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容宅随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者,蔡京所居处也。注云:“靖康元年作。时京滴湖湘,子孙分窜外郡,所


居第摧毁,索寞殆无人迹,故为古调以伤之。”凡三十余韵,今但记其未联
云:“君不见乔木参天独乐园,至今仍是温公宅。”其意甚与前相类。绍兴
二十五年冬,秦桧死,空其赐宅,明年,开河,役夫辇泥土堆于墙下。天台
士人左君作诗曰:“格天阁在人何在?偃月堂深恨亦深。不见洛阳图白发,
但知郿坞积黄金。直言动便遭罗织,举目宁知有照临。炙手附炎俱不见,可
怜泥滓满墙阴。”语虽纪实,然太露筋骨,不若前两章浑成也。左颇有才,
最善谑,二十八年,杨和王之子楔,除权工部侍郎,时张循王之子子颜、子
正,皆带集英修撰,且进待制矣。会叶审言自侍御史、杨元老自给事中,徙
为吏、兵侍郎,盖以缴论之故。左用歇后语作绝句曰:”木易已为工部侍,
弓长肯作集英修。如今台省无杨叶,豚犬超升卒未休。”左居西湖上,好事
请谒,人或畏其口,后竟终于布衣。

季文子魏献子

儗人必于其伦,后世之说也,古人则不然。鲁季文子出一莒仆,而历引
舜举十六相去四凶,曰:“舜有大功二十而为天子,今行父虽未获一吉人,
去一凶矣,于舜之功二十之一也。”晋魏献子为政,以其子戊为梗阳大夫,
谓成鱄曰:“吾与戊也,县人其以我为党乎?”鱄诵《大雅·文王》克明克
类、克长克君、克顺克比、比于文王之句,而以为九德不愆。勤施无私曰类,
择善而从之曰比。言:“主之举也,近文德矣。”且季孙行父之视舜,魏舒
之视文王,何啻天壤之不侔!而行父以自比,舒受人之谀不以为嫌,乃知孟
子所谓:“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非过论也。

尊崇圣字

自孔子赞《易》、孟子论善信之前,未甚以圣为尊崇,虽《诗》、《书》、
《礼》经所载亦然也。《书》称尧、舜之德,但曰“聪明文思”,“钦明文
思”,“濬哲文明”,“温恭允塞”。至益之对舜,始有“乃圣乃神”之语。
《洪范》“睿作圣”与“恭作肃,从作义,明作哲,聪作谋”,同列于五事,
其究但曰“圣时风若”,咎征至以蒙为对。“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
则以狂与圣为善恶之对也。《诗》曰:“国虽靡止,或圣或否。”则以圣与
否为对也。下文“或哲或谋,或肃或义”,盖与五事略同。人之齐圣,不过
“饮酒温克”而已。《左传》八恺,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周官》六德,
知、仁、圣、义、忠、和,皆混于诸字中,了无所异。以故鲁以臧武仲为圣
人,伯夷、伊尹、柳下惠皆曰圣,而孟子以为否。

媵字训

媵之义为送,《春秋》所书,晋人卫人来媵,皆送女也。《楚辞·九章》
云:“波滔滔兮来迎,鱼鳞鳞兮媵予。”其义亦同。《周易·咸》卦象曰:
“咸其辅颊舌,媵口说也。”《释文》云:滕,达也。九家皆作乘,而郑康
成、虞翻作媵,而亦训为送云。

周礼奇字


《六经》用字,固亦间有奇古者,然惟《周礼》一书独多。予谓前贤以
为此书出于刘歆,歆常从扬子云学作奇字,故用以入经。如法为灋、柄为枋、
邪为袤、美为媺、呼为噱、拜为■、韶为毊、怪为傀、暴为虣、擉为簎、风
为貍、鲜为鱻、槁为薧、螺为蠃、脾为蠯、鱼为䲣、埋为貍、吹为龡、陔为
选滴彙㈣匚!!⑻轿獡凇②p为翨、摘为硩、骇为駴、击为轚、辜为橭、
掬为荩А⒘'为榠、藻为薻、吴为■、叩为敂、艰为囏、魅为鬽,与夫庮、皫、
胖、鱐、齍、眡、劀、酏、■、■、箈、鬻、柶、絼(zh@)、■、爂、■、
朄之类,皆他经鲜用,予前已书之而不详悉。若《考工记》之字,又不可胜
载也。

大禹之书

《夏书·五子之歌》,述大禹之戒,其前三章是也。禹之漠训,舍《虞》、
《夏》二书外,他无所载。《汉·艺文志》杂家者流,有《大■》三十六篇,
云:“传言禹所作,其文似后世语。”■,古禹字也,意必依仿而作之者,
然亦周、汉间人所为,今寂而无传,亦可惜也。

