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国货币史(1867-1960)-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散速度加快,随之而来的是政府支出的急剧减少和工业产量的迅速下降。但是,这种萧 
条是短暂的,而且相对比较温和,人们普遍害怕的严重失业的现象也没有出现。这段经 
济低谷( 国家经济研究局将其日期定在 〃’!& 年 〃# 月)后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扩张时期。 
尽管政府对商品和服务的购买从 〃’!& 年的 *(# 亿美元下降到 〃’!+ 年的 (## 亿美元,但 
是产量从战时到和平时期的迅速变化弥补了政府购买的下降。〃’!& 年季节性调整的失 
业人数一直没有达到 %&# 万,并且在 〃’!& 年之后一直低于这个水平,直到 〃’!* 年 〃〃 月 
扩张结束。 
!〃# 例如,下表中给出了一连串战时债券运动中上方的折线的上升程度对下方的折线的下降程度的比率。 
债券运动 比率 
( 〃; (# 
! 〃; %* 
& 〃; !+ 
+ 〃; +* 
) 〃; && 
* (; &〃 
  如果进行更为复杂的计算的话,可以考虑文中的第 〃 点。这样更为复杂的计算,以及一般意义上对战时债券运 
动影响的更为细致的研究是很有趣的。例如,它可能会提供当时银行系统应对环境变化作出调 整 所 需 时 间 的 额 外 
论据。
…。/01。 2/0034/5 曾指出,我们在早些时候的版本中使用的经季度调整后的数据,导致我们得出的关于银行对债 
券运动的反应的结论是错误的。我们在此表示感激。 
!〃#
第 !〃 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通货膨胀 
〃!## 
!!!!!!!!!!!!!!!!!!!!!!!!!!!!!!!!!!!!!!!!!!!!!!!!!!!!!!!!! 
批发物价指数在 #〃% 年第三季度停止上升,不久就又恢复了上升的趋势,并且在 
#〃& 年中期价格管制取消后迅速地跳跃上升,对此我们前面也提到过。从 #〃& 年 # 月 
到 #〃’ 年 ’ 月批发物价指数每年上升 #&( 〃) ,该百分比严重高估了这段时期实际的价 
格上升速度。但是很明显,价格的上升幅度确实很大。价格和收入的增长主要反映了 
我们之前提到的货币流通速度的加快,而不是货币存量的增加。从战争结束到 #〃’ 年 
’ 月,货币存量只增加了 #〃) ,而从 #〃& 年 # 月到 #〃’ 年 ’ 月,只增加了 ##) ,平均每 
年的增长率只略高于 〃) 。!〃# 
从数学的角度来看,#〃& 年 # 月到 #〃’ 年 ’ 月的货币存量自身的增长主要归因于 
基础货币的增加。与一战后的相应时期形成强烈对比的是( 当时黄金储备量下降,基础 
货币的增加主要来自于联邦储备对公众和银行债权的快速增加),这次基础货币的增加 
主要是由于黄金储备的增加,其中大约 # * + 的黄金储备增加量被法定货币的减少抵消 
( 如表 ;+ 和表 #…)。尽管美国加入了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001)———甚至在《 租借 
法案》到期前就得到了认可———之后又有对英国的贷款,以及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但黄 
金仍旧流入了美国。尽管这些单方面转移支付满足了许多遭到战争毁灭的国家的迫切 
需求,但是其他的 需 求 以 及 中 立 国 家 对 战 时 短 缺 商 品 的 需 求 仍 导 致 了 黄 金 向 美 国 的 
流入。
关于对货币增量的影响,存款 通货比率的上升所扮演的角色同基础货币的增加同 
样重要。随着战争的结束,战争时期影响通货需求的因素不再发挥作用,与手中持有的 
现金相比,公众更愿意增加他们的存款。但是,存款 通货比率上升中的一小部分被存 
款 准备比率的轻微下降抵消了。 
关于战后货币变化 的 描 述 仍 需 要 通 过 发 生 在 这 段 时 期 的 一 些 事 件 作 进 一 步 的 补 
充。存款 准备比率的轻微下降纯粹是 #〃& 年 # 月到 #〃2 年 % 月该比率不断上升的结 
果,之后到 #〃’ 年 ’ 月,该比率一直下降,总体下降幅度超过了其在 #〃& 年到 #〃2 年 
的上升幅度。存款从储备银行和中央储备城市银行向乡村银行的转移,造成了存款 准 
备比率从 #〃% 年 ’ 月到 #〃2 年 〃 月一直在变动,因为储备银行和中央储备城市银行的 
