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台,自称是春秋时期兵法家孙武的后代。孙坚起身县吏,曾经历事张温、袁术,因讨伐黄巾军有功,受封侯爵,曾任破虏将军、长沙太守,后封乌程(今浙江湖州市)侯。191年孙权10岁时,孙坚在为袁术攻打荆州时,中剑身亡。其长子16岁的孙策以帮助袁术平定江东为由,带领父亲的部众脱离袁术。孙策在江东得到土著豪门顾、陆、宋、张及江北土族周瑜、张昭的支持,很快就占领了会嵇(今浙江绍兴市,东汉时辖14县)郡、吴(今江苏吴县市,东汉时辖13县)郡、丹阳(今湖北宜昌市,东汉时辖17县)郡、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东汉时辖17县)郡、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东汉时辖8县)郡、庐江(今安徽庐江县,东汉时辖8县)郡六郡八十一县,在江东占稳了脚跟,奠定了东吴政权的基础。后曹操为了笼络孙策,以魏元帝的名义封孙策为讨逆将军,会嵇太守、吴侯。
孙权在少年时代就随父兄南征北战,见多识广,并十分喜欢读书,他不仅熟读了《诗经》、《尚书》、《礼记》、《左传》等儒家经典,还浏览了许多关于历史和国家方面的书籍。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系统的文化修养,使孙权很快的成长起来。孙策征战江东时,孙权常随其左右,并参与计谋,其谋略之高明常令孙策为之赞叹,15岁时,孙策就任命他为阳羡(今江苏宜兴市)县长,不久,又担任了仅次于将军的军职。200年,孙策在游猎时被原吴郡太守许贡的门客刺杀,临终之时,将官印授予孙权,并对他说:“若论率江东之众,冲锋陷阵,与天下英雄争高下,你不如我;若论举贤任能,使众人齐心协力保有江东,我不如你。你要好自为之”。当夜,孙策身亡,19岁的孙权接替了父兄的基业。这时,孙权虽已拥有了江东六郡,但这些地方新占不久,人心并未归服,统治还不稳固。而孙策的一些部下,见孙权这样年轻,能否成就大业,也很怀疑,许多江东英豪和北方侨寓之士,也多徘徊观望,有的人甚至想改换门庭,另投新主。在这关键时刻,江东名士、孙权父兄时的老臣周瑜从驻地巴丘(今江西峡江县)率军前来,在与大臣张昭和孙权的母亲吴氏的齐心辅佐下,江东的人心逐渐安定下来。孙权统治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秦汉时期社会经济十分落后。东汉以来,长江下游三角洲一带有所发展,但部分地区仍是虎狼出没,野草丛生之地。东汉末年,北方战乱,大量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及先进的生产技术。孙权执政后,积极招揽流民,使他们从事农业生产。孙权在毗陵(今江苏武进市)等地组织大规模的民屯,政府免除屯田百姓的兵役、徭役,使他们专门从事农业生产。此外,他还组织士兵屯田,称“军屯”。为了鼓励将士积极屯垦,孙权以身作则,把自己驾车的八头牛改作耕牛。屯田制度的实行,不但保证了东吴军队的粮食供应,增加了财政收入,而且还使大批北方流民与土地重新结合,促进了江南的农业发展。故东吴一度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此外,孙权还多次派兵驱迫山越人出山。当时在今天的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等省山区居住着秦汉时期百越人的后代——山越。为了逃避汉族官府的统治和剥削,他们隐遁山林,以血缘关系群居。汉末群雄割据,他们“宗帅”自立,组成“宗部”、“宗伍”,大者数万家,小者八千户,拒绝向官府纳税服役。山越人强悍好武,勇于阵战,他们依阻山险,极难战胜。孙权即位后,不断出兵征讨山越,将各地山越的宗帅擒拿斩首,强迫山越人出山定居,其中强壮青年编入军队当兵,其余的人列为编户农民,成为向东吴纳税、服役的百姓。当时,东吴军队里来自山越的士兵多达十余万人。山越人的出山,不但扩充了兵源、税源,而且由于与汉族的融洽,也使他们自身的经济文化水平迅速提高,对江南农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为保证农业的发展,孙权还注重兴修水利。江东地区河湖密布,为了防止水旱灾季,保证农业灌溉及交通运输的发展,230年,他修筑了东兴堤以阻遏巢湖水外泄。