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马懿更加勤奋忠诚,加上他的才智过人,确实为魏王朝办了不少漂亮事,在三国征战的多事之秋,司马懿的确是个难得的人才,恐怕曹丕正是看到了这些才做了这个选择的。曹丕并没有错,司马懿毕竟是曹丕死后为魏王朝挡住诸葛亮多次攻伐和平定各方叛乱的不二功臣,如果没有司马懿,魏明帝的日子怕更不好过。问题在于,明帝临终前竟又一次象他父亲那样托孤于司马懿,他没有看到司马懿此时已权重翼丰,从而为曹氏子孙留下后来的祸根。黄初七年(226年)五月,曹魏王朝开国皇帝兼一代文豪魏文帝曹丕,在洛阳嘉福殿病逝,终年40岁,在位7年。曹魏王朝的统治地区有今淮河两岸以上的中原地区;秦岭以北的关中、陇右、河西地区;向西包括新疆;东至朝鲜半岛西北部。
【曹魏王朝的傀儡皇帝】魏文帝曹丕死后,他的儿子曹睿继位,是为明帝。明帝即位以后,政治上任用贤能,刷新政治。军事上南防蜀吴,北伐辽东,确实做出了一些政绩。但是明帝在生活上却奢侈无度。他喜欢大兴土木,纵情淫乐。由于肆淫不已,已到壮年,仍没有子嗣。为了有人接替皇位,青龙三年他在宗室中领养了二个儿子,一个叫曹芳,封为齐王;一个叫曹询,封为秦王。238年,明帝病重弥留之际,决定让齐王曹芳继承皇位,由宗室大臣曹爽和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共同辅佐幼主。这时的司马懿正在平定辽东公孙渊后的返朝途中,接到明帝的诏书,他星夜兼程赶回洛阳,当他入宫晋见时,明帝已经生命垂危了,他握住司马懿的手说:“我强忍不死,就是等你。我把后事托付给你,由你和曹爽辅佐幼儿,能同你想见我虽死无恨”。接着,把曹芳、曹询叫到床前,拽着曹芳对司马懿说:“就是他了,不要弄错”。司马懿上前说:“请陛下放心,先帝不是也将陛下托付给我了吗”。明帝听后放心的说:“你愿意辅佐他就好了”。于是,让曹芳上前紧紧抱住司马懿的脖子。这一动人的托孤场面,让在场的都落下了眼泪。明帝当天死去,曹芳即位,是为少帝。曹爽任大将军,司马懿任太尉。当时曹芳才8岁,还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一切政务均由曹爽和司马懿处理,两人各领兵3千,轮流在皇宫值班。司马懿是今河南温县人,出身于世代官僚地主家庭,曹操任丞相时,听说司马懿很有才能,曾召他出来做官,但司马懿嫌曹操出身低微,不愿应召,但又不敢得罪曹操,于是就假装得了风瘫病,卧床不起。曹操怀疑司马懿有意推托,就派了一个刺客深夜闯进司马懿的卧室去查看,果然看见司马懿直挺挺的躺在床上,刺客还不相信,就把刀架在司马懿的身上装出要劈下去得样子,但司马懿的身体纹丝不动,眼睛直望着刺客,刺客这才相信,收起刀向曹操汇报去了。司马懿知道曹操不会放过他,过了一段时间,让人传出消息,说他风瘫病好了。等曹操再一次召他的时候,也就不再拒绝了。司马懿聪毅果断,用兵如神,先后在曹操和魏文帝曹丕手下担任重要职务,到了魏明帝的时候,已经是魏国的元老了。由于司马懿长期带兵驻守关中,阻止蜀国诸葛亮的入侵,所以,魏国的大部分兵权落到他的手中。238年,辽东太守公孙渊叛乱,司马懿奉命从关中奔赴辽东平息了叛乱。在带兵返回长安的途中,受到明帝的委托。
曹爽是一个宗室大臣,论资格、能力都比司马懿差的远,开始的时候,他不得不尊重司马懿,有事总听听司马懿的意见。后来,曹爽手下的一批人提醒曹爽说:“大权不能分给别人”。又给曹爽出了一个主意,让他用少帝的名义提升司马懿为太傅。太傅是皇帝的老师,地位尊贵,名声吓人,却是一个闲职,实际上是夺去了司马懿的兵权。接着,曹爽又把自己的心腹、兄弟都安排了重要职位,从此大权独揽。对曹爽的结党专权,司马懿看在眼里,并没有干涉,因为他觉得,要清除曹爽一党,力量还不够。所以,只好暂时忍让,他上书给曹芳说自己年老有病,要求退职闲居。随后便推并不出。司马懿告病还乡,正合曹霜之意,但他竟毕还是不放心,想探听太傅得病是真是假。