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尤利西斯注释-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72'彭罗斯,参看本章注'62'。
'273'期图尔特医院是专门收留弱智儿童和精神病患者的医院。
'274'据《自由人报》(1904年6月16日)、在美国的德国圣马丁路德教会主日学校当天组织一次乘汽船(“斯洛克姆将军”号)游览的活动。结果船在纽约港起火,烧死一O三O人,大部分是妇孺。
'275'“业”是佛教名词,系梵文karman(羯磨)的意译。佛教认为业发生后不会消除。它将引起善恶等报应。
'276'“遇见了他尖头胶皮管”,参看本章注'37'及有关正文。
'277'弗雷德里克。福基纳爵士(1831-1908),都柏林市记录法官(1876-1905),参看第七章注'158'。他曾任慈善学校(原名“蓝衣学校”)董事,并著有《文学杂记:慈善学校史;法院与巡回裁判的故事》(1909)。
'278'都柏林天主教大主教约翰。托马斯。特洛伊(1739-1828)曾对 一七九八年的起义发出过“庄严的声讨”。从那以后,人们总把他的名字和“庄严”一词联系在一起。
'279'“愿……魂”是审判长对被判死刑者说的套语。
'280'麦拉斯义卖会其实是在一九0四年五月三十一日举办的。小说中为了行文方便,把日期移到六月十六日。
'281'《弥赛亚》是德国作曲家亨德尔(1685-1759)所作最为脍炙人口的圣乐,一七四二年四月十三日在都柏林首演,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282'他,指布莱泽斯。博伊兰。
'283'托马斯。迪恩爵士(1792-1871),爱尔兰建筑家,曾设计过三一学院博物馆(1857)和科克市以及其他城市的重要建筑物。
第九章    注   释
'1'公谊会(参看本章注'436'),基督教的一个教派。不设神职,没有教会组织或圣事仪式,所办学校着重科学教育。 这里的公谊会教徒指爱尔兰国立图书馆馆长托马斯。威廉。利斯特(1855一1920)。他译过邓斯特尔所著《歌德传》(1883)。
'2'“珍贵的篇章”指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1824)第4部第l3章至第5部第12章,写威廉怎样翻译、 改编并参加《哈姆莱特》的演出(他本人扮演哈姆莱特王子)。利斯特等人认为歌德是借威廉之口阐述自己对《哈姆莱特》一剧的见解。
'3'“挺身反抗人世无边的苦难”,见《哈姆莱特》第3幕第1场中哈姆莱特的独白。在《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第4部第13章末尾,威廉说:“莎士比亚要描写的正是:一件伟大的事业担负在一个不能胜任者身上。……他是怎样的徘徊、辗转、恐惧、进退维谷……最后几乎失却他当前的目标……”
'4'“脚踏牛皮鞋”,见《尤里乌斯。恺撒》第1幕第l场中市民乙所说的话。
'5'、'6'五步舞,见《第十二夜》第1幕第3场中托出对安健鲁所说的话。
'7'“充满……涂地”是威廉。迈斯特对哈姆莱特的评论。
'8'“踩着‘科生多'舞步”,见《第十二夜》第l幕第3场中托比对安德所说的话。
'9'德。拉帕利斯(1400一1452),法国著名将军,原名杰克。德。查邦尼斯。他是骑士团首领,精力非常充沛,受重伤后,一直活跃到咽气前一刻钟。部下为了纪念他,作了一首通俗歌曲。其中有“直到死前一刻钟还活跃”句,后来讹传为“还活着”,因此,“德。拉柏利斯的真理”便成了废话的代用语。
'lO)约翰。埃格林顿,原名威廉。柯克柏特里克。马吉(1868一1961),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中敏锐的批评家,是神秘派作家之一。
'11'《失乐园》(1667)是弥尔顿晚年双目失明后,口授给女儿们完成的。
'l2'《魔鬼之烦恼》(1897)是玛利。科雷利(玛利。麦凯的笔名,1855一1924)所著小说。这里,约翰。埃格林顿是借此来挖苦斯蒂芬竟然想重写《失乐圆》, 并把魔鬼描绘成支持人类与耶和华开展斗争的浪漫主义英雄。
'13'克兰利,参看第一章注'29'。据艾尔曼的《詹姆斯。乔伊斯》(第118页),下面的诗引自戈加蒂(见本书第一章注'1')的一首未发表的淫诗《医科学生迪克 和医科学生戴维》。
'14'根据希伯来、希腊、埃及和东方传统,〃七〃被认为体现着完美与统一,而早期的基督教作家也把〃七〃当作完美的数字。威。巴。即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灿烂的七”见他的《摇篮曲》(1895年版)。
