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花红似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旅客们几乎都站在舷边仰望头顶上的重山,或立身船头甲板,观看前方江流去向,或扶栏船尾,欣赏那船移山动的特异风光。高大川带着一种兴奋而惊奇的心情,时而在船前,时而到船后,时而去左边,时而又去右边,时而爬到上层,时而又到下层,尽情地欣赏着这闻名世界的三峡风光。
  轮船在险峻的峡谷中紧张地前进着,研究三峡文化的旅客甲老钟,主动地为大家讲着发生在三峡中的历史故事——经过历史名城白帝城下时,给高大川等人讲述了当年刘备托孤的故事,经过八阵图时,他又讲述了当年诸葛亮如何布下八挂雄阵,后来八挂阵又是如何有效地阻止了东吴陆逊的追兵。总之,老钟沿途给大家讲了一个一个三峡的历史故事,让大家着实领略了一次三峡历史文化古迹的风彩。
  时间在惊险、奇特而略带沉重的历史感慨中流逝。葱茏的巫山十二峰披着神秘的色彩,来到了人们的眼前,人们争相仰首观望,尽情欣赏,并从这世界闻名的巫山十二峰的奇异风光之中,感受到了一种和特别的享受,心情显得是那么轻松舒畅。
  高大川与同舱的几位旅客,这时都聚集在船头甲板上,边欣赏风景边说笑,谈笑风生,兴奋不已。
  高大川问明秀:“是头一次坐轮船经过三峡吧?”
  “是的,第一次经过三峡”。
  “有什么感觉?”高大川问道。
  “真是雄伟壮观啊!”明秀回答后,随即反问道:“你呢?”
  高大川说:“我这是第二次了,第一次过三峡是刚刚参军的时候,部队出川,开往前线时,那时出川没有铁路,只能是乘船顺江而下,才能走出四川。不过,那次乘坐的是轮船的底舱,看不到什么东西,前后左右什么都看不到,这次看到了三峡的全貌,从欣赏风光的角度来说,等于还是第一次经过三峡,啊!壮丽的三峡风光真是壮丽呀!”“是呀!这长江三峡真美呀!”明秀早被这美丽的风景所陶醉,她接着说道:“怪不得古代的大诗人们经过三峡时都会诗兴大发。”
  高大川听明秀老师说起诗来,有些兴奋地问道:“怎么?难道你也想抒发一下不成?”
  “我不是诗人,不会做诗,不过上学时倒是学过点,也可以背诵几首古人的三峡诗。”明秀回答。
  “好呵!那就给我们背诵两首吧,好吗?”高大川以挑战的口气紧紧盯着明秀说道。在场的旅客们听高大川说要明秀老师背诵古人的三峡诗,便跟着起哄起来,异口同声地喊道:“明秀老师,就来一首吧,让我们也借借古人之诗兴,来欣赏和体验一下这三峡之壮美吧。”
  明秀毫不示弱地迎接挑战,说道:“背诗可以,但不能光是我一个人背,要背,就大家都来背,每人都来一首。”话中带有反攻的口气。
  高大川没有想到明秀老师如此开朗,便说:“同志们,明秀老师说背诗可以,但不能只是她一个人背,要我们大家都背,你们说好不好?”大家和着说道:“要得!”“好!好!”旅客甲老钟,也为明秀老师的爽朗所感动,加之他是研究三峡文化的,便趁机附和着:“明秀老师这个主意好,大家每人来背诵一首,我们就来举办一个”峡中诗会“,怎么样?”
  高大川说:“峡中诗会?好有意思,同意!”
  大家附和道:“行啊!那就请当老师的先来吧!”
  “好——!老师先来!”大家也起哄道:性格开朗的明秀,毫不含糊地说道:“来就来,但必须大家都要来,说话算话,不得耍赖。”
  大家异口同声地答应道:“绝不耍赖。”不知是谁,补充一句:“谁要是耍赖,就罚他多背诵一首。”“好!”
  高大川紧接着说道:“不要忙,不要忙,还得先讲个条件。”
  大家说:“还要讲条件,什么条件?你说吧。”
  高大川说:“每个人背诵的诗,必须是写三峡的,或者说是与三峡相关的,不能背别的诗。”明秀说道:“这个条件好,要切地,要切景,不然没有意思。”
  旅客甲老钟重复强调说:“行!必须是写三峡的,或者是与三峡有关联的诗。”
  大家七嘴八舌地说道:“那就请明秀老师先开始嘛。”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江羌水流。夜发清溪到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明秀的朗读声,清脆明亮,充满了激情,声情并发,有滋有味,获得了大家的一片掌声。甚至,不是他们这个小圈里的游人,也送来了掌声。明秀为峡中诗会拉开了美妙的序幕,并打响了头一炮。
  不知是哪位旅客说了一声:“这是李白出川时写的《峨眉山月歌》吧?”
