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光,使你感到满足,这就是互动。
互动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积极的互动增添双边吸引力,使彼此感到一种向心倾向。打个比喻:你生病了,一位异性朋友主动照顾你,你十分感动,决定为对方做点什么。你的行动引来对方感激时,又会予以回报。。如此循环,达到一定程度时,双方感到一种压抑不住的接近欲望,大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感,这便是积极互动所致。相反,消极互动,不仅不利于相互之间友爱关系的建立,反而会使已经建立的情谊趋向淡漠。就拿恋爱关系来说罢,如果恋爱一方对另一方消极或双方都消极,那么他们之间就互动不起来,就有分道扬镳的危险。
有这样一对青年,彼此都早已钟情于对方,可谁都不愿先开尊口,说句“我爱你”。一年过去了,男方按捺不住终于写了封信,但女方觉得表态含糊,于是回了一首诗——《等》:
我等着你像言语等着火寂寞等着温暖琴弦等着歌唱按照现在的一句歌词可以表述为:“我等得花儿都快谢了”。男青年悟出了诗中希望他明确些,更热烈地表达爱。但他觉得太低声下气,有伤男子汉尊严。于是回信说:“我想告诉你一句柏拉图的箴言:真正的爱情就在于把疯狂和近乎淫荡的东西赶得远远的。你理解这句话吗?”女方看信后,怪他盛气凌人,想自己不能忍气吞声,于是反唇相讥:“柏拉图的话我不理解,但柏位图式的爱情我倒知道,要我告诉你吗?”就这样,他们的感情温度降至冰点,终于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也许他们是大生的一对,地造的一双,但在消极的互动中,维系双方关系的吸引力丧失殆尽,最后导致彼此敌视了结。
而朋友之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不是经常有因为双方中有一方回信太迟或忘记了回信,从而导致双方感情下降的事吗?
产生吸引力的互动,大致可概括为八个方面:互敬、互爱、互信、互慰,互勉、互让、互谅。如能做到这“八互”原则,那你和你的朋友之间就会产生持久的相互吸引力,从而发展成为坚固的友情或爱情关系。
(四)互悦性吸引人,总是愿意接近那些认可自己,赞成自己,对自己有好感,又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人,而不喜欢那些专门挑刺儿,与人作对,给人烦恼的人,这便是人际吸引中的互悦原理。因此,在社交中,人们总是喜欢那些欣赏自己,或能结自己带来偷悦感的人。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可以在社交活动中做得更好。
琼瑶《在水一方》中的杜小双,虽然先己有心于朱诗尧,可当卢友文带着一股新鲜之气出现时,她的爱情指针发生了偏转。其实原因很简单:朱诗尧孤傲清高,给人以压抑感,让他人敬而远之。可卢友文开朗活泼,他出现在哪里,总能给人带来笑声,祛除烦愁。谁愿在“冰封世界”里苦度终日?
谁不愿生活充满笑声?在现实生活中,你也会发现,那些温和大度的人总是能吸引不少朋友,而孤僻清高的人却很少有朋友。平素恋人们在花前月下卿卿我我之时,一方问,你为何爱我?对方多半回答:同你一起快乐。这便是互悦性吸引所致。
互悦性吸引表现得最明显的,莫过于恋人之间的那种“一见钟情”,或朋友之间的“一见如故”或“相见恨晚”,有了互悦性吸引,双方不仅容易建立感情与友谊,而且这种感情与友谊维持得也长久。
最能发挥互悦吸引效力的,是在先否定,后肯定的情况下。接触之初,由于诸多因素会彼此互持否定态度;随着接触加深,光点闪现,相互渐渐肯定起来,经此“磨难”,彼此肯定程度会更高,吸引力会更大。这便是否定——肯定更肯定的心理模式。其原因,心理学家们解释:一方面,起初的否定评价引起了对方的忧虑和自我怀疑,同时也强化了对肯定评价的需要,因此,当肯定评价出现时意义就更大。另一方面,如果开始就持肯定评价,对方的心理感受是,这家伙对谁都喜欢,对谁都说好话。于是好感并不产生,吸引力也不大。先持否定评价,尽管对方不中意,但会觉得你要求严格,后来当你转为肯定评价时,对方会认为你独具慧眼,颇有判断力,好感油然而生,吸引力也就大大增强。鲁迅先生与刘半衣的友谊也是从互相否定开始的——那是因为双方的误解,后来双方渐渐互相了解,误解消除,因此“相逢一笑泯恩仇”,成为至交,小说《明月松间照》中的柳叶,初至车间就被围了一大堆追随者,唯有胡波不屑一顾,以为她“不过是只招花惹草的蝴蝶”
