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专业投机原理假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形态形成时振幅越大,一旦向上突破之后涨幅往往越惊人。
    股票振幅越大,持有股票的投资人市值波动就越大,他们就越无法忍受死抱股票,产生打差价的心理越强烈,每逢高价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卖出欲望,这样该股的平均成本往往较高。而那些经历振幅较大的波动,还不肯卖出的人通常都是一些死多头,他们即使股价再高也往往不肯轻易卖出。一旦股价向上突破上行,抛压较小
(四)末升阶段
随着整理形态的终结,股价又一次选择了向上突破。此时经济已步入繁荣阶段,上市公司盈余大幅增加,市场的浮筹大量减少,机构控制大多筹码。他们利用各种各样利多消息将股价持续拉高,甚至于重复公布利多消息来刺激股价上扬。由于股价不停上涨,此时不论内行外行,只要买进股票便能获取丰厚的利润,看空的投资人已经完全动摇,并逐渐加大买进数量。开户的投资人在资金柜台排起了长龙,市场乐观情绪浓厚。从来不知道股票为何物的外行人,在暴利示范效益的诱惑下,也开始关注市场并买进股票。市场成交量持续大量增加。还没有上市的公司加快了上市的步伐,有关大机构进货的传闻随处可见。这一阶段的后期是有心的大户长期操作之后,逐渐获利了结的时期。他们所卖的虽不是最高价,但也获利丰厚。只有中小散户被乐观气氛冲昏头脑,越买越多。
    在这一阶段,股价上升的速度十分快,这是因为经过第一阶段的上涨和整理之后,剩下的股票持有者都比较坚定,已经培养起长期持股的信心。而新进场的投资人相对来讲成本比较高,卖出压力相对较小,所以股价上升迅速。
    这一阶段相当于道氏理论的牛市第三阶段,和波浪理论的第五浪。
(五)顶部
顶部形成的原因
    随着股价涨幅越来越大,理性的投资人和一些仔细研究过基本面的投资大户,深知股价已大大超出了实质价值,因此乘着热烈的市场气氛悄悄卖出手中大量股票。当他们的大量卖出遭遇散户的热烈买进,形成了巨大的成交量。在机构大户的有组织的卖出下股价开始逐步回落,因为他们手中握有大量筹码,不可能短短的几天时间就倾仓完毕,因此随着股价的下跌停止卖出,培养买气。所以股价稍作回落卖压就迅速减少。
    因为市场气氛十分热烈,在高位卖出的投资人随着股价回落,逐步加大买进力度,加上抄底的资金介入,于是股价被轻松的推升至前期高点价位处,或高于前期高点处再次出货。这一时期有时耗时较长,市场气氛激烈往往会形成头肩顶或复合形头肩顶、菱形等。气氛较为缓和就容易形成双顶、圆顶。多数来说顶部形态的形成与股票的业绩也是有关系的,顶部形态波动幅度较小,持续时间久的往往是优绩股和大盘股。垃圾股通常顶部比较尖锐短促,这是因为持股人心态不同所造成的。总之,顶部形态的形成与当时的市场气氛、投资人对股票的看法紧密相连。
    随着时间的推移,机构大户逐步出完手中的筹码,市场上的抛压越来越重,股价最终无人维持跌破形态,一个新的下跌趋势开始了。
    有时当股价脱离顶部下跌时,持有股票的投资人随着股价的下跌而产生观望心理,造成股价卖压减轻,股价容易回升形成反抽。
    当股价再次反弹至颈线处又无力向上穿越再次下跌,就更明确的告知投资人应放弃任何的幻想,抓住最后的时机逃命,而不应再去斤斤计较自己的损失,因为今天的低价就是明日的高价,后天的天价。
市场气氛
    整个顶部过程中,景气极尽繁荣,人气一片沸腾。不论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所有的传媒都不断报道证券市场的利好消息,所有人大都在讨论股票,资金大量涌进市场。新股发行加速,而上涨的股票多为以前少有成交的冷门股,原为热门的优绩股反而开始有步履蹒跚的感觉。这一时期股票暴涨的现象屡屡可见,投资大众大量买进股票,以期待着股价进一步上升,而指数却不在上涨。
研判顶部的方法