随巢胡非子

《汉书·艺文志》,墨家者流,有《随巢子》六篇,《胡非子》三篇,
皆云墨翟弟子也。二书今不复存,马总《意林》所述,各有一卷,随巢之言
曰:“大圣之行,兼爱万民,疏而不绝,贤者欣之,不肖者怜之。贤而不欣,
是贱德也,不肖不怜,是忍人也。”又有“鬼神贤于圣人”之论,其于兼爱、
明鬼,为墨之徒可知。胡非之言曰:“勇者五等:负长剑,赴榛薄,折兕豹,
搏熊罴,此猎徒之勇也;负长剑,赴深渊,折蛟龙,搏鼋鼍,此渔人之勇也;
登高危之上,鹄立四望,颜色不变,此陶岳之勇也;剽必刺,视必杀,此五
刑之勇也;齐威公以鲁为南境,鲁忧之。曹剑匹夫之士,一怒而劫万乘之师,
存千乘之国,此君子之勇也。”其说亦卑陬无过人处。

别国方言

今世所传扬子云《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凡十三卷,郭璞序而
解之。其未又有汉成帝时刘子骏与雄书,从取《方言》,及雄答书。以予考
之,殆非也。雄自序所为文,《汉史》本传但云:“经莫大于《易》,故作
《太玄》;传莫大于《论语》,作《法言》;史篇莫善于《仓颉》,作《训
纂》;箴莫善于《虞箴》,作《州箴》;赋莫深于《离骚》,反而广之;辞
莫丽于相如,作四赋。”雄平生所为文尽于是矣,初无所谓《方言》。《汉·艺
文志》小学有《训纂》一篇。儒家有雄所序三十八篇,注云:“太玄》十九,
《法言》十三,乐四,箴二。”杂赋有雄赋十二篇,亦不载《方言》。观其
答刘子骏书,称“蜀人严君平”,按君平本姓庄,汉显帝讳庄,始改曰“严”。
《法言》所称“蜀庄沈冥,蜀庄之才之珍,吾珍庄也”,皆是本字,何独至
此书而曰“严”。又子骏只从之求书,而答云:“必欲胁之以威,陵之以武,
则缢死以从命也!”何至是哉?既云成帝时子骏与雄书,而其中乃云孝成皇


帝,反覆抵牾。又书称“汝、颍之间”,先汉人无此语也,必汉、魏之际,
好事者为之云。

纵臾

《史记·衡山王传》:“日夜从容王密谋反事。”《汉书》传云:“日
夜纵臾王谋反事。”如淳曰:“臾读曰勇,纵臾,犹言勉强也。”颜师古曰:
“纵,音子勇反。纵臾,谓奖劝也。”扬雄《方言》云:“食阎、怂恿,音
与上同。劝也。南楚凡己不欲喜,而旁人说之,不欲怒,而旁人怒之,谓之
食阎,亦谓之怂恿。”今《礼部韵略》收入,《汉》注皆不引用。

总持寺唐敕牒

唐世符帖文书,今存者亦少,隆兴府城内总持寺有一碑,其前一纸,乾
符三年,洪州都督府碟僧仲暹;次一纸,中和五年,监军使帖僧神遇;第三
纸,光启三年十一月,中书门下牒江西观察使。其后列衔者二十四人,曰:
中书侍郎兼兵部尚书平章事杜逊能,门下侍郎兼吏部尚书平章事孔纬,此后
检校左仆射一人,检校司空二人,检校司徒八人,检校太保三人、检校太傅
一人,检校太尉三人,检校太师一人,皆带平章事著姓,太保兼侍中昭度不
书韦字,检校太师兼侍中一人,太师兼中书令一人,皆不著姓,舍杜、孔、
韦三正相之外,余皆小书使字,盖使相也。后又有节度使钟傅两牒,字画端
劲有法,如士人札翰,今时台省吏文不能及也。嘉祐二年,雒阳人职方员外
郎李上交来豫章东湖,见所藏真迹,为辨之云:二十一人者,乃张濬、朱玫、
李福、李可举、李罕之、陈敬瑄、王处存、王徽、曹诚、李匡威、李茂贞、
王重荣、杨守亮、王镕、乐彦祯、朱全忠、张全义、拓跋思恭、时溥、王铎、
高骄也。而注云:“见《僖宗纪》及《实录》。”以予考之,自三相及拓跋、
乐彦祯、时溥、张濬、朱全忠、李茂贞诸人外,如李克用、朱瑄、王行瑜皆
是时使相,不应缺,而朱玫、王铎、王重荣、李福皆已死,所谓太师中书令
者,史策不载,唯陈敬瑄检校此官而兼中令,最后者其是欤?他皆不复可究
质矣。

禁旅迁补

国朝宿卫禁旅迁补之制,以岁月功次而递进者,谓之排连。大礼后,次
年殿庭较艺,乘舆临轩,曰“推垛子”。其岁满当去者,随其本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