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股神沃伦·巴菲特全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9块钱。很漂亮。”

    “我已有蓝色和粉红的了。”少妇迟疑地说。

    “这块与什么颜色都相配。”

    B夫人开着小车去柜台,那儿的女售货员正在给一位买了地毯还没付帐的人打电话。

    “挂了,” B夫人说,“让他见鬼去,让他自个害臊去。”

    那个售货员还想试试。

    “挂了!跟他讲什么劲儿!”

    电话那边正在抱怨颜色不好,售货员不得不听。

    “我一生诚实。跟她说‘再见’,然后挂了。这小子这么滑头,会得癌症的。”

    要不是她脸上凸起的血管,她一点也不像90多岁的模样。她的菜谱是水果和蔬菜,每天5点钟起床,也不锻炼,双腿还能走路,她完全健康。也许这是巴菲特最羡慕的一点。

    他一想到生病 (或死亡)会迫使他放弃工作就受不了,他还经常开玩笑说将来要显灵来管理公司。 (他总是幽默地表达自己最担心的事。)人们知道他总有一天会死的,B夫人这种情况多少是个安慰。在给股东们写报告时,他把B夫人的年岁与自己的联系起来。

    我想,她的日子不多了,最多还有5至10年的时间。因此,我说服董事会制定了100岁强制退休的政策。(时间会证明:每过一年,我会觉得这个政策愚蠢。)

    B夫人的脾气越来越粗鲁,这是她的缺点。她与两个孙子们关系很糟,他们将来理所当然会是商场的经理。其中一个罗纳德。布朗金受够了祖母的责骂,他们都不说话了。布朗金家这些事对巴菲特来说无关紧要,因为家具

    世界还在赚大钱。

    巴菲特对布朗金一家如此满意,结果伯克希尔又买下一个家庭商店:奥马哈的波珊珠宝店。波珊的情况真是闪一次电打两声雷。48年前B夫人的姐姐和姐夫丽贝卡和路易。弗里蒂南买下了这家小店,他们是往西冒险逃出俄国到了拉脱维亚。现在波珊已成为全美销售量第二的珠宝店,紧随纽约的蒂法尼之后。与家具世界一样,它的宗旨也是薄利多销,当然珠宝的利润会比地毯高得多。

    巴菲特认为,这两家商店有着相似的活力,它们都有让竞争者走投无路的护城河。(巴菲特对竞争的厌恶可以从《布法罗新闻》报事件上看出,这是他的特点。)不论谁要同家具世界较劲都得有足够的投资并打一场持久战——这条齐脖深的护城河使别人想都不敢想与它竞争的事。

    巴菲特站在家具世界的柜台旁,看着他们打个电话生意就成交了,心里十分兴奋。他常带着外地的客人来参观B夫人的商场,甚至为伯克希尔的年度会议提供客车,好让股东们来看看这家商场。一定程度上,家具世界已代替红砖建造的新贝德福德纺织厂,成了伯克希尔公司的象征。实际情况也是如此,玛特15个月内为巴菲特赚的钱就相当于纺织厂19年赚的钱。

    这种比较很能说明问题,因为哈撒韦是个集团而家具世界是个实体。人们分不清集团与集团的区别,最终消费者甚至都不知道它的存在。巴菲特苦笑地开玩笑说,从未有人去服装店买一套“哈撒韦”生产的条纹西服。

    B夫人巨大的营业额使她很少把钱投在存货上,而纺织厂要花钱。每当有工厂提高规格时,伯克希尔和其他什么集团也都得跟着提高。因此,没有人能得益,没有护城河,各个企业都得花同样多的钱。

    尽管巴菲特很清楚这一点,有时他还忍不住想,再投入点资金,情况可能就改观了。70年代中期,他又买下一家纺织厂,在汉普郡的曼彻斯特。账面上看,这次收购便宜到掠夺的地步,而事实证明这是个灾难。回首往事,巴菲特认识到纺织业其实是个陷阱。

    单个看,每个公司的资本投资决策都是有成本效益的、明智的;可总的来看,这些效益相互抵消掉了,是不明智的 (就像观看游行时,人人都踮起脚尖以为能多看到点什么一样。)

    越来越多的股东问他为什么还办纺织厂。巴菲特解释说,本集团是当地的一个大雇主,工会也很合作,至少他还能得到点利润。他认为肯。察思也很忠实,一开始就是他在经营。他提醒股东说,是察思努力经营纺织厂,为伯克希尔的发展提供了燃料。可私下里他警告察思说:“看起来工厂开始要赔钱了,我可不想这样子。”

