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胜算--"十六字方针"解决老板八大财务难题-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20000元的部分           〖〗20〖〗02〖〗
超过20000元…50000元的部分     〖〗30〖〗20003〖〗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40〖〗7000 
  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时,每次应纳税所得=(每次收入额…800)×20% 
  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时,每次应纳税所得=每次收入额×(1…20%)×20% 
  3。5 创业初期老板该不该领工资? 
  2003年初,北京的王先生和李先生两人共同出资30万元创办了一个公司。作为管理者,两人给自己定下的工资标准为:每人每月1250元,每人全年该领取工资(税前)15000元。但是两人想到,反正自己是公司的老板,公司业务刚起步,盈利状况不会太好,现金流也还紧张,这种情况下给自己发放工资不大合适,索性就不发了。 
  到了2003年底,公司实现税前利润42000元。有了利润就应该缴纳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时候会计给他们算了一笔账:王先生和李先生每月发工资和不发工资该企业当年所得税应纳税额差额为7927。2元,王先生和李先生两人听了以后很后悔当初没有给自己发工资。
  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管理者自身缺乏税法知识。我国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为企业的经营所得,通俗地讲,也就是收入与成本的差额。这个差额越小,企业纳税额就越小;差额越大,企业纳税额就越大。而管理者的工资是企业成本的一部分,按照税法的规定,企业员工的工资可抵扣企业所得税的额度为960元/月(北京地区)。下面我们来看看,该公司在是否给老板发工资的情况下应缴所得税额度的差异: 
  如果不给两人发工资,公司应缴纳企业所得税:42000×27%=11340元。 
  如果给两人发工资,公司应缴纳企业所得税:{42000-(960/人。月×12月×2人)}×18%=3412。8元。 
  两种情况下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相差:11340元…3412。8元=7927。2元。 
  对企业来讲,这笔钱也许不算多,但是仅因为工资不入账就多缴纳近8000元的税款对于初创企业者来说多少也增加了负担,而且让人觉得“冤枉”。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有人会问:“如果年初没有核算工资,到年底时工资一次性入账行不行”?税法规定:工资的核算应该在当月进行,本月没有核算的,本来每个月可以进入成本的工资从会计核算的角度不能再补提,只能是在一个月中进行核算。 
  就本案例中个人所得税而言,如果按月计提工资每人每月1250元,按照当时1200元的个税税前扣除标准,应缴纳税款为2。5元,全年只有30元。但是如果把这15000元集中到一个月计算,每人交纳个人所得税为2385元,差额是2385元…30元=2355元。因此这种财务处理方法虽然可以减少企业所得税,但是对于王先生和李先生而言却增加了个人所得税负担。 
  作为管理者的老板在发放工资时要尽量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合理合法地减少所得税额。
第4章? 账内规范 
  一、企业账内不规范的表现4。1 账务缺失让王老板三起三落王老板的公司销售日用塑料制品,主要向三十多个大商场供货。塑料制品的特点是品种多、规格多、颜色多,要基本满足商场对塑料制品的要求,大概要储备一千多个品种。 
  王老板做这行生意好几年了;由于是学数学的,脑子很好使,在业务规模做到两三百万的时候问题不是很明显,他可以依靠记忆把这些项目都记下来。但是当营业额超过300万以后,就全乱套了,库存有多少货物,商场有多少货物,哪家商场拖欠了货款,王老板完全记不清楚了。 
