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经商十训-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惰”,而是强调要有效率,要用心去推敲。怎么才能使工作舒适而仍然可以获得惊人的成果?社会的繁荣即来于此。

  以“慢郎中”的细致,加上“急惊风”的速度,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做事小心谨慎,企求万无一失,这是非常重要的态度。疏忽小事,将无从成就大事,任何小的事情,都应该仔细去做,不可粗心大意。

  但是,为此而耗费太多的时间,并无助于成就事业。在古代,能够做到精致细密的地步,已经值得自豪,速度的快慢犹在其次。而现在却是分秒必争的时代,所以,除小心谨慎之外,更要迅速,才能称为“成就事业”,也只有这样才能受到别人的欢迎。

  做得快而粗制滥造,是不足取的;同样地,做得细致而过于迟缓,也是不足取的。“精密而迅速”,这才是现在所要求的专业的表现。作为主管,一定要认真领会其中的要义。

  我们发现,在商人的工作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生产什么,或者说,生产什么才赚钱。那么靠翻阅百科全书、统计报表,甚至咨询专家,是否能找到答案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

  在流动不息的市场之中,商人只有靠着自己的机敏发现市场的错误,才能够捕捉到实际上是猜测到可能的利润机会。而由于从发现机会、形成设想,到组织资源、组织生产活动,到产品最后上市,都需要耗费时间,而在这段时间中,市场一直在发生变化,所以可能别人也发现了同样的机会,在一个他根本不知道的地方跟他竞争。因此,他的决策总是有失败的可能。未来是不确定的,企业家的所有决策永远是在冒险。

  切记,风筝因逆风飞扬故能高飞,一开始就要认清这一点:成功并不容易。

  在日本,被誉为“摩托之父”的本田宗一郎,原先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他在复杂的环境中惨淡经营,花费毕生精力,创建出世界一流的企业;随后又毫不吝惜地把它交给与自己没有丝毫血缘关系的年轻人,自己过起恬淡的生活。下面要讲的,就是本田宗一郎的故事。

  公元1906年,在日本滨松市磐田郡光明村,一个名叫本田仪平的铁匠家里,响起了婴儿的啼哭声,仪平的妻子美加庆幸头胎生下一个男孩。产婆给刚生下来的男婴洗澡时,意外地发现婴儿左手上有一根针!这无疑给这个孩子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这男婴的名字叫宗一郎。

  宗一郎自幼就对机器有特别的兴趣。他的记忆始于碾米厂的发动机,那是3岁时的事了,他老缠着祖父带他去看“隆哒隆哒”。当时发动机还很少,机器转动,随着隆哒隆哒的响声,进去的稻谷就变成雪白雪白的米了。宗一郎还喜欢看机器锯木头,百看不厌。在家里,他则到大人干活的地方去捡一些乱七八糟的铁屑,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

  稍稍长大一点的宗一郎并不想在村子里呆一辈子,他早就下了决心,小学毕业后就到东京去。快毕业时,他在父亲订的一份《自行车世界》杂志上,看到了一则招工广告,于是说服了双亲,去信应聘。录取通知书很快就寄来了。毕业典礼一结束,宗一郎马上随父亲到东京去了。

  宗一郎应聘的是一家名叫技术商会的汽车修理厂。厂里拥有15名职工,生意相当兴隆。父亲向主人神原侑三问候并把儿子托付给他之后,就匆匆赶回去了。就这样,宗一郎住进了修理厂。

  本以为这下子可以天天接触到盼望已久的汽车了,还可以拆卸、研究它的构造,可以调配安装,还可以驾驭它了,哪想到,理想和现实完全是两码事。16岁的宗一郎,他在这里的职责是给主人照看孩子。他兄弟姐妹共9人,自己是老大,在家得照看弟弟和妹妹,到东京来以为可以不管照看孩子的事了,想不到这里和在家毫无两样。

  他沮丧得很,甚至想到过逃跑,他也在等待着机会。终于,这一天来临了。主人对宗一郎说:“小伙计,今天实在是忙不过来了,你来帮一把吧。”宗一郎一听高兴极了,马上就去干了起来。由于修理过自行车,他摆弄起来得心应手。从此以后,宗一郎的手艺得到了承认,照看孩子的活儿减少了,修理的活儿多了。

