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苏雪林·文论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释手的作品,未免太小儿科了。

    现代学术进步,读者都受过相当的教育,对于各种学说也都有些研究,若文学能将最新
学理作为其写作的基础,再以生花妙笔传达出来,化枯燥的学院著作,为趣味浓郁的文艺作
品,更能教读者倾倒与欢迎。譬如法国曹拉的《罗贡·麦加尔》,一共写了二十卷,将遗传
学的理论借罗贡·麦加尔三代表达出来。写遗传之可怕,令人惊心动魄。此书遂成自然主义
的杰作。又如佛罗贝尔的《波梵丽夫人》写一妇人不安于平庸生活,梦想浪漫时代的种种,
背了丈夫也去试验,卒至身败名裂,自杀了事。对于女人病态心理,刻划得入木三分,开写
实主义的先河,也是享誉文坛,历久不衰的巨构。而佛氏这部书却是建筑于心理学上的。再
如奥地利的弗洛伊德对于梦的研究,称其方法为“析心术”或“精神分析”,近代文艺受其
影响,产生作品颇多,笔者过去便曾读过若干篇。譬如目前美国畅销书《最后的难题》,借
一个最受读者欢迎的大侦探福尔摩斯,在这位精神分析家催眠术作用之下,道出他儿时心理
的症结。他之仇恨某教授,控其为穷凶极恶的罪犯,必欲杀之为快的异常心理,原来是他父
母间一场家庭奇变所酿成。福尔摩斯原是子虚乌有的人物,他的六十几件曲折离奇的侦探
案,也是柯南道尔笔下所虚构的。本书作者却硬说福尔摩斯乃是真人,他的朋友华生也是实
在人物,并捏造此书乃华生病故前的遗稿,尘封故居阁楼上多年,始被发现。

    以上所引写实主义与自然主义作品之例,不过千百分之一而已。但我们也可以藉此而知
写实主义与自然主义的文学是个怎样的东西,我认为它们是中年人的文学,谅不为过。不过
人生各期区分得不能太规律、太呆板,文学又何独不然,譬如十九世纪的西洋已被写实、自
然两派文学所独占,却偏偏跳出一部洛斯当的《西哈诺》,以一个长鼻英雄为主角,写他一
生的歌泣故事,既豪气干云,又风流跌宕,在那冷冰冰唯图以锋利解剖刀,刻划人生为能事
的写实时代,这个浪漫剧本的出现,无异是一蓬耀眼光芒,足以使人心魂震撼,热泪横流,
觉得人生并不完全丑恶,究竟还有“美”,有“纯真”的存在。

    至于象征、唯美各派,说起来与写实、自然风马牛不相及,却也同在十九世纪里斗艳争
妍。人性本是多方面的,文学当然也不能为一宗一派所限制。至于存在主义之起更在写实、
自然之后,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存在主义虽有无数解释,概括言之:
只有“悲观”、“绝望”两句话而已。

    尼采虽宣布上帝的死亡;但还有一个超人观念,来支拄他生存的意志。他说他要用意志
的铁锤,击碎上帝的权威,然后由石块中锤出超人的影像。他说一切神们死尽了,现在我们
要超人出来。他把道德分为贵族的、奴隶的两种。基督教的道德是属于奴隶的,超人则是属
于贵族的。超人是“能力”、“理智”、“高傲”三种性质所造就。所谓善,便是勇敢;所
谓恶,便是怯懦。基督教所倡导的谦逊,怜悯、利他诸德行,是尼采所唾弃的。基督教人爱
近人,尼采则教人爱远人,远人便是将来的超人。

    但尼采希望的超人似乎很难出现,所以他感觉到世界和人生只是空幻和虚无。他说:
“人的存在是怪诞的,阴郁的,而且没有意义。”又说“来到人间,一切皆是空的,什么都
一样。”又宣言“一个大混乱的时代即将来临,是长时期的摧残、毁灭、混乱、将要发生战
争,那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悲惨的战争。那时世界濒于毁灭,于是虚无主义来临”。

    尼采思想的结论:人生只是荒谬与矛盾,建立于否定与虚无之上的荒谬和矛盾。超人的
产生必须通过毁灭,通过废墟;可是超人来自虚无,最后归宿也是虚无。于是超人始终不能
来到世间,而尼采只好死在疯人院。

