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004年第06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生视飞黄腾达、功名利禄若羽毛之轻的他,为了一施抱负,终于“身不由已”,蹈“仁义”而赴“水火”,抱“忠信”而出“波涛”了。
  1618年,黄道周赶赴乡试。试文一开卷,考官们先是击节赞赏,继之额冒冷汗。他在试文中直棱直角地针砭时政,指出当今的“庸主”,沉迷于“群小”竟进的“深居无为养真得寿之说”,朝纲颓败,“上倦于勤,下无良相,正学衰而邪说作”,“党争剧而边患危”一介未名儒生,竟然不避“犯上”之嫌,把朝廷说的一无是处。虽然句句都是大实话,文章作得很精绝,但考官们担心上峰挑看试卷,会让这块石头砸到自己头上,故将本来获得第一名的他屈降为第七。
  两年后的飒飒秋风中,黄遭周公车北上,晋京参加会试。他向朝廷呈上《进士策》,又是慷慨激昂地指陈“今之官,皆贪污,丧尽廉耻之邪官”。告诫“居官者学要为天下亭”,不能只为“膏粱子女玉帛之举”,而“无是非爱憎之虑”,“败坏自身,害国病民”。他主张严加“察举”,重视“考课”官吏,搞好吏治,并在《为君之邀必须先存百姓论》一文中极言:“天下者,并非一人之天下”,“为君国之所存实在于民,……不存乎百姓而亡”;并警告“为君者不可行暴政”,“无罪于百姓”,否则“载舟之水亦可覆舟”,百姓造反,非亡国不可。这些石头砸地般的铿然辞语,使得考官们面面相觑,幸好主考官很是赏识他的才华与胆识,总算列在第76名而登科第。
  当时熹宗朱由校刚即位,太监魏忠贤专权,阉党炎势炽盛,他们在朝排除异己,坑害贤良,对下横征暴敛,大肆搜刮民财,搞得朝野乌烟瘴气,民不聊生。黄道周一入朝班,印与同官文震孟、郑郧等正直之士订立“报国”之盟,约同以“词臣”之职,行“尽言极谏”之责。他当上经筵展书官,按规例,此职官必须奉书跪地膝行而进。然而,他以讲筵尊严,遂不循旧例,而平步行来。惹得魏忠贤竖眼横瞪威慑他,却来能如之他何。他蔑视权势,若危岩壁立而傲然抗忤。他痛恨这个无根无卵的阉人把持朝政,祸国殃民,于是,愤撰(本治论)与(原法论),指斥“奸宄窃国”“天下之将乱”,警醒熹宗帝“明法慎刑”“以振王道”。但皇帝正宠着阉官,故意装聋作哑,只知道声色犬马玩着日子,那管你谏臣有词,石头亮声!
  
  (三)
  1627年,朱由校崩了,魏忠贤被诛,朝野人心大快,但朝政并非雨后天晴。新即位的崇桢帝朱由检喜怒无常,抖擞了一下,又马上既昏庸且无能起来。时袁崇焕为辽东巡抚,抗击后金著有战功而升兵部尚书,因杀阉党分子毛文龙却被魏忠贤遗党诬以“通敌谋逆罪”而逮捕入狱。崇祯帝大兴牢狱,株连甚众。老宰辅钱龙锡亦牵连论死。当时,举朝无人敢吭一声。唯黄道周激于义愤,“中夜草疏,排闼叩阉”,为钱龙锡辩冤。疏中直指崇祯帝的过失:“今杀累辅,徒有损于国”。崇祯帝龙颜一怒,“以诋毁曲庇”,着令回奏。他再疏辩解,表明自己“区区寸心”,“为国体、边计、士气、人心留此一段实话”。实话就是石头话,既实且硬。从来听惯软话的皇上龙耳差点划出口子来,岂能饶他。于是,黄道周此次抗疏“几坐重典”,降三级调用。正由于他据理抗争,不惜抛自家性命为垫河之石,断凶湍而救贤良,钱龙锡方得免死。此等豪举,博得朝野赞誉,同官倪元璐称他是“古今第一词臣”。
  降职后,黄道周仍以国事为重,眼看朝政一天比一天黑暗;大小官僚编丝结网,举手遮天,整天拿假话软话哄皇上高兴,以金歌艳舞粉饰升平;道德丧尽,弃仁义而谋私利;残民以治,致百姓有冤难申……对此,他痛心疾首,又奏上《辩仁义功利疏》,直陈“风教摧颓,流俗邪鄙”,举朝几“无仁义之臣”,官场上”机智相尚,谗谄相先,恶直丑正,实藩有徒。颠倒贞佞,以愚黔首”。为此,他“扪天叩日”,要崇祯帝“静观独悟”。其时,大学士温体仁、周延儒当权,兵政怠驰,内忧外患交逼,形势日危。然而,崇祯帝刚愎自用,无动于衷。黄道周感到在朝难于立足,无奈而告休。临离京时,他又忍不住上疏,建议崇祯帝退奸佞小人,任贤良君子,并向朝廷举荐一批有才有志之士。皇帝诘问:“何谓君子?何谓小人?”黄道周指剖道:“直亮刚方必为君子,脂苇荏苒必为小人;仁闽宽宏必为君子,鸩鸷狡险必为小人;乐善闻过必为君子,好谗悦佞必为小人;难进易退必为君子,竞荣图宠必为小人;非道不繇必为君子,他途借进必为小人”。“用这五条量天下,十不失一”。从来唯朕最最英明最最正确的皇上,哪听得进这些,以“滥举逞臆”之罪,将他削籍为民。
  忠谏不果,反遭去官,黄道周坦然以对。此间,他曾自号“漳海石人”,表明自己回扫故乡海野,一如那块风动万钧的奇怪石头。他本是奇石的化身,一生酷爱石头。他在一篇表书中赞道:“石者,天下之伟林也!其精确瑰致,以御君子:其博笃安忍,以御小人。自仞壁而下,拳拳而上,天下之求成立者,皆取之矣!以为易与取之,以为易取而去之,石卒玑然无所复言。故天下之有道者,莫如石也。”真是石如其人,人同斯石,表现了他坚守道义,刚正不阿,荣辱不惧,磊落无私的高贵品格!
  黄道周罢官南归,先后游历了九华、匡庐、黄山、白岳、天台、雁荡等大山名胜,攀伟岩,抚怪石,遍访他的“石朋石友”,散了一把心。途经浙江,应浙中诸生之请,在余杭的大涤山攒石头建书院讲学授业;此后又返乡在漳州紫阳书院聚徒讲授,问业榕坛,影响闽南四方。他呕心沥血,培养了一大批有学问有气节的学生。
  
