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钢琴市场而言,这样的一种新科技,假如可以为全球4000万台钢琴服务,以每台2500美元计算,对于前景黯淡的钢琴工业来说,实在是好事一件。事实上,其潜力还不止于此,因为这中间还有软件录音的市场。
雅马哈是1989年年初开始为这种加入了新科技的钢琴做营销的,而其销售的情形真可谓火暴。这原本已经几近停滞的行业,过去5年来每年的销售量都下跌10%,现在可谓重生了,然而重生的方式却相当独特。雅马哈这次走的不是老路,像削减成本、扩大规模、删减经常性开支等,它是以全新的眼光找机会为顾客创造新价值。机会终于让他们给逮到了。
此外,发现创造新价值的机会本身就具有感染性,并往外传开。比方说,顾客们在聆听钢琴所传出的霍洛维茨前夜的钢琴演奏会后,希望自己家的钢琴也保持专业的水准。也就是说,调音师每半年到顾客家调音一次。如此,便能产生实质的额外收益。(调音能带来实质性的收入。全球的调音市场每年大约16亿美元左右,这是一项久为钢琴制造商和经销商所忽略的大蛋糕。)雅马哈也可以对那些可能失业的钢琴工人,给予调音的专业训练。
而一旦钢琴又受到欢迎,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想再去学钢琴。如此一来,钢琴私人教师、钢琴学校、录像带,以及其他可赚钱的相关行业也有好机会。总的来说,整个钢琴业所具有的潜在成长能力,不管是在硬件或软件方面,都要比任何人原先估计的市场要来得大。这都是为顾客创造价值这把钥匙所打开的。
然而对那些如今已不愿意花时间,以传统方式学钢琴的人,我们又该怎么办呢?如今的社会,一切讲求方便,而由钢琴销售多年不佳的情况也可以看出,学乐器也是一种求方便罢了,聆听音乐比演奏音乐越来越受欢迎。看看那些学生族与上班族,一人一副耳机的情形便可略知一二。到处都有音乐,所以人们对音乐的兴趣并没有往下滑,只是苦练多年某项乐器的人可能没有以前那么多罢了。如果你问某个人,是不是想把某项乐器学会时,他一定答:是啊!然而大部分人都觉得他们已经失去学习的机会了。他们现在年纪太大,花不起那么多年的上课时间。
有了新的数字技术和声音芯片科技之后,你不用花时间,也不用具备神童的才能,就能学钢琴。花1500美元买一台Klavinova数字电子琴,便能随心所欲地去做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你可以把伴奏带放进去,让它弹,你来轻哼低唱;也可以让伴奏带弹奏左手部分,你自己弹右手部分。你也可以听教学带,指导你该按那个键;你还可以把教学带储存在电脑的存储器里,如此你便可以不用同时弹奏所有的主音和和弦。因为数字科技的带动,使得进入乐器世界不但容易,而且有门路可走。弹奏乐器变成好玩的事。无怪乎现在数字乐器的市场,要比传统乐器的市场大得多。
然而,大部分的钢琴制造商还是走传统音响科技的路子,这些公司的未来只能自求多福了。面对需求量的递减,这些公司之间的竞争更趋白热化,而所能分到的蛋糕则日益缩小,甚至有时还需要政府出面限制进口以维持生存。然而,雅马哈也并没有放弃传统音响乐器的制造。现在它在传统的音响与数字科技等各项乐器的制造上,几乎样样都居领先地位。它之所以如此,是对热爱音乐的消费者做过认真研究后,利用消费者内心深处对音乐的热爱创造价值,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一整套战略。公司并不听天由命,而是依靠战略,放手一搏。
第三章战略至上(5)
温泉浴
上面所谈的,是如何在韩国人与德国人的夹缝中,设计出一个中间战略,复苏企业的例子。这同时也是关于如何创造出增值的战略:不是在竞争层面的迎头痛击,而是了解如何才能更好地给顾客提供新价值。
