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记忆的第一个要点,是抓住你对于预备牢记某事物的一个深刻、生动而 永久的印象。要做到这一步,非集中你的注意力不可。老罗斯福总统能有惊人的记忆力,便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缘故。他对一种事物有了一个印象,就 像刻在钢板上一般地牢记不忘。他曾花了极大的心力训练他在杂乱的场合,把注意力集中于一事。某年,芝加哥举行某种会议时,他住在一家旅馆的楼 上,那时街上站满了狂乱的群众,摇旗高喊着欢迎他的口号,军乐高奏,政治人员很忙的来去奔走,因为会议快要开始了。他却安坐在房中的摇椅上, 对这外面的喧哗像是没有听到一般,静读古代史学家希洛多斯的传记。如果换了别人。恐怕早已坐立不安了。又有一次,他旅行到巴西的荒林中,选了 一株大树下的清静处,坐在一把小椅上读吉朋的《罗马衰亡史》,当时,他已把整个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书中。不久,天忽然下起雨来,雨点打着树叶, 淅沥淅沥,不断作响,但他一点也没有发觉。他这样读书,当然是不易忘记 了。
5 分钟的注意集中,胜过几天不大关心的苦功。毕镐先生说:“一小时 紧张的工作,胜过几年的恍惚生活。”伯利恒钢铁厂总经理葛休斯先生每年收入在百万以上,他有一句名言:“我学到一件比什么都重要的事,不论在 那种情形下我都每天照着去做,就是时时将注意力集中于手头的工作。”
这是获得“力”的秘诀之一,尤其是“记忆力”。
精确地观察
发明电灯的大科学家爱迪生,用了 27 位助手,这群助手在半年中,每天 从电灯厂到研究所都走着同一条路,这路上有一株樱桃树,可是这 27 位助手被问到时,竟无一人注意到此。
爱迪生说过:“一般人脑中所记忆的事物,还不及他眼中所见的千分之一,从这里可见我们的观察力真是贫弱得可怜。” 平时当我们被同事介绍去认识两三位新朋友的时候,往往不到一两分钟以后,就已把他们的姓名忘得一干二净。这就是因为我们一开始就没有集中 注意力和不曾把他们精确地观察的缘故。也许你会自称记忆力太差。其实你错了,这实在是你的“观察力”太差,模糊中记事正如烟雾中拍照一样,不 会清楚。
纽约世界杂志总经理溥和善,他在编辑部每个职员的桌上写着“精确——精确——精确”这是我们所十分需要的格言。你要记忆人家的姓名,就得 依照这个格言。当你没有听清人家的姓名时,非问个明白不可。被问的人往往因你对他这样注意格外高兴回答,同时他也可以因为集中注意而记牢了他 的姓名,而得到一个确切的印象。
高声朗读要记的事物
林肯年轻的时候,在一个乡村里读书,那所学校十分简陋,地板是用木 块拼成的,窗子上贴着涂油的旧报纸,教科书只有一本,老师高声诵读,学生也跟着高声的读,声音十分吵闹,因而邻居们给这乡校取了一个别名,叫 做“闹市学校”。
在这“闹市学校”中,林肯养成了一个终身的习惯。就是他要记住的事 物,都高声读了出来。当他在春田市做律师的时候,每天早晨走进事务所,仰卧破榻,一条腿搁到椅子上,就拿起报纸开始高声朗读起来。他的一位同 伴说:“我每天被他吵得心烦脑胀,跑去问他为什么要这样高声朗读?他说:我这样做是在运用两种官能,一是”看着“自己在读什么,二是”听着“自 己在读什么,这样可以使记忆力增强不少。
林肯的记忆力很好,他说:“我的脑子像一块钢板,不大容易在上面刻 划事物,不过,一旦刻上之后,也就很难磨掉了。”林肯的记忆秘诀是利用两种感官,我们何妨也来照样试试看。
其实对付最重要的事物,不但应该眼睛见到,耳朵听到,同时,还应该 触到,嗅到,尝到。
最要紧的还是看到,因为我们的脑子,最易受视觉支配,凡是眼睛所见 到的东西,印象一定格外牢固。举一个例,譬如我们有时碰到一个人,常常觉得他的面貌很熟,可是想不起他的名字?不就是说明眼神经比耳神经格外 灵敏吗?