  (四)
  
  1636年,冬寒日冷,崇祯帝想起黄道周,召复起原官,迁左谕德,攉詹手府詹事,兼翰林侍读学士,克经筵日讲官。此时,朝政衰败母愈况下,外寇进逼,边土失守,贲官恶吏非醉即狂,农民起义火燃全国。
  小鬼狰狞大鬼哭,万民涂炭丑夷强。
  明明天子悲孤立,衰衮公卿竞利忙。
  今日不思弥罅漏,他年何以作堤防?
  可收拾处需收拾,莫使神州叹鹿亡!
  ——时局恶化,黄道周忧心如焚,整个官场已是水央鱼烂,几近无可收拾。于是,他又秉烛疾书,针对当时恶弊,奏上一本《拟汰冗滥清宿蠹以足军需疏》,说:“今之为国者”“人主强征暴敛,增兵益饷”;“外臣狎于刀锥,内臣竭于钻笮,奸猾纵横,忘意一切”,各级衙门官员冗溢,蠹蚀国库,为患地方,弄得国困民穷,以致“盗贼纵横”。因此,他恳切要求崇桢帝“慎喜怒”,“省刑清狱”,停止增兵益饷,坚决削除冗官滥职,“简明政治”,遏制奢糜浪费以补足军需之用,多为百姓利益着想,以安定天下。此间,值温体仁、张继发相继当政,他们借权力纠党招奸,兴东林、复社之狱,坑害刘宗周、倪元璐和郑郧等贤良志士。尽管黄遭周并非东林党人和复社成员,但他同情并支持这些力倡政治改革,亲民爱国,却势单力薄的朝野精英。于是,他挺身而出,上《三罪四耻七不如疏》,说他自己品行和才学不如刘、倪、郑等七人。他为郑郧辩诬(郑被诬“杖母”),引起满朝奸佞的非难与攻击。但他坚持为人排难,引咎归己,哪怕舍命丢官!
  黄道周毕竟是块石头,其臂峥峥,其风凛凛,水火不避,浮沉不惊;不仅严以守正,而且勇于击邪——
  1638年,宠臣杨嗣昌不守母丧之制,“夺情”出任兵部尚书,然而却“主弃义州,致宁锦孤危,且引汉和亲、宋纳币,称为乐天之事”;并嗾使辽东巡抚方一藻奏请与满清议和;又徇私推举陈新甲为宣大总督。黄道周连上三疏分劾三人。崇祯帝召对平台,当廷论质。“道周与嗣昌争辩上前,犯颜谏争,不少退,观者莫不战栗”。崇祯帝百般袒护杨嗣昌,屡屡驳他。由此,黄道周直陈:“积渐以来,国无是非,人无枉直,郡邑长官苟且了事”,“然其视听,一系于上”,“今至馋险无赖之徒群聚京师,鸟声兽声白昼相呼……。”他对朝廷的用人政策感到“诚可愤痛”,并指遭崇祯帝“忠佞不分,则邪正不明,为政之大戒也”。被激怒的崇祯帝将他叱退,贬官六秩,为江西布政司都事。
  他这块石头又一次从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