日本花王公司年收入的4%是花在基本的研究与开发上,它研究的范围包括了皮肤、头发、血液的循环系统,等等。(这4%的经费,乍看之下,可能显得有点低,但这并不包括人员工资,这点关系很大,因为公司6700名员工中,有2800人加入了研究与开发的行列。)最近公司开发出一种能够复制出温泉效果的新产品。温泉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而这是在高压的情况下才能产生出来的。即使你把正确的化学品丢到热水里,也不能自动地产生同样的效果。而花王新的沐浴添加剂巴布(Babu)真的会产生出洗温泉般增进循环功能的效果。巴布看起来像是一颗超大的AlkaSeltzer锭剂。你若把一颗巴布丢进洗澡水里,则水中的二氧化碳泡沫便开始嘶嘶作响,而矿物质则溶解于热水中。
花王在战略上的运用,原来是想提供给消费者完全不同于传统沐浴用乳胶的东西,但由于巴布能够促进全身的循环与健康,所以跟其他公司的产品竞争根本是易如反掌。一年之内,所有日本老式的沐浴用乳胶和添加品全被逐出市场。现在整个市场完全转移到“温泉”的竞争上,但其他公司实在困难重重,因为它们本身没办法研发出像花王一样的产品,花王简直是在玩一场完全跟它们不同的游戏。
像花王和雅马哈所推出的新产品,其在战略上的运用,并非意味着要在竞争场上击败对手,而只是努力地了解顾客固有的需求,想想应该创造出什么样的产品。其最终目标是要开发出完全针对需求的正确产品,而不是比竞争者更好一点的近似产品而已。事实上,花王对其他同行公司的竞争并不太在意,而主要把焦点放在研究皮肤状况、循环系统和护发等项目的跟进上。由于公司对于人体头发和皮肤的了解十分透彻,所以其最新的男士保养用品“成功”(Success)和女士保养用品“索菲娜”(Sofina)既非化妆品,也非医药用品。这样的一个中间地带,根本不用跟人竞争。
薰出智慧来
一切以战略为根本的意思是指,对产品的用处有着深刻的了解。前不久,有一家日本家庭用品公司想要开发咖啡壶的市场。公司的主管人员想,是不是要来个通用电气型的咖啡壶,或者是飞利浦防滴漏型的呢?该大,或该小呢?我则力促他们探讨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家要喝咖啡,喝咖啡到底想得到什么呢?假如公司的目标是想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首先一定要了解,为什么顾客要喝咖啡。在这之后,你才有办法为他们设计出合乎要求的咖啡壶。
结果顾客反馈回来的答案是喝咖啡求的是好味道,我便要求设计工程师特别要注意,如何帮助消费者们品尝到一杯美味的咖啡。其实,工程师们只知道要设计出好咖啡壶,却不知道影响一杯咖啡的好坏到底何在。这个问题一定要找出答案。于是,我们发现影响咖啡美味与否的原因大致有三——咖啡豆、温度和水质。工程师们至此才找到运用设计战略的方向,也就是说,针对各项影响要素评估考量,比方说咖啡豆的品质与新鲜度,各种不同研磨咖啡豆的方法,咖啡粉粒到底要多大,要放多少咖啡来冲调开水等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在所有各项因素当中,我们最后发现,水质的好坏关系最大。然而,当时市场上通行的咖啡壶却没有把水质列入考虑范围,只认定顾客会用水龙头接来的水。我们也发现,咖啡颗粒的多少,从咖啡豆被研磨好到入水的时间,都很关键。得出这些结论后,我们开始考虑这项产品及其该有的新面貌:第一,产品里面要有脱氯的装置;第二,里面要配备有研磨机。顾客们只要放进豆子再倒进水就可以了,其余的全部由机器包办。如此可以保证煮出一杯美味的咖啡。
第三章战略至上(6)
一开始,你便要问对问题和定下正确的战略目标。假如你只考虑通用的咖啡壶10分钟内就可以煮出咖啡,你会要你的工程师设计7分钟便可煮好的咖啡壶。而假如你是顺着这样的逻辑思考,搞个速溶咖啡不就成了。假如你认为通用的机器省电,发明更省电的不就行了。
传统的营销战略在此没办法解决问题,你随时都可以从一般的顾客当中得到你自己想要的答案。你若问他们,是要10分钟煮好或7分钟煮好的咖啡壶,答案当然是7分钟。这样等于事情绕了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