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氏之墓”七个大字。碑亭后面是炎帝陵墓,周围砌石保护,墓前立道光七年(1827)石碑一通,上镌“炎帝神农氏之墓”。陵园四周古木掩翳(益),茶陵江水环流,以后建造的神农阙、天使行台、鹿原亭、时祭公馆、咏丰亭、飞香亭、炎祠、崇圣坊等建筑镶嵌其中,更显得壮丽、庄严、肃穆。
在炎帝的出生地,今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神农乡,也有一座炎帝陵。相传,有熊氏国君(有熊国在今河南新郑市一带)少典带正妃有峤氏女登到华阳游玩,见到了神龙,《帝王世纪》说:“少典正妃女登,游华山之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阳,生炎帝”。华山之阳即今陕西华山之南商县一带。常阳指今宝鸡市南3、5公里神农乡境内的常羊山。《炎黄二帝历史考略》说:“因炎帝相貌丑陋奇异(牛头人身),不为少典国君所喜,就将女登和炎帝留在姜水(今宝鸡市天台山下清姜河)之滨,自己同次妃附宝(黄帝之母)居于姬水(今陕西延安黄陵县沮水河)之滨。炎帝出生在宝鸡渭河的支流,姜水南岸神农乡峪家村的朦峪,在瓦峪长大(朦峪、瓦峪是姜水的两条支流)。炎帝出生后,其母女登曾抱他到九龙泉沐浴,现有“九龙泉”残碑。唐代以前,神农乡境内的天台山上就建有“神农庙”、“炎帝殿”和黄帝求教于炎帝的“烧香台”;炎帝首创“日中为市”的“太阳城”遗址。相传,炎帝在天台山上尝百草,辩药性,误食了“火滥子”(俗称断肠草),因为没有及时找到解药,肝肠断裂而死,人们将他安葬在莲花台,至今天台山上还有停放炎帝遗体的汉白玉“神农寝骨台”遗址。宝鸡市的炎帝陵原在距市区20多公里的天台山上,交通不便,原陵规模较小,遗址地点分散,且年久失修,古建筑大多毁损。为此,宝鸡市有关部门于1992年12月开始对炎帝陵进行重建。新建的炎帝陵位于市区3、5公里,炎帝的出生地神农乡常羊山上,陵区面积3300平方米,整体建筑以山取势,三面临空,给人以雄伟,神圣,古雅的感觉。陵园建成后,炎帝的灵骨从天台山莲华台迁移出来,1993年4月17日清晨,在炎帝的出生地峪家村举行了盛大的迎灵仪式,18日举行吊唁活动,19日炎帝的龙棺安葬在“炎帝陵”内。炎帝陵园内,陵墓耸立,陵殿内供奉着炎帝塑像,山下有炎帝公园,园内东侧有圣母池、圣母宫,西侧有百草堂、药王洞,近处有九龙泉。每年的七月初七,这里都举行祭祀活动。
炎帝生于公元前3124年,公元前3096年他28岁时登位,在位140年,逝于公元前2957年,享年168岁。《三皇本纪》说:“神农纳莽水氏女听跋为妃,生帝哀、哀生克、克生帝榆罔。凡八代,520年,而轩辕氏兴焉”。《帝王世纪》说:“炎帝神农氏……生帝临魁,魁生乘、乘生明、明生宣、宣生来、来生里。里生节茎,节茎生克及戏,俱不在位。克生子榆罔立。凡八代,及轩辕氏也”。炎帝王朝以后的七代,共历380年,皆以炎帝称号,湖南、陕西两处炎帝陵,那里是那一位炎帝,我们不得而知,但炎帝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和他对人类的巨大贡献,是人们永远不能忘怀的。
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羊头山也有一座炎帝陵和许多关于炎帝在此嘉禾的遗迹和传说。炎帝曾将儿子柱封于潞(今山西省潞城市),故址在今潞城市城东北四十里的古城村。
三皇世系表
(公元前)
陵名皇帝姓名世 系生卒年代在位年代庙号谥号死因及陵址
燧人氏陵燧人氏继有巢氏??—4360葬河南商丘
太昊陵伏羲氏继燧人氏4419—42444359—4244葬河南睢阳
女娲陵女娲氏继伏羲氏?4243—4113葬河南西华
女娲氏又传十四世4112—3097无考
炎帝陵姜石年少典之子3214—29563096—2956葬湖南炎陵
姜临魁炎帝之子?2955—2875无考
姜承临魁之子?2874—2814无考
姜明姜承之子?2813—2764无考
姜宜姜明之子?2763—2718无考
姜耒姜宜之子?2717—2669无考
姜里姜耒之子?2668—2652无考
姜榆罔姜里之子?2651—2596无考
