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戴尔.卡耐基传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卡耐基就十分怀念故乡,见到故乡来的朋友,这种思乡之情更加浓烈,他真希望能立刻回到美国去。
  克洛依的第四部小说发表了,卡耐基评价克洛依那本新完成的小说是〃美国文学史中最佳的农民生活纪录〃。而且,通过与朋友的交流,卡耐基又获得新的人生经验。
  朋友离开后,卡耐基的生活又如以往一样,写作上的失败,家庭中的吵闹使卡耐基困苦不堪。
  而洛莉塔内心也非常失望。她原先那种贵族气派已不能吸引卡耐基了,而她对卡耐基那种美国农村男孩的性格难以忍受,她心中嘲讽卡耐基的行为,而且经常出口伤害他。
  这时她也非常明白自己的这个美国猎物既不是一位文艺小说家,也不是一位非常富裕的商人。反过来,她厌恶卡耐基那种执着于自己的事业,尽管暂时不成功,也不愿放弃的性格,认为这不能适合自己的那种生活方式,她似乎变得疯狂了。
  不仅如此,洛莉塔不愿离开巴黎,而卡耐基又对巴黎生活感到失望,这使卡耐基陷入另外一种烦闷之中,这样的生活情形和他原先那种乐观知命的性格相冲突,旅行和朋友的到来都不能消除自己心中的困楚。
  他需要事业,他要重新回到他原来的世界里,要和他的朋友在一起,摆脱内心的痛苦。
  卡耐基不顾洛莉塔的反对,执意结束了在巴黎所有的事业,打点好自己的行李,带着妻子,登上美国的轮船回到自己的故乡。
  卡耐基以他那一往无前的精神气质,毫不犹豫地回到了纽约,开始了以前的公众演说事业,开创着他自认为前程广阔的前程。
  戴尔·卡耐基自创业后也遭受过一些挫折,但从没有陷入像这段时间的低谷之中,以前的挫折和困难对于他来说都像是一阵轻烟,仿佛并不算什么,而现在的他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他自己觉得,这种严峻的情形是对他人生的一次大折磨,也是一次大考验。
  从巴黎回到纽约后,卡耐基很少对外人说其他的婚姻,也很少带妻子去参加别人举行的宴会。他只是每个周末参加在纽约曼哈顿区一个地下俱乐部与赫蒙·克洛依会面,在聚会中,他变得很少发言,而是听别人宣讲自己的观点。
  洛莉塔虽然不愿意回美国,但美国对她似乎还有一种神秘感。可当她来到美国后却感到深深的失望,她没有找到以前想像的那种生活,觉得纽约又脏又乱,一切比不上巴黎,而家庭的不富裕使她没有更多的钱去旅行,她的心情比以前变得更糟。特别是美国人对她的那个贵族头衔根本不感兴趣,听她说是某某伯爵时,只是表示一下微笑,一点也不尊敬。家庭内外交困的生活,使她处于一种内心狂乱的境遇之中,她更加痛恨卡耐基,因此,有时借着酒疯和卡耐基打架。每当此时,卡耐基就离开家,外出兜风。
  这时卡耐基在写一本书。这本书名字叫做《林肯外传》。他在构思这本书的时候一方面是出于对林肯的崇拜,一方面是因为厌恶家中的一切。他发觉,林肯的家庭生活和他的家庭生活竟有如此的相似之处,虽然写的是林肯,但他觉得这完全是在写他的自传。
  事实上,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正是他的自传。他注入自己所有的热忱和精力来完成这本书,因此他认为这本书是他的所有作品中最佳的创作之一。
  虽然卡耐基与洛莉塔的婚姻很不美满,但卡耐基很少对外界介绍他的妻子,也很少在书中正面描写自己的妻子,因此外界对他的这段婚姻猜测不已。然而在《林肯外传》中,卡耐基却分明清楚地描述了自己的婚姻状况。
  卡耐基是借亚伯阿罕·林肯和玛丽·陶德的不幸婚姻来描述自己对婚姻的怨恨。
  《林肯外传》叙述了林肯和他妻子的生活情况。卡耐基用相当多的笔墨细腻地描述了玛丽·陶德的悍妇作风,这一切实际上就是他本人对洛莉塔·包卡瑞的印象。
  〃陶德回溯到六世纪来夸耀她的乐荣祖先……玛丽·陶德是在势利的法国学校接受教育的,那些教师训练玛丽以巴黎口音说法文,并教她跳方块舞及撒克松圆舞,而这些是所谓高尚的人士在凡尔赛跳的舞曲。
