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黑板上的经济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以富爸爸为榜样不思学习一心发财。你愿意你的孩子读什么书呢?
  (罗伯特·T。清崎;荷伦·L。莱希特:《富爸爸;穷爸爸》;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9月第一版。)
  从尊重农民开始——读《我向总理说实话》
  当人们说一个人“笨”或“土”时,总爱说:“像农民一样。”其实再往前追一、二代,现在的城里人或精英们不也是农民吗?读了李昌平先生的《我向总理说实话》后深感,要走出农村的困境,必须从尊重农民开始。
  在中国历史上,农民一直是最苦的。“万恶的旧社会”就不必提了。新中国建立后;农民也就是在土改时过了几天好日子。从农业合作化开始;农民就不断受折腾。城乡二元体制的确立和以牺牲农业实现工业化的实施,是农民受苦的根源。困难时期非正常死亡人口都是农民。谁要犯了错误或当了右派就发配农村——流放地当然是选最苦的。改革开放以后农民过了几天好日子,总体上解决了温饱问题。但这些年城乡差别日益扩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他们还没有摆脱相对贫困状态。农民苦到什么程度,我们还是缺乏认识的。读了这本书;深受震撼的就是“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加入WTO之后;受冲击最大的恐怕还是农业和农民。如果再不解决“三农”问题,恐怕不仅小康云云成为纸上谈兵,而且社会能否安定都令人担忧。
  中国的现代化关键是农村现代化,中国社会的小康关键是农民的小康。这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三农”问题为什么严重?如何才能走出困境?却是一个更令人深思的问题。《我向总理说实话》更多的是感性叙述,但这是我们进行理性思考的出发点。
  农民问题的产生既有体制上的问题,也有基层干部的作风问题。这两个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农民的权利得不到尊重。长期从事农业工作的杜润生先生在为这本书写的序言中明确指出:“解决问题的第一步:给农民以国民待遇;给农民以最基本权利。”这是非常有见解的。要做到这一点还要以真正尊重农民为前提。
  改革开放之前,户籍制度把农民束缚在农村这块小天地里,国家通过工农业剪刀差剥夺农民,以损害农业为代价实施工业化。贫下中农与工人有同样的政治地位,但经济上却有天壤之别。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之类的话天天讲,但农业却停滞不前。这是“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源。改革之后,农业有了迅速发展,农民生活大大改善,但二元体制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流动到城市的农民干最重的活,赚最少的钱。在一些城市,农民动辄被“收容”。有些城市甚至公开规定某些工作不许农民做,要留给城里人。留在农村的人收入低;甚至70多岁的老人,无论收入多少都要交纳各种税费。书中描述的种种令人落泪的事实背后是体制上的不平等。
  其实党中央对“三农”问题是极为关心的,每年都有发展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或减少农民负担的文件下发。但正如农民常说的“老和尚的经是好的,可惜让小和尚念歪了”。这本书在描述农民之苦时,也反映了某些农村干部的劣行。
  在一些干部的头脑中,农民笨,不懂如何致富,所以就抱着富民的思想,今天让农民养鱼,明年让农民种果,甚至不惜用暴力强迫农民按他们的意愿办事。他们自以为动机正确,做起来理直气壮。结果脱离实际,养鱼,鱼卖不出;种果,果无人要。干部呢?有了政绩提拔上去了。这正如自由主义大师哈耶克所说的,世界上的坏事都是那些动机善良的好人做的。
  还有一些干部,总认为农民是“泼妇刁民”;自以为比农民文明,是来管农民的。这种思想正是个别地方干部鱼肉乡民的根源之一。他们动辄对农民扣、押、关、打,逼得农民上访。不仅在这本书中,就是在现实中和新闻中,我们看到了多少这样的事件?当前农村干群矛盾激化是一些地方存在的主要问题。产生这个问题的责任主要在干部一方。过去我们常说“重要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现在看来“重要的问题在于教育干部”。大凡农民富裕的地方,总有一批一心为民的好干部;大凡“三农”问题突出的地方,总是腐败干部在掌权。