    沙特认为人总想获得自足安定之感,然而安定自足,只有“自体存在”才享有,人若祈
求永远的安定自足,唯有变成没有意识的“自体存在”;可是一旦变成了这种“自体存
在”,又将失去“自觉存在”的自由和自我超越性,这永远是个矛盾。人就在矛盾中讨生
活,“自觉存在”与“自体存在”间的鸿沟,永远无法填满。因此,人也永远不能兼有安定
自足和自我超越。于是沙特以十分悲观的口气说:“人只是一堆无用的热情,永远得不到他
所冀求的解脱。人一旦来到这个世界,就只有在这个世界里起伏浮沉。往前,是一片无止境
的深渊。理想愈追愈远,往后,是一堆磷磷白骨,毫无一点依凭。面对着茫茫大海,渺渺前
程,我人曾不得片刻安宁,这是人的悲惨命运。”

    卡缪《西薛弗斯神话》借希腊神话一个受罪英雄来立说。那个英雄因犯某罪受上帝宙士
的惩罚,他要每天推着一块大石上山,那石才将到达山巅,又复滚下,于是又来推,日复一
日,年复一年,永远干着这同样吃力而无用的工作。卡缪认为人生世间受着命运的支配,又
何尝不和这位受罪英雄一样?这样处境是非常荒谬的。不过假如人若无视于命运的簸弄,认
清了生命本身的荒谬性时,以轻蔑代替了诅咒,则在这瞬间,他就超越了那块石头,也就超
越了命运,而变得快乐起来了。

    卡夫卡的《蜕变》,一个旅行推销员,一早醒来,发现自己竟变成了一只大甲虫,家人
只好将它锁在房里,每天送点食物给它吃,让它绝望无助地在房中爬着,最后当然借死亡为
解脱。据存在主义者说:这是一种“割离”之感的具体化。当我们遇到周围世界挑战时,便
会深刻地体会到我们存在的有限性,以及人类的奋斗与成就的外界限制,就像被抛到一种不
由自己选择的地方和境遇里,也就像那个推销员忽然变成了巨虫,与外界甚至最亲爱的家人
相割绝。

    我觉得存在主义产生于近代是有其原因的。十九世纪下半期本来称为“世纪末”,异说
蜂起,群言庞杂,人们思想陷于空虚、动摇、悲观、痛苦,更加之两次世界大战,漫天卷地
的战火烧过去后,不但生命财产牺牲不可胜数,才建设起来的规律、秩序又完全破坏,整个
欧洲笼罩于无边黑暗之下,痛苦之上加痛苦,绝望之上加绝望,这种灰黑的存在主义就乘虚
而入,大行其道。

    说“文学是生活的反应”,那是写实主义和自然主义作家的主张。这类作家的作品有如
善画者画人像则须眉欲活,妙到毫端;画山川万物,也莫不点染逼真,好像将大自然搬到画
布上。他们将对象忠实地写出,不能丝毫加以更改。若加更改,便失真了。存在主义者借文
学表达其哲理,与实际生活倒是无关的。像卡缪的《异乡人》,一个人奔母丧,不肯瞻仰遗
容,借来的丧服,才出殡仪馆便脱去。当晚便偕女友在旅社做爱,次日游于海滨,又用手枪
射杀人。这种人真是太奇特了,卡缪固原谅他诸所作为的动机,检察官则不过是一普通人,
听犯人坦然自述:置老母于养老院,不肯尽赡养之责;送了母殡的当晚,即与女人纵恣肉欲
之乐,这样无心肝人,世间有几?何况他又真的杀了人呢?判他死刑,并不为过。卡缪却认
为是相传礼俗与习惯的荒谬,是法律的荒谬,我看卡缪将那个“异乡人”当做自己的化身。
这个小说主角对世间万物都看透了,觉得无处不荒谬,已完全消失了生存的意志。借法律之
手,了却残生,原是他求之不得的。可是在实际生活里有这种人吗?又如卡夫卡想写割离之
感,竟幻想一个人会变成一条大虫,更荒唐得不可诘究,请问人变虫,又岂是实际生活所有
吗?

    存在主义的哲理很深。这类作家的心情是悲天而悯人,也是十分沉痛。可是他们整天唱
着“焦虑”、“空无”、“绝对自由”、“人生荒谬”,流弊也是很大的。整个欧洲为这种
阴暗凄惨的空气所渍染,所毒化,蔓延及于整个世界,你也自命为存在主义的文学家,他也
自诩为存在主义的艺术家,这三十年来战后时代的诗歌、小说、戏剧,表现一种像程石泉教
授所说的共同情调:“那个情调是悲观的、失望的、沮丧的、畸人式的、不正常的、不近情
理的,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在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