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88位世界富豪的成长记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战争的风烟还在弥漫的时候,高尔文已经在考虑战后的建设问题了。仅仅靠军事生产是不行的,必须再生产新的东西,他看到了市场对新的民间工业及消费产品的需用及渴望。为此,高尔文制造公司在1946年拨出100万美元的研究经费,并指定240多位工程师专门发展新科技、产品和生产过程。1947年高尔文制造公司为了尊重这个新纪元,同时也为了将公司的产品明确标明已相当有名气的摩托罗拉注册商标,高尔文制造公司改名为“摩托罗拉公司”。
  摩托罗拉开始将战时手机的经验用于商用无线电通讯事业,并开始开创新颖别致的产品,当它的无线电寻呼机问世后,尽管产品离完美差得很远,可是试用过的人却再也不愿放弃。
  二战后电视机正式问世,摩托罗拉便是电视机行业的创始者之一,并推出了第一台售价低于200美元的电视机,高尔文的员工无法确定以如此低的价格销售电视机是否会赚钱,一些人也怀疑这个新电视生产线能否配合预测的需求量,但高尔文却信心十足,而电视机业成为了摩托罗拉和这个工业最大、并且最快的销售生产线。
  60年代,摩托罗拉开始扩展海外市场。自从半导体变成了工业和商业用基本的电子零件以来,摩托罗拉大大扩大了它的基本客户范围,包括全世界各种新工业、新用途和产品,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加速了这个扩大的范围。
  这些进步影响到摩托罗拉在消费、通讯和汽车市场的各种产品,再一次使摩托罗拉发生变化。二战后,摩托罗拉已在军用最尖端电子技术的项目上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1958年美国发射探险者一号无人驾驶人造地球卫星,摩托罗拉提供了无线通讯设备;1969年,摩托罗拉的装置让全世界的人耳闻目睹了“阿波罗”太空人登月。
  从当初的成立到今天的巨人,摩托罗拉创造了无数个第一:1940年,摩托罗拉为美军士兵制造了第一部手持式无线对讲机,1944年,高尔文制造公司在出租汽车上安装了第一套无线电对讲机系统,1947年,摩托罗拉推出了第一个车载双向调度无线电,1948年,摩托罗拉推出了第一部商用对讲机,1973年,展示了第一部可行的便携式电话机原形,1982年,第一部车用免提电话,1984年,推出了第一部蜂窝折叠手机,1992年,第一部可佩带手机,1996年,第一部全中文手机……
  但是后来的成就高尔文是看不到了,因为他在1959年11月5日就因白血病离开了人世,作为他的继承人,儿子鲍勃·高尔文继续了他未完成的梦想和路程,把这个家族企业发展得更好更完美。
  之所以被称为“摩托罗拉之父”,是因为高尔文为摩托罗拉规划了很好的发展方向,创立了一个完美的开始,虽然他几经破产,但都坚强地走了过来。这其中的成功,靠的是自己的耐心和韧力,也靠的是人心和爱心。
  高尔文的办公室有一个特点,除了墙角放着一张办公桌以外,其余的地方沿墙摆了一大圈沙发。他认为办公室代表了一种权威,坐在后面的人居于领导者和命令者的地位,这会对站在前面的人产生心理压力,而他宁愿他的部下把他看作同事或是朋友,而不是老板。所以与部属商讨业务时,他们总是坐在舒适的沙发上,在一种比较轻松的气氛中进行。高尔文曾多次语重心长地说:“要知道,摩托罗拉一无所有,它所拥有的就是人的力量。”



摩托罗拉之父(3)



  正是凭借着人的力量,摩托罗拉从无到有,一举成为世界企业界的巨人,年销售量达到2.5亿美元。对于高尔文来说,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字母就是P和L。P和L的意义不仅是“利润”(Profit)和“损失”(Loss),它们同时也代表着“人”(people)和“爱”(love)。正是P和L的力量使他的企业直上云霄。
  成功秘诀
  初步商界后屡战屡败的经历造就了百毒不侵的意志。
  “二战”提供了发达契机。
  一生信守“爱”与“利润”。



世界公民(1)