正好曹爽的一个亲信官员李胜要调任荆州刺史,曹爽就让他以告别为名探听虚实。对于李胜的来意,司马懿非常清楚,他装出重病在身得样子,叫两个婢女扶着来见客人。在和李胜说话时,司马懿装做神志不清,说话颠三倒四。婢女让他吃粥,他不用手接碗,只把嘴凑到碗边喝,没喝上几口,粥就沿着嘴角流了出来,弄了满身粥浆。这一切,李胜都信以为真,回去向曹爽报告说:“司马懿已经形神离散,只剩下一口气了,你就不用担心了”。曹爽听后十分高兴,认为天下从此无忧,便开始纵情享受,他平时饮食衣服,跟皇帝一样,并经常把少帝的歌女、舞女带回家作乐。他的弟弟曹羲深感忧虑,劝他说:“你每天这样饮酒作乐,不是长久之计啊”。曹爽呵斥他道:“兵权在我手中,谁敢造反”!他那里知道,司马懿已经利用其子司马师担任中护军之便,掌握了一部分军队,又暗中蓄养了三千敢死之士,同时得到元老重臣、太尉蒋济的暗中支持,一切准备就绪,正在等待时机了。嘉平元年(249年),少帝曹芳到洛阳城外去祭扫父亲的陵墓,草爽和他的弟弟、亲信大臣也一同前往,洛阳城内空虚。这时的司马懿病全好了,他披戴盔甲,精神抖擞,带着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发动了政变,很快就控制了洛阳城,并假传皇太后的诏书,把曹爽大将军的职务撤了。曹爽和他的兄弟、心腹们在城外听道消息,急得乱成一团。有人给他献计,要他挟持少帝退到许昌,收集人马,对抗司马懿。但曹爽一党都是只知道吃喝玩乐的人,没有这个胆量。司马懿派人劝他们投降,说是只要交出兵权,决不为难他们。曹爽等人就乖乖投降了。过了几天,有人告发曹爽一伙谋反,司马懿将他们全部抓起来处死并诛灭三族。从此,魏王朝名义上是曹氏的,实际上已转到司马氏手中去了。虽然有一部分有实力的亲曹势力先后起兵反对,但不久就被司马懿镇压下去。公元251年,司马懿年老病逝,他的长子司马师接任抚军大将军之职,继续辅政。这时的少帝曹芳已经20岁,每次上朝,大臣有事上,都是曹芳还没说话,司马师已作出了处理,曹芳对司马师的专权非常不满,但又无可奈何,为此便经常向中书令李丰(明帝的女婿)、太常夏侯玄(曹爽的姑表兄弟)、张缉(曹芳的岳父)诉说苦衷,说到司马师的专横之处,往往泪流满面。这几个人为了共同的利益,决定利用曹芳册封后宫贵人的机会诛杀司马师。谁知事情泄露,司马师先下手为强,下令处死了李丰、夏侯玄和张缉,并诛夷了他们的三族。做了这一切,司马师还不解气,他带剑入宫,向曹芳索要张皇后。曹芳无奈,只得让张皇后出宫,很快就被司马师害死。经过陆续几个回合的较量,司马师决定废黜不听摆布的曹芳。254年9月19日,司马师假托皇太后之命,召集群臣,胁迫他们同意废掉曹芳并将早已准备好的奏章拿出来让大家签名,然后,率兵去永宁宫见郭太后,郭太后知道事情已无法挽回,只得同意。于是,司马师以郭太后的名义宣布:曹芳荒淫无道,没有资格再当皇帝,应打发他回到原来的封国。曹芳于当天被迫离开皇宫,返回齐国。曹芳从8岁即位到23岁被废,在位14年。
废掉曹芳后,司马师想立彭城王曹据为帝。郭太后听后不满意,他说:“彭城王是我叔叔,如果立他为帝,我怎么办?我看文帝的孙子高贵乡公曹髦,温文俭让,可以立他为君”。司马师觉得也有道理,于是就改立了曹髦。曹髦,字彦士,东海定王之子。当年14岁,虽然年纪不大,但他是曹魏的宗室,耳闻目睹了司马师的专横,他不愿意做徒有虚名的皇帝,便向郭太后极力推辞,但没被允许,只得即位登基。改嘉平六年(254年)为正元元年。司马师随心所欲的废立皇帝,使地方上的亲曹势力大为不满。正元二年正月,扬州都督、征东大将军毋丘俭,扬州刺史文钦等人假托郭太后密诏,散发檄文于各州郡,起兵讨伐司马师。司马师带病出征,很快将毋丘俭、文钦镇压下去。司马师得胜回师后,因眼疾发作病逝,临终前,他把政事交给了弟弟司马昭,并嘱咐他说:“要谨慎从事,凡是大事,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