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宏观经济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46年6月接受波兰政府邀请担任中央计划处和财政部的经济顾问,同年底去纽约联合国秘书处工作,历时八年。   
    1955年初返回波兰,60年代主要从事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直到1970年逝世。   
    卡列茨基在30年代初期对现代资本主义的周期性经济循环问题进行研究时,独立地发现并建立起一个包含着凯恩斯“有效需求说”所有基本论点的动态的理论模型。和凯恩斯一样,他认为“萨伊法则”所谓储蓄必将全部转化成投资,因而资本主义有实现充分就业的必然趋势的论点是不正确的。在他看来,储蓄和投资是由不同的人进行的,并且是由不同因素决定的。经济循环之扩张阶段与萧条阶段交替更迭的决定因素,是投资量的变化,而投资量则取决于资本家的投资决策,后者又依存于已有的投资存量和资本家预期的投资利润率。至于储蓄,则依存于生产和参预生产的各生产要素取得的收入。因此不是储蓄决定投资,而是相反地投资决定社会总生产或国民收入,再通过国民收入的变化,使储蓄适应于既定的投资而使宏观经济趋向均衡。   
    卡列茨基认为,由于现代资本主义的投资,不可能足够地使生产和国民收入扩大到充分就业的水平,因而失业和经济波动是难于避免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西方国家经济学家普遍关注和耽心的一个问题,是战后和平时期怎样保持足够充分的有效需求,以防止30年代大萧条的重现。   
    1943年卡列茨基在《充分就业的政治方面》一文(载《政治季刊》1943年第4期)中,根据30年代美国罗斯福总统实行“新政”的情况和法国布卢            507   
    现代西方经济学。   
    194。   
    姆政府经济政策的经验,提出资本主义将难于避免“政治的经济周期”的理论。他指出,虽然“有效需求”的经济分析已经表明,借助财政赤字由政府投资来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或者减税以刺激私人消费,不仅能够消除长期萧条,实现充分就业,而且能够持续维持充分就业,消除繁荣与萧条交替更迭的经济循环。但是,卡列茨基指出,在资本主义,由于政治的原因,即由于大企业主总会反对通过政府干预经济以实现和保持充分就业,因此,政府反经济周期的政策将是这样:在失业较多的萧条阶段,当政府借助财政赤字来刺激经济,使经济转向复苏以后,如果政府企图把就业推向更高水平,企业主和食利阶层将以赤字财政违背“健全的财政”为借口,反对继续刺激生产和就业。这样,尽管经济扩张还未达到充分就业,政府会转而采取紧缩措施,这导致生产下降失业增多,因而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将由于政治的原因而表现为繁荣与萧条交替更迭的经济循环。卡列茨基还指出,尽管较多的工人就业和充分利用生产设备,利润也较多,大企业也会反对政府旨在实现并维持充分就业的政策措施,其主要原因是:(1)政府干预经济会使大企业感到他们丧失了一些控制社会经济的权力,他们害怕政府干预经济的扩展会逐渐蚕食自由私人企业制度。   
    (2)在大企业看来,“失业后备军”的存在,是经理们有效地管理工人所必需的,因此,“为了维持工厂的纪律”   
    ,他们甚至宁肯牺牲一点利润,在大企业看来,长期维持充分就业意味着收入重分配,这从长期来看,意味着现行制度的变            508   
    。   
    294。现代西方经济学   
    化。卡列茨基指出,战后,问题不在于大企业是否需要政府在萧条期间采取刺激经济的政策措施,而是这种措施仅以缓和萧条为限,还是维持充分就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跟大战后期西方经济学界普遍耽心的问题(长期萧条和失业)恰好相反,由于大力推行凯恩斯需求管理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经济周期发生了很大变化。危机频繁,周期很短(平均四年左右)   
    ,每一次经济扩张转向紧缩和衰退,都是政府有计划采取的政策措施制造出来的。例如日本从1950—1974年第一次“滞胀”以前,爆发过五次经济危机。每个周期的经济扩展持续时间从两年到接近五年,而衰退或紧缩的持续时间一年或不到一年。虽然每一次经济扩张到达顶峰时,并不表示需求过多的经济过热,因为GNP只是接近于或低于日本的潜在生产能力。政府之所以采取抑制性货币政策以制造出一次衰退,在60年代后期那次危机以前,完全是由于经济扩张阶段进口的增长超过出口的增长,为了保持国际收支平衡,需要抑制进口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因为日本战后对于利用外国的巨额或长期贷款和接受外国直接投资来为过多的进口筹措资金,都不被视为一种可取的办法。至于英国作为老牌帝国主义,在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以后,已经日落西山,老态龙钟了。所以,“走走停停”   
    (go   
    and   
    stop)的英国,成为英国战后经济增长的典型特征。从1951年到1971年的20年间英国经历了五个经济周期。英国是一个需要输入粮食和原料输出制成品以偿付进口的国家,所以,每当采用凯恩斯药方刺激起经济高涨以后,国            509   
    现代西方经济学。   
    394。   
    际收支和英镑危机迫使当局紧缩银根,提高税率以遏止过多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如上所述,卡列茨基是从资本主义国家的政策总是代表大企业的利益这一观点出发,预言战后的经济周期并不会因为有了凯恩斯药方而消除。在战后西方经济学文献中,对于卡列茨基这一政治的经济周期理论,不同经济学家从各自的立场观点出发,采取了不同的表达形式。例如,萨缪尔森认为,“总之,混合经济制度本身会产生出由于政府主动制止和推进经济而造成的新类型的周期——这并不是由于政府官员或他们的经济顾问的愚蠢,而是由于充分就业和价格稳定之间存在着基本矛盾。”(《经济学》中译本上册,第364页)   
    “甚至政治竞选也与经济周期有关,在不景气的时期,当权的人落选。   
    例如,艾森豪威尔1960年的衰退有助于肯尼迪当选,胡佛30年代的萧条有助于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   
    (同上书,第354页)。   
    又如英国《经济学家》周刊于1952年8月9日、16日、23日连续刊出一组文章,认为充分就业、稳定的价格水平和自由的集体谈判这三个目标是不可调和的。只能在丧失自由的代价下,才能实现充分就业和稳定的价格;稳定的价格和自由谈判,必然会带来失业;而自由谈判加上充分就业,带来的就是通货膨胀。对此,西方有些经济学者评论说,企业家反对充分就业,不论从经济上或政治上来看,都是完全有理由的。   
    “有些人之所以反对充分就业,或者是因为他们相信充分就业会降低工人的纪律;或者是因为他们害怕,一旦工会力量因充分就业而加强,利润的份额将降低;或者,即使           510   
    。   
    494。现代西方经济学   
    预计利润不会下落,企业家也恐怕自己的权力和社会地位将会降低“   
    (肯尼思。   
    K。栗原编《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Post-Keynesian   
    Economics},伦敦1955年版)   
    第358页,中译本第396页)。   
    第八节资本存量调整理论——乘数与加速数的相互作用资本存量调整理论,是以凯恩斯就业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在西方经济学界广泛传播的一种周期理论,其主要特点是:(1)认为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生产和就业决定于货币总支出,即决定于私人和政府的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而投资支出的波动又是影响经济周期各阶段的决定性因素,就是说,资本存量的多寡和投资量的大小标志着并决定着经济周期各阶段的循环变动,故名资本存量调整(Capital   
    stock   
    adBjustment)。   
    (2)这一理论的倡导者,无不明白地或实质上是用乘数原理(投资影响消费和收入的理论)和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