    (1)顶部形态的最大特征就是巨大的成交量,和热烈的市场气氛。
    只有趁着热烈的市场气氛,机构大户才能够顺利脱身,如果市场气氛清淡,机构就不可能顺利完成大量出货。而巨大的成交量是投资大众买进机构大量的出货造成的。
    (2)从分时走势图上,我们可以发现,在顶部区域股价拉高极为迅速,而且成交量往往较小;下跌时速度缓慢,往往伴随着巨大的成交量。
    投资气氛热烈,广大投资人看好后市不愿卖出,持币的投资人积极买进,因此上涨迅速,买多卖少上升时成交量自然就小。而下跌时速度缓慢,伴随着巨大的成交量,是因为投资人的买进和卖出都有挂单习惯,轻易不敢追逐高价,市场气氛一片大好时,投资人此时多希望买进股票以求获利,因此很多人开始买进,他们大多数在买进时都采取挂单等待的方法。通常股价越低买进的挂单越多,机构则是主动卖出,这样机构越卖价格越低,成交量就越大。一方面下方买盘较大,另一方面机构也故意放慢派发的速度,作出股价下跌时一步三回头的假象,欺骗投资人使他们认为下跌十分艰难,诱使投资人买进股票,于是就出现出这种现象。
   (3)顶部形成前的一个高点,成交量往往已经达到了这一波原始行情的最大成交量,在随后的上涨过程中,尽管指数再创新高,但是成交量往往无力再放大了。换言之,成交量和股价不再继续价涨量增的现象,显得力不从心了。这往往是顶部形成的最早征兆。
    如上证指数1997。5。8日牛市最顶峰时,市场气氛尽管依然异常热烈,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尽管股价不断攀升,但是成交量已经开始明显较前一个高点有明显萎缩的趋势,也就是说成交量与股价出现了背离现象,表明后市已经危如累卵。
    这种现象的本质是大机构借良好的市场气氛,偷偷在某一板块大量出货造成的。我们可以回顾所有的历史走势,就可以发现,每次大盘见顶前,真正的超级大盘股已经有出货的迹象了。我们可以看一看马钢股份、上海石化、深宝安这些超级大盘股,他们在1994年9月、1995年5月19日、1997年5月8日这些大盘上涨的最后一段时间,尽管大盘在不断上涨,他们却在大盘离顶部最后一个阶段前,提前形成顶部。
    这是因为这些股票的机构吸货较多,要出货必须要乘着最热烈的市场气氛,否则就无法顺利出货。大势上涨是因为大量的新股,以及过去的没有上涨过的股票(多数为垃圾股)上涨所推动的。因此,当我们发现指数不断创出新高,而成交量却没有创出新高时,就要小心是否大势即将见顶。
    顶部一旦形成,换手率越大压力越大,这一区域越不容易被突破。这是因为股价跌破顶部之后,上面大量套牢盘会产生强大的卖压。所以我们选择股票时,就应该尽量避免选择这样的股票。
    顶部形态与道氏理论中的熊市第一阶段,描写的完全是同一种现象,这一阶段的本质就是大户出货阶段。
(六)初跌阶段
随着股价向下跌破颈线,股价开始下跌,很多投资人发现获利越来越艰难开始反省,这一阶段的下跌速度相对较慢,呈现出一步三回头的走势。这是因为部分投资人仍然被套,但是比较犹豫,心存侥幸的希望股价只是回荡而已,盼望着新的上涨很快就来临,因此多数不肯轻易止损,所以压力较小。跌幅最大的常常是冷门股和垃圾股,这是因为这些股票的上涨完全是题材的炒作,丝毫没有实质业绩支撑,一有风吹草动投资人就慌忙出逃,因此下跌急促。绩优股在这一阶段因为有业绩支撑,持有者的心态稳定,因此下跌幅度较少。在这一阶段买进者,多是刚刚高位卖出的投资人,和新进场的投资人,另外前期套牢买进摊低成本的也随处可见。
    这一阶段相当于道氏理论中空头市场的第二阶段,和波浪理论的第六浪。
(七)下跌过程中的调整
下跌整理的形成原因
    随着股价持续下跌,跌幅越来越大,投资人亏损也日渐加大,因此产生惜售,卖压开始减轻,跌势减缓。持币的投资人见股价跌幅已大,开始进场买进。前期被套的投资人加大回补力度以求早日解套。他们的买进因卖压极轻很容易推高股价。但随着股价的上涨,低位买进的投资人产生获利回吐的意愿,高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