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政治、社会等都带来了严重后果和极坏的影响,其沉重地打击了刚刚建立起来的股份制度和近代金融体系。
南海泡沫的破灭,使成千上万的股民破产,支付危机几乎蔓延全国,挤兑和停止支付事件频频发生,英国经济一片萧条。这场大危机给英国人留下了一种对新兴股份企业和股票投机商的恐惧心理,此后较长一段时间,英国民众对于新兴股份公司闻之色变,对股票交易也心存疑虑。历经一个世纪,英国股票市场才走出“南海泡沫”的阴影。为了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罗勃特·沃波尔授命于危难之时,担任财政大臣,在他的倡导下,议会通过了“泡沫法案”,即“取缔投机行为和诈骗团体法”,禁止股票投机活动。由于该法案还对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提出了许多限制,从而也窒息了英国股份公司的发展。
“南海泡沫”导致英国社会资源的配置产生了严重的扭曲,使资本集中于投机领域,造成人为财富的扩大,而实体经济落后。这一时期,商业资本的发展已达到顶峰,并开始出现颓势。经济发展要求资本向工业转移,但投机活动却阻碍了这种转移。由于投机活动的高盈利预期,引诱资金流向投机领域,真正生产性投资减少。直到泡沫破灭,人们才开始谨慎地从事投资活动,资本逐渐流向工业,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经济的坏脾气》 1929~1933:大萧条 柯立芝繁荣
现在我要把去年和前年说过的话再重复一遍,灾难迟早要到来。
——股市分析师罗杰·巴布森
1929年10月21日,美国人为爱迪生举行了盛大的生日庆典,但是爱迪生的生日并不是这一天。原来,这一天是爱迪生发明电灯的50周年纪念日。
美国人在为爱迪生的“生日”庆典高兴之余,也有一点担心。因为据说在致答谢词的时候,老人家由于过分激动引发了心脏病,突然昏厥过去,被送进了医院。
虽然这并没有对人们的好心情造成大的影响,但是今天看来,这更像是一个象征,随着电气时代开启者的倒下,一个曾无限风光和辉煌的时代即将结束。
随同爱迪生倒下的,还有长达数百年的自由市场经济。就在三天后,纽约股市上演了一次人类永难忘记的“黑色星期四”,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经济危机由此爆发。两年后,爱迪生与世长辞,全美国熄灯以示哀悼,那一夜整个美国似乎丧失了光明。随着经济的崩溃和大萧条的蔓延,人类在悼念巨星陨落的同时,也在像渴望光明一样需要无形的爱迪生引领着走出恐惧,走出沉沦。
柯立芝繁荣
美国宪法规定,在任总统去职后,由副总统接任。但是纵观美国历届副总统,能有幸享用这个权利的只有少数几个,而柯立芝无疑是其中之一。不仅如此,柯立芝后来还能成功连任,更是少之又少。
事实上,柯立芝在美国历史上不仅仅是简单的一个人名或是一届政府的代名词,而是一个时代的代名词,那就是“柯立芝繁荣”。
美国经济在19世纪末就已经在世界经济中处于支配地位。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从债务国一跃而成为债权国,从最大的资本输入国变为最大的资本输出国。战争严重削弱了欧洲列强,欧洲国家都被迫放弃金本位制,唯独美国继续维持,世界金融中心于是从伦敦转到纽约。
在美国历史上,20世纪20年代是富裕、繁荣的时期。这一时期物价平稳,社会安定,工业生产节节向上,资本家获利丰厚,工人就业充分,国民收入增长迅速,国民生活相当宽裕。美国人回忆起那个年代时总是称之为“兴旺的20年代”或是“柯立芝繁荣”,因为这段时间绝大部分在美国总统凯文·柯立芝任期内。
这一时期的美国由共和党连续执政,先后在任的三任总统哈定、柯立芝与胡佛都执行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工商企业税赋很轻,企业经营自由,政府甚至对垄断也不再加以限制,原有反托拉斯法不再执行,股权公司体制不受法律限制。
与此相应,工业技术发明很多,十年内美国政府所颁发的专利证比过去任何时期都多。这些创造发明大多很快被用于发展工业生产,科学技术应用速度之快超乎以往任何时代。
从1920年至1929年,美国工业总产值增加了53%,工人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提高3。8%,大大超过前一时期。
