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HI/ 8J@1;@*1 K/I*+;7》 79 ?I/ H/》2 L?》E@?E》/ 79 M3?/》/0? D*?/0,一份 :K4D 的研究,准备中)。
〃##
〃#
美 国 货 币 史(!〃#—!%#&)
! 〃#%&’() *+;() #… &。% /+&%0 1&’&%;
!〃#
!!!!!!!!!!!!!!!!!!!!!!!!!!!!!!!!!!!!!!!!!!!!!!!!!!!!!!!!!
银行流动性偏好的变化比其他持有者偏好的同期变化更大。
图 ’() !%*〃—!%’% 年间利息收益之间的变化关系
资料来源:%&& 和 ’&& 级公司债、商业贷款、银行承兑汇票,!〃#%#& 〃#’ ()#*+〃;… 。+〃+%/+%0/,(() ##*,
#+#,#+*。商业贷款利率,年度平均数;;…!… 年的数据仅基于一二月的数据;从那以后每月没有的数据
建立在相对基础上。#。—/。 年公司债的基本收益,1%/+);%0〃2 。+〃+%/+%0/,;…+。,() +/0,123425 67!#0。美 国
政府债券,3*’*;〃2 4*/*;5* !622*+%#,829) ;…!*,() ;。#/;:2;) ;…#。,() ;!…。商 业 票 据,1%/+);%0〃2 。+〃+%/+%0/,
;…#…,() !#+,年度平均值。短期美国政府债券,34!,4 ?& @/**2A/3 做的关于美国和加拿大的比较。!〃 加
拿大在 56#6—56〃6 年的周期性经历几乎与美国相同,但是没有发生任何银行破产或者
普遍的银行挤兑。利率的变化方式与美国大致相同———这是从两个国家金融市场的紧
密联系中得出的。加拿大银行提高了其现金资产相对其存款的比例,但远不如美国银
行提高得多。
第二点证据来自于 @/**2A/3 对 56#6 年以前和 56〃6 年以后美国现金资产和利率之
间关系的解释。基于早期以及后来的经历,#8 世纪 〃8 年代现金资产的增加量比预期的
仅由收益的下降所引起的增加量要多得多。
!〃#
!〃
!〃#%& ’ &(〃 )*+;…+。;…;&/ 0 1+’2 3%〃4;& ;’ &(〃 5〃*〃’&( 6〃4〃%+… !〃7〃%*〃 8;7&%;9&,AB0C2DD4+ D/ DE4 F4。*4D)*; /G DE4
H*4)AB*;,=I’,56〃,JJ,〃 )3+ 1K&
参阅“ L2MB2+2D; I*4G4*43。4A /G %/CC4*。2)N O)3PA,”B3JB0N2AE4+ IE& Q& +2AA4*D)D2/3,R32S4*A2D; /G %E2。)》/,56:#。
〃#
〃#!
美 国 货 币 史(!〃#—!%#&)
! 〃#%&’() *+;() #… &。% /+&%0 1&’&%;
!〃#
!!!!!!!!!!!!!!!!!!!!!!!!!!!!!!!!!!!!!!!!!!!!!!!!!!!!!!!!!
我们就 %&!# 年和 %&!’ 年成员银行对准备金要求加倍的反应所进行的分析是另一
个证据:它们之所以积累现金资产,是因为它们对流动性的需求提高了。一旦准备金要
求的提高冻结了已积累的现金,银行就不得不为了流动性目标而迅速地积累额外的现
金( 更为详细的讨论请参阅第 & 章)。!〃#
毫无疑问,禁止支付活期存款利息影响了增加现金资产所采用的形式。如果该禁
令不存在的话,更多的现金资产增量可能采取其他商业银行余额的形式,而不是存入联
邦储备银行。既然禁止支付活期存款利息,银行就没有动力出于流动性需要而在其他
商业银行持有现金资产。没有人清楚这条禁令的影响有多大。短期资产的低收益可能
意味着银行间拆借的低利息甚至是零利息,在这种情况下,在其他商业银行持有现金资
产和将资产存入联储银行的结果是一样的。
银行流动性偏好的转移注定是暂时性的。根据早期经验判断!〃,如果一段时期内没有
出现广泛的银行破产事件,会使银行管理者警惕的神经有所松懈,从而对流动性的重视程
度下降。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成立使银行破产比例大大降低,并对防止可以带来银行流
动性偏好转移的“挤兑”现象的发生提供了额外的保障。虽然这种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成
立之初并不明显的保障最终变得越来越明显,但银行仍需时间来使它们的行为适应新的
实际情况。因此,现金资产与总资产的比例一直持续升高到 %&() 年也就不足为奇了。
尽管在战时现金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剧烈下降且此后保持在更低的水平上,但它
仍高于 %&〃& 年的水平( 参阅表 %’,第 %* 列)。原因不是银行对现金资产继续上升的偏
好,而是准备金要求的提高。银行对监管部门要求的准备金的形式没有选择余地。它
们不得不保存一定比例的现金资产作为在联邦储备体系中的存款余额,直到 %&+& 年。
并且它们付出了 %&!)—%&!! 年间的惨痛代价才发现,这部分资产无 法 用 来 应 付 危 机,
这加速了银行破产。因此,由准备金要求变化引起的银行现金比例变化与资产偏好转
移引起的银行现金比例变化是两个不同的现象。
我们只能得到成员银行关于法定准备金的合计数据。相应地,表 %& 只限于成员银
行,它把法定准备金从现金比率的分子分母中都减去了。%&〃& 年,除了法定准备金外,
成员银行总资产中的 %%; !… 是 以 库 存 现 金、在 途 资 金、银 行( 商 业 银 行 和 联 邦 储 备 银
行)中超过法定准备金要求的余额的形式持有的。这一比例从 %&!! 年到 %&!# 年一直
稳步上升,在 %&!#—%&!’ 年因为准备金要求加倍而下降,然后在 %&() 年重新上升到接
近 !)… 的顶峰。到 %&(+ 年这一比例又基本回到了它 %&〃& 年的水平,并且从那之后一
直围绕这个水平波动,但是所有现金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