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经管]金融风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制造业    8。4    9。3    11。6    18。5      建筑业    2。0    3。0    5。6    5。0      交通运输与通讯业    3。7    2。9    4。3    5。8      其他    28。3    32。4    28。0    35。0 
   1981年,印尼的外贸出口额高达251。65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1982年以后,因出口贸易条件恶化,出口额大幅度下降,1986年的出口额降至148。05亿美元。从1987年起,印尼的外贸出口状况开始好转。1987年出口额回升到171。36亿美元;1988年和1989年的出口额分别达192。19亿美元和221。47亿美元。在进口方面,由于印尼政府采取保护性措施,进口额不高。1982年进口额为168。59亿美元,是历史最高纪录。1985年的进口仅为102。62亿美元。1986年以来,进口额逐年上升,1988年印尼的对外贸年年出超。1980年和1989年的进口额分别为132。49亿美元和163。35亿美元。自1962年以来,印尼的对外贸易年年出超。1980年的外贸顺差达131。16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1986年的顺差额仅为40。87亿美元。1988年和1989年的外贸顺差分别为59。70亿美元和58。12亿美元。
  1983年以来,大力发展非石油、天然气产品的生产,特别是制成品生产。出口商品结构有了很大改变。例如,1983年和1989年的外贸出口额分别为211。46亿美元和221。47亿美元。其中,非石油、天然气产品出口额分别为50。5亿美元和134。72亿美元;非石油、天然气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已同23。7%降至60。8%。1988年的出口额:石油、天然气出口额所占比重,则由76。3%降至39。2%。1988年的出口额:石油、石油产品、液化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共计76。81亿美元;工业品为92。62亿美元,其中胶合板,锯木和其他木材加工品为28。84亿美元,成衣和其他纺织品为13。78亿美元,橡胶及其制品 为11。34亿美元,镍、铝、锡为8。62亿美元;农产品(不包括石油)为3。49亿美元,其中铜矿砂为2。31亿美元。印尼的进口商品主要是工业原材料和资本货物,消费品进口额所占比重不大。1988年,消费品进口额为4。69亿美元,占进口 总额的3。5%;原材料进口额为102。23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77。2%;其他工业原材料占64。2%;资本货物进口额为25。56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19。3%。
  为了解决资金短缺困难,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在积极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同时,政府还努力争取国际金融组织和发达国家长期与低息贷款和援助,并举借了一些短期外债。为了筹措建设资金,还在国外发行了债券。筹集的这些资金主要用于交通运输、电讯工程、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以及发电厂、钢铁厂、炼油厂、液化天然气厂、炼铝厂、化肥厂、水泥厂等大型企业。但是,由于政府没有充分考虑偿还能力,大型投资项目过多,耗资巨大,加上技术力量和管理和管理能力跟不上,造成投资效益低,使自己背上了沉重的外债包袱。到1988年底,印尼的官方和私人外债余额达502亿美元。当年的还本付息额达90亿美元,偿债率达40。1%。
  早在泰铢发生危机之前就实行了比较灵活的汇率,把汇率浮动幅度扩大到8%。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国土面积为33。0247万平方公里。其中,西马来西亚面积为13。1287万平方公里,沙捞越面积为12。3025万平方公里,沙巴面积为7。6115万平方公里。马全境被南中国海分成东西两部分。西马来西亚位于马来半岛,有11个州:柔佛、吉打、吉兰丹、马六甲、森美兰、彭亨、槟榔屿、霹雳、玻璃市、雪兰莪与丁加奴;东马来西亚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有2个州:沙捞越与沙巴。首都吉隆坡为直辖市。
