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较湛ⅲ礁70余丈,周围20多里,出上有穆陵关,道路只能容纳一轨(一辆车的宽度),称“齐南天险”;二是出东北经过莒城、东武(今山东诸城)入潍水北进,再折向西走,进击广固,此路迂远,耗费时日;三是由西北越泗水经梁父,转向东北逼近广固,此路山路太长,行军运输均很困难,将军刘藩就欲从此路进军。而刘裕则决定翻越大岘山,进攻广固。这时,有人向刘裕建议说:“燕人若固守大岘山之险,或坚壁清野,大军深入,不仅无功,而且不能自归”。刘裕胸有成竹地说:“我已考虑过了,鲜卑贪婪,没有深谋远虑。我们孤军深入,燕军不过是进据临腒,退守广固,更不会守险清野,我可以向诸君保证”。随后,刘裕大军经过大岘,果然不见燕军出战。刘裕非常高兴,部将问他为何这样高兴,刘裕说:“我大军已过大岘险关,士有必死的信念,田里到处都是庄稼,我已无断粮之忧,敌人已在我掌握之中,故而高兴”,
6月12日,刘藩大军至东莞。此时,慕容超已派公孙五楼,辅国将军贺赖卢、左将军段晖率步骑5万屯兵临腒。当得知晋军已越过大岘山,慕容超又亲率骑兵5万增援临腒。临腒在大岘山的西北,是广固南面的屏障,距城西40里有巨蔑水。慕容超命公孙五楼进占巨蔑水。但晋军的前锋、龙骧将军盂龙符已经到了巨蔑水边,于是双方展开激烈的争夺战。结果燕军被晋军击败退走。随后,刘裕以兵车4千乘分为左右两翼。双车并行,继续前进。当晋军进至临腒城南,距城只剩数里时,慕容超突然以万余骑兵前后夹击晋军,刘褡急忙令并州剌史刘道怜,南兖州刺史刘藩,咨议参军刘敬宜等奋力迎击,双方战至半日,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仍不分胜负。此时,刘裕的参军胡藩向刘裕建议说:“燕军倾巢而出,临腒城内守兵必少,我愿带骑兵从无人小道前去袭击其城”。刘裕欣然应允,命胡藩、谭韶,向弥等率精兵绕到燕军后方,突袭临腒。向弥身先士卒,披甲登城,临腒被攻克。慕容超单骑出城逃奔正在城南作战的段晖部。刘裕见临腒到手,便挥师全面出击,燕军大败,段晖等十几名大将死于战场。慕容超连玉玺、乘辇都丢弃不顾,才算逃回广固。晋军乘胜追击,随即攻破广固外城,慕容超将外城百姓全部迁入内城固守。19日,晋军包围广固内城,刘裕见内城十分坚固,一时难以攻破,便命士卒筑土围城,围高三丈,又掘深壕三道,以作久困之计。同时,刘裕又广泛招抚燕军官吏,选贤任能,使鲜卑、汉人无不悦服。北方地区的民众见晋军收复失地,每天带着粮食前来参加晋军的有上千人,慕容超见形势危机,便向刘裕请求以割让大岘山以南的土地为条件,称臣于晋,但遭到刘裕的拒绝。慕容超又派尚书韩範,刘刚等向后秦求救,而这时的后秦正在同大夏赫连勃勃交战,根本就分不出救兵,只派了个使者到刘裕军营,对刘裕威胁说:“慕容氏与我邻好,今晋军攻燕,我以遣铁骑10万屯集洛阳,晋军如还不撤兵,我军将长驱直进”。刘裕听后,正告后秦使者说:“你回去告诉姚兴,我灭燕之后,休兵三年,即夺取洛阳和关中地区,如果你们现在就愿意送死,便请速来”。刘裕的参军刘穆之听到刘裕如此回答后秦使者,甚为不解。认为这非但不能威吓敌人,相反会将其激怒,一旦广固不能攻克,后秦大军又至,将造成严重后果。刘裕对刘穆之解释说:“兵贵神速,若秦能救燕,必然要封锁消息,决不会先派人向我警告”。在外无救兵,城内粮草渐绝的情况下,无论慕容超如何鼓励土气,燕军也开始人心惶惶。7月,南燕尚书垣尊,京兆太守垣苗越城而出,投降了晋军。401年正月,久困城内的军卒百姓,无论男女老少,大都饿得心慌目眩,腿脚浮肿,能走动的纷纷偷逃出城,降了晋军。尚书悦寿劝慕容超:“变通,变通”,即劝慕容超投降。慕容超叹了一口气说:“废兴,命也。我宁可奋剑而死,不能衔璧而生”。12月5日,刘裕下令四面齐上,全力攻城。悦寿知道无法再守,打开城门,放晋师进城。慕容超与左右随从数十骑突围出逃,被晋军抓获。刘裕将南燕王公贵族以下三千人全部斩首,将他们一万多家属没为奴婢,广固城郭也被夷为平地。慕容超被送往建康,斩于市曹。至此,南燕这个十六国后期曾一度叱咤风云的国家烟消云散,是十六国中仅次于冉魏王朝的短命王朝之一。
