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玉米产量(单位) 边际机会成本(大豆价格保持在每单位0。5美元)   
  1 0。50   
  2 0。55   
  3 0。60   
  4 0。65   
  5 0。70   
  6 0。75   
  7 0。80   
  8 0。85   
  9 0。90   
  10 0。95   
  表4…3   
  你还记得吗,我们在前面讲过,消费者对未来价格的上涨或下跌的预期是怎样改变消费者需求的。对生产者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的所有行为都是基于预期的。生产者对于产品的价格变化的预期会改变产品的总供给。如果生产者预期6个月之后产品的价格会降低,他们现在就会努力增加产品的供应量,以便〃趁着价格还比较高的时候赶紧多卖点〃。类似地,如果他们预期6个月之后产品的价格会上涨,他们现在就会选择较少的供给量,从而使供给曲线向上向左移动。推迟当下的供给并不意味着必须要减少当下的生产量。因为预期未来价格比较高,他们减少的是打算供应给当下市场的数量。   
  最后,供应商总数的变化会使市场的供给曲线移动。更多竞争者的加入会增加总供给,竞争者的退出会减少总供给。一般来说,预期的利润会鼓励竞争者加入,进而增加市场供给。预期的亏损会鼓励竞争者退出,进而减少市场供给,生产者们都在为他们的资源寻找更有利的用途。我们将在第七章里更全面地讨论利润和亏损的问题。   
  4。9 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     
  别把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搞混,这一点很重要。如果你无意将这二者搞混,那么下面要讲的可能只会在你脑袋里埋下祸根。我们还是希望不要发生这种事。让我们再来看看史密斯这个农民的故事吧。表4…4列出了史密斯生产前3个单位玉米的总成本、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总成本除以产量)。   
  玉米产量(单位) 生产玉米的总成本(美元) 边际成本(美元) 平均成本(美元)   
  0 0 0 0   
  1 1。00 1。00 1。00   
  2 2。10 1。10 1。 05   
  3 3。30 1。20 1。10   
  表4…4   
  很明显,边际成本可以和平均成本大不相同。但是,指引史密斯选择种植更多玉米的不是平均成本,而是边际成本。他应该再多种点儿吗?还是少种点儿?边际成本是行为的结果,它也应该是行为的指南。     
  这样商人们对平均成本就不感兴趣了吗?除非他们有足够多的销售收入以弥补成本,否则他们是要亏本的。除非他们预期有能力弥补总成本,否则他们不会心甘情愿地从事某种生产活动。因此,他们可能会这样来看问题,即用每单位预期的生产成本和每单位的售价进行比较。但是,请注意,任何决策的预期成本实际上都是边际成本。边际成本并不一定指一单位产出的额外成本,它也可以指一批产出的额外成本,或者是关于整个生产过程决策的预期额外成本。决策常常使用这种〃总括〃的方式。   
  比如说,没有人建一家汽水装瓶厂仅仅是为了装一箱汽水。在大多数商业领域里,都有很重要的规模经济的问题,除非商人们看准了一条能大批量生产的路,否则他们是连一个产品都不会生产的。他们根本就不会进入这个领域。他们根本就不会建这个装瓶厂。全部的决策建还是不建,建多大规模,用什么方式建在做出的时候都是一种边际决策。记住,边际的数额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所谓产出,甚至可能是你最喜欢去的娱乐场所的销售额,如果那里开门到凌晨两点,而不是一点钟就打烊。         

第27节:机会成本与商品供给(5)         
  无论商人们是否用平均成本考虑问题,他们的决策肯定是由边际成本指引的。在事情发生之后,可以回过头来算一下平均成本,看看事情进行得怎么样,如果未来和过去相似的话,人们也可以从中得知一些未来的事。过去的一切都是历史了,不可否认,研究历史是有教育意义的,而经济决策总是在当下做出并面向未来。   
  4。10 志愿兵的成本     
  我们来看一个和玉米供给截然不同的例子。这个例子很合时宜。20世纪90年代末(正值经济繁荣的时代!),美国军方面临征兵的困境,同时也面临着延长现役人员服役期的难题。1999年,议会军事委员会主席弗洛伊德·斯宾思(Floyd Spence)曾说过,军队正面临〃绝望的困境,而且每况愈下〃。他提议废除志愿兵制度,恢复强制兵役制。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初就没有强制征兵了。2001年,世界贸易中心和五角大楼被袭击之后,军队恢复征兵的呼声日高。当前,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部署军队,国内的经济又比较景气(当我们2004年夏天修订这一章时),军队恢复征兵制度的呼声比以往几十年都要高。   
  征兵强迫身体符合条件的青年男女在军队中服役可能是达到我们需要的兵员数量的〃比较便宜〃的方式(需要?)。当然,直截了当的强迫常常奏效,但这样做一定是组织军队的便宜的方式吗?   
