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战奇略-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龙且曰:“吾知韩信为人,易与耳。今若救齐不战而降之, 
有何功?若战而胜,齐半可得 。”遂进兵与汉军夹潍水⑥而阵。 
信夜使人〔为〕囊〔盛〕沙壅水上流,旦渡击且,佯败走。龙 
且喜曰 :“吾固知信怯。”遂追之〔渡水〕信使人决壅囊,水 
大至,且军大半不得渡 ,即击,杀且。〔龙且〕水东军散走, 
  〔齐王广〕亡去。〔信遂追北至城阳⑦,皆虏楚卒〕遂平齐。 
⑧ 

       【注释】 
      ①涉水半渡可击:语出《吴子·料敌第二》。 
      ②齐王:即田广。 
      ③蒯通:本名彻,因与汉武帝刘彻同讳,故史家改“彻” 
为“通 ”。蒯通,范阳(今河北徐水北)人。陈胜起兵反秦后, 
派武臣进取赵地,通说范阳令徐公归降,武臣不战而得赵地三 
十余城。后又劝韩信袭取赵地,成为汉初重要谋士和说客。 
      ④高密:郡名。故址在今山东高密西南。 
      ⑤反汉:马本及各本皆误作“及汉 ”,今据史校改。 
      ⑥潍水:今称潍河,在山东省东部。 
      ⑦城阳:古地名。故址在今山东荷泽东北。 
      ⑧本篇史例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 页面 271…

百战奇略                                                            ·269· 

                               66.火战 

       【提示】 
      本篇以《火战》为题,旨在阐述在何种条件下采用火攻战 
法击敌的问题。它认为,对于在草莽地带扎营之敌,或者对敌 
人的粮草屯所,可利用干燥天气“因风纵火以焚之,选精兵以 
击之 ”,就可以打败敌人。实施火攻击敌,这在冷兵器时代是 
常为兵家所采用的一种对敌作战手段;本篇这里所说的“火攻” 
实际上是用火焚之法辅助部队攻击敌人的问题,也就是《孙子 
兵法·火攻篇》所阐明的“以火佐攻”的意思。用火来辅助部 
队进攻,其效果虽然特别显著,但它与火器大量出现并广泛用 
于战争后的热兵器时代所讲的“火攻 ”,非同一义。这是必须 
加以明确的问题。 
      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四月,汉将皇甫嵩、 
朱儁共率步骑兵四万余人,进攻颍川郡的黄巾军波才所部。朱 
儁所统部队被波才打败,皇甫嵩则率所部退保长社。波才乘胜 
挥军包围了长社。从当时双方兵力对比的情况看,波才军明显 
优于皇甫嵩军。但是,处于“兵少,军中皆恐 ”(见《后汉书 
 ·皇甫嵩朱儁列传》下同)态势下的皇甫嵩,并没有为此被动 
不利的形势所吓倒,相反,他从“兵有奇变,不在众寡”的正 
确认识出发,紧紧抓住波才“依草结营,易为风火”的军事弱 
点,利用大风天气,乘夜派人出城纵火配合部队作战,又与曹 
操援军密切协同 ,“合兵更战”,因而能够取得击败波才、“斩 

… 页面 272…

百战奇略                                                           ·270· 

首数万级”的重大胜利。这在作战指导上是不无可取之处的。 
而黄巾军将领波才,在大败朱儁之后又包围皇甫嵩于长社,这 
本来已使自己处于优势而主动的有利地位,然而,由于其丧失 
警惕和缺乏经验,竟“依草结营”而为敌人火攻所乘。此种主 
观指导上的失误,不能不是造成波才惨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译文】 
      大凡作战中,如果敌人驻扎在靠近草木丛生的地带,其营 
舍是用茅竹搭盖而成,又囤积大批马草和粮食,如遇燥热干旱 
天气,就可借助风力放火焚烧它,选派精锐部队进攻它。这样, 
敌人便可以被打败。诚如兵法所说 :“对敌采用火攻战法,必 
须具备一定客观条件 。” 
      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左中郎将皇甫嵩(与 
右中郎将朱儁各统一军 ),进讨黄巾军(于颍川 ),朱儁与黄 
巾军首领波才所部交战而失败,波才遂乘胜挥军包围了退保长 
社的皇甫嵩。波才军靠近草木丛生的地带安营扎寨。是时,正 
赶上刮大风,皇甫嵩便命令部队捆好火把登上城墙,又派精锐 
士卒偷偷越出包围圈,于城外黄巾军营地纵放大火并狂呼乱叫, 
城上的汉军则点燃火把与之紧密策应,皇甫嵩乘机率军击鼓而 
出城,直奔波才营阵冲杀过去,波才军猝不及防,惊慌四散。 
此时,汉灵帝所派曹操援兵恰好赶到,与皇甫嵩、朱儁所部协 
力合战,大败波才,击斩其军数万人。 