    察思继续辛勤工作——几乎像B夫人一样。他换了生产线和纺织纤维,提高了机器的规格,与工会领导的关系也改善了。 (他们知道奥马哈的老板是个吝啬鬼。)可他不能在竞争中跑得更远,竞争所需的投入好像是无止境的。巴菲特从中得出了真理:好经理在坏行业中也无能为力。关于困境中的行业也有个老生常谈,叫“变化的情况很少再变回来……”

    1980年巴菲特暂停了曼彻斯特的生产并把织机数量减少了1/3。可1981年纺织厂还是损失了270万美元,成了西伯格。斯坦顿的最坏时期。巴菲特对察思说:“如果你不减少开支,我就让你停工。”可是察思竟在困境中成

    功了。真让巴菲特又吃惊又后悔。

    1983年买了家具市场后,巴菲特的集团松了一口气。他最后拐弯抹角地公开承认由于他崇拜本。格雷厄姆,使他长期依赖于有厂房的行业,如纺织;而忽视了像B夫人从事的这种事业。

    我退出太迟了,部分原因是我受老师的影响太深,他的理论一直显得很有价值。

    现在他的观点有了巨大转变。第二年,察思退休了,接替他的是莫里森一个有纺织学文凭的M。B。A球员。他申请新的资金,巴菲特拒绝了。没有钱工厂肯定要受损失。到1985年,巴菲特就把它关了。

    400名员工,多数是技术熟练的葡萄牙人,获得了几个月的预先通知和新技能培训,有许多人去干工资少点的工作。他们要求比合同规定更高的解雇费并给一个月左右的期限,“对于将失业的人来说,这些东西其实没什么用。”大卫。利马,新贝德福德美国纺织工人工会的财务秘书,回忆说:

    工会还要求与巴菲特单独会面。他冷冷地回答说,他想会面毫无意义。加利。莫里森认为:“沃伦要公平。”他的确公平,可是不慷慨。

    巴菲特对这些议论很敏感。在后来对这事件的记录中他写道,在过去的5年里,已有250家纺织厂关门了,伯克希尔的纺织厂也损失了500多万美元。他想,在工厂经营这么久以来他已找到一个“中间地带”,不像亚当。斯密那样不顾工人的利益也不像卡尔。马克斯那样什么都包下来。那就是,他愿意承受“一时不正常的赢利状态”,但不是“永无休止的损失”。

    当然,巴菲特也有他的“马克思主义”般的心肠,不过隐藏得很深,别人看不出罢了。他想缓和一下亚当。斯密的经济原理,牺牲自己赢利率的“一小部分”——但不是完全放弃亚当。斯密。文章的论点还是抛弃斯密——抛弃资本——是毁灭性的。文章的反面人物是他自己,因为他按斯密的原理把钱投到纺织厂以外的行业中去了。文章还提到另一个纺织厂——伯灵顿工业。伯灵顿没有把钱分投到别处,只是盯在纺织厂上。当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大赚其钱的一年里,伯灵顿又在纺织业中投入了30亿美元的资金。它现在是全美最大的纺织公司,可这只是个令人怀疑的空名。在过去的25年里,它的股票只从60可怜兮兮地升到68。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后,它的投资人损失了2/3的购买力。马克思可能同意它的做法,可斯密和巴菲特是不同意的。

    股东们的巨大损失是把大量智力和精力花在错误行业上的必然后果。这种情况可以用塞缪尔。约翰逊的马来作比喻,一匹能数到 10的马是头了不起的马——而不是了不起的数学家。

    同样,经营得再好的纺织厂也不是很好的行业。

    本。察思退休后住到了缅因海岸,他说巴菲特经营此厂已达10年之久,时间是太长了。他强调说,他珍惜与巴菲特在一起的经历——“都说不出为他工作是多么让人高兴”——但他希望巴菲特有所表示。“有件事我总是不明白,”他承认,“我不明白他为什么选择了我。我辞职时,他说:”我记得自我走过工厂的第一天起,你对我一直完全信任。‘这就是他的唯一评论。“

    工厂以后的命运证明察思关于巴菲特关闭工厂太迟的评价是正确的。设备以总数 163122美元的价格拍卖给了一帮吃人死尸的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