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34三国异侠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坚道:“传国玉玺有何理由会在我这儿?” 
  袁绍冷笑道:“然则建章殿中之物何在?”袁绍原是朝廷校尉出身,宫中的秘密,他岂会不知?因此他一语便道破了。 
  孙坚脸色一沉,道:“我确无此物,何故逼我承认?” 
  袁绍冷笑道:“公若不交出,乃自招其祸。” 
  孙坚指天发誓道:“我若得此物,私自匿藏,日后不得善终,死于刀箭之下。” 
  此时从诸侯亦闻讯赶来探听虚实,见孙坚如此,便有人出言道:“孙坚如此发下重誓,显见并无私藏玉玺之事。” 
  袁绍却连连冷笑,把那名密告的兵士传召出来,道:“孙坚,打捞时可有此人么?” 
  孙坚一见,知兵士向袁绍告密,卖主求荣,不由大怒,拔出佩剑,欲斩兵士。袁绍一见,亦霍地拔出佩剑,怒道:“你若斩此人,即欺我袁绍。” 
  袁绍背后的亲随大将颜良、文丑二人,亦拔剑出鞘,准备斩杀孙坚,孙坚背后的程普、黄盖、韩当三员亲将,也已拔刀在手,预备与袁绍火拼。 
  双方剑拔弩张,一触即发。此时众诸侯做好做歹,把袁、孙二人劝住了。孙坚默默不语,立即转身上马,拔寨离开洛阳,一路向东,驰返江东去了。 
  袁绍恨怒不已,他立刻修书一封,派人连作夜快马送去荆州,呈送荆州刺史刘表处,要刘表于路上截击孙坚,抢夺玉玺。 
  荆州刺史刘表,是汉室宗亲,手下有蔡瑁、蒯良为大将相辅。他接袁绍密函,知孙坚私藏传国玉玺而去,不由大怒。 
  当即派蒯越、蔡瑁二将,率一万精兵,阻截孙坚。 
  孙坚回返长沙,必经荆州要道。他的兵马刚到,蒯越已列阵阻住,当先出马拦截孙坚。 
  孙坚大惊,间道:“蒯将军为何阻我去路?” 
  蒯越道:“你既为汉臣,为何私藏传国玉玺?你留下玉玺,便放你回去。” 
  孙坚一听,知袁绍已密告刘表,刘表是汉室宗亲,又任荆州刺史,地位在孙坚之上。孙坚因此也不答话,示意黄盖出马,杀开一条去路。 
  黄盖拍马出战蒯越,蔡瑁舞刀招架,大战一番,黄盖手执一鞭,击中蔡瑁的护心镜,蔡瑁策马便退,孙坚趁势越过荆州地界关口。 
  刚过关口,山背后一阵金鼓齐鸣,刘表亲率大军截住去路。孙坚见了刘表,不得不以下属之礼参见道:“刘刺史为何误信袁绍之言,致邻郡反目?” 
  刘表道:“你匿藏国玺不报,显见有叛反之心,我当阻止。” 
  孙坚发誓道:“我若私藏此物,当死于乱箭之下。” 
  刘表道:“你若要我相信,除非你把行李解开,任我搜查。” 
  孙坚一听,恼怒道:“你有何凭恃,敢轻视于我?” 
  孙坚挥军欲击杀刘表,刘表却立刻纵马退去。孙坚穷追不舍,追至两山后面,只见伏兵齐出,背后蔡瑁、蒯越又双双杀到,将孙坚团团围祝孙坚正危急之际,幸而程普、黄盖、韩当三将,舍命死战,才把孙坚救出。但孙坚军已折损大半。虽然得以逃返长沙郡,但元气却大伤,孙坚不由深恨刘表,因而与刘表自此结下深仇大恨。 
  孙坚在江东秘密招兵买马,养精蓄锐,准备图大业之际,讨伐董卓的盟军十八路诸侯,也分裂了。 
  当日曹操见董卓逃出洛阳,力主派军追截。但袁绍却为了保存实力,拒绝派兵。曹操元奈,只好率军前去拼死阻截。 
  因兵力微弱,被吕布杀得大败而逃,几乎生命不保。幸得族弟曹洪舍命相救,才得逃返洛阳。 
  袁绍闻报曹操大败而回,心中暗自庆幸,并未轻举妄动,表面却摆下酒宴,为曹操压惊。 
  曹操饮了几杯闷酒,不由长叹一声道:“我为国拼死追贼,公等却为私心按兵不动,大失天下所望,曹操亦深以为耻埃”袁绍竟一言不发,并无任何表示。 
  曹操心灰意冷,当日酒宴后,也不辞别,自行带领残兵,向扬州进发了。 
  此时,公孙瓒对刘备道:“袁绍无能,久必有变,为防万一,我等宜速返回矣。”刘备亦深有同感。于是公孙瓒亦率军北上,返回北平。 
  在途中,经平原县时,公孙瓒对刘备道:“目下已届大乱之时,我等各宜求自保。我留你任平原县令,再拨一千兵马,贤弟善自珍重了。” 
  刘备亦无计可施,虽然不舍,亦只好依公孙瓒的安排,留在平原县,当一个小小的县令,以求先稳住阵脚,再图谋发展。此时的刘备,尚根本无力与天下诸候竟逐争锋。 
  这一切,全在天机隐侠庞德公从吴郡赶到洛阳之前便发生的了。当他赶到洛阳城郊讨伐董卓的盟军大营时,盟军已四散而去了,孙坚也已经返回到江东了。 
  庞德公四处查探,才得知孙坚因一颗传国玉玺,已与袁绍、刘表反目,各路诸侯为求自保实力,亦纷纷散去。他不禁仰天长叹道:“我以为曹操乃领袖群雄,匡扶汉室的人材,不料如此匆促,便大势已去!莫非‘天机大势——三分天下’,当真不可逆转了吗?” 
