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88位世界富豪的成长记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仔细分析了国家的经济形势之后,林绍良确定了自己的发展战略:从关系国计民生的需要着眼,从人民大众的衣食住行入手,打开局面,然后再看准机会进入其他领域。
  衣食住行,衣是首要位置,林绍良便从投资纺织业入手。1952年,林绍良先后在尼默和布拉巴亚建立两座独资纺织厂。后又与人合资在古突士和万隆创建了“慕利亚纺织厂”和“达鲁玛纺织厂”。这样,就形成了有一定实力的纺织集团。
  然后,林绍良利用当地丰富的橡胶资源,开办轮胎厂,以适应当时印尼汽车工业的需要。
  接着,他又投资了一些非常不起眼,但又存在极大发展空间的行当,例如当时市场上十分短缺而所需资本又甚少的铁钉、自行车的一些零部件等等。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林绍良的商人三把火一样恰如其分,为自己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经营活动中,林绍良还在不断思考,事业越大,他越体会到,无论是经商还是办厂,都必须得到金融界的支持;要想实现自己的宏愿,必须建立起自己的金融机构。
  1957年,他在泰国的金融巨头陈弼臣的帮助下,正式创办了中央亚细亚银行。有了银行做后盾,林绍良在生意场上如虎添翼,自如地应付企业资金的周转。至此,一个兼有工业、商业、金融的林氏集团已初显雏形。
  1967年之后,林绍良迎来了事业上又一个高速发展期。这一年苏哈托出任印度尼西亚总统,次年政府颁布了国内投资法令,为包括华人在内的国内外企业家提供了发展机会。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林绍良紧紧抓住了这个机遇,利用他与苏哈托总统以及其他军政官员的良好关系,在事业上大展拳脚。
  1968年,林绍良经营的“美卡有限公司”和“宇宙之塔公司”,获得了政府给的丁香进口专利权。早年,他靠丁香起家,现在丁香又为他赚取更加丰厚的资产。他成了名副其实的“丁香大王”。
  接着,林绍良又向面粉进军。印度尼西亚独立后,政府每年要用大量外汇进口面粉,给国家造成很大负担。1969年,林绍良向政府建议在国内建立面粉加工厂。他的请求很快得到政府批准,并给了他拥有全国面粉生产2/3的专利权。林绍良自筹了资金,还在国家银行得到一大笔贷款。在雅加达建立了第一座现代化面粉加工厂。到80年代中期,林绍良的面粉加工厂已能满足国内面粉需要量的80%,成为亚洲最大的面粉公司。
  从1975年起,林绍良开始投资水泥生产业,目前所有该类企业合称“印度尼西亚洋灰水泥公司”,是印尼最大的水泥企业集团。现在印尼已成为东盟国家中最大的水泥生产国和出口国。林绍良的水泥产量占整个印尼总产量的60%以上。
  80年代初,林绍良又开始进军重工业。1983年初,林绍良联合另一华人企业家,投资8亿美元建立了芝勒贡大型轧钢厂,成为东南亚第一家年产钢材85万吨的轧钢厂,结束了印尼主要依赖进口钢板的局面。
  此刻,他早年建立的中央亚细亚银行已经成为印尼最大的私营银行。除了在香港、澳大利亚等城市设立分行以外,中央亚细亚银行还与国际一些著名的大银行组成多国金融公司,经营中长期贷款业务。有了雄厚的资本和良好的信誉,1977年它被印尼政府批准为印尼10家外汇银行之一。目前,中央亚细亚银行同世界上20多家大银行有通汇协定,成为世界第六大银行。更引人注目的是,中央亚细亚银行已打入了美国金融界,1982年它控制了旧金山爱尔兰银行股份中80%的股权,林绍良从而被美国《公共机构投资者》月刊称为“世界银行巨头”。
  到今天,林绍良的事业正向多元化发展,经营的范围相当广泛,主要拥有纺织、水泥、化工、电子、林业、渔业、航运、保险、金融、房地产、黄金宝石、酒楼饭店、医疗器材、电讯设备、钢铁等行业。林氏集团的活动中心在印尼首都雅加达,下属60多家公司企业,分布在印尼、新加坡、香港、利比里亚、荷兰、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成为一个跨亚、非、欧、美四大洲的国际财团,由此他又多了一个称呼——“亚洲的洛克菲勒”。
  50年的时间,林绍良就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其速度是惊人的,当然不可否认,他与军方的关系为事业提供了不少的帮助,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林绍良善于抓住机会,有胆有识,有慧眼,而他战后的发展更是与印尼的经济发展不可分割,林绍良的集团四面出击,多种经营可以说为印尼填补了多项空白,一方面,我们可以说他赚得了巨额利润,但同时也为国家的发展、经济的腾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印尼巨鳄(3)



