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历代皇陵-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⑿倥拦虏壳醭ち蹩馊释沉臁U馐钡耐匕汐曂盖坠槭粲诹蹩馊什俊M匕汐曀淙患娜死橄拢蹩馊嗜远酝匕汐暪鼗潮钢粒⒉灰苑闲死炊源匕汐暋A蹩馊食6灾钭铀担骸按硕懈咛煜轮荆啬芑致∽嬉担忝怯σ岳翊薄A蹩馊实乃涣蹩馊手恿跸运桑384年,刘库仁被部将慕容文所杀,刘显自立为主,并密谋要杀害拓跋珪。拓跋珪得到密报后,便与母亲贺氏商议计谋,他们夜备筵席,请刘显赴宴,当刘显喝的酩酊大醉的时候,拓跋珪趁机同母亲、舅舅贺悦和几个旧臣轻骑逃到贺兰部,投奔舅舅贺讷。贺讷当时是代国属下贺兰部的东部大人,拓跋什翼犍死后,诸部内乱,贺讷自立。这次妹妹和外甥前来投奔,贺讷见拓跋珪少年老成,智识不凡,又惊又喜,对他大力扶持,希望他能再兴家园,光复故土。而贺讷的弟弟贺染干却对哥哥的做法十分不满,想杀掉拓跋珪,被姐姐贺氏阻拦。拓跋珪在贺兰部励精图治,深得人心,使得远近趋附。诸部大人共同请求贺讷,愿意推举拓跋珪为主。贺讷自然赞成,于是便于386年正月在牛川(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境内锡拉木林河)大会诸部,召开部落大会,即位为代王,年号登国。任鲜卑部落酋长长孙嵩为南部大人;叔孙普洛为北部大人,分统部众。命汉人张衮为左长史;徐谦为右司马;长孙嵩的弟弟长孙道生等侍从左右,作为智囊参谋。于是,灭亡了十多年的代国在拓跋珪的领导下又得到了重兴。不久,拓跋珪嫌牛川地处偏远,难以大有作为,将都城迁到了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这年4月,拓跋珪改代为魏,自称为魏王,史称北魏。

  新兴的北魏政权四周强邻虎伺,南边有独孤部,北边有贺兰部,东边有库莫奚部,西边河套一带有铁弗部,阴山以北有柔然部和高车部,太行山以东和以西还有慕容垂的后燕和慕容永的西燕。这年只有16岁的拓跋珪利用后燕和西燕的矛盾,与后燕结好,牵制西燕的侵犯;后又与西燕联盟,遏制了后燕的扩张,从而保证了南部的安全。利用这个机会,拓跋珪专心致力于内部的经营。但是,内乱还是在他登位不久发生了。386年5月,拓跋珪的叔叔、拓跋什翼犍的小儿子窟咄为了争位,与独孤部的刘显勾结,企图取拓跋珪而代之,引起了诸部大骚动。拓跋珪恐内乱未绝,暗算难防,不得已再逾阴山,投靠贺兰部,同时派人向后燕求援。拓跋珪与拓跋窟咄分别是在后燕和西燕的支持下进入河套以东草原地区的。这一地区不仅战略地位重要,而且是战马的主要供应地。因此,为了自身的利益,后燕慕容垂马上派儿子率兵救援。在拓跋珪向后燕求救的同时,拓跋窟咄也联络了贺兰部大人贺染干夹击拓跋珪。这时拓跋珪前有拓跋窟咄,后有染干,两面受敌,形势十分危急,部众也都惊恐万分,没有斗志。就连北部大人叔孙普洛也逃到铁弗部避难去了。年轻的拓跋珪临危不乱,为了摆脱腹背受敌的险境,他率军急行数百里,首先避开染干,到达桑干河支流上游地区,等待有利时机。并派人与慕容垂之子取得联系,相约夹击拓跋窟咄。10月,拓跋珪与慕容垂之子会合,在高柳(今陕西阳高县)大败拓跋窟咄。拓跋窟咄带领残兵败将西逃投奔了匈奴铁弗部,后来被铁弗部所杀。高柳战役的胜利使拓跋珪转危为安,拓跋部落联盟得到了巩固和发展,王权也得到了强化。第二年,拓跋珪又乘胜出击,打败了占据马邑(今山西朔县)的独孤部刘库仁之子刘显和刘卫辰两个部落。占领了从五原到固阳塞一带(黄河河套)的产粮地区。389年征服了占据阴山北麓的贺兰部贺染干。391年又征服了占据河套以西的匈奴铁弗部。这样,在五年的时间里,拓跋珪消灭了蒙古南部和山西北部草原上几支最强大的部落,势力日盛。随后,拓跋珪又兼并了库莫奚、高车、紇突邻等弱小部落,不仅得到了大量的土地,而且俘虏了大批人口和数以十万、百万计的马、牛、羊等牲畜,大大充实了自己的实力。