  他心潮起伏,不由又忆起他当日曾伏下玄机的两位人材,他喃喃说道:“难道匡扶汉室、平定天下的人才,并非曹操,而是孙坚、刘备、诸葛亮么?大机大势到底如何演进?”            
第十一章 紫气东来     
  天苍苍,地茫茫;夜深沉,路漫长。 
  天机隐侠——庞德公站在被大奸雄董卓一把火烧成灰烬的古都洛阳城颓垣败瓦中,良久默然不语,神色十分忧凄感伤。 
  好一会,庞德公才仰天长叹道:“天下大势,当真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难道我的人谋,竞亦不可力挽狂澜,匡扶将倾汉室?天机茫茫,神幻莫测,当真不可以人谋逆转吗?” 
  庞德公在战火的灰烬中,伫立了好一会,俯仰低吟,心潮激荡,又似委决不下,十分矛盾。 
  终于,他长啸一声,毅然决然的一跃而起,转过身来,风驰电掣地向东面掠去。 
  庞德公神态十分坚定,似已有所决断,而且他这决断是决计不会动摇的了。 
  他日夜不停,向东面疾驰,这一位白发白胡的老人,内力和轻功竟乃如此超卓,简直不可思议。 
  三日三夜后,他便已抵达距洛阳千里外的琅琊郡地域了。 
  天机隐侠庞德公直奔目的地——琅琊郡阳都山城,在那里潜隐着一位“匡扶汉室”的最佳人眩琅琊郡阳都山城,位于东南角,距此地尚达数百里的路程,途中也不知尚须涉过多少道江河,攀爬多少座崇山峻岭。 
  前面便有一道宽达数百丈的大河,犹如一道天劈巨堑横卧于浩瀚的齐鲁平原上,要从东行,便非要横渡此天堑巨河不可。 
  庞德公抵达大河的西岸渡口,他向眼前的大河望去,却不禁一阵目瞪口呆。他并非畏惧天堑巨河的宽阔,亦非害怕河中的滔天巨浪,而是河水的颜色,令他一阵惊骇。 
  庞德公久历江湖,洞天澈地,他自然知道,眼前的这一道天堑巨河,便是孕育华夏子孙的母河——大黄河。黄河自昆仑山约古宗列盆地发源,注入星宿海,再汇入鄂陵湖、扎陵湖,河水陡急,河流宽阔,以万马奔腾之势,穿行于黄土高原,混杂大量黄泥沙石,河水变黄,犹如一条气势磅礴的黄色巨龙,潮湃奔腾于天地之间,黄河之名,亦由此而得。黄河一路东行,最后抵齐鲁大平原,经东面的黄河口注入渤海。 
  黄河水因以浊色水黄而称着,但此时在庞德公的眼底,黄河水却是清澄一片,白浪翻涌,十分奇特。 
  渡口并无舟船,原来的渡船也不知隐于何处去了。庞德公却毫不为意,虽然他欲往东行,必须要渡此天堑巨河。此时他却站在渡口上,凝视着河水,默然无语,脸上一片惊奇的神色。 
  就在此时,在黄河的西南面上游处,晃晃摇摇的荡来一艘小舟。小舟宽仅三尺,长仅五尺,充其量也只能容一人载渡,而且在风急浪高的河中,乘载一人也十分凶险。 
  小舟上却有一位童颜鹤发的老者,也不知其年岁,盘坐于舟尾,双手偶尔向舟下的河水一拔,小舟便如箭般飞驰,他的安逸神态,只怕坐在百丈巨船的人也不如他的安稳。 
  庞德公看着小舟,以及小舟上的古怪老人,心中不由又微吃一惊,因为他发现,那童颜鹤发的老者,周身竟被一般淡紫色的烟气所笼罩着。庞德公自然窥悉,此乃一般世人绝无仅有的“仙灵贵气”,有此烟气笼罩之人,不必说其修为有多深,他本身便已是一个不坏的“仙灵之身”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