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算银行之间的关系。调查结果让莫金撒大为光火,英格兰银行的诺曼一直是国际
清算银行的董事。其实,美国、英国和法国的银行机构与他们在战场上的死敌德
国人在清算银行的董事会里确是友好而亲切的,这种古怪的关系一直持续到战争
结束。
1942年2 月5 日,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2 个月,美国已经全面进入对德战争,
奇怪的是德国中央银行和意大利政府同意由美国人麦基垂克继续担任国际清算银
行的总裁直至战争结束,而美联储仍然与国际清算银行保持业务来往。英国工党
一直对英格兰银行与国际清算银行的不清不白的关系持怀疑态度,多次敦促财政
部有个说法,财政部解释说:“这个国家在国际清算银行拥有多种权利和利益,
这些安排都是基于各国政府之间的协议。切断与该银行的关系不符合我们的最佳
利益。”在一个烽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争时代,连国家之间的互不侵犯条约都随
时可以废弃的时代,英国财政部却严守各国银行家之间的协议,让人不能不“佩
服”
英国人对法律的“认真态度”。问题是,在1944年人们最终发现了德国获得
了清算银行绝大部分红利,英国的大方又不禁让人生疑。1943年春天,麦基垂克
“不顾个人安危”往来于各交战国之间。尽管他既不是意大利公民又不是美国外
交官,意大利政府仍然给予他外交签证,并由希姆莱的秘密警察全程护卫着来到
交战国首都罗马,然后经由里斯本搭乘瑞典船只回到美国。4 月,他来到纽约与
美联储官员进行磋商,然后他手持美国护照前往德国首都柏林向德国中央银行的
官员传达机密的金融情报和美国高层的态度。1943年3 月26日,加州众议员杰瑞。
沃里斯(Jerry Voorhis )在众议院提出调查国际清算银行的提案,试图搞明白
“一个美国公民担任由轴心国设计和运作的银行总裁的原因”,美国国会和财政
部都没有兴趣进行调查。到了1944年1 月,另一个“好事”的众议员约翰。考斐
愤怒地表示:“纳粹政府有8500万瑞士bbs。2360 金法郎存在国际清算
银行。
大多数董事都是纳粹官员,而我们美国的金钱却在一直流向那里。“'6。14'
!!!人们一直不理解为什麽瑞士能在四面战火的环境下保持着”中
立“,而同样弱小的比利时、卢森堡、挪威、丹麦即使想保持中立,也难逃纳粹
的铁蹄。
其实问题就在于国际清算银行位于瑞士,它的实际功能就包括美英的银行家
向德国提供战争融资以便使战争打得更长一些。1944年7 月20日,在布雷顿森林
会议上,废除国际清算银行的议题终于摆到了桌面上。凯恩斯和怀特(Harry Dexter
White )这两位总设计师考虑到国际清算银行在战争中的种种可疑行为,开始都
曾支持废除该银行,但他们的态度很快久发生了变化。当凯恩斯敲开美国财政部
长莫金撒的房门时,莫金撒吃惊地看着平素态度和风范都无可挑剔的凯恩斯情绪
激动,满脸涨红,他用尽可能平和的口气说他认为国际清算银行应该继续保持运
作直到新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成立,凯恩斯夫人也在一边游说莫金撒。
当觉察到莫金撒承受了要求解散国际清算银行的巨大政治压力时,凯恩斯退
一步承认该银行应该关闭,但是关闭的时机也很重要。莫金撒则坚持“越快越好”。
沮丧的凯恩斯回到自己的房间,立刻召集了一个英国代表团的紧急会议,会
议开到凌晨2 点,凯恩斯亲笔草拟了一封致莫金撒的信,要求国际清算银行继续
运作。
第二天的会议上,莫金撒的代表团令人吃惊地通过了解散国际清算银行的决
议。
当得知这一决定时,麦基垂克立即给莫金撒和英国财政大臣写信,强调战争
结束后国际清算银行仍然有很大的作用,但是他同时又表示国际清算银行的账目
不能公开。事实上它的账目从1930年到现在的76年中从未向任何政府公开过。尽
管麦基垂克在战争中的种种可疑行径,他却备受国际银行家们的欣赏,他后来被
洛克菲勒任命为大通曼哈顿银行的副总裁。而国际清算银行最终也没有被解散。
战后,国际清算银行的活动更加隐秘。它是由一个被称之为“核心俱乐部”的六
七个中央银行家组成,其中有美联储、瑞士国家银行、德意志联邦银行、意大利
