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文精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遂以没地,独留文章,照耀后世。嗟世之愚,掩抑毁伤,譬如磨鉴,不灭愈 
光;一世之短,万世之长,其间得失,不待较量。哀哀子美,来举予觞。尚 
飨。 

… 页面 51…

                                祭石曼卿文 

     维治平四年七月日,具官欧阳修谨遣尚书都省令史李敭至于太清,以清 
酌庶羞之奠,致祭于亡友曼卿之墓下,而吊之以文。曰: 
     呜呼曼卿!生而为英,死而为灵。其同乎万物生死而复归于无物者,暂 
聚之形;不与万物共尽而卓然其不朽者,后世之名。此自古圣贤莫不皆然, 
而著在简册者昭如日星。 
     呜呼曼卿!吾不见子久矣,犹能仿佛子之平生。其轩昂磊落,突兀峥嵘, 
而埋藏于地下者,意其不化为朽壤,而为金玉之精。不然,生长松之千尺, 
产灵芝而九茎。奈何荒烟野蔓,荆棘纵横;风凄露下,走磷飞萤。但见牧童 
樵叟,歌吟而上下;与夫惊禽骇兽,悲鸣踯躅而吚嘤。今固如此,更千秋而 
万岁兮,安知其不穴藏狐貉与鼯鼪?此自古圣贤亦皆然兮,独不见夫累累乎 
旷野与荒城! 
     呜呼曼卿!盛衰之理,吾固知其如此,而感念畴昔,悲凉凄怆,不觉临 
风而陨涕者,有愧乎太上之忘情。尚飨! 

… 页面 52…

                               准诏言事上书 

     月日,臣修谨昧死再拜上书于皇帝陛下。臣近准诏书,许臣上书言事。 
臣学识愚浅,不能广引深远,以明治乱之原,谨采当今急务,条为三弊五事, 
以应诏书所求。伏惟陛下裁择。 
     臣闻自古王者之治天下,虽有忧勤之心而不知致治之要,则心愈劳而事 
愈乖;虽有纳谏之明而无力行之果断,则言愈多而听愈惑。故为人君者,以 
细务而责人,专大事而独断,此致治之要术也;纳一言而可用,虽众说不得 
以沮之,此力行之果断也。知此二者,天下无难治矣。 
     伏见国家自大兵一动,中外骚然。陛下思社稷之安危,念兵民之疲弊, 
四五年来,圣心忧劳,可谓至矣。然而兵日益老,贼日益强,并九州之力讨 
一西戎小者,尚无一人敢前。今又北戎大者违盟而动,其将何以御之!从来 
所患者夷狄,今夷狄叛矣;所恶者盗贼,今盗贼起矣;所忧者水旱,今水旱 
作矣;所赖者民力,今民力困矣;所须者财用,今财用乏矣。陛下之心,日 
忧于一日;天下之势,岁危于一岁。此臣所谓用心虽劳,不知求致治之要者 
也。近年朝廷开发言路,献计之士不下数千,然而事绪转多,枝梧不暇。从 
前所采,众议纷纭;至于临事,谁策可用?此臣所谓听言虽多,不如力行之 
果断者也。 
     伏思圣心所甚忧而当今所尚阙者,不过曰无兵也,无将也,无财用也, 
无御戎之策也,无可任之臣也。此五者,陛下忧其未有,而臣谓今皆有之, 
然陛下未得而用者,未思其术也。国家创业之初,四方割据,中国地狭,兵 
民不多,然尚能南取荆楚,收伪唐,定闽岭,西平两蜀,东下并、潞,北窥 
幽、燕。当时所用兵财将吏,其数几何,惟善用之,故不觉其少。何况今日 
承百年祖宗之业,尽有天下之富强,人众物盛,十倍国初。故臣敢言有兵、 
有将、有财用、有御戎之策、有可任之臣。然陛下皆不得而用者,其故何哉? 
由朝廷有三大弊故也。 
     何谓三大弊?一曰不慎号令,二曰不明赏罚,三曰不责功实。此三弊因 
循于上,则万事弛慢废坏于下。臣闻号令者,天子之威也;赏罚者,天子之 
权也。若号令不信,赏罚不当,则天下不服,故又须责臣下以功实,然后号 
令不虚出而赏罚不滥行。是以慎号令、明赏罚、责功实,此三者,帝王之奇 
术也。自古人君,英雄如汉武帝,聪明如唐太宗,皆知用此三术而自执威权 
之柄,故所求无不得,所欲皆如意。汉武好用兵,则诛灭四夷,立功万里, 
以快其心;欲求将,则有卫、霍之材以供其指使;欲得贤士,则有公孙、董、 
汲之徒以称其意。唐太宗好用兵,则诛突厥、服辽东,威振夷狄以逞其志; 
欲求将,则有李靖、李勣之徒入其驾驭;欲得贤士,则有房、杜之徒在其左 
右。此二帝者,可谓所求无不得,所欲皆如意,无他术也,惟能自执威权之 
柄耳。 
     伏惟陛下以圣明之姿,超出二帝,又尽有汉、唐之天下。然而欲御边则 
常患无兵,欲破贼则常患无将,欲赡军则常患无财用,欲威服四夷则常患无 
策,欲任使贤材则常患无人;是所求皆不得,所欲皆不如意,其故无他,由 
不用威权之术也。自古帝王,或为强臣所制,或为小人所惑,则威权不得出 
于己。今朝无强臣之患,旁无小人偏任之溺,内外臣庶,尊陛下如天,爱陛 
下如父,倾耳延首,愿听陛下之所为,然何所惮而不为乎!若一日赫然执威 
权以临之,则万事皆办,何患五者之无。奈何为三弊之因循,一事之不集。 

