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在建国的836年间,都朝歌400年,都漕2年,都楚丘29年,都帝丘388年,都野王33年。以上六座都城,最重要的是朝歌和帝丘,这里建都时间最长,遗迹也最多。
起2T点2T中2T文2T网2T授权发布好书尽在cmfu
正文 卫国世系表 《西周》 (公元前)
(起3H点3H中3H文3H网更新时间:2007…4…12 20:08:00 本章字数:178)
帝王姓名世 系生卒年代在位年代庙号谥号陵址
姬封武王之弟1045—康叔待考
姬封之子康伯待考
康伯之子考伯待考
考伯之子嗣伯待考
嗣伯之子庚伯待考
庚伯之子靖伯待考
靖伯之子—867贞伯待考
贞伯之子866—855顷伯待考
顷伯之子854—813厘伯待考
好书尽在cmfu
正文 卫国世系表 《春秋》 (公元前)
(起2U点2U中2U文2U网更新时间:2007…4…12 20:09:00 本章字数:572)
帝王姓名世 系生卒年代在位年代庙号谥号死因及陵址
姬余厘伯之子813共伯被姬和所杀
姬和厘伯之子812—758武伯待考
姬扬姬和之子757—735庄伯待考
姬完姬扬之子734—719桓公被姬卅吁所杀
姬卅吁姬完之弟719卫君被国人所杀
姬晋姬完之弟718—700宣公待考
姬朔姬晋之子699—696惠公出奔齐
姬黔牟姬晋之子695—688卫君出奔周
姬朔(复位)687—669惠公待考
姬赤姬朔之子668—660懿公被狄人所杀
姬申黔牟之弟660戴公待考
姬辟疆姬申之弟659—635文公待考
姬郑辟疆之子634—600成公待考
姬速姬郑之子599—589穆公待考
姬藏姬速之子588—577定公待考
姬衍姬藏之子576—559献公出奔齐
姬焱姬藏之弟558—547殇公被杀
姬衍(复位)546—544献公待考
姬恶姬衍之子543—535襄公待考
姬元姬恶之子534—493灵公待考
姬辄姬元之孙492—481出公被其父所逐
姬蒯聩姬辄之父480—478庄公被其弟所杀
姬起姬元之子477卫君被姬辄所杀
好书尽在cmfu
正文 卫国世系表 《战国》 (公元前)
(起0W点0W中0W文0W网更新时间:2007…4…12 20:10:00 本章字数:332)
帝王姓名世 系生卒年代在位年代庙号谥号死因及陵址
姬辄(复位)476—456出公待考
姬黔姬辄季父455—451悼公待考
姬弗姬黔之子450—432敬公待考
姬纤姬弗之子431—426昭公被姬但所杀
姬但姬纤之子425—415怀公被姬颓所杀
姬颓姬弗之孙414—373慎公待考
姬训姬颓之子372—362声公待考
姬速姬训之子361—333成侯待考
姬速之子332—325平侯待考
平侯之子324—283嗣君待考
嗣君之子282—252怀君被魏安厘王所杀
嗣君之弟251—230元君待考
元君之子229—209角君待考
好书尽在cmfu
正文 第三章 西周十二诸侯 (七)齐国
(起1B点1B中1B文1B网更新时间:2007…4…13 20:33:00 本章字数:3588)
【姜氏齐国】在今山东省东北部,面临大海,是周王朝开国功臣姜尚(姜太公)的封国。都城设在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疆域最初只在今山东北部,东与纪、莱,西南与鲁,北与燕、卫为临。周公旦摄政时,三监作乱,淮夷叛周,周公命令姜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由此有了征伐权,成为周王朝东方大国。西周夷王时(公元前885—878年)曾一度迁都薄姑(今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齐献公时(公元前859—851年)又迁回临淄,自献公迁回临淄到公元前221年秦灭齐止,临淄先后作为姜齐和田齐的国都824年。齐国的农业、渔业、、冶炼业、煮盐业、和丝织业都很发达。尤其是盐业,盐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当时远离海洋的诸侯国不能生产盐,只得向齐国购买,因此齐国财源旺盛,经济繁荣。齐恒公时,任用管仲为相,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改革军制,他把农民组织起来,设置了一支3万人的常备军,士兵按居住区域进行编制,并经常在一起训练,靠着丰厚的财力和强大的军队,齐桓公灭掉、兼并了纪、谭、遂、莱等30几个诸侯国,国境急剧扩大,成为东方最富裕最强大的诸侯国。这时齐国的疆土东到大海,南到泰、沂山区北麓,西到今黄河、运河,北到冀鲁交界一带,控制着整个山东半岛。
