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弗里德曼文萃-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理解。这是因为,简洁正是一种富有成果的理论的关键所在。似乎可以这样说,消费分析家一直在为他在增加更多的周转圆方面的成功而感到骄傲。当然,免去这些变量的可能性并不意味着他的实证发现是错误的,并不意味着他所发现的与消费者行为有联系的那些变量是没有联系的,这比接受哥白尼提出的天体运动不存在的学说则需要引入其它的天轮来进行解释的观点更为错误。免去这些变量的可能性的真正含义在于:它说明了这些实证关系可以从一更为简单的结构中推导出来;它们都可以被看作是某一单一的且更为简单的力量体系在不同的伪装下的具体体现,而不可以被看作是那些基本上无法删除的最终变量的结果。    
  永久性收入假说所受到的广泛接受说明了关于收入的消费回归问题应大大减少受重视的程度,而在总消费及总储蓄的分析中则更应如此.在我们目前的知识阶段中,这一领域中的首要任务是发现决定k    
  的主要因素,并对这些因素的影响加以衡量。至少就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初抨击而言,为实现这一目的所必需的数据资料包括:各类单位消费者的平均消费与平均收入,而在这些数据中,暂时性要素大致地可以被期望为由平均所消除。例如,来自下述各类单位消费者的数据资料:同一地区的全体居民,或各城市中职业性质大致相同的各类集合体。我本人只知道一种这方面的研究,是由多萝西·布雷迪所作的。这项研究是以同一地区的全体居民作为观察单位,而主要涉及的是平均值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需要确定的是,这些平均值之间的比率(即我们所说的平均消费倾向),是否且如何与下述变量相联系。正是我们的这一假说使得我们将这些变量放到了举足轻重的位置之上:利率,收入的暂时性要素的相对离差,消费的暂时性要素的相对离差。财富与收入的比率,单位消费者的年龄及由这一年龄所决定的特征。尽管由于现存数据在方向上各不相间,使得同一地区全体居民的平均值或者无法得到,或者难有克服许多困难才能够计算,但是,沿着现有数据所提供的这些线索我们仍然大有文章可作。就数据的将来收集而言,这一方法的广泛接受将从许多方面使问题大为简化,因为这一方法使得我们可以将重点几乎全部地放在那些可以给出较好的均值估计的样本上面。与为了对多变量关系(包括单位消费者的当前收入,作为一个主要变量)加以准确估计所要求的水平相比,这一方法可以通过较少的样本来进行,且样本的设计也可能较为简单。    
  按照永久性收入假说的观点,与当前情况相比,不仅消费对收入的回归在消费研究中所具有的重要性应大大减少,而且这一回归所具有的作用及用途也是完全不同的。这一回归的作用主要在于为收入的总变动的分解提供手段,从而将收入的总变动分解为由永久性要素所带来的变动及由暂时性要素所带来的变动两部分。这一结果对于消费研究来说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它提供了暂时性要素的相对离差的估计值,而暂时性要素的相对离差可能被看作是影响k的变量。然而,这一回归的主要用途却完全不在消费研究方面,而在于收入分配的分析方面。它使得关于消费者预算收支的大量数据可以被用来解释收入分配方面的数据,并将收入分配方面的数据转化为对永久性收入状态的分布情况的估计。    
  永久性收入假说在将收入的消费回归转化为收入分配分析的工具的同时,又对这一回归在消费研究中的重要性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而在这之前这一回归几乎完全为人们所忽略。这似乎是难以理解的。这样做的原因在于:这一回归使我们得以对消费的总变动加以分解,分解为由永久性要素所带来的部分及由暂时性要素所滚来的部分,从而使我们得以对消费的暂时性要素的相对离差加以估计。我们应从任何可以进行这种计算的现在数据出发,对消费的收入回归加以计算,而在将来的研究中,这两种回归应该受到同等的对待。    
