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年还举办两次全国范围的大型技术交流演示会,其培训中心每年免费为社会培训5000多名计算机应用人员,并在全国设置了36个维修服务网点。公司在试制新产品的时候,将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有效地实现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四。良好的创业管理模式
联想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从创立之时就提出了“大船结构”的管理模式,以开发、生产、经营三大系统为主体。围绕三大主体,公司设置了一个决策系统、一套服务系统,各系统实行经济承包合同制。从1988年起,联想按工作性质划分了各专业部门,比如业务部下设汉卡、微机、网络、小型机、CAD、工控、软件、资料等专业部,进一步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联想还逐步实现制度化管理,比如财务制度、职工培训制度、干部聘任制度、库房管理制度等等,逐一进行规范化企业管理,为建设大规模外向型企业做准备。1988年8月,香港联想公司成立;1989年11月14日,北京联想计算机集团公司正式成立。公司董事会下设总经理室,实行总经理室与职工对话制度,及时与职工沟通思想,交流感情。
联想人坚持的贸工技战略,既是联想创业成功的保证,也是中国高技术产业化的必由之路。在国外高技术产业化研究中有一种被称为“高技术大街活动”的理论,谈的就是高技术企业在创业区开展高技术大街活动,即在真正的市场上与消费者沟通。“研究员站柜台”正是这一高技术大街活动的最形象的说明。
联想创业时条件十分艰苦,这些艰苦的磨炼对联想创业确实是十分有价值的。常言说,逆境能使人奋起,艰苦的创业环境也往往能造就一个成功的企业。对联想来说,正是在这种艰苦条件下,在别人的冷嘲热讽中,联想创业成功并不断做大做强。
1988年,联想汉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0年,联想电脑问世。
1995年,联想电脑销售量达到10万台。
1996年底,联想台式电脑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1997年,不但市场占有率保持全国第一,而且进入亚洲前8名。从此以后,联想电脑牢牢占据了中国市场第一的位置。1998年,联想开始推出昭阳笔记本电脑。
1999年联想笔记本电脑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
2004年,联想集团被评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首位企业。
案例82: 技术创新推进宝钢做“高”做“强”
宝钢是国家确定的首批全国技术创新试点企业之一。年产1100万吨钢,产品销往5大洲25个国家和地区,连续5年获国内企业自营出口冠军,2004年、2005年连续被美国《财富》杂志评选为世界500强企业。投产以来,宝钢坚持走“引进一消化一开发一创新”之路,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从投产到1999年上半年,公司先后开展科研项目2313项,取得科研成果893项,成果转化率为94%,科研成果应用实现年净增效益14。97亿元;开发新产品196个牌号,转产124个牌号,主要产品的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获省(市)、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35项,其中“宝钢生产系统的优化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宝钢在实施技术创新工程中深刻认识到,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宝钢要加速开发创新有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这种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开展技术创新的理念,目前在宝钢的领导层、管理层和操作层,已初步形成了一种群体意识。1997年8月,宝钢被国家经贸委确定为首批6家“全国技术创新试点企业”之一,这对宝钢技术创新工作既是压力又是动力。几年来,他们在技术创新的决策和咨询体系建设、技术中心的软硬件建设以及研究开发队伍建设等方面,积极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效。如:建立科学的领导决策和专家咨询体系;确立技术中心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努力营造技术中心“小特区”环境。
技术创新运行机制的建立和有效运作,是开展技术创新的核心。企业的创新活动要求有不同的运作机制去配合,形成由生产环节向研究开发、产品销售两头延伸的创新组织。宝钢近几年按照技术创新的要求和管理组织“扁平化”原则,加强公司部门与部门,内部与外部的协调和合作,加快形成统一面向市场、面向现场、面向社会进行技术开发的、能够快速反应的有效运行机制。
“产一销一研”一体化,是把从市场中获取的信息,快速转化为新产品开发、生产销售并能满足用户需求的一种技术创新模式。近几年来,宝钢坚持围绕市场需求热点,在汽车板、耐候钢、家电用钢等一批重点产品上,集中技术力量,调动人力财力,加大产品研究、开发和替代进口的力度,呈现持久的创新活力。
为推动国家“九五”轿车用钢技术开发项目的启动,1996年以来,他们把21个牌号的汽车用钢作为重点开发项目之一,选择了最具代表性的5个车型,作为推进车板国产化的技术开发产品。上海大众桑塔纳轿车是宝钢最早供货的车型,经宝钢科技人员坚持不懈的攻关,目前供该车的10块外覆钢板已通过质量认证,其中7块板宝钢已大批量供应。
为满足近几年快速发展的家电用钢需求,宝钢瞄准质量要求高的国产品牌家电,集中厂内力量大力开展技术攻关,积极沟通供货渠道替代进口。目前,江苏春兰、广东格力、四川长虹、青岛海尔等生产家电的著名厂家,已成批量使用宝钢钢材制作彩电、冰箱、空调等。
镀锡板是宝钢三期1420冷轧机组的重点产品,年设计生产能力40万吨,其中包括l万吨超深冲食品罐软包装用材(DI材)。宝钢瞄准轧制难度甚至高于轿车外覆板的两片式钢制易拉罐材,组织试制并获得成功。目前,青岛啤酒厂已使用宝钢DI材生产的易拉罐,结束了我国镀锡板只能生产饼干盒、油漆罐等低档次产品的历史。
宝钢在产品创新中注重向国家重点行业和支柱产业倾斜,并努力将产品打入最发达国家,以扬国威。宝钢自主开发的大型水电机组用高强度、高精度冷轧磁极钢板,实物质量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在天生桥2号、4号600兆千瓦机组使用,获得了用户的好评。该产品能满足三峡电站700兆千瓦发电机钢材标准,可以向长江三峡电站、黄河小浪底以及龙滩电站等国家重点项目推广。
在充分依靠厂内自身科研力量进行技术创新的同时,积极借助国内一批实力雄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力量,联系宝钢生产实际进行科研合作及开发。宝钢面向全国设立了1500万元的“宝钢重大科技进步成果奖励基金奖”等。这一系列举措,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到目前为止,宝钢已累计与全国有关高校、院所签订科研合作协议1081项,涉及416个单位,合同金额达2。14亿元。在历年的”宝钢重大科技进步奖”颁奖中,已有56个协作单位、80个项目获得此奖。
宝钢通过技术创新有了今天的成就,而要在世界钢铁之林中获得长足发展,就必须寻求新的经济增长方式,通过技术创新开发出高质量、富有宝钢特色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及技术,改变产业结构,取得市场竞争的优势,成为能与国外大公司相抗衡的一流企业。
案例83: 宝洁公司的品牌创新
宝洁公司有300多个品牌畅销于世界140个国家和地区。走的是“从产品推出品牌,再由品牌推出新产品”的路子。它的经验是:
1.奉行消费者至上
宝洁公司在各地建立机构,了解本土市场,了解当地语言和文化,了解消费者需求、态度、使用习惯。比如,他们通过深层次地了解,对26…34岁的消费者对皮肤的认识,日本是“像煮熟的鸡蛋”一样半透明的光洁肌肤;香港是“水晶般光洁”;台湾是“红润光洁”。同样的品牌、同样的产品,根本不同的感受会形成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所代表的不同形象。
2.创造特色,创造差异
宝洁认为特色与差异是卓越产品应有的个性特点。如“海飞丝”“去头皮屑”的特有个性特征,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赢得了市场。而“沙宣”、“飘柔”、“潘婷”又是另外的特点,可让消费者各取所需。不同名称、符号、颜色将品牌的内在特征告诉消费者,以其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