'15'奥拉夫是基督教传来之前,古爱尔兰的博学大师兼诗人。这里指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导人之一拉塞尔。
'16'靠服侍院士们并做些杂务以取得免费待遇的学生。他们的标志是头戴红色便帽。
'17'“魔鬼痛哭”与“淌下了天使般的眼泪”,系模仿《失乐园》卷l中的诗句。
'18)原文为意大利文,出自《神曲。地狱》第21篇末句。
'l9'克兰利是以乔伊斯的朋友J。F。伯恩为原型而塑造的人物(参看第一章注'29')。克兰利曾说,在威克洛(爱尔兰伦斯特省一郡,东临爱尔兰海)找得到包括他本人在内的十二个有志之士,就足以拯救爱尔兰。
'2O'在叶芝的剧本《豁才子凯思林》(1902)中,凯思林这个贫穷的老姻象征着失去自由的爱尔兰。她说她那四片美丽的绿野(指爱尔兰的四省,阿尔斯特、伦斯特、芒斯特、康诺特)都被夺走了。“家里的陌生人”,指英国入侵者。
'21'原文为拉丁文。这是犹大出卖耶稣后,为了让他带来的人逮捕耶稣而对耶稣所说的话。见《马太福音》第26章第49节。拉比是犹太教中对老师的尊称。也指犹太教教士,犹太法学家。
'22'蒂那依利市在威洛克郡。
'23'这里,斯蒂芬转念想到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另一领导人,诗剧家约翰。米林顿。辛格(1871一1909)的独幕剧《狭谷的阴影》(1903年首演)。 女主角诺拉嫌丈夫对她太冷淡,丈夫连声“祝你一路平安”都没说,就把她赶出家门。诺拉和她所爱的一个好猎手一道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中,寻求自由自在的生活去了。
'24'这里,斯蒂芬想起他给穆利根打电报事。电文参看本章注'282'及有关正文。
'25'指本。琼森(约1572一1637),英国剧作家、诗人及评论家。他曾赞誉莎士比亚为“时代的灵魂”,但又批评他缺少“艺术”。
'26'詹姆斯一世(1568一1625),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第一代国王(1603一1625在位)。
'27'指埃塞克斯伯爵三世(1591一1646),英国军人,伊丽莎白一世的宠臣。
'28'“无形的精神真髓”是爱尔兰诗人(笔名A。E。)拉塞尔喜用的语汇。例如在《宗教与爱》(1904)中,他就用此词来称赞叶芝写诗的才华。
'29'古斯塔夫。莫罗(1826——1898),法国象征主义画家,被认为是抽象表现主义的先驱。
'30'这里,斯蒂芬想起了当天中午杰。杰。奥莫洛伊告诉他的事。参看第七章“高风亮节之士”一节。
'31'通神学以“父、道、圣息”为三位一体。道和“万灵之父”均指三位一体的第二位,即基督。见《约翰福音》第1章。天人指亚当。
'32'原文为希腊语,即耶稣。基督。
'33'逻各斯是希腊哲学、神学用语。《约翰福音》第1章说,耶稣基督是道(逻各斯)成了肉身。指蕴藏在宇宙之中、支配宇宙并使宇宙具有形式和意义的绝对 的神圣之理。
'34'英国社会改革家贝赞特夫人(1847一1933),一度为费边社会主义者, 后改信海。佩。勃拉瓦茨基的学说,成为神智学者。她曾在印度居住多年,在《古代智慧》(伦敦,1897)一书中对祭燔的戒律也做了研究。斯蒂芬在这里套用了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第6篇《钵迦伏诛记》中的话。
'35'丹尼尔。尼科尔。邓洛普,爱尔兰通神论者。曾主编《爱尔兰通神论者》(约1896一1915),并用阿雷塔斯这一笔名发表文章。
'36'威廉。Q。贾奇(1851一1896),爱尔兰裔美国通神论者,曾协助海。佩。勃拉瓦茨基建立通神学会。
'37'见《尤利乌斯。恺撒》第5幕第5场。这原是安东尼对勃鲁托斯的评语。
'38'原指古罗马的祭司团阿尔瓦尔弟兄会。其职责是每年主持献祭以祈祷土地肥沃。成员共十二人,从最高阶层选出。从事通神论者运动的也有十二人, 并起名密教派或阿尔瓦尔。
'39'指西藏人库特。胡米大圣。他是海。佩。勃拉瓦茨基的两位大师之一。
'40'大白屋支部,参看第七章注'194',信奉神秘主义的拉塞尔等人均为其成员。
'41'按天主教的说法,修女在精神上已嫁给基督,故终生保持独身。
'42'原文作sophia。按照通神论的说法,系指人格化了的神之智慧。此外即指耶稣基督。
'43'库珀。奥克利夫人(1854一?)的教名是伊莎贝尔。不论在印度(1884年起)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