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当代-2003年第4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里拿着刀子,小姨傻傻地站在那里,也就是在这时,小姨想到了一个人,想到了一个人对她说的话。想到了这个人和他说过的一句话。 
   
  这天夜里,下野地的每盏灯火都熄灭后,小姨走出了自己的房子,走向了大晒场。很久了,那个地方,她连看都不愿看一眼。可她现在却自己走了过去。 
  小姨说,你说过的话,你还记得吧。 
  于瘸子说,记得。 
  小姨说,你帮我去救一个人。小姨说,关他的地方,窗子上有铁栏杆。小姨说,门口还有人把守,他们全拿着刀和矛子枪。 
  小姨还说,你不想知道他是什么人吗?不想知道我为什么救他吗? 
  于瘸子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问。 
  于瘸子只有一句话:明天晚上这个时候,你来这里,我会把人交给你。 
  小姨说,谢谢你了。 
  于瘸子说,不,是我要谢谢你。 
  说完谢谢小姨的话,于瘸子走了。天很黑,一会儿,就走得看不见了。看不见了,小姨还在看,说不上想看到什么,只是看着。看着看着,小姨把手从裤子口袋里拿了出来,随着手一起从口袋里出来的还有那把刀子。 
   
  5 
   
  白天,小姨没有下地干活。好些天了,说要搞革命,不用下地了。好些人就不下地了。跑到操场上,看有人贴出的大字报,听那些搞不清是为了什么的辩论。 
  小姨没有出门,她把行李捆成了一个卷,放在床上,人靠在上面,开始等天黑下来。 
  从来没有觉得白天有这么长过。 
  小姨等得心好乱,手里一直玩着那把刀子。看着那把刀子,小姨心里想,要是今天我晚上不能见到吴之干,我就去救他,谁拦着我,我就杀谁,杀掉一个算一个。 
  当然可能没把别人杀掉一个,别人已经把她杀了。 
  就算是她被杀了,她也愿意。那她就变个鬼,去保护吴之干,天啊,能变个鬼多好啊,小姨真想变成一个鬼。 
  一个人连鬼都敢做了,那就没有不敢做的事了。 
   
  天黑了。可不太黑,有月亮出来。 
  小姨出现在了昨天夜里站过的地方。站到了下半夜时,小姨看到远处月光下走来一匹马。 
  马走到跟前,小姨看到马上坐着两个人。一个是于瘸子,一个是吴之干。 
  于瘸子从马上下来,差一点没有站住。正好旁边有一棵小树,他赶紧扶住了。 
  于瘸子说,骑上这匹马,往西边走,那里有一片胡杨林,大得很。进到林子里,再往东南走,能看到一个小木屋,木屋前面有一口泉水。马背上驮的东西,够你们用一个月了。用完了,就去一棵让雷电烧黑的树跟前,那里有你们需要的东西。 
  于瘸子又说,不会老这么乱下去的,等情况好了,你们再回来。 
  于瘸子说话,小姨一直看着他,看到于瘸子脸上,有一道刀伤正流着血。真想掏出手绢给他擦擦。可她只是想了想,站在那里没有动。 
  于瘸子说完,没有马上走,站在那里,让小姨和吴之干先走。 
   
  小姨骑到马上,从后面抱住了吴之干的腰。 
  马往西走了一会,坐着吴之干后面的小姨不由得回了一下头,想看看于瘸子是不是还站在那里,一看吴瘸子正在月亮下面一瘸一瘸地走着,走得很慢,好像在爬。 
  小姨惊呆了,于瘸子的另一条腿也瘸了。 
   
  马蹄在月光里响。 
  吴之干说,我已经把床单撕成了布条,正用它们来编一条绳子,要是你今天看不见我,你就永远看不见我了。 
  小姨一下子把吴之干的腰抱得更紧。 
  小姨说,谁都有倒霉的时候,可谁也不会永远倒霉。 
  小姨不识字,可小姨的话,却很有道理。这些道理,可以写成很多本书,让人读。 
  马驮着小姨和吴之干走向胡杨林。刚下过霜,走着走着,小姨看到了远远的天边上,出现了一片翻着波浪的金黄。 
   
  很多日子过去了。 
  在最后一个日子里,小姨骑上马去那棵烧黑的胡杨树前,取吃的和用的东西,终于看到麻袋上面放了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歪歪扭扭一行字:没事了,出来吧。 
   
