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2a道德经分类释译 (孔正 王玉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二十八章 知其雄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以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注释】雄:比喻雄健刚强。雌:比喻柔和谦卑。溪:沟溪,指地处卑下。常德:顺应“道”而养成的天性。 
  知道如何作才可谓是雄强刚上,但却安守雌柔谦下,以至为天下人物所归往。天下人物所归往,道之常德仍持守不离,复归于婴儿一般的淳朴。庄子说:“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淡然无极而众美集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 
  范应元说:“夫刚动则躁进,柔静则谦下。故知其刚动,则守其柔顺。为天下溪者,以谦自处,如溪之善下也。谦下则常人之德不离于身,是以反归于婴儿之时,神全而气和矣。”王弼说:“溪不求物,而物自归之;婴儿不用智,而合自然之智。”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注释】白:昭明。黑:浑厚,浑沌。式:法则,法式,模式。忒:差错,差失,偏差。无极:无穷。 
  知其昭明,守其浑厚,为天下人所式法。为天下人所式法,天赋的常德不会出什么偏差,复归于元始时的纯真朴实。孔子说:“彼修浑沌之术者也。识其一,不识其二;治其内,不治其外。夫明白入素,无为复朴,体性抱神,以游世俗之间。” 
  【漫谈】据说,“难得糊涂”是郑板桥在山东莱州的云峰山写的。这年郑板桥因至此观郑文公碑,流连忘返,天黑了,不得已借宿于山间茅屋。屋主为一儒雅老翁,自命“糊涂老人”,出语不俗。他的室中陈列了一块方桌般大小的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良,郑板桥十分叹赏。老人请郑板桥题字以便刻于砚背。板桥便题写了“难得糊涂”四字,用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的方印。 
  因砚台案面尚有许多空白,板桥说老先生应该写一段跋语。老人便写了“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而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宝贵之门也。”他用了一块方印,印上的字是“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板桥一看大惊,知道老人是一位隐退的官员。有感于糊涂老人的命名,见砚背上还有空隙,便也补写了一段话:“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福报也。” 
  近年来,郑板桥所写的"难得糊涂"四个字; 竟像传单那样被制成各种礼品式的拓片或作为像章推銷; 而对"难得糊涂"也就出现了各自根据自己的心理需求作出的解释; 由此又顺延到对郑板桥书写這四个字的思维定势和价值取向; 可是鉴於作者当时没有明确表明自己意向; 因而产生了诸多相异的认识。 
  一:空虚观念说。公元1751年,郑板桥在潍县“衙斋无事,四壁空空,周围寂寂,仿佛方外,心中不觉怅然。”他想,“一生碌碌,半世萧萧,人生难道就是如此?争名夺利,争胜好强,到头来能又如何呢?看来还是糊涂一些好,万事都作糊涂观,无所谓失,无所谓得,心灵也就安宁了。”于是,他挥毫写下“难得糊涂”。 
  二:良知抗争说。公元1754年秋,郑板桥由山东范县调任潍县知县,上任之日正遇百年未见的旱灾。而钦差姚耀宗却不闻不问,反而向他求字画。一向正直、率真、清正廉明的郑板桥就以鬼画讽刺,钦差姚耀宗怒而撕画。郑板桥见百姓生活凄惨,而自己却心力不支,非常忧郁。其妻相劝:既然皇上不问,钦差不理,你就装作糊涂嘛!郑板桥怒言:装糊涂,我装不来。你可知道,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变糊涂更难,难得糊涂。由此而有所启发,就以“拯救万民,在所不惜”激励自己,并开官仓赈灾。 
  台湾徐兰州说:“糊涂有两种:一种是真糊涂,懵懵处世,似是与生俱来,装不来,求不到;一种是装的假糊涂,明明是非黑白了然于心,偏偏装作良莠不分,既由‘聪明转入糊涂’了。”根据郑板桥的性格和心理结构,出污泥而不染的高雅品格,要他违背自己的理念和道德行为,显然是一种痛苦与折磨。聪明人如基于良知道德有所为,而要他装作糊涂而无所为,的确很难。所以徐兰州认为:“郑板桥这段感慨‘难得糊涂’的题书,其中有段非常感人的心路历程,也是知识分子从政,在专制制度腐败政权中无法展现宏志的一种抗议之声。它具有为所当为的失败涵义,有不可为而为之的胆识。” 
  三:宽厚是福说。郑板桥任潍县知县时,其堂弟为了祖传房屋的一段墙基,与邻居诉讼,要他函告兴化知县相托,以便赢得官司。郑板桥看完信后,立即赋诗回书:“千里寄书为一墙,再让一墙壁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稍后,他又写下“难得糊涂”,“吃亏是福”两幅字。并在“难得糊涂”下加注‘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在“吃亏是福”下加注‘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己则盈于彼,各得心情之半,而得心安既平,且安福即在是矣’。 
  四:悲观消极说。有人认为“郑板桥是个极为清醒的人。唯其清醒,正派,刚直不阿,而对谗言无能为力时,才会有‘难得糊涂’的感叹,‘难得糊涂’的难在那里呢?难在他毕竟清醒自明,心如明镜,无法对恶势力充耳不闻,视而不见;难在他一枝一叶总关情,对百姓的疾苦不能无动于衷。他只有假装糊涂,然则终不能无视现实,遂于痛苦于内,淡然于外。”这时他的情绪,是压抑、苦闷、孤独、自嘲、彷徨、悲观、痛苦交织在一起。就是在这种情绪下,他写了“难得糊涂”的字幅,不久便辞官归隐。 
  郑板桥以"难得糊涂"出名; 而他所說的"难得糊涂"; 却有这样许多不同的解释。在我国历史上,如果说郑板桥是糊涂大师的话,那么远在春秋时期的老子则可以堪称糊涂学的祖师了。老子自谓“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其意思就是说,我的一切行为都在遵循着“道”的原则。然而这些却正是“知其白,守其黑”之“大智若愚”的具体体现。 
  孔子说:“吾十五志于学,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随心所欲不愈矩。”这个“矩”字,其实指的就是一种规矩、尺度和准则,亦即老子所说的“道”,通达了天道、地道和人道,人也就进入了由聪明至糊涂而实际上却是真智慧的境界。所谓“人生皆有度,失度必失误”,把握“矩、度”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由聪明至糊涂的过程。 
  所以,郑板桥“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的本意可能与老子之意也类同。这意思是说:人能达到聪明机智难得;天性憨厚正直且未受到沾染的世俗所谓糊涂者也难得;而如果能聪明机智地通晓世俗权、利之术,却仍能“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保持天性良心的淳朴和正直而不动一点机心施为,或者是能够对“道”整体地事理通达,知晓世事往往却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故而其行为仍能保持“道”“为无为”的糊涂本色,这实在更是难得了。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注释】荣:荣达,高贵。辱:低贱,卑下。谷:山谷、川谷,指处其卑下之处,象征宽容谦卑。 
  知何由可能荣达,但却持守其卑弱无为,澹泊寡欲,虚怀若谷。庄子说:“若夫人者,非其志不从,非其心不为。虽天下誉之,得其所谓,然不顾;以天下非之,失其所为,傥然不受。天下之誉无益损焉,是谓全德之人哉!”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注释】常德:恒常之德,即天赋的本性。朴:自然、真诚、淳朴,乃天性的本然。 
  这若似天下谷的品质,却只需人天赋的本性常德便可足够,复归于浑厚淳朴。庄子说:“夫恬淡寂寞,虚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