  最后,业务一片混乱,产品滞压严重,公司的销售很快会落下来。如此反复三次,每当业务规模发展到300万左右的时候,这家公司就陷入了业务迅速下降的怪圈。 
  王老板创业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财务管理一直不到位,相信自己的脑袋而不相信财务,财务上的不规范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壮大。由于长期以来中经营轻财务,账目不健全、财务管理不到位,王老板对于自己的产品哪种畅销、哪种滞销不能及时地统计出来。因为商场是事后结账,他不知道哪个品种卖得快,等过了一两个月,商场把信息反馈过来以后,进货已经来不及了。 
  当王老板向我们求助时,我在了解了他的情况后,建议他加强财务管理,通过财务手段控制整个企业管理过程: 
  第一,彻底清理库存,引入财务管理软件,对库存的商品用财务软件进行核算,把一千多种商品的库存状况输入电脑,利用现代技术进行库存管理。 
  第二,加强财务核算,先把基础工作做好,同时根据企业特点专门设立一个应收账款会计。因为其业务涉及30多家大商场,要和他们分别结账,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 
  以前王老板总是亲自去商场结账,由于事务繁忙,结账的事情就越来越乱,到最后他甚至记不清各商场到底欠他多少钱了。设立了应收账款会计之后,专人负责,财务核算就到位了。
  采取了这些措施以后,该企业整体的财务管理、核算就比较规范了。现在企业的状况是,只要有出货,很快就会得到反馈,到底哪些品种赚钱,哪些品种不赚钱,哪个品种库里还有多少存货等等,一清二楚。王老板彻底走出了营业额超不过300万的怪圈。 
  上面举了企业账目不规范的例子,说明账目不规范给企业管理带来了一系列的麻烦,下面我们把企业账目不规范的现象做一个简单概括。 
  第一,业务与核算脱节 
  前面讲的“三角债”的案例说过,企业实际收入是1700多万,但是账上能确认的收入和支出只有470万。核算是核算,业务是业务,这可能导致业务的发展超前或滞后于核算,业务与核算严重脱节。 
  第二,账目不健全 
  有些一般纳税人,尤其是小型的商贸企业,不重视库存商品明细账的建立,但税务部门在稽查的时候,不光是查总账和其附带的报表,肯定还会查明细账,因为这个环节最能发现问题。就一般纳税人而言,账目不健全会引起税务机关重点观注的。 
  账、表、凭证不相符。会计基本原则要求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表相符,但是很多企业账、表、凭证都不相符,凭证上面是一个数,表是一个数,账是另一个数。 
  核算的原则前后不一致。即使在做到了账表相符的企业中,有很多在核算原则上前后不一致。有些企业用毛利率法进行核算,比如说一开始毛利率是15%,可是核算完了,到季度申报的时候,企业发现账上有利润了,又觉得15%太高了,于是把毛利率降低,比如降到10%。毛利率降到了10%之后,成本从原来占价格的85%上升到90%,利润就降低了,应交的所得税就减少了。这违反了会计核算原则中的一贯性原则,也会导致账目不规范。税务部门来查企业所得税的时候,如果发现毛利率从年初的15%降到了第一季度的10%,就会要求企业立即进行调整。从税务部门来看,如果企业改变了核算方式,就意味着成本、利润和所得税的改变,所以说在核算原则上,不能前后不一致,这是财务人员在核算当中应该注意的。 
  第三,原始凭证签字不规范问题原始凭证需要会计、老板、经手人签字,但是很多企业的账只有会计签字,老板根本不签字,经手人也不签字。有时候现金支出出纳也不签字,或者出纳签完字以后,上面没有盖“现金付讫”的印章。企业收到款项时,也没有盖上“现金收讫”的章。 
  像这样的签字缺乏不仅是签字问题,更是一个财务制度欠缺的问题。这些企业没有一套完整的财务支出、现金管理制度,老板打个电话现金就出去了,没有签字过程。 
  但是一旦出了问题,就一定会追究财务人员的责任,账目不规范当中,不签字是个现象,背后的本质是财务制度不健全。 
  第四,票据不规范 
  这方面的例子有白条、收据入账,还有自制凭证的缺乏。白条、收据入账的现象在餐饮业里面比较普遍。餐饮业在原料采购的时候,通常是没有开发票的,所以只好用收据或白条入账。 
  在核算当中,有的时候需要进行折旧,很多企业在进行折旧和摊销的时候没有自制凭证,比如买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