银行、日本银行、英格兰银行的董事们,法国银行和其它国家的中央银行被排除
在核心圈子之外。“核心俱乐部”最重要的理念就是要把各国政府坚决排除在国
际货币决策过程之外。瑞士国家银行本来就是私有银行,完全不受政府控制。德
意志联邦银行几乎和瑞士银行一样我行我素,在利率变动这样重大的决策上也完
全不和政府打招呼,它的总裁普尔甚至不愿坐政府安排的飞机到巴塞尔开会,他
宁愿自己座他的豪华轿车到瑞士。美联储虽然受政府一定程序的制约,但是在货
币问题决策上白宫和国会完全无缘致啜。意大利银行在理论上必须接受政府控制,
bbs。2360 但它的总裁从来就是和政府不咬弦,1979年政府甚至威胁要
逮捕意大利银行总裁帕罗。巴非(Paolo Baffi ),在国际银行家们的压力之下,
政府却没之奈何。
日本银行的情况较为特殊,但在80年代日本房地产泡沫崩溃之后,大藏省对
日本中央银行的干预被形容成罪魁祸首,日本银行趁此机会挣脱了政府的钳制。
英格兰银行被政府看得很紧,但他的总裁都是手眼通天的大人物,所以也被算作
核心成员。
法国银行就没有这样幸运了,它被看成是政府的傀儡,被
坚决排除在核心之外。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与世界银行“他们会说IMF
非常傲慢。他们会说IMF 从来不曾真正倾听它所致力帮助的发展中国家的呼声。
他们会说IMF 的决策是秘密的和不民主的。他们会说IMF 的经济‘疗法’经常使
问题更加恶化–使(经济发展)缓慢恶化为不景气,从不景气恶化为衰退。他们
说的不错。我从1996年到(2000年)9 月担任世界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经历了
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世界经济危机(亚洲金融风暴、拉美和俄罗斯金融危机)。
我亲眼目睹了IMF 和美国财政部对这次危机的措施,我被惊呆了。” '6。15' 前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 )作为世界银
行的首席经济学家,在世界银行和IMF 的2000年年会前一周发表了这一针对这两
个最大国际金融机构的强烈抨击,他当即被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强制退休”
了。
其实,开掉斯蒂格利茨的不是沃尔芬森,而是美国财政部部长萨摩斯(Lawrence
Summers ),而美国财政部拥有世界银行17% 的股份,拥有世界银行行长的任免
权和一票否决权,在事实上控制着世界银行的运作。萨摩斯对斯蒂格利茨厌倦到
了无法忍耐的程度,他甚至不愿强制斯蒂格利茨默默地退休,而一定要动用“赶
走”( Removal)的极端形式来羞辱斯蒂格利茨。斯蒂格利茨于2001年荣获诺贝
尔经济学奖,斯蒂格利茨还曾担任克林顿总统的首席经济顾问。问题不是出在斯
蒂格利茨的经济学水平不够,而是出在他的“政治立场”有问题,主要是对国际
银行家分外热心的“全球化”持消极态度。他对这两家国际金融机构的评价和见
解当然是建立在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之上,但是他完全没有想到的是,“制造
和利用这些问题”正是这两家金融机构的使命。斯蒂格利茨完全不相信“阴谋论”
的观点,同样的,在世界银行和IMF 工作的大多数经济学家和工作人员,其
中也包括来自中国方面的人员,也不认同他们的工作中存在任何“阴谋”。事实
上,从操作层面(Operation Level )上看,所有的工作完全是科学和严谨的,
每一个bbs。2360 数据都有出处,每一种算法都有科学分析,每一个方
案都有成功的案例,如果说他们的日常工作中,存在着“阴谋”,那确实是冤枉
了,换任何人用同样的数学模型和方法都会得出大致相同的结论。这正是高手设
计的高明之处!细节和操作完全透明化科学化,几近无懈可击,而真正的“阴谋”
出在政策层面(Policy Level)上。经典战例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