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真正意义的买入和买出时机的把握却是在日线、60分钟线、30分钟线、15分钟线、5分钟
线的小点上完成的;这样能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和压低成本;这就是看长做短。市场上80%以
上的投资者只看日K线;由此操作产生的片面性和盲目性是显而易见的。
4、移动平均线对趋势的追踪具有滞后性;其趋势变化从K线的变化开始
以日线为例;处于上升通道的股票;其趋势变化最初为K线跌破5日均线、跌破10日均线、
跌破20日均线、跌破30日均线;带动5日均线下穿10日均线;5日均线下穿20日均线;10
日均线下穿20日均线等等一系列过程;价差的叉最初是从K线的变化开始的;投资者应引起高
度重视。
举例:上证指数的周线图上;清晰地显示大盘在6月初周K线的长阴首次击穿了5周、10
周均线;其后大盘虽在反击中重回5周、10周均线上方;但6月后两周连续两根大阴线使得大
盘彻底地跌破5周、10周均线;其后5周均线对10周均线、10周均线对20周均线、20周均
线对30周均线的下穿完成了下降通道;市场的系统风险由此产生;多数股票一直跌到现在。
投资讲武堂:线里乾坤的均线系统
在移动平均线运用中,美国投资专家葛兰威尔(Granvile)创造的八项法则可谓其中的精华,
使用者无不视其为至宝,而移动平均线也因为有了它,淋漓尽致地发挥了简单实用的精髓所
在。八大法则中有四条是用来研判买进时机,另四条是研判卖出时机。总体而言,平均线在
股价之下,而且又呈上升趋势时是买进时机,反之平均线在股价之上,又呈下降趋势时则是
卖出时机。以一汽轿车(000800)自2003年1月以来的走势为例(图1),结合股价与20日
均线的关系来说明葛兰威尔八项法则的实战运用技巧。
首先看葛兰威尔的四条买进时机。
买1;平均线经过一路下滑后,从下降开始转为走平,并有抬头向上的迹象。股价也转而
上升,并自下方突破了平均线,这是第一个买进讯号。如图1中一汽轿车股价突破MA20的“买
1”。因为平均线止跌转平,表示股价将转为上升趋势,而此时股价再突破平均线而向上升,
则表示当天股价已冲破空方压力,多方已处于相对优势地位。
买2;股价在移动平均线之上,突然呈急剧下跌趋势,在跌破平均线后,忽而转头向上,
并自下方突破了移动平均线,这是第二个买进讯号。如图1中一汽轿车股价的“买2”。因为
平均线移动较为缓慢,当平均线持续上升时,若股价急速跌进并跌入平均线之下,在多数情
况下这种下跌只是一种假象,几天后股价又会回升至平均线之上,故也是一种买进时机。
买3;与买2类似,但股价在平均线之上,当股价向平均线靠近时,只要平均线依然呈上
升趋势,在尚未跌破平均线又再度上升时,这是第三个买进讯号。如图1中一汽轿车股价的
“买3”。因为这往往是表示投资者获利回吐,但由于承接力较强,在短期内经过重整后又会
强劲上升。
买4;股价与平均线都在下降,但股价在平均线以下大幅下降时,远离了平均线,表明反
弹指日可待,这第4个买进讯号为许多短线客喜爱,如图1中一汽轿车股价的“买4”。但这
种抢反弹切忌不可恋战,因为大势本身不妙,久战势必套牢。
葛兰威尔的四条卖出法则,与买进的四条法则是一一对应的。
卖1;平均线从上升转为平缓,并有转下趋势,而股价也从其上方下落,跌破了平均线,
这是第一个卖出讯号。如图1中一汽轿车股价的“卖1”。
卖2;股价和平均线均令人失望地下滑,这时股价自下方上升,并突破了仍在下落的平均
线后,又掉头下落击破了平均线,表明股价大势趋跌,这是第二个卖出讯号。如图1中一汽
轿车股价的“卖2”。
卖3类似卖2;股价在平均线的下方,并朝着平均线的方向上升,但由于反弹的股价十分
软弱,刚想上叉平均线却又无力突破,这是第三个卖出讯号。如图1中一汽轿车股价的“卖
3”。要注意的是卖3与买1不同,买1是平均线自跌转平,并有上升迹象,而卖3平均线尚
处下滑之中。卖4;平均线呈上升态势,股价一路暴涨,远远超过了也在上升的平均线,这往
往表明股价离高峰已相差不远,暴涨之后必有暴跌,这是第四个卖出讯号。如图1中一汽轿
车股价的“卖4”。
以上8条法则是根据单一的平均线来判断股价变动的走向和决定买卖时机。由于平均线