而已。可当他真正了解柳叶后,也钟起情来,晚来的亲近,使柳叶意识到“那不是冲动的痴情,而是理智的爱慕”。她感谢胡波的知遇,终于结为秦晋之好。
(五)强迫性吸引强迫性吸引,并非人为的强制,而是由于诸多因素导致不由自主的被某人吸引或对某人产生好感的现象。
苏联有部电影,叫《第四十一个》,讲的是一个红军女战士押送一个白军俘虏到了一个荒岛,与部队失去了联系,为了生存,两人相依为命,后来产生了感情的故事。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是完全可能的,它就是我们所说的强迫吸引现象。再如像《鲁宾逊漂流记》中的鲁宾逊,因在荒岛上势单力薄,因此让土人星期五做了仆人,并与他在后来的共同生活中建立了友谊。这也是强迫性吸引的结果。
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由于时空限制,两人缺少更多的选择机会或者根本就没有较多可供接近的人,这时他们相互之间就互相了解并有可能在此基础上产生友谊。倘若有更广阔的余地,也许两人并不会认识,更不用说成为朋友。这也是强迫吸引的结果。
强迫性吸引并没有什么坏处,它同样能令你建立起牢固的友谊或美满的爱情。不过,人为地制造强迫环境,不仅不道德,有可能会事与愿违,别人不但不会跟你产生什么友谊,反而会与你产生裂痕。
(六)对立性吸引前面曾举过这个例子。屠格涅夫《初恋》中的齐拉伊达,对终日围绕她身边的一大群追求者不屑一顾,而对轻视她、甚至敢用鞭子抽打她的彼得罗维奇动情于怀。这种情形,在心理学上属逆反心理,在这里可称之为对立性吸引。
交往双方相互对立,一方“敢于”瞧不起另一方,而另一方却感到好奇,想凭自己的能力去征服对方,以证实自己的魅力。在这种征服与反征服、被征服过程中,产生着吸引力。同时,人也似乎有一种贵难贱易的心理,越是得不到的东西,就越想得到它,得之甚难的东西人们就珍惜,得之甚易者则反不当回事。这在男女恋爱中表现得最明显,在交往场合中也存在着类似现象。
《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莎菲,对百依百顺的苇弟感到索然寡味,激不起爱的欲望,只能作为消遣的对象;而《红与黑》中的于连,对渴慕已久的玛特尔的顾盼,故意用骄傲、粗鲁的态度加以抗拒,这反倒引来了玛特尔的好奇心,加强了对于连的追逐。在朋友的相互交往中,如果你也百依百顺,对朋友的任何想法、建议都表示赞赏、同意,而没有一点自己的独立性的思想与见解,提不出与你的朋友不一致的新颖的观点,那么,别人就会把你当成没有骨气、没有思想、甚至没有独立人格的人而不愿与你继续来往。
欲擒故纵,欲进先退,以退为进,这大概可以作为对立性吸引的总结。
巧妙地运用对方的逆反心理,增加你的对立性吸引力,会使你获得更多的朋友。
四、异性吸引异性吸引主要是针对异性朋友之间的交往而言的。异性之间的交往与同性之间的交往有着很大的区别。俗话说:“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性吸引在男女交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也是异性交往之区别于同性交往的一个重要方面。
性吸引尤其对恋爱中的人更是具有神奇的魅力,对异性的渴望,对性体验的追求都有可能使恋爱双方更快地陷入热恋之中。即使是初次见面,不是也有许多女性因男性体格强健,肌肉发达而爱上对方,不是也有许多男性因为女性的性感与温柔而备加迷恋吗?
有许多人总是把性吸引力与不健康和腐朽联系在一起,其实这是一种片面而陈旧的观点。性吸引不但是在交往过程中客观存在着的现象,而且它还会对人们的交往互动产生一种积极的推动作用。人类很早就已经开始展示人类的人体美。像古希腊的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