  扎根印尼,立足于国计民生,努力适应国民经济的需要,为政府排忧解难,这是林绍良经营思想中的核心部分,也为他赚取大量利润取得强有利的保证,一家菲律宾报纸说:“林绍良的企业起到了‘应民族经济之所需,补民族经济之缺’”的作用,这样,既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又赢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随着印尼的振兴,林氏集团无疑会大发展。
  林绍良自己也经常说:“创基立业,一半靠运气,一半靠自己努力”,“勤俭奋发是华人的美德,方向、意志和策略是第一要素,不怕失败、奋斗不懈、运筹帷幄、出奇制胜和深思熟虑是成功的必备条件。”正是有了这种信念,林绍良才从底层的小贩奋斗成为一位华人为之无比敬仰的企业家。
  成功秘诀
  一半机遇,加上一半奋斗。
  总能与人交上朋友,包括政府首脑。



聚财之神(1)



  聚财之神——蔡万霖
  财富档案
  从1989年到2002年,蔡万霖一直被《财富》杂志评为台湾首富,台湾国泰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霖园关系企业集团核心人物,有“聚财之神”的美名。其个人财富超过60亿美元,而其整个家族的资产总值则高达3000亿美元。
  企业类型
  银行业。
  成长记录
  说到台湾的超级富豪家族,总不出辜振甫的辜氏家族、王永庆的王氏家族和蔡万霖的蔡氏家族。它们控制了整个台湾的经济命脉、甚至于政治大权。而在这些家族中,蔡氏家族是目前台湾最大的金融资本家族,代表人物蔡万霖更是当今台湾第一超级富豪,蔡氏家族的崛起是一个传奇,从它的身上,可以看到台湾经济发展的脉络。可以说,蔡氏财团是台湾经济生活的一个缩影。
  兄弟共创业
  蔡氏集团的兴起是从二哥蔡万春开始的。蔡氏家族的父辈均是农民,父亲蔡福安,母亲蔡甘尽,生有五男三女。五位儿子依次为蔡万生、蔡万春、蔡万霖、蔡万才与蔡万得;三个女儿分别是蔡玉串、蔡玉兰与蔡玉梅。除长子英年早逝外,其余四子都曾驰骋商场,有着不凡的业绩。而真正将蔡家带出穷困,成为富甲一方的大户人家的,首推二子蔡万春。
  1916年12月20日,蔡万春诞生于台湾苗栗县竹南镇狮山庄。家境尽管不佳,父母还是省吃俭用,将蔡万春送进竹南公学,虽然蔡万春的成绩很好,但是没多久,因为家里没钱,还是辍学了。然后全家人搬到台北市,这时蔡万霖才8岁。
  如果说蔡万霖是家族事业的发扬光大者,那么哥哥蔡万春就是最好的开创者,也是他最好的启蒙老师。最初他们以贩卖大米、杂货起家。因为看到山里农民的粮食丰收却没有销售渠道,蔡氏兄弟看准这一行情,进山收购大米,转手卖到城里,从而赚取差价。以此开始了他们的创业历程。
  有了家底,雄心勃勃的蔡万春,开始经营酱油醋之类的食品杂货。1938年,23岁的蔡万春正式设立了大万商行,此后,由于日本投降,蔡万春又在旅店业、矿业、橡胶业等方面各个进军,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1957年,42岁的蔡万春在多位商界名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出任台北第十信用合作社(简称“十信”)理事会主席,这成为他发家致富的又一个新起点。当时台湾有73家信用合作社,十信业务排名第61位。在蔡万春的领导下,三年后,十信一跃而成为全省第二名,不久又登上第一位的宝座。
  之所以这样成功,是因为蔡万春的一次至今被人津津乐道的举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