  肯定有很多人为征兵制度做过辩护,其中一种论证为人熟知,即志愿兵制度*太费钱,这个论证显然不怎么样。国防部和其他部门担心征来的兵和志愿兵的相对成本,他们很轻易地回避了一个问题,即这是对谁而言的成本。我们是在讨论对谁的成本呢?纳税人吗?被征募的对象吗?国会?五角大楼?它们各不相同。   
  对于一个即将成为士兵的年轻人来说,成本是多少?最好的方法就是给他们贿赂,不断提价,直到他们接受为止。如果马歇尔愿意为了每年5000美元参军,卡洛尔要8000美元才愿意,而菲利普要60000美元才愿意,这些价格就代表了马歇尔、卡洛尔和菲利普的机会成本。对这三人来说,招募他们三人入伍的成本是73000美元,政府当然可以强制他们入伍服役,并发放低得多的军饷,但这只不过是掩盖事实而已。   
  机会成本是关于放弃了的其他就业机会及其他价值的函数,后者又包括生活方式、对战争的态度、勇敢或胆怯的程度,等等。当政府需要军事人员时,可以把报酬提高到正好能招募到所需的兵员数量,事实上,这在某种意义上正好会使征兵计划的成本最小化。因为招募到的正好都是服役成本较低的人,像马歇尔这样的人,但绝不是菲利普这样的人。而在强制兵役制下,这种情况的发生只会是一个巧合,可能性极低。图4…3是对这一问题的简洁的论证。   
  图4…3 志愿兵的供给曲线   
  这张图画的是志愿兵的供给曲线。它总结了不同的价格和供给数量的对应关系。有人说,人们不会自愿拿性命冒险,这已经被人们的实际行动驳倒了无论是当兵,还是当警察,甚至是高空作业修理工,这些职业都有人做。不管曲线的位置到底在哪儿,也不管其斜率具体是多少,反正这条线一定是向上向右倾斜的。有些人(他们认为其他的选择没什么价值)会在工资很低的情况下选择当兵。但是,基于我们的假设,只有当年薪高到16000美元时,才会招够300万志愿兵。这就是说,每年要支付480亿美元的工资。但是,纳税人不愿意看到税率提高,国会也不愿意批准这类巨额拨款。国防部的人非常在意国会议员们喜欢什么或不喜欢什么。他们可以把这笔令人沮丧的支出砍掉一半,每人只付8000美元,强制入伍就行了。现在公布出来的成本只有240亿美元了,为减掉的成本欢呼吧!   
  但是,对构成武装力量的这些人来说,成本又是多少呢?根据我们的假设,对那些志愿兵来说,志愿兵部队的成本是300亿美元。这个数目就是在供给曲线下方的面积,兵员数限定在300万人,也是入伍青年放弃的其他机会的价值总和。其间的差距,由政府支付的180亿美元,是一种财富的转移,即从纳税人向一部分志愿兵的转移,这些志愿兵本来为了较低的工资就愿意从军,然而他们得到了较高的工资,这一工资水平是招募到300万名志愿兵所必需的。   
  对那些被强制入伍的人来说,这样一支征来的部队的成本有多高呢?具体多高不好说,只能说肯定比志愿兵部队高。除非正好招到志愿兵役制下愿意服役的那些人,成本才可能低到300亿美元。这种事情可能性极低。从需求曲线顶端征来的人越多,换句话说,从需求曲线底端征来的人越少,强制兵役的成本就越高。比如,一个人愿意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