注:本表纪年根据史籍中记载的帝王在位年数和逝世年龄,按2000年11月国家正式公布的《夏商周年表》推算得来。
好书尽在cmfu
正文 第一章(二)五帝
(起1G点1G中1G文1G网更新时间:2007…4…7 20:33:00 本章字数:10842)
【轩辕氏】轩辕氏即黄帝,是原始社会晚期居住在西北黄河流域,渭水支流姬水(今黄陵县沮水河)一带的部落首领。中国第一部传记体通史……《史记》就是由黄帝写起的。黄帝是由上古帝王有熊国(今河南新郑市)国君少典的次妃附宝所生,原姓公孙。《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相传,附宝在郊游时,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而行,感而有娠,在轩辕丘(今河南新郑北关)生下黄帝,故黄帝又称“有熊氏”、“轩辕氏”。因在姬水长成,故黄帝姓姬。按金、木、 水、火、土五行顺序,应以土德为王,土乃黄色,故称黄帝。以后,黄帝率领其部落东渡黄河,沿中条山、太行山向北,到河北北部涿鹿一带定居,建都下洛城(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矾山镇西侧古城村)。
炎帝和黄帝虽同出于少典氏,但他们不是同时代的人。《五帝本纪》说:“黄帝者,少典之子”。《索隐》说:“炎黄二帝,虽则乘帝王代纪,中间凡隔八帝,五百余年。若以少典是其父名,岂皇帝经五百余年而始代炎帝后为天子乎?……(所以)皇帝者,少典氏后代之子孙”。
轩辕氏以前,炎帝王朝和东方的九黎部落长期发生冲突,到了第八代炎榆罔的时候,炎帝王朝势力渐衰,已经不能和蚩尤率领的强悍善战的九黎部落对抗了,被逼迁都到了山东曲阜。不久又被蚩尤驱赶到黄帝的居住地河北涿鹿。在黄帝的帮助下,炎黄二帝联合,大战蚩尤于阪泉,最后将蚩尤打败,追杀于冀州(今河北涿州市)。此后,黄帝融合了炎帝部族,被各部落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取代了炎帝。
黄帝成为部落联盟首领以后,提倡发展种植五谷,驯养牲畜,部落联盟更加强大。黄帝时期有许多发明创造,有千古文明开涿鹿之说,如:炎帝时,人们吃食物都是放在烧热的石板上
烤着吃,到黄帝时发明了斧甑(福赠:即现在的蒸锅),使食物的制做方法有了进步;炎帝时,人们饲养牲畜是为了食用或祭祀,到黄帝时,人们开始训养牲畜用以代步或耕作;炎帝尝百草,始有医药(中药学:神农本草),黄帝命歧伯尝味草木,典医疗疾(中医学:黄帝内经);炎帝时,人们纺麻织布,黄帝发明了蚕桑织绸等等……。黄帝时还发明了舟车、文字、弓失、音律、算数、历法、货币等等。黄帝是中华民族由蒙昧时代跨入文明时代的象征,因而被后人尊为“人文初祖”。孙中山先生诗赞曰:“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惟有我先”。黄帝11岁时(公元前2568年)成为部落首领,在位100年,于公元前2468年在荆山(今河南省灵宝市)仙逝,享年111岁。
史载:黄帝有4妃,正妃西陵氏嫘祖,次妃方雷氏女节,次妃彤鱼氏,次妃嫫母。其中正妃嫘祖生有二子,一名玄器,号青养,即以后的少昊;一名昌意,封若水(今四川雅砻江)即以后的颛顼之父。黄帝共生有25子,其中14人分别为12姓。他们的子孙繁衍各地,黄帝以后的四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三王(夏、商、周)都是他们的后代,这就是世界各地华人都称自己是炎黄子孙的由来。
'黄帝陵'在今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西北零&;#8226;。五公里的桥山上。桥山原称子午山,因沮(具)水穿山而过,使山呈桥形,故称桥山。史书记载:黄帝崩,葬桥山。黄陵县桥山上古柏成林,郁郁参天。桥山是我国最大的古柏林,占地13000多亩,1936年统计为61186株,到现在已有8万株,其中千年以上的古柏就达3万多株。黄帝陵位于桥山顶端,上面有一座四角微翘的古式碑亭,红柱翠檐,雕梁画栋,亭中大石碑上镌郭沫若手书“皇帝陵 ”三个大字。亭子后面是高大雄伟的黄帝陵,陵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