  世界公民——阿曼德·哈默
  财富档案
  美国企业界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曾被称为“经营之神”、“幸运之神”。在大学时就成为美国第一位在校的百万富翁,后成为美苏贸易代理人,与东西方政界的领导人都有深厚交情,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誉。
  企业类型
  石油业。
  成长记录
  有人称他是沟通东西方贸易的“和平使者”,有人赞他是精通百业的“万能商人”,更有人惊叹他是有魔力的“商业精灵”。阿曼德·哈默,一位大学时代就成为百万富翁的美国商人,他曾受到列宁的亲切接见;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建立了友谊;与利比亚国王是莫逆之交;与美国总统罗斯福、艾森豪威尔、肯尼迪、尼克松都有密切联系;邓小平曾亲自邀请他到中国访问……哈默的一生,似诗,如谜,更像一本精彩纷呈的书,他的故事,就是一个时代风云的呈现。
  20岁的冒险富翁
  1898年5月21日,阿曼德·哈默出生于美国纽约的布朗克斯,他的祖父是移居美国的俄国犹太人。父亲朱里埃斯·哈默是美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当过铸造工人,经营过药店和制药厂,后来又通过攻读医学学位成为一名医生。哈默自幼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严格的训练,具有敏锐的判断力和创新精神。
  1917年,哈默进入他的父亲也曾经就学的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学习。当时,他的父亲一边行医一边经营制药厂,一心难以二用,致使药厂面临破产倒闭。这时,他要求颇有经商才华的儿子接管这家岌岌可危的药厂。
  为不误学业,哈默邀请一个家境贫困而学习优异的同学住在一起,免费供给对方食宿,条件是这位同学每天去上课,做大量的笔记,晚上带回给他,供他应付考试和写论文。有了这个学习的“替身”,哈默就专心致力于公司的经营了。他改革了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推销方法,组织了一支强有力的推销员队伍,并把公司名字也改为响亮的“联合化学制药公司”。哈默终于把岌岌可危的公司从破产边缘拯救过来,雇员从十几人发展到1500人,产品畅销全国,公司开始跨身于制药工业的大企业行列。
  就这样,20岁的大学生哈默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成为百万富翁。同时,他不但如期完成了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的全部学业,还荣获医学院荣誉学士会授予的金质纪念章,经商和学习两不耽误。
  1920年6月,发生了一件大事,由于一次医疗事故,1920年6月,哈默的父亲受审入狱。作为美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老哈默对苏联十分关注,并向被封锁的布尔什维克政权提供过必需品。这一突然变故,使年轻气盛的哈默决心完成父亲未遂的愿望,到父亲出生的国家,去帮助苏联战胜正在那里蔓延的饥荒和伤寒。
  经过艰难的旅程,哈默终于来到苏联。战后的苏联百废待兴,哈默在乌拉尔地区考察时,看到了令人心酸的饥荒、疾病和死亡,也看到了巨大的市场,多少矿产急待开采,多少珍宝急待出售,但由于出口贸易的道路不畅,人们只能守着宝山挨饿。哈默决定以自己的力量来改变这种局面。他火速给哥哥发去电报,让他在美国购买100万美元的小麦运往苏联的列宁格勒港,以易货方式换取100万美元当地产的毛皮和矿产。
  哈默的胆识受到了伟大领袖列宁的赞赏,但因为当时党内争论不休,在一片“宁可饿死不卖国”的声音中,列宁决定给哈默以特许经营权,并与哈默建立了一种不寻常的友谊。接着,哈默联络了福特汽车公司、美国橡胶公司、艾利斯—查尔斯设备机械公司等30多家美国公司共同与苏联做生意,他被推为这些公司在苏联的总代表。同时,在列宁的过问下,他还担任了苏联对美贸易的代理商,这使哈默在苏联的生意越做越红火。
  1921年,哈默在莫斯科官方的报纸上看到苏联即将进行一次全国范围内的扫盲运动,这则新闻看过后,他并没有往心上去。但是,当他准备回国的时候,却意外地发现苏联商店中的铅笔很少,而且价格很贵。这就是身边的财富呀!他决定兴办铅笔厂,尽管这个想法遭到了周围的朋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