       【原文】 
      凡战,若敌人居近草莽,营舍茅竹,积刍聚粮,天时燥旱, 

… 页面 273…

百战奇略                                                          ·271· 

因风纵火以焚之,选精兵以击之,其军可破。法曰 :“行火必 
有因 。”① 
      汉灵帝②中平元年,皇甫嵩③讨黄巾④,汉将朱儁⑤与贼 
波才⑥战,败,贼遂围嵩于长社⑦。贼依草结营,会大风。嵩 
敕军束苣⑧乘城,使锐卒间出围外,纵火大呼,城上举燎应之, 
嵩因鼓而奔其阵,贼惊乱奔走。会帝遣曹操将兵适至,合战大 
破之,斩首数万级。⑨ 

       【注释】 
      ①行火必有因:语出《孙子兵法·火攻篇》。 
      ②汉灵帝:即东汉皇帝刘宏。公元168—               189年在位。 
      ③皇甫嵩:东汉安定朝那(今甘肃平凉西北)人,字义真。 
灵帝时为北地太守。黄巾起义爆发时,任左中郎将,与朱儁率 
军镇压起义军,后官至太尉,封槐里侯。 
      ④黄巾:即黄巾起义军,因起义者以黄巾裹头,故名。 
      ⑤朱儁:东汉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字公伟,曾任刺 
史、谏议大夫等职。与皇甫嵩镇压黄巾军时任右中郎将,后封 
为西乡侯。 
      ⑥波才:黄巾起义军一支部队的首领。 
      ⑦长社:县名。故址在今河南长葛东北。 
      ⑧束苣:即用苇秆扎成的火把。 
      ⑨本篇史例出自《后汉书·皇甫嵩朱儁列传》。 

… 页面 274…

百战奇略                                                          ·272· 

                              67.缓战 

       【提示】 
      本篇以《缓战》为题,旨在阐述攻城作战中应当注意掌握 
的问题。它认为,由于修造攻城器械和堆筑登城土山,费时费 
事,攻城作战中容易增大伤亡,故攻城之法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下策。因此,它主张在攻城作战中,对于城防坚固、兵多粮少 
且无外援的守城之敌,不应急于攻战,可采取长围久困的战法。 
本篇所论攻城作战中应注意的问题,不外乎《孙子兵法·谋攻 
篇》中所阐明的观点,认为“攻城之法,为不得已”的下策。 
此种观点在缺乏先进攻城技术的古代是不无道理的。但是,随 
着武器装备与攻城技术的进步和战争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夺取 
城镇为目标的攻坚战,必将提到重要位置上来。因此,在对守 
城之敌作战中,是否采用攻城战法,应当根据战争的需要和装 
备技术条件而定,不可不加具体分析地一概斥之为下策。 
      东晋穆帝永和十二年(公元356年)十月,前燕将领慕 
容恪率军进攻晋属广固城,时镇北将军段龛率众坚守该城。当 
燕军包围广固后,诸将皆主张急攻速胜,但慕容恪则主张缓攻 
稳取,他根据“龛党尚众,未有离心”和“凭阻坚城”的敌情 
实际,采取了“筑室反耕,严固围垒”(见《晋书·慕容儁记》) 
的长围久困以待敌敞的战法,陷段龛于孤立无援的困难境地, 
最后迫使其开城投降。此种善于依据敌情实际而采取可行战法 
的作战指导,是可取的。 

… 页面 275…

百战奇略                                                          ·273· 

       【译文】 
      大凡进攻城邑之法,是战法中的最下策了,只在不得已时 
才采用它。通常所说的三个月修造攻城器械,三个月堆筑攻城 
土山,这样,攻城准备得用六个月时间。值得警戒和注意的问 
题是,由于攻城准备的时间长,将帅为忿怒急躁的情绪所使, 
往往不等攻城器械造好,就驱赶士卒像蚂蚁一样缘城而上,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