,小到一个乡镇芝麻小官的去留,都会对
自己有影响。比如说,在政策方面,国家鼓励发展什么,限制发展什么,对经营之成败更有
莫大的关系。走对了方向,顺着国家鼓励的层面努力,可能事半功倍;做反了方向,比如说,
某个行业、某类型企业,国家正准备从政策层面进行限制、淘汰,你偏赶在这时懵懵懂懂一
头撞了进去,一定会鸡飞蛋打。
晋商重视利用信息,要求掌柜必须具有远见卓识以使自己“耳聪目明”,及时捕捉商机,
制定经营决策。各大商号、票号都把搜集、分析、鉴别和运用信息视为成功的关键。商业信
函内容涉及到粮价、气候、播种、收成、兵祸等,范围很广。在及时掌握商业情报和市场信
息后,综合分析运用这些信息,随时改变策略和筹划对策,捕捉机遇。这对现在的企业管理
者来说,更是值得借鉴。这个世界,不是缺少商机,而是缺少发现商机的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