  1923年9月,东京地区发生了罕见的大地震,店铺烧了。宗一郎和主人一家搬到神田车站铁桥下,暂时避避风雨。宗一郎整天骑着跨斗式摩托在废墟上乱转,把无家可归的人和回乡的人送下乡,并从农家买回大米。

  修理厂终于重新开业了。但是,原先的修理工差不多都回乡下去了,修理工只有宗一郎和另一位师兄。所以活儿就比以前忙多了。主人购进大量被烧坏的汽车,进行修理,然后漆上油漆,就能卖个好价钱。宗一郎的修理技术也越来越高了。

  有了日积月累的基础,宗一郎决定回到家乡自己开业。神原同意宗一郎挂“技术商会滨松支店”的牌子,并赞助了200日元,作为营业资金。

  宗一郎回到阔别6年的家乡。父亲还是老样子,在默默地劳动。宗一郎挂牌开张了,除宗一郎外,只有一名职工。父亲祝贺长子独立,送了一间房子和一袋大米。

  开业后,宗一郎凭一手精湛的修车技术很快赢得了顾客好评。生意越做越大,修理工也增加到6个人。他又建了一间房子,买来各种各样的机器,只要有时间,就钻进那房子里,按自己的想象搞发明创造。大地震之前,汽车轮子的辐条都是木制的,宗一郎把它改成铁制的,在博览会上获得专家好评。他向国家专利局申请获得了专利权。

  让大家都不可思议的是,宗一郎28岁那一年,突然关闭了生意兴隆、有50多名工人的修理厂。他对修理业已厌烦了,要向制造业这一领域迈进。

  可是,要想成功并不容易,想要成功的人,就得像风筝,与强风对抗,方能升向高峰。

  当时,正值国际联盟对日封锁期间,日本政府奖励国产汽车。本田宗一郎这时候开始搞汽车工业,可说是赶上了机遇。但是,资金和原料都存在不少问题。于是宗一郎决定改做活塞环,这是汽车发动机中的关键零部件。

  不管怎么说,从修理到制造,是一个大突破。虽说只是一个小小的零部件,但已经向制造业迈出了第一步。然而,制造活塞环也并非像所想的那样简单。它的技术很复杂,里面有许多学问。宗一郎痛感自己只有小学文化,于是就以旁听生身份,到静冈大学工学部学习了两年。

  1937年,宗一郎成功地制造出了活塞环。这一年,丰田汽车工业公司成立,以生产卡车为主。宗一郎给自己的公司起名为“东海精密机械公司”,简称“东海精机”。东海精机活塞环的主要买主就是丰田汽车工业公司。

  二战后,宗一郎将自己拥有的股份全部卖给了丰田。钱到手后,他曾考虑过干一番事业,但当时社会一片混乱,几乎所有物资都受美国占领军控制,若贸然从事必然失败。宗一郎又从零开始,准备搞纺织机器。他盖了座160平方米的房子,并挂起了“本田技研所”的牌子,着手改良织布机。但是,很快就陷入了僵局。由于投资太大,卖股份所得的一笔资金已所剩无几了,而新织布机还没试制出来。他于是想到了汽车,但汽车比织布机更费资金。他又想到了摩托车。

  当时,陆军通信设备上的微型发动机已经派不上用场了,都堆在仓库里,宗一郎得知这一消息后,廉价把它买来,作为动力安装到自行车上。

  当时交通十分混乱,火车和公共汽车又少又拥挤。被称为“吧嗒吧嗒”的机动自行车,虽然开动起来响声震耳,黑烟直冒,但仍然很畅销。顾客从各地蜂拥而来,产品供不应求。发动机和自行车的形状、颜色都不尽相同,用白铁皮精心做成的汽油罐,却十分精致。不到10人的技研所,可月产300辆机动自行车。

  “吧嗒吧嗒”的月产量后来增到700辆,微型发动机不够用了,就自己开始制造。这时,一位名叫河岛喜好的专科毕业生,加入了宗一郎的事业。几十年后,就是他接替宗一郎,出任本田技术研究工业总公司董事长。

  但是,随着规模的扩大,困难也接着来了。不仅是资金的缺乏问题,还有技术上的困惑。“佳普”是在自行车后轮上装一个发动机的机动自行车,发动机性能越好,车子的耐用性就越差,不少人前来索赔。

  真是四面楚歌,公司每天都有倒闭的危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