  当然,大多数干部还是好的,像李昌平这样一心想为农民做好事的乡党委书记或村干部;还是大有人在。但他们有时也不得不做违心事。上面今天要这个达标,明天又要做另一个形象工程,今天要在这里开一个典型推广会,明天又要到那里视察。做这些事都要钱,只好加重农民负担。干这些活都要费时间,只好不干实事。跟着上面走可以升上去,如书中的Y书记;不想违背良心就要被淘汰,如李昌平。一批批的干部在做了种种表面文章,虚报了成绩之后上去了,给农民留下的是贫困和落后。
  农民的权利得不到尊重,有制度的原因,也有观念的原因。没有观念上的改变,即使制度变了,也无法实现。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说,解决“三农”问题要从尊重农民开始。只有从这一点出发,书中讲述的令我们落泪的悲剧才不会再发生;才没有农民再给李昌平和其他农村干部下跪的事发生。
  (李昌平:《我向总理说实话》,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传记不好写——读《吴敬琏》
  这篇文章的题目应该是“传记不好写,柳红的《吴敬琏》传写得不错”。这题目太长;就只用了前一句话。读这本书的一些想法,也从这句话谈起。
  有资格立传的自然是伟大人物,或称“尊者”。中国文化的传统,对尊者是扬善抑恶,甚至神化。对他们的伟大之处,竭尽夸张之能事,甚至无中生有地编一点细节,以强化伟人之伟大。对他们的缺点或失误,统统不能写,即使是人人皆知的错误,也要为之辩解,甚至美化。你伪造了这些伟人的功绩,他们的子孙会默认;但你实事求是写出了这些人的错误,他们的子孙则与你没完,甚至把你告上法庭。司马迁写的传记中就有这种传统,什么刘邦乃其母与龙交配所生,岂非胡言?但平心而论,司马迁的传记值得一读。发展到今天,传记就越写越神了。伟人小时候,也会和非伟人一样偷过瓜,逃过学,或欺负过女孩子。放在非伟人身上,这些事不值得一提,或者是以后变坏的证据。放在伟人身上,就会具有以后成功的影子。同样偷瓜,意义完全不同。我从来不敢在饭后谈这类传记,怕恶心呕吐。
  所以,当有人向我说起,陕西师大出版社想出一套“当代中国经济学家学术评传”时,我只说了一个字“难”。写死伟人的传记都不易,何况活伟人呢?
  柳红女士写这套书中的《吴敬琏》传,书出来后,她送给我一本“雅正”。对吴敬琏先生;我一向极为尊敬,吴先生的学问与人品亦为我敬仰。所以,尽管我对当代中国人写的中国伟人传记一向都敬而远之,但这次还是认真读了,读过后的感觉是,这本书写得还不错。
  吴先生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经济学家,正如吴先生在《回顾与前瞻》中所说:“我个人的生命是同中国的改革事业联系在一起的。”柳红女士正是从这个角度介绍了吴先生的经济思想发展与学术成就。也只有从这个角度,我们才能理解吴先生的学术贡献及其重要意义。
  吴先生被称为“吴市场”;这个称号反映了他经济思想的核心。吴先生的思想与中国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是密不可分的。他对中国经济市场化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这也是理解吴先生学术思想的钥匙。
  吴先生是20世纪50年代进入经济学界的;曾工作于人才济济的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在这里;他有过热情、奋斗;有过困惑;甚至被定为“中右”;也受过极左思想的影响;批过孙冶方;但他的学术生涯正是从这里开始的。这个起点对他以后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熟悉马克思主义理论;了解极左思潮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也明白计划经济下的经济运行。他相信过这些;但从旧阵营出来;反戈一击才更有深度。我想这是他市场经济改革思想的来源之一。二是孙冶方、顾准这些学者的思想对他的影响。有吴先生这种经历的人并不少;但有吴先生这种成就和追求的人并不多。吴先生能为中国市场化改革做出重要贡献;始终坚持市场化大旗;除了他的品格和能力外;还得益于他开放的眼界。他在耶鲁大学潜心钻研当代经济学;他与苏东经济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