  〃许多时候,她是不以言语而是用一些其他方法表达她的愤怒。她粗暴的行为多得不计其数,不允许别人批评她……她领着丈夫跳一支狂野愉悦的舞。她并不克制因失望而生出的痛苦及粗暴天性。她老是抱怨、批评他丈夫走路怪异,肩部佝偻,像印第安人般的交叉双脚。她还抱怨他的步履缺乏弹性,动作难看,最令人难受的是,她模仿他的步伐,唠叨他走路时脚趾朝下,就像她在梦黛大人那里所学的一样〃。
  从上面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卡耐基的生活当时的确处于困苦不堪之中,他受婚姻的折磨比以往任何一种折磨都深,他心中原先对婚后美好家庭生活的设想全部落空。他感到陷入一种没有空间也没有时间的惶恐之中。
  但他并未放其他的事业。他仍孜孜不倦地工作着,他希望恢复以前的富有和幸福,那种追求成功、追求财富的想法重新涌起,他必须走出人生的低谷,走向自己的光明大道,为此,他不惜付出一切的代价。卡耐基的这种逆境中奋发图强的精神,正是他走向成功之道的巨大支柱。
  通过多方努力,卡耐基的课程教育非常有起色,这一初步的成功给了他莫大的安慰。
  然而更大的打击在等着他。不过那也是一次对全美国人的重大打击。
  个人的成败常常与社会的状况密切相关。当整个社会都陷于一片恐慌之中时,个人的力量显然是无法支撑社会局面的。
  1929年,全美国引发了一场全面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持续几年,遍及到美国的各个角落,影响到各行业。人们纷纷失业,到处怨声载道,到处有饥饿和气困。仅纽约市一天内必须供应八万五千伙食给八十二个等待分发救济品的队伍。
  股票市场的奔泻,使许多家庭的财产荡然无存,对工人们最大的威胁是遭到解雇和工厂倒闭。
  戴尔·卡耐基这时感受到了真正的人生低谷。社会的不安定是外在的因素,而在卡耐基与洛莉塔之间,家庭的争吵愈来愈凶。而卡耐基和许多人一样,又在股票市场的崩溃中几乎损失了所有财产。
  任何人在这样困难之下最需要的是家庭的理解和支持,但卡耐基得不到这些。洛莉塔面对此情此景,没有给卡耐基以任何的帮助,相反,她又吵又闹,埋怨他将资金投进股市而遭到惨败,现在面临着挨饿的命运。洛莉塔在此时更加怨恨和诅咒卡耐基。
  卡耐基表现了相当的宽容,他不与洛莉塔争吵,而是默默地忍受着,他的心境很灰暗,走在大街上看着那些领救济品的人们,心想,说不定有一天也他会加入这个队伍。
  卡耐基似乎唯有外出旅行才能消解心中的痛苦,因为他只要离开了洛莉塔,心情就会变得好一些。逃避,只有逃避。为了逃避身旁不景气的环境和家中洛莉塔的纠缠,他又想到去旅行。
  卡耐基去中国旅行,领略到了东方民族的神韵。自中国回来后,他的心中重新升起了创业的勇气,但目前最大的困难是和洛莉塔的矛盾越来越大。
  一次卡耐基正在办公室,有朋友来约他出去吃饭,他正好也不想回家。于是两人到餐馆里吃饭,那位朋友告诉卡耐基他离婚了,卡耐基吃了一惊,因为那时在美国,离婚不象现在这样自由和简单,也是一件大事。但他对这位朋友的勇气感到佩服。
  卡耐基回到家里时,发现洛莉塔又在发脾气,她一直轻视卡耐基,骂他没有用,卡耐基心中实在无法接受,卡耐基终于忍受不了这样的折磨,他对洛莉塔说:“你有完没完,如果看不顺眼的话,我们去离婚〃。洛莉塔当时愣住了,她没有想到一贯忍让的卡耐基会作出这样的决定。卡纳基尽管说了这句久藏于心的话,心中却暗暗后悔自己把那句话讲出来。
  面对现实无情和生活的混乱,卡纳基决定把妻子带回老家过一段日子。
  乘着隆隆的火车,卡耐基夫妇回到了家乡。卡耐基原想在家乡能够和洛莉塔好好生活一段,看看能否弥补两人之间的裂痕。但有一件事使卡耐基决定了自己一定要离婚。
  在家里,当女佣送上菜时,洛莉塔觉得菜是那么难吃,便破口大骂,骂了女佣,还骂卡耐基的亲人,这使卡耐基感到相当的难堪。在保守的农民生活中,这种事极不为人所容忍。卡耐基非常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