这一时期,带动美国经济空前繁荣的主要是汽车业、电气工业、建筑业、化学工业与公用事业等部门。总体上看,工业情况比农业情况好,新兴工业情况比传统工业情况好。
汽车工业的发展始于19世纪90年代,20世纪初取得明显进展,到20年代进一步加速发展。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到1913年末,福特汽车公司的产量已经是全国汽车总产量的一半。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福特在工厂实行流水线生产。
福特推断,如果让每一位工人固定在一个位置,负责一件工作,而让汽车从一个工序转到另一个工序,汽车会更快成形,同时可以节约无数的工时。为了验证这一理论,1913年的夏天,福特在密歇根州高地公园制造厂,用绳子和绞盘将底盘在地板上进行传送。现代流水线生产由此诞生,最终每个工作日下线汽车的速度达到每10秒一辆。
1914年1月5日,亨利·福特宣布福特汽车公司的最低日薪为5美元——几乎两倍于当时的最低日薪,震惊了全世界。福特认为,既然已能大批量生产价格低廉的汽车,如果员工们能够买得起的话,就可以卖出更多的汽车。他相信每日5美元的报酬是他削减成本的最佳举措,他说:“我可以找到创造高工资的生产方法。如果降低薪水,就是降低顾客的数量。”5美元的日薪及其蕴含的哲学引发了一场社会变革,而流动的装配线则引起了一场工业变革。自采取流水线装配方式后,汽车工业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由他创造的流水线作业模式迅速风靡全球,很快在各个行业得到充分的发展。
美国汽车的年产量在1919年为150多万辆,到1929年时已增加三倍,平均每六个人就有一辆汽车。由于汽车销售在后来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销量又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汽车业的蓬勃发展一时间成为美国经济繁荣的象征。甚至后来上台的胡佛总统在竞选宣言中也信誓旦旦地说,如果当选,将保证美国每家车库里都有一辆汽车。
这个时代的美国人对生活充满了向往和信心,与欧洲不断的纷争和拖拖拉拉的战后重建不同,美国人完全不必担心这个。他们的国家欣欣向荣,社会稳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他们可住大房子、开汽车,家里摆满了各式电器……对于他们来说,好生活似乎才刚刚开始。
然而,事实正好相反,好生活不是刚刚开始,而是即将结束。因为此时的美国经济,面临着极大的隐患。在美国宣扬资本主义已取得“永久的稳定”的时候,在“繁荣”的背后,经济危机的萌芽正暗中滋长。
《经济的坏脾气》 1929~1933:大萧条 危机暗藏
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的增长引擎不是偶然的。战后,由于大量固定资本急需更新以及住宅建筑市场的急剧扩大,美国经济出现了新的强劲拉动力量,而美国资本家在战时获得的巨额利润为更新固定资本和扩大生产准备了充足的资金。欧洲的战后重建和经济恢复为美国提供了经济繁荣的外部机遇,更为重要的是,新科技革命给生产力带来了巨大推动,美国人很及时地把握住了这个机遇。
但是,美国经济在获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也是有问题的。首先是新旧产业的发展严重不平衡。在新兴产业迅速崛起的同时,许多传统产业停滞不前或在走下坡路,如采煤业、纺织业、造船、制鞋等部门在战后一直没有恢复过来。
铁道运输业过去曾引领过多次经济高涨,是美国经济崛起的重要推动力量。战后它本身有很多改进,但营业仍然不振,就业人数由1920年的200万减少到170万,十年中客运业务减少了1/3,这显然是受汽车排挤所致。
而最困难的莫过于农业。美国农业战后需求突然减少,国外各方面竞争非常剧烈,输出出现了萎缩趋势。问题的关键在于国际市场上农产品供过于求,价格逐步下跌,经营农业无利可图。
美国原是一个工农业平衡发展的国家,这时情况却大不一样。美国农业没有分享到20年代的繁荣,却在各业之前先呈萧条,农村的贫困在20年代一直是美国经济中的一个阴暗面。
其次就是美国的经济发展思路有问题。这一点可以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