  6 
   
  下野地还是下野地,天却不是那片天了。 
  小姨还是小姨,吴之干却不是吴之干了。 
  吴之干摘掉那顶摘不掉的帽子,要调回城里去了。 
  吴之干抱着小姨,激动得泪水直流,跟我走吧,跟我到城市去过好日子吧。 
  小姨也哭了。可小姨哭过后,却对吴之干说,我不能跟你走。 
  小姨说,你去吧,去了以后,要是还记得我这个姐,就给我写个信。 
   
  吴之干真的走了。小姨去送吴之干,小姨拿出那把英吉莎刀子,小姨说,没什么东西给你,这把刀子给你做个纪念吧。吴之干说,城里用不上这个东西,你还是留着用吧。小姨说,我也用不上了,你拿去吧。放到你的书架上,看书看累了,就看看它。吴之干说,好吧。 
  送吴之干到公路边坐车,路上遇到了一群牛,跟着牛后面的一个人,叫老潘。看着还是那么老实。看到小姨和吴之干,老潘说,走了?小姨没听见一样,不理他。吴之干说,走了。老潘说,早看出来了,你是个有本事的人。老潘走过去后,吴之干问小姨咋不理人家。小姨说,他不是人。吴之干说,过去的事情,别老记着了。人活着,要大度。小姨说,我是女人,心眼小,好多事,我到死都会记着。 
   
  送走了吴之干,小姨到二宝家,姐姐刘玉说小姨真是个傻女人。 
  小姨说,再好的日子也有个头,我和吴之干已经过了最好的日子,再往下过,就不会是什么好日子了。 
  小姨对二宝说,二宝你要好好读书,现在可以考大学了,你一定要考上大学,去城里过日子。二宝说,我去,小姨也得去。小姨说,我去,我去给你天天做饭。二宝说,小姨做的饭我最爱吃。 
  刘玉可不想听二宝和小姨闲扯。她是当姐的,小姨这个样子,别人不着急,她不能不着急。刘玉说,那你咋办?小姨说,姐,不用你操心,我早想好了。 
   
  下野地很平常的一天,阳光和往日一样亮。好多人看见小姨走进了大晒场。又过了几天,大家听到了一个消息,说小姨要和于瘸子结婚了。听到这个消息大家都很吃惊。 
   
  不过,这是真的,小姨真的和于瘸子结婚了。 
  2003年5月于北京鲁迅文学院 


长虫二颤
叶广芩 
  叶广芩,女,北京市人,满族,1968年到陕西当过护士、编辑、记者。80年代开始从事文学创作,90年代在日本千叶大学学习。2000年开始到西安市周至县挂职任县委副书记,长期蹲点于秦岭腹地的老县城村。 
  获鲁迅文学奖和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 
   
  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 
  ——孙子兵法 
   
  (一) 
   
  陕西民间将“蛇”称为“颤”,写出来仍旧是“蛇”,读出来就变为“颤”了。有姓“蛇”的,要是真把它当“蛇”字来念,“老蛇”、“小蛇”地叫,姓蛇的人会认为你不懂规矩,缺少文化,就像有人把姓“单”的念成了“单”,把姓“惠”的念成了“惠”一样,很没水平,很掉价。这种变音的读法有敬畏、隐讳的意思在其中,跟古代不能直呼大人的名姓是一个道理。 
  秦岭腹地的“蛇坪”是隐在崇山峻岭中的一个小自然村,村不大却历史悠久,村子周围丰草长林,层峦叠翠,大山连着大山,地极阻奥。密林中小小平畴坐落几十户人家,山多田少,地势卑湿,生理鲜薄,老百姓多靠采集中草药为生。太白手儿参、猪苓、山茱萸、党参是这里的主产,老百姓拿草药换钱米,生计有限。古代,蛇坪是傥骆道的一个驿站,傥骆道是通往四川的蜀道之一,是开凿最早,最为近便的一条道路。惟其近便便也最为难走,遇山登山,遇水过河,几近直线,至今从西安飞往汉中的飞机航线,仍是沿着傥骆道飞行,足见它的便捷。蛇坪村南有大蟒河,河边有碑伫立,记录着这里是北通长安,南接汉中的重要所在。宋以前河上有索桥将路沟通,索桥不断修葺不断完善,茶马盐铁,征伐进退,人去人来,堪称要塞。明代以后,傥骆道逐渐荒废,沿壁栈道卯在榫亡,沿途站赤递铺也颓于燹乱,加之会匪渊薮,伏蟒易生,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