  旅客甲老钟补充道:“不错,是李白的《峨眉山月歌》,老师朗读得很好啊!”
  高大川是一个朝气蓬勃、喜欢开玩笑的人,顿时似乎放开了,便马上插嘴说道:“这首诗写得好哇,特别是我们明秀老师,在此时此景朗诵这首诗,更有特别的意思。”高大川是想逗一下明秀老师,开个玩笑。
  一旅客故意加油地说道:“嗯!此话怎么讲?明秀老师朗诵这首诗难道说还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吗?”
  高大川指着明秀老师,对大家说道:“这是她在借李白的《峨嵋山月歌》这首诗抒发她此时自己心中的真情呀!”有人附和说道:“不点不明,一经指点,就心知肚明,明秀老师借李白的诗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还真是那么贴切自然,借题发挥得好啊!不错,不错!”这时大伙都给明秀开玩笑,旅客甲老钟指着高大川对明秀说道:“他怎么那么会揣摩你的心境啊?”
  明秀对大伙说道:“你们不要拿我开心好不好?我真服了你们!”紧接着她想转移目标,便问道:“下面该谁了?快来吧!”
  高大川抓着明秀不放,又追问明秀:“写三峡风光的还有什么诗呀?”可大伙却把矛头转向了高大川,几个人异口同声地说道:“解放军同志,你不要想转移目标了,自然该是你啦,你就快来吧。”
  高大川见势不妙,便恭敬地应道:“好好好,我来就我来。”他清了清嗓子,便用深沉的嗓音朗读道:“汉水波浪远,巫山云雨飞。东风吹客梦,西落此时中。觉后思白帝,佳人与我违。矍塘饶贾客,音信莫令稀。”
  大家听后感到有些生疏,便问:“你背的是谁的诗呀?”
  高大川说:“好像还是李白的吧?记不起来了。”转头问明秀:“明秀老师,我朗读的是不是李白的诗呀?”
  “我没听过,还是你高大川给大家交待清楚吧。”明秀毫不留情地回答说。
  高大川指着旅客甲老钟说道:“我们中间就老钟学问高,请他来证实一下吧。”
  旅客甲老钟没有推脱,便说道:“这是李白第一次出川远游过三峡时写的一首诗。”明秀指着旅客甲,惊讶地说道:“唉呀!老钟先生,你真有学问呀!不过,解放军同志,”她转过脸来对着高大川说道:“你背这首诗时的情绪低沉,充满了思念之感,我看也是在借题发挥吧?”明秀显然是在向高大川进行报复。
  旅客丙有些不解地问:“此话怎讲?”
  明秀借机揭露说:“君不见,”东风吹客梦“,”佳人与我违吗‘?这明明是刚与心爱之人分别后的真情流露嘛。“旅客甲老钟接着补充说道:”你不要说,明秀老师说得还真是对的,用李白这首诗来比喻高同志此时的心情还真是很贴切的哩。李白写这首诗正是抒发他对川中友人的思念之情。“明秀对于旅客甲的补充十分赞赏,她说:”钟老师真是大学问家,看来对李白是很有研究的。“于是,她把话题一转,指着旅客甲老钟说道:”同志们,我看该钟老师来了,大家说是不是呀?“
  大家随和喊道:“对!对!该老钟来啦。”
  旅客甲老钟并没有推辞,说道:“那我就来一首大家都熟悉的吧”。也清了一下嗓子后背诵道:“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高大川还没待大家鼓掌就开了腔:“这是李白第三次过三峡时写的诗。”
  旅客甲说道:“是的,这是李白57岁时被流放夜郎,刚走到白帝城就被大赦,在掉头东进的途中写的,所以,诗中才有了”轻舟已过万重山“那种轻松愉快的佳句。现在我们也是”轻舟已过万重山‘呀。“”我们还在三峡里面,怎么就“轻舟已过万重山”了?“不知是谁说了一句。
  旅客丁说道:“过就过吧,反正是要过的,轻舟已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