【齐恒公争霸】齐恒公时,周王朝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周厘王登基,二是宋国(今河南商丘市)发生了内乱,新国君地位不稳,国内局势动荡。齐恒公趁这个机会,派人带着厚礼,去洛阳为周厘王庆贺,并向周天子建议确认宋国现任国君的地位。这是的周天子,因为经常求助于诸侯,备受各诸侯过的冷落和轻视,一见强大的齐国派使臣来朝拜自己并带来厚礼,万分欣喜,当即就答应了齐恒公的建议并让他代表周王朝宣布对宋国国君的任命。公元前681年,齐恒公第一次以传达周天子的命令为由,召集各诸侯国到齐国的西南边境北杏(今山东省东阿市)聚会。会议上,齐恒公以天子使臣的身份宣布了对宋国国君的任命。以后,齐恒公又以天子使臣的身份召开过九次这样的会议,历史上称“九合诸侯”。公元前651年,周王室发生内乱,齐恒公帮助太子姬郑巩固了地位,这就是周襄王。周襄王即位后,为报答齐恒公,派使者将太庙里的祭肉送给齐恒公,这在当时是诸侯难得的荣誉。齐恒公趁机以招待周天子使者为名,在宋国的葵丘(今河南省兰考县)聚会,会上他提出订立一个盟约,主要内容是:修水利,防水患;不要妨碍粮食的流通;临国遇到灾害需买粮食不得拒绝;各国友好相处,不要战争。他的提议得到许多诸侯国的支持,签定盟约后,大家一致推荐齐恒公当了盟主,同时,周王朝也正式承认了齐恒公的霸主地位。齐国是春秋时期的“五霸”之首。公元前643年,齐恒公死去,他的五个儿子抢夺王位,齐国发生内乱,公子昭逃到宋国,大权旁落在卿大夫手中,齐国的霸主地位也随之结束。公元前386年,齐国大臣田和逼齐康公于海上,自立为诸侯。姜氏齐国亡。公元前379年康公死,姜氏齐国绝祀。
姜氏齐国自姜尚公元前1045年开国到公元前379年康公死共传二十九王,历六百六十六年。
【田氏齐国】春秋前期(公元前770年),陈国发生内乱,陈国国君妫佗被蔡国所杀,历公的小儿子妫完逃到齐国,入齐后改原封国为姓,号陈。齐恒公让他当了工正(管理工匠之官),古音陈与田相近,故史称田氏。到春秋晚期,田完后世子孙壮大,到齐景公时,田完第四代孙田恒子任齐国大夫,田恒子以大斗出,小斗进的方法笼络民心,当时民心归之如流水。田恒子还联合鲍氏,攻灭齐公族栾氏、高氏,救济其国内贫弱孤寡者,甚得民心,田氏势力日盛。田横子死后,其子田乞为相,专齐政权,其子田常执政后,继其父之政,人民竟相附之。公元前481年,田常杀齐简公和右相监止,对残留的齐氏贵族尽行杀诛。公元前476年,田常自行割取由安平(今山东青州)至琅琊(今山东临沂)的齐地为自己的封地,比齐国国君的封地还大。那时,齐国政权已经全归田氏。公元前386年,田完的第10代孙田和逼齐国国君康公于海滨,仅给一城之地作为食邑。同一年,周天子承认田和为齐侯,列入周王室,田和不改国号,仍称齐,史称“田齐”。田和之子威王时,败魏称王,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威王之子宣王时,攻打燕国。宣王之子缗王时,灭掉宋国,势力发展到了极点,一度曾和秦国并称东、西二帝。公元前284年,缗王被燕、秦、韩、赵、魏联军打败,从此国力衰退。终于在公元前221年,秦国在灭掉韩、魏、楚、赵、燕五国后,最后灭掉齐国。
田氏齐国自田和公元前386年代姜齐至221年被秦国所灭共传八王,一百六十五年。
【齐国王陵】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境内。齐国在临淄建都(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