法定准备金要求较高;在这之后,存款 准备比率最初出现了下降,其中的原因我们无法 
解释。但是 #〃’ 年 ; 月后该比率的加速下降很清楚地反映了接下来的七个多月里法 
定准备金要求的提高。 
基础货币的增加主要集中在从 #〃% 年 ’ 月到 #〃& 年 2 月的 ## 个月内( 增加了 # 
亿美元),以及从 #〃2 年 % 月到 #〃’ 年 ’ 月的 #% 个月里( 增加了 ## 亿美元,见图 〃&)。 
#〃’ 年 ’ 月底的基础货币量比 #〃% 年 ’ 月底增加了 +# 亿美元,但是只比 #〃& 年 2 月 
!〃# #〃’ 年货币存量包括的范围与 #〃% 年和 #〃& 年并不具有严格的可比性( 见附录 1)。#〃’ 年,公众持有 
的现金包括了其存在国内银行和所属银行及美国互助储蓄银行的现金;而这样的现金并没有包括 在 早 期 公 众 持 有 
的现金中。同样,互助储蓄银行在美国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余额也包含在 了 #〃’ 年 经 过 调 整 的 存 款 中,而 在 早 期 
的统计中并没有包含其活期存款余额。但是,通过修 正 #〃%—#〃& 年 的 货 币 存 量 使 两 者 具 有 可 比 性,并 不 会 影 响 
文中的变化率数据。#〃%—#〃& 年被排除项总计为 #( &%—#( 2… 亿美元,比剔除该项后的货币存量的 …( # 个百分点 
稍微多一点儿。 
## 
#%
美 国 货 币 史(!〃#—!%#&) 
! 〃#%&’() *+;&#() #… &。% /+&%0 1&’&%; 
!〃# 
!!!!!!!!!!!!!!!!!!!!!!!!!!!!!!!!!!!!!!!!!!!!!!!!!!!!!!!!! 
底增加了 〃# 亿美元。从 〃%!& 年 ’ 月到 〃%!’ 年 ( 月,法定货币的下降正好抵消了黄金 
储备的增长,因此基础货币量基本上保持不变( 见图 !’))。 
基础货币量最初和最后的增加所扮演的货币政策角色有很大的区别。前者是货币 
扩张的源泉,而后者则不是,它更像是对其他货币政策的一个反应。 
在 〃%!’ 年 ( 月到 〃%!* 年 * 月期间基础货币 〃〃 亿美元的增量中,大部分都是对准 
备金要求变化作出的反应( 见图 !%)。中央储备城市成员银行的活期存款的准备金比 
率提高了 ! 个百分点,造成这些银行的准备金增加了 〃+ 亿美元。该项措施在 〃%!* 年 # 月 
#’ 日和 & 月 〃〃 日分两步实施,力度相同。为了满足增加的准备金要求,银行出售了政府 
债券,在利率支持体系下,联邦储备体系有义务购买这些政府债券。购买这些债券增加了 
联邦储备体系的信贷余额。(% 月份,准备金要求第三次提高,这次影响到了所有的成员银 
行,范围包括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使法定准备金又增加了 #+ 亿美元。结果,成员银行将 
政府债券出售给了联邦储备体系,储备银行的信贷余额又一次增加———见下一章。) 
形成对比的是,〃%!( 年 * 月到 〃%!& 年 ’ 月期间基础货币的增加使银行准备金以外 
的储备得到了净增长。货币存量在这一阶段大幅度增长了 〃〃〃 亿美元,而 〃%!& 年 ’ 月 
到 〃%!’ 年 ( 月基础货币量基本不变的这段时期,货币存量仅增加了 (; 亿美元;在基础 
货币量增长的最后阶段,货币存量也仅增加了 〃* 亿美元。!〃# 因此,货币存量在三年间的 
头 〃〃 个月内的增长比接下来的 #( 个月内的增长多得多。货币存量在 〃%!* 年 〃 月达到 
了绝对的顶峰,在接下来的 〃# 个月内开始缓慢地下降,这些都预示着将要来临的价格 
高峰和 〃%!* 年到 〃%!% 年的衰退。我们以前曾得出这样的结论:货币政策的变化总是先 
于经济状况的变化,这便是又一个例证。 
战后初期阶段的第一个货币之谜就是,为什么货币存量没有以一个更快的速度增 
长。这与一战后货币存量的变化有很大的不同。一战的赤字时代一结束,货币存量便 
开始以最快的速度增长。而两个时期的货币政策其实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两次战 
争后,联邦储备体系都继续执行战时的政策,即以固定的利率提供社会上需要的基础货 
币:一战时的方式是保持再贴现率不变,二战时则是靠支持政府债券价格水平不变来实 
现的。此外,黄金的流 向 也 发 生 了 变 化,从 一 战 后 的 黄 金 外 流 转 变 为 二 战 后 的 黄 金 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