分为短期(一般为5、10日MA)、中期(一般为20、30和60日MA)和长期(一般为120、250
日MA)。短期MA容易受股价变动影响,反应比较灵敏,买进或卖出的信号显示得也较为频繁;
中、长期MA反应较为迟钝,但却能说明股价运动的基本趋势。因此在研判行情时,将每日行
情K线与各种平均线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对比,在把握买卖时点上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事实上每日股价所构成的曲线就是1日移动平均线即MA1;而股价相对于平均线的葛兰威
尔八法则也可运用为短期MA相对于中长期MA的八法则。从这个角度来看,葛兰威尔八法则
中的股价相对于MA的运用,都可以换成短期(5、10日MA)或中期(20、30和60日MA)相对
于中期或长期(120、250日MA)的均线的运用。在图2中结合MA5与MA10关系,研判得出一
汽轿车自2003年1月开始的八个买卖点。
至于买4和卖4;实战中怎样才算远离移动平均线,何时为适度,可运用乖离率指标。乖
离率BIAS描述的是股价与MA相距的远近程度。一般而言,BIAS(5)﹥3。5%、BIAS(10)﹥
5%、BIAS(20)﹥8%、BIAS(60)﹥10%是卖出时机;BIAS(5)﹤…3%、BIAS(10)﹤…4。5%、
BIAS(20)﹤…7%、BIAS(60)﹤…10%是买入时机。此外还可结合BIAS的形态、切线以及背
离现象进行综合研判。
最后一跌的七种特征
近期股指反复下行,投资者越来越关心本次下跌是否属于最后一跌的问题。从经验判断,我
认为大盘若形成最后一跌的走势,会呈现出这样七个方面的明显特征:
一、量能。如果股指继续下跌,而成交量在创出地量后开始温和放量,成交量与股指之
间形成明显底背离走势时,才能说明量能调整到位。有时候,越是出现低位放量砸盘走势,
越是意味着短线大盘变盘在即,也更加说明股指即将完成最后一跌。
二、人气。在形成最后一跌前,由于股市长时间的下跌,会在市场中形成沉重的套牢盘,
人气也在不断被套中被消耗殆尽。然而往往是在市场人气极度低迷的时刻,恰恰也是股市离
真正低点为时不远之处。
三、走势形态。形成最后一跌的走势期间,股指的技术形态会出现破位加速下跌,各种
各样的技术底、市场底、政策底,以及支撑位和关口,都显得弱不禁风,稍事抵抗即纷纷兵
败如山倒。
四、下跌幅度。在弱势中,很难从调整的幅度方面确认股市的最后一跌。股市谚语:“熊
市不言底”。这时候,更需要结合技术分析手段来确认大盘是否属于最后一跌。
五、指标背离。研判大盘是否属于最后一跌,在技术指标方面重点要参考以下3组指标:
1。日线中的KD随机指标;BIAS乖离率指标;MTM动力指标和方向标准离差指数DDI是否产生
底背离。2。周线中的异同离差乖离率DBCD;KD随机指标;变动速率ROC是否出现底背离现象。
3。月线中的CCI顺势指标;相对强弱指标RSI;ADL腾落指数和ADR涨跌比率是否出现底背离
现象。
上述的指标背离特征需要综合研判,如果仅是其中一两种指标发生底背离还不能说明大
盘一定处于最后一跌中。但如果是多个指标在同一时期中在月线、周线、日线上同时发生背
离,那么,这时大盘极有可能是在完成最后的一跌。
六、个股表现。当龙头股也开始破位下跌,或者是受到投资者普遍看好的股票纷纷跳水
杀跌时,常常会给投资者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促使投资者普遍转为看空后市,从而完成大
盘的最后一跌。
七、政策面。这是大盘成就最后一跌的最关键因素,其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对
一些长期困扰股市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方面,能够得到政策面的明朗化支持;另一方面是指在
行情发展方面能够得到政策面的积极配合。
布林线揭示股价运动轨迹
BOLL指标称为布林线;它属于路径指标;该指标是股价运动过程中的轨迹指标。布林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