240年,孙权派左台御史郗俭指挥开凿京城建业西南、自秦淮抵宫苑之内的仓城。第二年,又凿东渠通北堑,以泄玄武湖水,南接秦淮河,称青溪。245年孙权开凿自句容小其(今江苏句容市)至云阳(今江苏丹阳市)的运河,称破岗浚。破岗浚成为都城建业连接三吴的水道,他的开凿,不仅有利于军事运输,而且对江东商品流通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孙权统治时期,江南的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也为孙权扩展疆域,巩固统治提供了物质基础。242年,孙权派将军聂友率兵三万出讨珠崖(今雷州半岛)、儋耳(今海南岛),在那里恢复设立了郡县制度。此外,孙权还恢复了西汉旧制,在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设置了交州,治所在龙编(今越南河内市),后随着广州经济的发展,交州治所移至番禺(今广州市)。进一步加强了东吴政权对南方沿海的管理与开发。这时的东吴政权已经拥有今长江中下游,南到福建、两广以及越南北部和中部广大地区。229年4月,孙权在曹丕、刘备先后称帝,而且曹魏幼主临国,不可能有大的作为;吴蜀关系较为融洽;国内统治又十分稳定的情况下,正式建立了吴国,定都建业(今南京),改元黄武。
东吴王朝之所以能由弱到强,国祚相对较长,除他本人有精锐的政治素质、能灵活的处理魏、蜀两国的关系外,其中最重要的还在于他坚持了一条“举贤任能”的用人路线,君臣相得,各尽其心。如皖北人鲁肃,渡江到达江东,周瑜把他推荐给孙权。张昭等人认为鲁肃出身“平凡”,年少粗疏,不可用。而孙权经过考察,认为鲁肃有一短二长,而“其一短,不足以损其二长”、“孤忘其短而取其长”。对鲁肃重用不疑。周瑜死后,鲁肃接其任,为江东政权的创建和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大将吕蒙,出身低贱,但有勇有谋,孙权对他颇为器重,鲁肃死,孙权破格用他代肃领兵,以后在夺取荆州、袭杀关羽时,吕蒙立下卓著战功。故他死后,孙权哀痛不已,竟至“为之消瘦”。还有周泰、凌统、董袭、陈武等人都是孙权不顾门第、资历等陋习陈规、提拔重用的名将。孙权不但慧眼识人,量能受器,而且还能作到“用而不疑”,使君臣间非常信任。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汉末移居江东,受到孙权重用,官至南郡太守,大将军。吴蜀夷陵之战前夕,诸葛瑾为了阻止吴蜀联盟的破裂,维护吴国的利益,曾写信给刘备,劝其收兵议和。有人就此事密告孙权说诸葛瑾通敌,孙权不信并说:“我与子瑜(诸葛瑾字)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不负我,就像我不负子瑜一样”。陆逊本是一介儒士,但颇具将才。经吕蒙推荐,受到孙权重用。夷陵之战,陆逊任大都督,以“后发制人‘之术指挥吴军大败刘备,从而倍受孙权信任。夷陵之战后,吴蜀重新修好,孙权任命陆逊为荆州牧,坐镇武昌并制孙权之印给陆逊,让他负责全权处理对蜀外交。孙权每次给刘禅、诸葛亮的信函,都请陆逊过目之后才盖章认可。孙权为了让各位臣僚对吴国忠心耿耿,除了对他们用而不疑,十分信任外,还积极与他们建立一种“同荣辱,等休戚”骨肉之情般的关系。如对周瑜,孙权不但推诚信之,而且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周瑜之子周循为妻,又为太子孙登娶周瑜的女儿为妃,以这种姻亲关系进一步密切君臣感情。因而周瑜也极其感念孙权的知遇之恩。208年赤壁之战前,曹操派蒋干过江游说周瑜投降,遭到周瑜的言辞拒绝。222年,陆逊击败蜀军凯旋回朝,贵为人主的孙权亲自为他执鞭。孙权为表明他与臣僚的这种“骨肉之情”,曾“泣周泰之夷;殉陈武之妾;请吕蒙之命;育凌统之孤”。因此,东吴王朝内部团结一致,各个尽心竭力,吴国才得以兴旺、巩固。孙权在创建东吴王朝时期,与臣僚间“幸福喜戚,相与共之”的君臣关系,是历史上罕见的。但到了孙权晚年,随着政权的巩固,他刚腹自用,猜忌群臣,信用奸佞,排斥忠良,和前期的孙权相比判若两人。当初,孙权为了笼络世族大家,取得他们的支持,曾给了他们世袭领兵权,即父死子继,世代相袭,结果造成了私人武装的过分强大。此外,他还实行了复客赐客制,即免除世家大族佃客的税役,还不时的赐复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