  该假说在研究方面最后一个值得提及的意义在于:它对同一单位消费者在不同年份中的消费或收入数据赋予了较大的重要性,特别是那些给出了同一单位消费者在消费与收入两方面的情况的数据。存在着这种可能性,即这样的数据目前虽然存在但还未被发掘出来,所以,这些数据是那些在将来的数据收集中享有最高优先权的消费数据种类之一。    
  5.该假说的实际意义    
  永久性收入仅说所受到的广泛接受,必然对那些储蓄的决定因素在其中具有重要作用的经济理解问题及政策问题产生影响。至少就最近几年来说,业已出现了两大类这样的问题:一是那些与经济的发展过程有关的问题,特别是那些与所谓的未充分发展的经济的发展过程有关的问题;二是那些与经济波动有关的问题。    
  a.经济发展    
  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人员趋向于对形成资本的资源的可得性赋予主要作用。当然,来源之一是国内储蓄。从而,国内储蓄的可得性业已被看作是:一方面主要地取决于实际国民收入水平,另一方面取决于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性。    
  实际国民收入水平被认为具有双重作用。第一个作用是,国民收入水平限定了可用于消费及储蓄的总收入量。按照某种标准,如果收入总量小的话,则可用于消费或储蓄目的的潜在的可得数量就少。当然,这在数学上完全是不言而喻的,而并不受这一业已为人们所接受的、关于总收入在消费与储蓄之间进行划分的决定因素问题的假说的影响。第二个作用是,绝对收入假说所得到的广泛接受,导致了这样一种观点:低实际国民收入不利于储蓄,这是因为低实际国民收入使得储蓄对收入的比值较低。    
  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拥护的相对收入假说,抛开了低实际国民收入与低储蓄率之间的直接联系,代之以二者之间的间接联系。该假说认为,诚然,在一个与世隔绝的社会里,实际国民收入水平对储蓄率没有影响。但在一个与世界其它部分相联系的社会中,实际国民收入水平必然会对储蓄率发生影响。杜森贝里对相对收入假说所作的理论证明得到了最为广泛的接受。按照杜森贝里的证明,由于模仿效应及优等产品的可得性及实用性的示范效应,在一个社会中相对收入是重要的。但这些效应在社会与社会之间同样起作用。高收入国家中消费水平的“示范效应”,或居住在不发达国家的高收入国公民的“示范效应”,将使得不发达国家的公民将他们低水平的收入中的过高份额用于当前消费,并且,特别地,使得不发达国家的公民将收入的任何增量用于当前消费。这一点已经得到了证明。    
  永久性收入假说的成立,既破除了低实际国民收入与低储蓄率之间的直接联系,也破除了二者之间的这一间接联系。按照永久性收入假说的观点,储蓄率是独立于国民收入水平的。相对收入(如我们所测得的)与一国的储蓄率有着实际联系,这不是由于模仿或示范效应,而是因为测得的相对收入是相对永久性收入状态的一个有偏指数。如果在一社会中不存在模仿效应及示范效应,那么也就没有理由预期这种效应存在于社会与社会之间。可能有这样的情况:某一实际国民收入相对较低的国家或集团其总储蓄与收入的比率也较低;但它们的比率也可能较高,在任一情况下,对这一问题所作的解释不能从国民收入水平中获得,而只能从其它因素中去寻找。    
  按照永久性收入假说,虽然实际国民收入水平不能对低储蓄率作出解释,但收入的高速增长率(而不论其水平如何)却可以说明这一问题。原因是这样的:收入的预期持续增长,将使得永久性收入相对于测得收入而增加,从而使得消费相对于测得收入而增加。我猜测,一这一影响是否会自己显露出来主要地取决于实际国民收入这一增长的来源问题。如果这一增长反映了至少部分地由国内资本所供给的经济发展。而国内资本的供给又起因于较好的投资环境,即国内资本的收益率较高,那么,储蓄收益率的提高对于永久性收入与当前收入之间的高比率将是一个抵消因素,从而可能是更为重要的。另一方面,如果国民收入的增加主要来自于外部刺激,而国内资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