  马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1600万人口中,马来人占47%,华人占34%,印度与巴基斯坦人占9%,伊班人与卡达山人等共占10%。按马政府1971…1990年新经济政策,马来人在社会与经济活动中有优先权。马国语为马来语,还通用英语,在不同民族中也使用汉语与泰米尔语。国教为伊斯兰教,也有人信奉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政府保障信教自由。马来西亚地处热带,属热带雨林气候;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世界天然橡胶、棕榈油与锡的重要产地。石油与天然气蕴藏量也很大。此外,还盛产多种热带木材与香料等。
  马政府自1966年起实施第一个5年计划。1970年又公布了新经济政策,目的是在1971…1990年为期20年的长远经济发展规划指导下,〃消除贫困,重组社会〃,即通过收买外国公司和规定马来人应在公司企业中占有股权(30%)来改变〃马来人务农,华人经商〃状况,并发展制造业与农业以及信息与社会经济基础设施等,以改变过去的主要依赖初级产品出口的经济格局。 80年代初,马经济基本保持了70年代的发展趋势,但1985年由于受到西方经济衰退的影响,初级产品价格普遍下跌,经济出现负增长。1986年3月21日,马哈蒂尔总理向国会提出1986…1990年的第五个5年计划。在这个5年计划的规划下,马充分发挥了本国的资源优势,发展了制造业,并积极引进外资,使经济得到多元化的发展。自1987年随着西方经济的复苏,经济进一步好转。第五个5年计划原规定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为5%,但实际上1987年为5。2%,1988年达8。1%,1989年为7。3%,1990年则达9。4%(产值达852亿马元),1991年增长率可达8%。第五个5年计划预定人均国民收入为5070马元,但1990年实际却达6147马元(约2252美元),较1989年的5558马元(约2054美元)增加10。6%。
  为支持经济发展,马来西亚实施赤预算政策。财政赤字在GDP中的比重,1985年为7。4%,1986年达10。6%。1989年10月27日向国会提出的1990年财政预算中,财政赤字达88。16亿马元。为平衡财政收支,1986年外债曾高达510亿马元。后经采取财政紧缩政策,到1989年底,政府对外债务余额降至418亿马元(约合155亿美元)。政府债务的清偿率1988年为13。5%。
  马原有工业主要为食品、饮料、木材加工、橡胶产品、烟草与纺织品等。1958年,马制订了〃工业法〃并建立了工业区,积极引进外资。70年代,建立起一系列劳动密集型与出口型企业,原有的资源加工型企业也有了进一步发展。1986年2月,又制订了〃1986…1995年工业基本规划。〃在这一规划指导下,制造业特别是电子元件与纺织服装业发展迅速。1990年,半导体产值达44亿美元,产量仅次于日本与美国,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50%。从80年代后期起,马着手发展彩电、录像机以及音响设备等产品。在纺织业方面,1980…1985年,纺织业产值在制造产总值中占4。8%,在制造业中排第6位。同期,纺织与服装两项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占3%。由于制造业的迅速发展,马经济结构也有了改变。到1987年,制造业在GDP中的比率提高到22。4%,首次超过农业(21。5%),成为最大的产业。1988年,制造业在GDP中的比率增为24%。1990年增至27%。按上述规划要求,1995年制造业在GDP中的比率将提高到33%。
  80年代以前,马的天然橡胶、锡、棕榈油、木材与石油的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占70%。除石油外,其余4项出口量都居世界首位。自80年代以珀,由于马政府调整经济结构,过去的那种偏于初级产品出口的结构有了改变。1989年对外贸易出口总额为678。01亿马元,其中初级产品的比率占31%,制造业产品的比率增至54。7%。1988年,电子产品主要是半导体元件,出口额占制造业产品出口总额的46%。1989年又超过505。此外,还有汽车、服装及其他纺织品以及油脂等。进口方面,由于内需及因外资投入,促进了机器与运输设备、工业原材料、化工制品等的进口,1989年进口总额达608。94亿马元。对外贸易顺差达69。07亿马元。在地区结构上,马对东盟、日本、美国与欧共体的贸易占贸易总额的3/4。1989年,在贸易总额1286。95亿马元中,对新加坡的贸易额占22。7%,对日本占17。8%,对美国占16。8%。
马来西亚对外贸易额
单位:亿马元
         总额    出口    进口    差额      1986    637。81    358    297    +78。2      1987    743    445    298    +147      1988    964    538    42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