  392年,拓跋珪派自己的小弟弟拓跋觚出使后燕,因后燕要求北魏进贡的马匹太多,拓跋珪没能满足他们,后燕竟将拓跋觚扣留在中山,致使拓跋珪的母亲贺氏忧愤而死,两国关系出现裂痕。394年8月,后燕慕容垂消灭了西燕,占有了今山西中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这样,华北地区能与后燕争强斗胜的就只剩下北魏了。395年2月,太子慕容宝建议讨伐北魏,扩大版图。当时许多大臣都不同意出兵北魏,散骑常侍高湖言辞激烈地对慕容垂说:“我们和北魏是亲家(指慕容垂的父亲慕容皝将妹妹和女儿嫁给拓跋珪的祖父拓跋什翼犍之事),唇齿相依,北魏对我们也不错,而且臣服于我们;前两年我们向北魏索要马匹没得到满足,就将拓跋珪的弟弟扣留,本身我们就理屈,为什么还要对他们用兵呢?况且拓跋珪沉勇有谋,不是等闲之辈,他幼历艰难,现在兵精马壮,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呀;太子年轻气盛,骄傲轻敌,如果让他带兵攻魏,万一不如所欲,伤威毁重,请陛下深思”。被对西燕战争胜利冲昏了头脑的慕容垂,根本听不进谏言,满以为这次同样可以一举消灭北魏,为了堵住别的大臣劝谏,他罢了高湖的官。经过准备,395年7月,由于慕容垂生病,便命太子慕容宝等率精骑8万,直趋河套,进攻北魏。这时的拓跋部还过着游牧生活,听到慕容宝来攻,拓跋珪就带着部落、畜产远遁到黄河以南(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以避其锋。慕容宝军到五原,却找不到拓跋珪的主力。9月,慕容宝到了黄河岸边,打造战船,准备渡河,这时传来父亲病危的消息和父亲病死的谣言,慕容宝要急于回去继承帝位,于是下令撤兵。后燕将军慕舆嵩等人听到皇帝已死的谣言信以为真,欲拥立慕容麟为帝,不想事泄,慕舆嵩等人被杀,慕容宝、慕容麟互相猜忌。10月,军至参合陂,被魏军包围了营寨,燕军毫无准备,在魏军的突然袭击下,死伤过万,四、五万人被俘,只有慕容宝一人单骑逃走。拓跋珪本来想将被俘的燕军将士放还,“以招怀中州之人”,但中部大人王建却说:“燕国强盛,今倾国而来,我们幸而大捷,不如将他们全部杀死,使燕国空虚,将来攻取容易;如果将他们放还,后患无穷”。于是,拓跋珪下令将被俘的燕军将士四五万人全部坑杀。这是十六国时期两军交战坑杀人数最多的一次。参合陂一战,也改变了北魏与后燕军事力量的对比。396年3月,慕容垂亲率大军前来复仇,拓跋珪依然下令避其锋头,率众北退阴山,保存实力。慕容垂虽然一度攻下北魏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但却始终未能找到与拓跋珪决战的机会,最后不得不因病而还,后死于途中。从此,后燕在军事方面的颓势,再也不能挽回。396年7月,拓跋珪在盛乐称帝,改元“皇始”。8月,拓跋珪乘慕容垂新死,后燕内部混乱之际,亲率大军40余万进攻后燕。9月,魏军攻下后燕的并洲(今山西太原),10月,魏军出井陉关,一路势如破竹,后燕守宰或弃城逃跑,或望风而降,只有邺城、信都、及中山闭城固守,双方在中山僵持了近一年。397年9月,中山城中粮食吃尽,拓跋珪又令抚军大将军拓跋遵袭取中山周围,割取禾稻,很快中山城就被攻破,后燕灭亡。拓跋珪自386年到397年消灭后燕,在短短的10年中,将北魏发展成中国北方除山东的南燕和东北的北燕之外,与东晋王朝南北对峙的一个最强大的王朝。398年12月,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拓跋珪在位期间,提倡息众课农,使“国人悦之”,又实现屯田政策,大得人心,完成了由游牧到农业生产、由奴隶制到封建制的转变。

  拓跋珪13岁时,在独孤部娶刘库仁的侄女刘氏为妻,深受宠爱并让她专理内政,刘氏生有华阴公主和后来的明元帝拓跋嗣。早年,拓跋珪对后宫中上百名姬妾立下三条规矩:第一,皇后未立之前必须亲手铸成铜人,否则不能立后;第二,后宫产子若立为储君,其母必须赐死;第三,汉族的妇女不得为天下母。刘氏因为没能铸成铜人,故没能立为皇后,所以392年刘贵人生下拓跋嗣不久,便被赐死。397年,拓跋珪攻破中山,见到慕容宝的小女儿慕容氏姿色过人,将她带回平城皇宫,按照拓跋部落的规定,慕容氏将铜人铸成,被册封为皇后。399年,拓跋珪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