试把你要记住的亲友的姓名和电话号码或演说大纲写下来,仔细默读一 遍后,再闭目回想那些字句会像霓虹灯一样的大而明显地出现脑中。
马克。吐温记忆的简易妙法
马克。吐温是美国有名的幽默文学家,当年他一碰到要演说时,一定携 带着演说稿上台,后来他想出了一种帮助记忆的简易妙法,以后上台演说,便不再带演说稿了。他在汉波杂志上发表他的故事说:“最难记忆的是数字, 因为它既单调又没有显著的外形。如果你能在脑中把一幅图画和数字联系起来,记忆就容易多了,如果这幅图画是你自己想像出来的,那你更不会忘掉 了。我曾经有过这种的经验,在 30 年前,每晚我都要演讲一次,所以我每晚要写一个简单的演说稿,把每段的意思用一个句子写出来,平均每篇约 11 句。有一天晚上,忽然把次序忘了,使我窘得满头大汗。由于这次经验于是设计了一个方法,在每个指甲上依次填上一个号码,共计 10 个。第 2 天晚上 我再去演说,便常常留心指甲,并为了不致忘掉刚才看的那个指甲起见,看完一个便把号码揩去一个。但是这样一来,听众都奇怪我为什么一直望自己 的手指?结果,这次的演讲不消说又是失败了。
“忽然,我想为什么不用图画来代表次序呢?这使我立刻解决了一切困 难。2 分钟内我用笔画出 6 个图画,用来代表了 11 个问题。然后我把图画抛开,但是那些图画已经给我一个很深的印象,只要我闭上眼睛,图画就很明 显地出现眼前。这还是远在 25 年前的事,可是至今我的演说稿,还得借图画的力量记忆起来。”
埃及首都开罗有一所伊尔哈尔大学,这是世界最大的大学之一,是一所 伊斯兰教的学府,学生有 2。1 万,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便要背诵全部的《古兰经》。这种伊斯兰教经典的文字,和《新约》差不多长,一个人须 3 天才 能背诵完毕。中国私塾里的学生,也要背整部的古书,中国学生和阿拉伯学生未必都是有特殊的天才的,他们为什么能够记忆这许多的书呢?
这就是记忆的自然法则第 2 条——复习——所造成的效果。 无论怎样长的材料,如果你肯去充分复习,都不难牢记,所以,当你预备记忆事物时,最好把那事物多念几遍:你想记住一位新朋友的姓名,你可 以常常念他的姓名;当你预备和朋友谈话之前最好多练习几遍你所要说的几个要点。如果你能常常这样做,你的记忆力一定将有惊人的进步。
复习秘诀
我们必须很聪明地运用复习,必须顾到我们在记忆力上所有的特性,万 万不可盲目而机械地去强记。
有一次,爱宾豪斯教授命令学生背诵许多枯燥乏味的拼音字,他发现如 果在 3 天中复习 38 次就可以背熟。但是如想一气背熟,非复习 68 次不可。
另外又有许多其他心理测验的结果,也都大致相同。
这是记忆学上一个十分重要的发现,它使我们知道一口气读熟一段文 字,所需时间,比用适当的间歇的复习时间要多 1 倍。
我们可以用两种理由来解释它:第一,在每次复习的间歇中,可以使我 们的下意识,用“联想”来固定印象,正像詹姆斯教授说的“在冬天容易学溜冰;夏天容易学游泳。”第二,每次间歇,可使脑力得一休息的机会,不 致因使用过度而疲惫。天方夜谈的译者曹却巴登能够讲 27 国的方言,而且讲得十分纯熟,可是他每次学习每种方言时,从不超过 15 分钟,因为 15 分钟 后的脑力,已经渐渐失效了。
读了上面几个故事,当然不会再有人因为他的演说是延迟到隔夜才预备 的而自夸了。如果他真个照他所夸口的去做,他的那篇演说,顶多也只能发 生一半效果罢了。
我们为什么会忘掉事物,这里又有一个新的发现。据心理学屡次试验的 结果,说一个人对于一件新知道的事物,在最初的 8 小时中,比 1 个月后更易忘掉。因此,当你赴会议或去演讲之前,必须再把你的材料看过一遍,把 事实想过一遍,使你记忆加深一层才好。
林肯会知道这个记忆力锻炼法的价值,而且还要常常实际应用。有一次, 甘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