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圈子圈套 系列的感受0-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洪钧对整个团队的训练上,小说陈述不全面。我看到的是:洪钧身先士卒,事事一马当先,兵们都在身后跟着。当然,有了这样的示范作用,兵们会有了清晰的思路,也由于领导的在身作则,有了士气。
   但这是很不够的。要知道洪钧的团队的整个环境:如果普发项目失败,洪钧和杰森,都将死得难看,更不用说他们管下的销售团队了。所以,现实中,这些销售公司早就打好算盘——在普发项目成功之前,他们的收入将是很低的。收入水平低到足以影响到整个团队的士气和信心。这是我接触过的国内企业销售的情况。遗憾的是,帮主没交待这些,让我感到摸不到北。
   如果一个团队的士气和信心受到威胁、打压,而领头人又受到上一级的嘲弄时,整个团队几乎没有战斗力了。在洪钧普发项目成功之前,洪钧应该要面对这个环境的,洪钧是怎样将这支原本是烂摊子的队伍训练成一支“跟以前完全不同”的队伍呢?是不是外企就没有国内企业这种环境呢?我估计不是,外企应比国内企业更残酷,至少绝对不比国内企业优厚。
   另外,有一些网友也提到“将太强、而兵太弱”,洪钧作为强将,经常代替兵做兵该做的事,使强将没有安心做强将应做的事——做公司的战略问题。
  
   还有对与菲比爱情的描写,不多谈了,一句话:象吃了一颗堵心的丸。
  
  
  
  
   注:本贴基于九帮帮主《圈子圈套1》这个贴子:tianya/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Writer=6971793&Key=474243865&strItem=culture&idArticle=145224&flag=1
   (诚《圈子圈套2》和《圈子圈套3》以及《圈子圈套玄机》会在后面跟着。请各位朋友批评、指正。谢谢!)
  


作者:森愉 日期:2006…11…26 09:00
  谢谢面包,如能展开,详细一点就更好了。
  
  
  我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到目前,我只看完了《圈子圈套1》及《圈套玄机—职场中的管理案例分析》,由于书店买不到,都在天涯看的。
  
  我感觉自己有点象李龙伟。
  虽然帮主对李龙伟的着墨不多,但里面有几句话,就勾画出了这个人物的能量、级别。
  基本情况是:
  1、李龙伟曾在一次与药厂的签单工作中,最后关头给洪钧把“煮熟了的鸭子”打飞了,因此被杰森打入了冷宫,洪钧说了一句:“这样做管理,不是很轻松?”
  杰森这种做法,在国内企业比比皆是,所以,国内企业的官好做,但也成效不大。为什么?因为他们太善于打压人才,而不是对人才因善利导,把人家的潜力引导出来,充分发挥,去“压榨”人家和“剩余价值”。你连人家的机会都剥夺了,当然,双方都是损失的咯。
  由于国内的企业,和经济运作环境,并非完全市场经济化,政治因素的影响太多,就使得这类老板比较多,而人才一再被压迫。尤其是国企。
  其实一个人,思想最活跃、工作最有冲劲的时间不一定长,可能就是三、五年时间,然而,在中国,这最宝贵的三、五年时间全被浪费在“被压抑”的状态下。所以,中国的经济运作,远远未能充分利用年轻人的聪明才智,效益远远未如理想。
  
  2、洪钧诚心“请”李龙伟“出山”。
  
  3、李龙伟当即承担起对普发的技术方案书。
  
  我的感觉是——李龙伟可能是一名大将,千里马。虽然被打击过,但他的风迹不灭,沉而稳。所以,后来,是洪钧请他出的山。他等待的,就是这么一位有眼光、有魄力的“名主”。一般人用不起他,因为他过去的“败迹”、他某些缺陷等。只有超强的人、能力、性格上能够弥补他的人,才可以放心地使用他。
    
    
  至于我自己,我比李龙伟的经验还要丰富一些,视野也许广一些,信心和决心也比他强一些,行动能力可能比他强一些。将来,或许是所在机构,或许是自己,也要打出一片天地来,这是一个理想吧,所以,喜欢在休养生息阶段多作积累,多方寻找机会历练自己。
  咱们小人物,跟帮主不是一个层次了,所以,抱着学习的态度来读的书。