南燕自398年慕容德建国至410年慕容超被杀共历二主十三年。
【南燕皇陵】献武帝慕容德的东阳陵在今山东省青州市境内,陵址尚未发现。
南燕王朝世系表
陵名皇帝姓名世系生卒年代在位年代庙号谥号死因及陵址
东阳陵慕容德慕容皝之子336—405389—405世宗武帝病卒葬山东青州市
慕容超慕容德养子384—410405—410末主被刘裕杀葬处不明
起4O点4O中4O文4O网4O授权发布好书尽在cmfu
正文 第九章十六国时期(二十四)北凉王朝
(起9F点9F中9F文9F网更新时间:2007…6…7 6:41:00 本章字数:5808)
北凉王朝是十六国时期京兆(今陕西西安)汉族人段业建立的。段业生年及身世不祥,虽为北凉的开国之君,但史书中没有传记。在《晋书&;#8226;北凉载记&;#8226;沮渠蒙逊传》所附《段业》中,只记述了段业:从小“博涉史传,有尺牍之才,为杜进(前秦将军,随吕光征西域)之记室(掌管文书),从征塞表,儒素长者”。但他“素无权略,威禁不行,群下擅命;尤信卜筮、谶记、巫觋、征祥,故为奸佞所误”。的之言片语。杜进随吕光征西域时,段业也随同前往。后被吕光发现,调到元帅大营升授他为“著作郎”,以后,吕光的文件、告示,皆出自段业之手。386年,吕光建后凉称帝后,段业历任尚书、建康(今甘肃高台)太守。397年2月,吕光因西秦乞伏乾归出尔反尔,数度叛离,决定出兵消灭它。吕光派他的庶长子、太原公吕篡攻克金城(今甘肃兰州),弟弟天水公吕延带着大将、沮渠部落酋长沮渠罗仇、沮渠麹粥兄弟攻克临洮、武始、河关,后因吕延麻痹轻敌,兵败被杀,凉军被迫撤退。吕光埋怨沮渠罗仇、沮渠麹粥护卫不力,以败军之罪杀了沮渠罗仇、沮渠麹粥二兄弟。
沮渠部是匈奴的一支,其先祖世为匈奴左沮渠王,他们以部落为姓。东汉时,因初居卢水(今青海西宁)一带,又称卢水胡。三国时向南扩展到今四川北部,一部分则居于今甘肃武威附近,原以游牧为业,后部分改为农耕。385年,吕光征西域班师回朝途中,沮渠罗仇归附了后凉,被吕光任命为西平太守,建忠将军、尚书。沮渠麹粥被命为三河太守。沮渠罗仇被杀后,沮渠罗仇的侄儿,时任沮渠部落酋长,在当时后凉建康太守段业部下为将的聚渠蒙逊,在二位伯父的灵柩运回故乡临松(今甘肃肃南县)安葬之日,乡亲好友与诸部落一万多人参加,沮渠蒙逊当众大哭道:“吕王昏耄,荒虐无道,岂可不上继先祖安时之志,使二父怀恨黄泉”?在场众亲友听了,无不痛恨吕光。于是,沮渠蒙逊与众盟誓,共讨吕光。一旬之间,就有一万多人前来投奔。从此,沮渠蒙逊起家,他率领队伍左冲右突攻陷临松,斩杀了吕光的中田护军马邃和临松令井祥,屯兵于金山。沮渠蒙逊的堂兄,时任后凉晋昌太守的沮渠男成也起兵响应。率部进军建康,劝说建康太守段业起兵反凉。段业素与吕光的尚书王祥、侍中房咎等权臣不睦,这次出任建康太守就是被他们所排挤,段业怕以后被他们所害,于是同意举旗起义。沮渠蒙逊知道后,也由临松率部来归,与段业,沮渠南成和兵一处,兵力大大加强。因为沮渠男成、沮渠蒙逊年纪尚轻、职爵也低,于是二人共推段业为盟主。397年5月,段业自称大都督、龙骧大将军、凉州牧、建康公,建元神玺,建都骆驼城(今甘肃高台县南22公里处)。399年2月,段业改称凉王,迁都鹿得城(今甘肃张掖西北十五公里处),改元天玺。因张掖在河西四郡之北,故史称北凉。
段业称王后,任沮渠蒙逊为张掖太守、临池公、尚书左丞;任沮渠南成为辅国将军,负责军国大事。段业同沮渠蒙逊虽然是君臣关系,但沮渠蒙逊并不买段业的帐,因为北凉的军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