… 页面 53…

     臣请言三弊。夫言多变则不信,令频改则难从。今出令之初,不加详审, 
行之未久,寻又更张。以不信之言,行难从之令,故每有处置之事,州县知 
朝廷未是一定之命。则官吏或相谓曰:且未要行,不久必须更改。或曰:备 
礼行下,略与应破指挥。旦夕之间,果然又变。至于将吏更易,道路疲于送 
迎;符牒纵横,上下莫能遵守。中外臣庶或闻而叹息,或闻而窃笑。叹息者 
有忧天下之心,窃笑者有轻朝廷之意。号令如此,欲威天下,其可得乎?此 
不慎号令之弊也。 
     用人之术,不过赏罚。然赏及无功则恩不足劝,罚失有罪则威无所惧, 
虽有人,不可用矣。太祖时,王全斌破蜀而归,功不细矣,犯法一贬十年不 
问。是时方讨江南,故黜全斌与诸将立法,及江南已下,乃复其官。太祖神 
武英断,所以能平定天下者,其赏罚之法皆如此也。昨关西用兵四五年矣, 
大将以无功罢者依旧居官,军中见无功者不妨得好官,则诸将谁肯立功矣。 
裨将畏懦逗留者,皆当斩罪,或暂贬而寻迁,或不贬而依旧,军中见有罪者 
不诛,则诸将谁肯用命矣。所谓赏不足功,威无所惧,赏罚如此,而欲用人, 
其可得乎?此不明赏罚之弊也。 
     自兵动以来,处置之事不少,然多有名而无实。臣请略言其一二,则其 
他可知。数年以来,点兵不绝,诸路之民半为兵矣,其间老弱病患、短小怯 
懦者不可胜数。是有点兵之虚名而无得兵之实数也。新集之兵,所在教习, 
追呼上下,民不安居。主教者非将领之材,所教者无旗鼓之节。往来州县, 
愁叹嗷嗷。既多是老病小怯之人,又无训齐精炼之法:此有教兵之虚名而无 
训兵之实艺也。诸路州军分造器械:工作之际已劳民力,辇运搬送又苦道途。 
然而铁刃不刚,筋胶不固,长短大小多不中度,造作之所但务充数而速了, 
不计所用之不堪,经历官司又无检责。此有器械之虚名而无器械之实用也。 
以草草之法,教老怯之兵,执钝折不堪之器械,百战百败,理在不疑,临事 
而悟,何可及乎!故事无大小,悉皆卤莽,则不责功实之弊也。臣故曰三弊 
因循于上,则万事弛慢废坏于下。万事不可尽言,臣请言大者五事。 
     其一曰兵。臣闻攻人以谋不以力,用兵斗智不斗多。前代用兵之人,多 
者常败,少者常胜。汉王寻等以百万之兵遇光武九千人而败,是多者败而少 
者胜也;苻坚以百万之兵遇东晋二三万人而败,是多者败而少者胜也;曹操 
以三十万青州兵大败于吕布,退而归许,复以二万人破袁绍十四五万,是用 
兵多则败少则胜之明验也。况于夷狄,尤难以力争,只可以计取。李靖破突 
厥于定襄,只用三千人;其后破颉利于阴山,亦不过一万。盖兵不在多,能 
以计取尔。故善用兵者,以少为多;不善用者,虽多而愈少也。为今计者, 
添兵则耗国,减兵则破贼。今沿边之兵不下七八十万,可谓多矣。然训练不 
精,又有老弱虚数,则十人不当一人,是七八十万之兵不当七八万人之用。 
加又军无统制,分散支离,分多为寡,兵法所忌。此所谓不善用兵者虽多而 
愈少,故常战而常败也。臣愿陛下赫然奋威,敕励诸将精加训练,去其老弱, 
七八十万中可得五十万数。古人用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