作者:森愉 日期:2006…11…26 09:19
  关于李龙伟与菲比的比照。
  
  
  衡量一个人是“将”是“兵”,勇气只是一个方面,沉而稳又是一个方面,而关键的一个地方是——权衡和运作全局的能力。
    
    菲比,为什么我感到她浮而浅呢?因为她首先思维是不完整的,对工作上如是,对感情上也如是。工作上,她对整一件事情的理解、认知,都是片段式的、版段之间相互连接不上的,时时、处处需要洪钧来补充她的不足;其二,在第一次面对姚工的抢白时,她居然愣在那里,僵着了,反映了她灵活性不足。其三,如果她对洪钧的爱情动了心思,就应该去了解洪钧的理想、背景(书中无交待洪钧的背景,比如有没有妻儿或女朋友等,也没有说洪钧跟同事交待过他的背景)、个性、爱好等,从自己的追求与对方的追求上去作比较,是否一致,心思是否默契。这样才全面、可操作……而不是现在这样,单靠感觉,万一洪钧突然冒一个海外女友出来,她不死定?所以,心思不是这样的。再有,过去说女人嫁郎君,是想找一个稳定的饭碗,当今社会,求的是心灵相通、相互慰藉,给双方一个稳定的港湾,即一个稳定的家。所以,人品的考察就显得重要。菲比又不是不知道琳达的事情,她心理怎么过得了这一关?她既然轻易过得了这一关,就不是一个单纯的女孩子咯。小说这里就显得前后不对称了,
  一个女人可以单纯,但不可以傻,尤其是真傻。如果真傻,那就真的不适合做销售人员了。
  
    
    李龙伟,为什么他出场不多,就能看到他可能是一员大将呢?
    1、他在一强有力的机会中失败。
    失败的事情是常见的,这里表明他可能有某种未爆发的隐藏着能力。
    2、他可以一开始就着手全局的技术策划书。
    如果菲比可以做这个策划书,估计她就不是书中那样的人了。
      3、李龙伟的过分低沉,可能并不是最好的。人处于无奈的环境中,只能埋没自己吗?
  
  
  对菲比这个人物的把握还算勉强过关吧,但菲比,大家因着帮主的笔触,感到她不大适合做销售,为什么呢?我估计跟上面我分析的原因有些相近吧。
  



作者:森愉 日期:2006…11…26 11:05
  再论洪钧与菲比的爱情
  
  关于爱情,看过一句话:爱一个人,就是帮助他(她)成就他(她)想要的人生。
  
  因此,菲比想要怎样的人生?洪钧想要怎样的人生?这些都是帮主有意或无意间回避的。因为帮主说,主要是不想影响小说主题的发挥。
  
  但从读者的角度看,这可能反映了帮主本身对人生观看法上的一个欠缺?
  凭着感觉触摸到的爱情,按照生物学的原理,就是两人基因上,通过气味而相互吸引(动物大概都有这个本能),是多巴胺的作用。
  
  基因虽然一辈子都不会改变,但问题是:激素的分泌有时间的长短。因此,决定一个人一生爱情观的,还是他对人生最终追求的目标决定的。
  比如洪钧,他一生全付精力追求事业,追名逐利,那么,他最终会选择在他困难时期能够帮他一把的女人作心灵上的伙伴。这在香港的社会里已屡见不鲜。
  再比如菲比,小说中没有说出这个女孩的人生目标,她是凭感觉找到了洪钧,甚至用“手段”(或说“圈套”,网友语)“勾引”洪钧“下水”。我不反对凭感觉找到爱情,正如上面说的凭气味去寻找,是动物的本能。但问题是,如果她真的想成为一个出色的销售人员,那么爱她的人,应该尽最大能力帮助她去成全这个理想。小说中,洪钧不止一次劝她离开销售,去其他公司,做行政,或者秘书之类的工作……这里,我只能说,洪钧并没有真正爱上这个姑娘!洪钧或者需要的,只是一个单纯的、善于持家的贤内助。他完全有能力养成她,所以,菲比不需要辛辛苦苦地继续做销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